CN209331320U - 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 Google Patents
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31320U CN209331320U CN201821829694.XU CN201821829694U CN209331320U CN 209331320 U CN209331320 U CN 209331320U CN 201821829694 U CN201821829694 U CN 201821829694U CN 209331320 U CN209331320 U CN 2093313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ipheral surface
- inner tube
- outer tube
- tube
- e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包括外管及内管。外管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第一安定组件。内管与外管可相对伸缩套接,内管第二端的外周面围设第二安定组件,内管的第二端自外管第一端的第一开口穿入。第一安定组件及第二安定组件分别介置于外管及内管之间的间隔空间,且分别贴靠外管的内周面及内管的外周面。第一安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套片,每一套片的两个末端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嵌缘及配嵌缘,使两个套片的外周面分别环贴于外管第一端的内周面,并使套片的内周面分别贴触内管的外周面,凭由分段式装设的缓冲机能设置,以于内外管端部各自形成整片包覆式的缓冲阻尼层,以改善升降桌在升降时所致的摇晃不稳定缺陷的产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尤指一种可藉由分段式装设的缓冲机能设置,以于内、外管端部各自形成整片包覆式缓冲阻尼层的升降桌高度调整稳定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工作族群,由于在工作中使用电脑的时间非常长,以致在长期久坐之下,确实较为容易引发腰背与颈椎疼痛等不适的症状,甚至还会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所以为了降低肥胖风险、改善代谢问题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近年来,相关技术领域业者已然于市面贩售数种可供使用者坐姿、站姿操作电脑的升降桌,可以藉由一段时间令使用者以坐姿操作电脑或办公,再于另一时段令使用者以站姿操作电脑或办公,以此交替循环,即可有效避免因过度久坐或久站所致的身体不适的症状产生。
依据所知,习知可坐姿、站姿操作使用的升降桌,其具体构造包括一桌板、一底座、一介于桌板与底座之间的伸缩支柱及一用以驱动伸缩支柱升降的驱动单元(如电螺杆;或是油、气压缸装置等),其中,该伸缩支柱包括互相伸缩套合的内管及外管,并可通过驱动单元的驱动,以驱使内管相对外管做升起或下降的动作,进而实现调整桌板升降的目的,以让使用者可以坐姿或站姿循环交替方式来操作电脑或办公。然而,制造上所产生的公差,或是为避免内、外管过度磨擦而损坏等因素都是造成市售升降工作桌的内、外管存在间隙的原因之一,以致内管相对外管做升起或下降的动作时,会因为该间隙而导致内、外管及桌板产生左右晃动或震动的情况,致使升降桌所承载的电脑或其他电子装置会因为晃动或震动而影响运转效能,甚至引发死机情况,因而造成工作桌升降操作时的不便与困扰情况产生,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以改善升降桌在调整高度时保持稳定与安定的升降轨迹,实已成为该技术领域的业者所亟欲解决与挑战的重要课题。
为改善上述缺失,相关技术领域业者已然开发出一种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4066356)“优选用于高度可调节桌子的升降柱”以及美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US20140360415)“优选用于高度可调节桌子的升降柱”等的技术,其包括可相互伸缩布置的第一构件(即前述外管)及第二构件(即前述内管),并于第二构件外表面设置多组可以产生安定缓冲效果的滑动器,虽然可在桌板升降时提供缓冲振动力的阻尼效果;然而,多组滑动器并非为整片包覆式的结构设计,而是采用小片体的结构设计,由于小片体的体积较小的缘故,所以必须通过有经验的技师来选择小片体滑动器设于第二构件的位置,而且必须重复检视滑动器的安装位置是否恰当,再依据升降柱的振动情况,以决定是否再于第二构件另外贴合滑动器或是重新贴合,藉由重复调整滑动器的安装位置以确认升降柱可以稳定的升起或下降的运作,由此可见,其必须花费较长的工时来调整滑动器的安装位置,因而导致组装成本的增加以及滑动器位置调整不易等产生。
为再改善该专利文献产生的缺失,相关技术领域业者已然开发出一种将小片体滑动器改良为整片包覆式的结构设计(如C型或其他种类的包覆缓冲结构),此种整片包覆式结构设计的滑动器虽然可以藉由缓冲阻尼面积的增加而提升工作桌升降时的稳定性,但是该习知技术并非为分段式结构设计,以致无法通过分段组合方式将滑动器直接安装在升降柱的内、外管上,而是必须先自伸缩组件的顶端穿套至末端,然后穿过伸缩组件后才能在升降柱上进行滑动器的组装,由此会增加装设滑动器的难度,造成装设上的不便与极大的困扰,总之上述习知技术确实都未完善,仍有再改善的必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藉由分段式组装的缓冲机能设置,以于内、外管端部各自形成整片包覆式的缓冲阻尼结构层,于桌板升降高度时能够提供更为安定的缓冲阻尼作用,使桌板升降时能够更为平稳与安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升降润滑作用以提高升降位移顺畅性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包括:
一外管,其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外管的该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一第一安定组件;
一内管,其与该外管可相对伸缩地套接,其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内管的该第二端的一外周面围设有一第二安定组件;该内管的该第二端自该外管的该第一端的一第一开口穿入;该第一安定组件及该第二安定组件分别介置于该外管及该内管之间的一间隔空间,且分别贴靠该外管的一内周面及该内管的一外周面;
其中,该第一安定组件包括有相互对接的两个分别呈U形的套片,每一套片的两个末端分别设有一嵌缘及一配嵌缘,该两个套片的两个末端相互对接,并以相对的该嵌缘及该配嵌缘相互嵌合,使该两个套片的一外周面分别环贴于该外管的该第一端的该内周面,并使该两个套片的一内周面分别贴触该内管的一外周面。
为达成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及内管。外管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第一安定组件。内管与外管可相对伸缩套接,内管第二端的外周面围设第二安定组件,内管的第二端自外管第一端的第一开口穿入。第一安定组件及第二安定组件分别介置于外管及内管之间的间隔空间,且分别贴靠外管的内周面及内管的外周面。第一安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套片,每一套片的两末端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嵌缘及配嵌缘,使两套片的外周面分别环贴于外管第一端的内周面,并使套片的内周面分别贴触内管的外周面。
为达成本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管及内管。外管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第一安定组件。内管与外管可相对伸缩套接,内管第二端的外周面围设第二安定组件,内管的第二端自外管第一端的第一开口穿入。第一安定组件及第二安定组件分别介置于外管及内管之间的间隔空间,且分别贴靠外管的内周面及内管的外周面。第一安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套片,每一套片的两末端分别设有相互嵌合的嵌缘及配嵌缘,使两套片的外周面分别环贴于外管第一端的内周面,并使套片的内周面分别贴触内管的外周面。其中,该第二安定组件包括复数贴片,该复数贴片分别环布贴固于该内管的该第二端的外周面;每一贴片朝向该外管的内周面的一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长沟槽,该至少一长沟槽内填有一特定量的润滑油,藉该特定量的润滑油而使该贴片与该外管之间有润滑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桌板升降时更为平稳与安定;桌板在升降时提高了升降顺畅性,避免了内、外管因长期过度磨擦所致的损坏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完整架构实施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管与内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层内管与上层内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实施的第一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实施的第二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实施的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实施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定组件的嵌缘及配嵌缘的另一实施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与桌板组合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7及图9所示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伸缩支柱10及驱动单元20等技术特征。该伸缩支柱10包括一外管11及至少一内管12,该外管11具有反向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管11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一第一安定组件30。该内管12与外管11可相对伸缩地套接,该内管12可受驱动单元20的升降组件21的驱动而相对外管11升起或下降,该内管12具有反向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内管12第二端的外周面围设有一第二安定组件40,该内管12的第二端自外管1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110穿入。该第一安定组件30及第二安定组件40分别介置于外管11及内管12之间的一间隔空间D,且分别贴靠外管11的内周面及内管12的外周面。该第一安定组件30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分别呈U形的套片31。每一套片31沿着外管11的轴向的宽度为其沿着外管11的径向的厚度至少三倍。每一套片31的两个末端分别设有一嵌缘32及一配嵌缘33,该两个套片31两个末端相互对接,并以相对的嵌缘32及配嵌缘33相互嵌合,使两个套片31的一外周面分别环贴于外管11的第一端的内周面,并使两个套片31的内周面分别贴触内管12的外周面,藉此,即可于内、外管11、12端部各自形成环包式的间隙填补及缓冲阻尼结构层,以在桌板51升降高度时提供更为安定的缓冲阻尼作用,进而使桌板51升降时能够更为平稳安定。此外,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在外管11或内管12设置有第一安定组件30及第二安定组件40的位置处的壁部开设多个细长剖槽13,该细长剖槽1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外管11或内管12的轴向延伸,藉由细长剖槽13的设置使外管11或内管12设置有第一安定组件30及第二安定组件40的部位具有适当外扩或内缩的功效,使外管11与内管12相对伸缩时较为顺畅。
承上所述,如图1、图2所示,上述嵌缘32自套片31的一末端凹陷而形成为一凹缘320,该配嵌缘33自套片31的另一末端凸起而形成为一凸缘330;其中,当该两个套片31对接时,该两个套片31分别以凹缘320与凸缘330相互嵌合而围成一环状体。
请参看图8所示的另一种应用实施例,该凹缘320包括两个分别呈平面状的第一侧边面320a、一第二开口320b及一底边面320c,该底边面320c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两个第一侧边面320a的一第一底端,该第二开口320b介于该两个第一侧边的一第一顶端,该两个第一侧边的该第一顶端的一第一间距d1大于该两个第一侧边的该第一底端的一第二间距d2,使凹缘320的第二开口320b呈扩大状。该凸缘330包括两个分别呈平面状的第二侧边面330a及一顶边面330b,该顶边面330b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第二侧边面330a的一第二顶端,该两个第二侧边的该第二顶端的一第三间距d3小于该两个第二侧边的一第二底端之间的一第四间距d4,使凸缘330朝其末端呈缩小状。
承上所述,上述凸缘330与凹缘320的形状相配合;其中,当该两个套片31对接时,该两个第一侧边面320a分别与两个第二侧边面330a完全贴合,该底边面320c与顶边面330b完全贴合。
请配合参看图4、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每一套片31包括一U形底边,及分别连接于底边两端的一长侧边及一短侧边,该两个套片31对接时,分别以长侧边及短侧边相互对接。
请继续配合参看图5、6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每一套片31的一面部上设置包括至少一通孔310,该至少一通孔310一边部朝其内围突伸一片体311,该片体311末端一侧设一凸柱312,并在外管11上设有多个卡孔111,该多个卡孔111分别供凸柱312穿入卡制。此外,在每一套片31的外周面的一顶段向外突伸多个卡制部313,该外管11的第一端的一末端面凹设多个卡缘112,该多个卡制部313与多个卡缘112相对卡合。
请参看图1~7及图9所示为实现本使用新型第二目的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伸缩支柱10及驱动单元20等技术特征。该伸缩支柱10包括一外管11及至少一内管12。该外管11具有反向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外管11的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一第一安定组件30。该内管12与外管11可相对伸缩地套接。该内管12可受驱动单元20的升降组件21的驱动而相对外管11升起或下降,且具有反向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内管12的第二端的外周面围设有一第二安定组件40,其第二端自外管11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110穿入。该第一安定组件30及第二安定组件40分别介置于外管11及内管12之间的一间隔空间D,且分别贴靠外管11的内周面及内管12的外周面。该第一安定组件30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分别呈U形的套片31,每一套片31的两个末端分别设有一嵌缘32及一配嵌缘33,该两个套片31两个末端相互对接,并以相对的嵌缘32及配嵌缘33相互嵌合,使该两个套片31的外周面分别环贴于外管11第一端的内周面,并使该两个套片31的内周面分别贴触内管12的外周面。其中,本实施例主要在于,该第二安定组件40包括四个贴片41,各贴片41分别环布贴固于内管12的第二端的外周面,每一贴片41朝向外管11的内周面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长沟槽410,该至少一长沟槽410内填有特定量的润滑油,藉特定量的润滑油而使贴片41与外管11之间有润滑作用。
请参看图1~2所示,上述至少一长沟槽410为多个,每一长沟槽410长度延伸方向与内管12的一轴线之间,在朝内管12的径向观察时有一夹角。多个长沟槽410包括沿着内管12的轴线方向呈两列分布的第一列长沟槽410及第二列长沟槽410。该第一列长沟槽410包括两个以一间隔而呈一直线分布的第一长沟槽410,该第二列长沟槽410包括一第二长沟槽410,在朝内管12的一轴向观察时,该第二长沟槽410的一中段与间隔重合。
请参看图1~5所示的实施例,该内管12第二端的四边各自穿设至少一贯穿孔120;该第二安定组件40更包括一定位座42,该定位座42纵向贯穿设有一供驱动单元20的升降组件21通过的贯通孔43,该定位座42的四个边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对正至少一贯穿孔120的导孔420,该四个贴片41分别设有至少一可穿过至少一贯穿孔120而卡合于导孔420的卡柱411,另外,该定位座42底部的四个边各自向外延伸设有一抵块44,该内管12第二端的端缘各自设有一供抵块44抵住的抵缘121,由此,即可使第二安定组件40有效定位于内管12第二端的外周面上。
更具体的,该定位座42包括一第一段部42a、一第二段部42b及一介于第一段部42a与第二段部42b之间用以使第一段部42a与第二段部42b卡合形成上述定位座42的卡合结构45。该定位座42两个短边的两个卡孔111分别由第一段部42a及第二段部42b侧面的两个孔共同组接而成。该定位座42两个短边的两个第二抵块44分别由第一段部42a及第二段部42b侧面的两块体所共同组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具体的组装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首先将驱动单元20及其升降组件21安装于底座50,并将外管11第二端固设于底座50,并使升降组件21自外管11的第一开口110穿出,再将第一安定组件30暂时性穿套在内管12的底部附近,然后将第二安定组件40的第一段部42a及第二段部42b组接为一体的定位座42,使定位座42的贯通孔43环绕升降组件21,另外如图4所示,是将四个贴片41预先安装在定位座42上,在实际组装时可将四个贴片41拆卸下来,然后将定位座42上移嵌入至内管12底部,使定位座42底部四个边的抵块44抵住内管12第二端的抵缘121上,再将四个贴片41的卡柱411依序穿过内管12的贯穿孔120而卡合于定位座42的导孔420上,于此即可使第二安定组件40安装定位于内管12第二端的外周面上;紧接着,将安装有第二安定组件40的内管12缩入于外管11的第二端附近,并将第一安定组件30移动下滑,使第一安定组件30的弹性片体311上的凸柱312卡入外管11上的卡孔111,并使多个卡制部313与多个卡缘112相对卡合,于此即可使第一安定组件30安装定位于外管11第一端的内周面上。至于如图4~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内管12数量为两组,下层内管12与上层内管12安装第一安定组件30及第二安定组件40的步骤与前述安装步骤相同,故不再重复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一种具体的运作实施例中,如图4~6及图9所示,上层内管12的顶端面在驱动单元20的升降组件21固设,且上层内管12的管径小于下层内管12而可伸缩套合于下层内管12内,当然下层内管12可视为上层内管12的外管11。至于外管11末端则固设于底座50上。当驱动单元20通过升降组件21以顺向驱动上层内管12上升至第一高度(即达到上层内管12的最高点)时,位于上层内管12底部的第二安定组件40的端缘则会抵住位于下层内管12顶部的第一安定组件30的端缘,继而顺势带动下层内管12相对下层内管12升起至第二高度(即达到下层内管12的最高点)时,位于下层内管12底部的第二安定组件40的端缘则会抵住位于外管11顶部内周面的第一安定组件30的端缘,进而形成限位的卡制,并以感测或其他方式令驱动单元20停止上升的运转,于是,即可实现桌板51升起至预定高度的目的,以提供使用者以站立方式办公或操作电脑的使用模式。反之,当驱动单元20通过升降组件21以反向驱动上层内管12与下层内管12下降至原来位置,使上层内管12收合于下层内管12内,再使下层内管12合于外管11内,并以感测或其他方式令驱动单元20停止下降的运转,于是,即可实现桌板51回复原来高度的目的,以提供使用者以坐姿方式办公或操作电脑的使用模式。
经由以上详细具体的技术内容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所述的特点:
1、本实用新型确实可以藉由分段式装设的缓冲机能设置,以于内、外管端部各自形成整片包覆式的缓冲阻尼层,在桌板升降高度时,能够提供更为安定的缓冲阻尼作用,使桌板升降时能够更为平稳与安定。
2、本实用新型确实具备内、外管升降润滑作用,以在桌板升降高度时,能够提高升降顺畅性,以避免内、外管因长期过度磨擦所致的损坏产生。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管,其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外管的该第一端的内周面环设有一第一安定组件;
一内管,其与该外管可相对伸缩地套接,其具有反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内管的该第二端的一外周面围设有一第二安定组件;该内管的该第二端自该外管的该第一端的一第一开口穿入;该第一安定组件及该第二安定组件分别介置于该外管及该内管之间的一间隔空间,且分别贴靠该外管的一内周面及该内管的一外周面;
其中,该第一安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两个分别呈U形的套片,每一套片的两个末端分别设有一嵌缘及一配嵌缘,该两个套片的两个末端相互对接,并以相对的该嵌缘及该配嵌缘相互嵌合,使该两个套片的一外周面分别环贴于该外管的该第一端的该内周面,并使该两个套片的一内周面分别贴触该内管的一外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套片的两个末端分别设有一嵌缘及一配嵌缘;其中,当所述两个套片两个末端相互对接时,以相对的该嵌缘及该配嵌缘相互嵌合;该嵌缘自所述套片的一末端凹陷而形成为一凹缘,该配嵌缘自所述套片的另一末端凸起而形成为一凸缘;其中,当所述两个套片对接时,所述两个套片分别以该凹缘与该凸缘相互嵌合而围成一环状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缘包括两个分别呈平面状的第一侧边面、一第二开口及一底边面,该底边面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两个第一侧边面的一第一底端,该第二开口介于该两个第一侧边的一第一顶端,该两个第一侧边的该第一顶端的一第一间距大于该两个第一侧边的该第一底端的一第二间距,使所述凹缘的该第二开口呈扩大状;所述凸缘包括两个分别呈平面状的第二侧边面及一顶边面,该顶边面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两个第二侧边面的一第二顶端,该两个第二侧边的该第二顶端的一第三间距小于该两个第二侧边的一第二底端之间的一第四间距,使所述凸缘朝其末端呈缩小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凹缘的形状相配合;其中,当所述两个套片对接时,所述两个第一侧边面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侧边面完全贴合,所述底边面与所述顶边面完全贴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套片包括一U形底边,及分别连接于该底边两端的一长侧边及一短侧边,所述两个套片对接时,分别以该长侧边及该短侧边相互对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套片的一面部上设置包括有至少一通孔,该至少一通孔一边部朝其内围突伸一片体,该片体末端一侧设一凸柱;所述外管上设有多个卡孔,该多个卡孔分别供该凸柱穿入卡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套片的外周面的一顶段向外突伸多个卡制部,所述外管的所述第一端的一末端面凹设多个卡缘,该多个卡制部与该多个卡缘相对卡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定组件包括多个贴片,该多个贴片分别环布贴固于所述内管的所述第二端的外周面;每一贴片朝向所述外管的所述内周面的一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长沟槽,该至少一长沟槽内填有一特定量的润滑油,藉该特定量的润滑油而使该贴片与所述外管之间有润滑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长沟槽为多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长沟槽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内管的一轴线之间,在朝所述内管的一径向观察时有一夹角;所述多个长沟槽包括沿着所述内管的该轴线方向呈两列分布的第一列长沟槽及第二列长沟槽;该第一列长沟槽包括两个以一间隔而呈一直线分布的第一长沟槽,该第二列长沟槽包括一第二长沟槽,在朝该内管的一轴向观察时,该第二长沟槽的一中段与该间隔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29694.XU CN209331320U (zh) | 2018-11-07 | 2018-11-07 | 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29694.XU CN209331320U (zh) | 2018-11-07 | 2018-11-07 | 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31320U true CN209331320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774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29694.XU Active CN209331320U (zh) | 2018-11-07 | 2018-11-07 | 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3132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4487A (zh) * | 2019-12-27 | 2020-05-01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升降桌的升降立柱和升降桌 |
CN114073371A (zh) * | 2020-08-19 | 2022-02-22 |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床边桌 |
WO2022160497A1 (zh) * | 2021-01-29 | 2022-08-04 | 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总成以及升降立柱 |
-
2018
- 2018-11-07 CN CN201821829694.XU patent/CN20933132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4487A (zh) * | 2019-12-27 | 2020-05-01 | 浙江捷昌线性驱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升降桌的升降立柱和升降桌 |
CN114073371A (zh) * | 2020-08-19 | 2022-02-22 |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床边桌 |
WO2022160497A1 (zh) * | 2021-01-29 | 2022-08-04 | 浙江护童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伸缩总成以及升降立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331320U (zh) | 较佳应用于升降桌的伸缩支柱 | |
TWM573982U (zh) | 較佳應用於升降桌之伸縮支柱 | |
US10226119B1 (en) | Tabletop elev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 |
US11140990B2 (en) | Chair support structure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 |
EP1416500A3 (en) | Side-slotted nozzle type double sheet spacer grid for nuclear fuel assemblies | |
CN216165904U (zh) | 用于桌体的下架结构及桌体 | |
CN209457093U (zh) | 一种花洒固定座 | |
CN206868881U (zh) | 冲压扭转装置 | |
CN110464122A (zh) | 一种便于装配的升降桌 | |
CN201194648Y (zh) | 课桌的升降调节机构 | |
CN212394251U (zh) | 一种可变为床的多功能课桌 | |
CN211092522U (zh) | 一种小学教育用多功能课桌 | |
CN208571488U (zh) | 梯形铝合金桥架 | |
CN208417397U (zh) | 一种机械设备减震装置 | |
CN208550378U (zh) | 一种电动升降桌 | |
CN208211804U (zh) | 一种新型的伸缩机构 | |
CN221671213U (zh) | 具有调节功能的课桌 | |
CN209421290U (zh) | 可调整高度的桌脚 | |
CN208048323U (zh) | 一种升降桌子 | |
EP3508092A1 (en) | Tabletop elev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 |
CN201491942U (zh) | 液压驱动升降桌 | |
CN108000396B (zh) | 一种新能源控制器加工治具 | |
CN209908885U (zh) | 一种导轨气缸 | |
CN201419510Y (zh) | 一种升降结构改良 | |
CN216438823U (zh) | 一种组合式办公桌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