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4204U -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 Google Patents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4204U
CN209324204U CN201821264074.6U CN201821264074U CN209324204U CN 209324204 U CN209324204 U CN 209324204U CN 201821264074 U CN201821264074 U CN 201821264074U CN 209324204 U CN209324204 U CN 209324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water
transverse slat
guide rail
oute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40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友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Jiacheng Connaught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Jiacheng Connaught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Jiacheng Connaught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Jiacheng Connaught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40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4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4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42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包括:支撑底板、内导轨、第一横板、外导轨、内扇和外扇;内导轨和外导轨分别设置于支撑底板上,内导轨和外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内导轨凸起于支撑底板的高度大于外导轨凸起于支撑底板的高度,第一横板的一侧与内导轨连接,第一横板的另一侧与外导轨连接,内导轨、第一横板以及外导轨连接内侧形成排水槽,外导轨靠近第一横板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排水孔与排水槽连通。通过在内导轨和外导轨之间设置第一横板,并且在外导轨上开设第一排水孔,雨水透过渗入外导轨的内侧进入排水槽内,能够通过外导轨的下方的第一排水孔排出,有效避免雨水进入内导轨的内侧,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铝合金门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合金推拉门窗防水型材是采用阶梯状双轨道设置,靠近室内的一侧轨道较高,而靠近室外的一侧高度较低,内设挡水板,轨道下部开排水孔,雨水从高向低排出门窗外,也即是雨水由内向外排出。
但是这种结构仅能起到简单的防水作用,在强台风天气,由于雨水量较大,且风力较大,雨水容易漫过内侧轨道而进入室内,传统的型材防水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一种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包括:支撑底板、内导轨、第一横板、外导轨、内扇和外扇;
所述内导轨和所述外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内导轨和所述外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内导轨凸起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导轨凸起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横板的一侧与所述内导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导轨连接,所述内导轨、所述第一横板以及所述外导轨连接内侧形成排水槽,所述外导轨靠近所述第一横板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所述内扇滑动设置于所述内导轨上,所述外扇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导轨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水块,所述挡水块设置于所述排水槽内,且所述挡水块分别与所述内导轨、所述第一横板以及所述外导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板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所述内导轨、所述支撑底板、所述外导轨以及所述第一横板依次连接内侧形成第一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远离所述内导轨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所述第一排水腔与所述第三排水孔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背向所述支撑底板的一面,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内导轨和所述外导轨之间,所述挡水板凸起于所述第一横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导轨凸起于所述第一横板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抵接于所述外扇朝向所述内扇的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远离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条,所述第一封条抵接于所述外扇朝向所述内扇的一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一侧与所述内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挡水板连接,所述内导轨、所述第一横板、所述挡水板以及所述第二横板依次连接内侧形成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二横板开设有第四排水孔,所述第四排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五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通过所述第五排水孔与所述第一排水腔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挡水件,所述外挡水件设置于所述外导轨上,且所述外挡水件抵接于所述内扇朝向所述外扇的一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挡水件包括滑动部和抵接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外导轨上,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内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设置有第二封条,所述第二封条与所述内扇抵接。
上述推拉门窗防水型材,通过在内导轨和外导轨之间设置第一横板,并且在外导轨上开设第一排水孔,这样,即使雨水透过渗入外导轨的内侧进入排水槽内,也能够通过外导轨的下方的第一排水孔排出,进而有效避免雨水进入内导轨的内侧,此外,由于内导轨高度大于外导轨的高度,能够有效避免雨水进入室内,实现良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的一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的一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的一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再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的一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再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的一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再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的一方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门或者窗,且还适用于具有纱窗结构的窗。下面结合窗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10,包括:支撑底板100、内导轨200、第一横板400、外导轨300、内扇500和外扇;所述内导轨200和所述外导轨300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100上,所述内导轨200和所述外导轨300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内导轨200凸起于所述支撑底板100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导轨300凸起于所述支撑底板100的高度,所述第一横板400的一侧与所述内导轨200连接,所述第一横板400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导轨300连接,所述内导轨200、所述第一横板400以及所述外导轨300连接内侧形成排水槽101,所述外导轨300靠近所述第一横板400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水孔102,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槽101连通;所述内扇500滑动设置于所述内导轨200上,所述外扇600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导轨300上。
具体地,内扇500可以是窗体或者门体,外扇600可以是窗体或者门体,一个实施例是,内扇500为内窗,外扇600为外窗,一个实施例是,内扇500为内门,外扇600为外门,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10适用于推拉型的铝合金门窗结构。为便于理解,下面实施例中,以内扇500为内窗,外扇600为外窗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00用于为内导轨200和外导轨300提供支撑,其设置在窗口或者门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底板100水平设置,这样,内导轨200和外导轨300竖直设置在支撑底板100上,内导轨200设置于支撑底板100上靠近室内的一侧,外导轨300设置于支撑底板100上靠近室外的一侧,第一横板400水平设置,内导轨200、第一横板400和外导轨300依次连接包围形成排水槽101,排水槽101的靠近外导轨300的一侧的侧壁开设第一排水孔102,也就是说,外导轨300开设第一排水孔102,且第一排水孔102开设于外导轨300靠近下部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各实施例中,图中的小圆圈为表示雨水,而箭头则表示雨水的流动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水孔102开设于排水槽101的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使得排水槽101内的水能够快速从第一排水孔102排出至外侧,有效避免雨水进入排水槽101后进入内导轨200的内侧,避免雨水进入室内。
本实施例中,内导轨200的高度大于外导轨300的高度,因此,当雨水进入排水槽101内时,即使第一排水孔102无法及时将水排出,内导轨200较高的高度依然能够有效隔离雨水,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此外,支撑底板100靠近内导轨200的一侧为内侧,内侧即靠近室内的一侧,远离内导轨200的一侧为外侧,外侧即靠近室外的一侧。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附图为剖面(截面)图,其表现是的型材的横向截面,因此,在图中显示的各部件的各端也即实际中的各侧,其他以此类推,不再累赘描述。
应该理解的是,门窗通常采用双开或对开的结构,即内扇500和外扇600分别沿着内导轨200和外导轨300滑动,当门窗关闭时,内扇500和外扇600朝相互错开的方向滑动,内扇500和外扇600错开时,内扇500和外扇600至少部分重叠,这样,实现室内和室外的隔离,避免雨水打入室内。
值得一提的是,当门窗关闭时,内扇500和外扇600朝相互错开的方向滑动,使得部分的外导轨300暴露于外侧,为了避免内扇500和外导轨300之间的雨水进入到外扇600与内导轨20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推拉门窗防水型材10还包括挡水块700,所述挡水块700设置于所述排水槽101内,且所述挡水块700分别与所述内导轨200、所述第一横板400以及所述外导轨300抵接。一个实施例是,外扇600与内导轨200之间的排水槽101设置有挡水块700,这样,挡水块700封闭位于外扇600与内导轨200之间的排水槽101,当由雨水内扇500和外导轨300之间进入排水槽101后,挡水块700能够有效将排水槽101内的雨水截断,避免雨水进入外扇600与内导轨200之间,进而避免雨水越过内导轨200进入室内。
为了实现良好的截断效果,一个实施例是,挡水块700的截面形状与排水槽101的截面形状相匹配,这样,使得挡水块700能够充分抵接于排水槽101的底部和侧壁,也就是使得挡水块700能够充分抵接于内导轨200、第一横板400以及外导轨300,使得挡水块700能够充分截断排水槽101内的水流。
为了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一个实施例是,外扇600靠近外导轨300的一端抵接于挡水块700,内扇500靠近内导轨200的一端抵接于挡水块700,这样,由于外扇600和内扇500抵接于挡水块700,使得挡水块700与内扇500以及外扇600之间实现良好的密封,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此外,挡水块700还能够为内扇500以及外扇600提供支撑,使得内扇500和外扇600的滑动更为平稳。
为了提高排水槽101的排水效率,进一步避免雨水倒灌至室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横板400开设有第二排水孔103,所述第二排水孔103与所述排水槽101连通;所述内导轨200、所述支撑底板100、所述外导轨300以及所述第一横板400依次连接内侧形成第一排水腔104,所述第一排水腔104远离所述内导轨200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排水孔105,所述第二排水孔103通过所述第一排水腔104与所述第三排水孔105连通。
本实施例中,排水槽101的底部开设第二排水孔103,所述内导轨200、所述支撑底板100、所述外导轨300以及所述第一横板400依次首尾连接内侧形成第一排水腔104,且外导轨300开设第三排水孔105,当排水槽101内积水时,排水槽101内的水不仅可以通过第一排水孔102排出至外侧,还能够通过第二排水孔103排放至第一排水腔104,进而通过第三排水孔105排出至外侧,提高了排水效率,进一步避免雨水倒灌。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推拉门窗防水型材10还包括挡水板800,所述挡水板800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400背向所述支撑底板100的一面,所述挡水板800设置于所述内导轨200和所述外导轨300之间,所述挡水板800凸起于所述第一横板400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导轨300凸起于所述第一横板400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挡水板800设置于排水槽101内,且挡水板800与排水槽101的底部连接,挡水板800将排水槽101的内侧和外侧隔离,由于挡水板800的高度大于外导轨300的高度,因此,能够进一步隔离雨水,避免雨水越过内导轨200而进入室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挡水板800的挡水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800抵接于所述外扇600朝向所述内扇500的一面。这样,挡水板800和外扇600之间将形成密封结构,进而有效避免雨水越过挡水板800而进入挡水板800的内侧,使得挡水板800的挡水性能更佳。
为了使得挡水板800与外扇600之间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并且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外扇600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挡水板800远离所述第一横板4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条810,所述第一封条810抵接于所述外扇600朝向所述内扇500的一面。例如,第一封条810为毛封条。本实施例中,挡水板800通过毛封条抵接于外扇600,使得挡水板800与外扇600之间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使得挡水效果更佳。并且,毛封条具有摩擦力较小的特性,避免外扇600受到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外扇600与挡水板800之间具有较佳的密封防水效果的同时,运动更为灵活。
为了使得第一封条810安装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4,挡水板800远离所述第一横板40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801,第一封条810插设于第一固定槽801内,第一封条810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固定槽801外,且第一封条810外露于第一固定槽801外的部分抵接于外扇600。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槽801能够很好地将第一封条810安装并且固定。
为了使得进入挡水板800内的雨水能够快速排出,避免雨水越过内导轨200而进入室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推拉门窗防水型材10还包括第二横板450,所述第二横板450的一侧与所述内导轨200连接,所述第二横板450的另一侧与所述挡水板800连接,所述内导轨200、所述第一横板400、所述挡水板800以及所述第二横板450依次连接内侧形成第二排水腔106,所述第二横板450开设有第四排水孔108,所述第四排水孔108与所述第二排水腔106连通,所述第二排水腔106的底部开设有第五排水孔107,所述第二排水腔106通过所述第五排水孔107与所述第一排水腔104连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腔106的底部也就是第一横板400,开设有第五排水孔107,这样,第二横板450上的雨水,能够通过第四排水孔108进入第二排水腔106,随后通过第五排水孔107进入第一排水腔104,从而从所述第三排水孔105排出至外侧,使得进入挡水板800内的雨水能够快速排出,避免雨水越过内导轨200而进入室内。
值得一提的是,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为高层建筑受到的雨水伴随的风力较大,导致雨水容易从内扇500与内导轨200之间渗入,为了防止雨水从内扇500与内导轨200之间灌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推拉门窗防水型材10还包括外挡水件900,所述外挡水件900设置于所述外导轨300上,且所述外挡水件900抵接于所述内扇500朝向所述外扇600的一面。本实施例中,外挡水件900滑动设置于外导轨300上,且外挡水件900与外扇600错开设置,或者说,外挡水件900与外扇600并排设置,这样,外挡水件900能够与内扇50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结构,进而避免雨水由内扇500与内导轨200之间灌入室内。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6所示,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包括位于内扇500和外扇下方的支撑底板100、内导轨200和外导轨300,也包括位于内扇500和外扇上方的支撑板150、上内导轨160和上外导轨170,为了避免雨水从上方的内扇与上内导轨之间渗入,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外导轨170上设置有上外挡水件175,所述上外挡水件175抵接于所述内扇500朝向所述外扇的一面。这样,通过设置外挡水件和上外挡水件,同时将内扇的上端和下端封闭,进而有效避免雨水由内扇与内导轨之间以及内扇与上内导轨之间灌入室内。
为了实现外挡水件900的滑动以及与内扇500之间的抵接,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外挡水件900包括滑动部910和抵接部920,所述滑动部910与所述抵接部920连接,所述滑动部910设置于所述外导轨300上,所述抵接部920与所述内扇500抵接。本实施例中,滑动部910滑动设置于外导轨300上,从而外挡水件900在外导轨300上的位置可调整,而抵接部920与内扇500的抵接,使得外挡水件900和内扇500之间实现良好密封,进而有效避免雨水由内扇500与内导轨200之间倒灌。
为了使得外挡水件900与内扇500之间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并且使得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便于内扇500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6,所述抵接部920设置有第二封条930,所述第二封条930与所述内扇500抵接。一个实施例是,第二封条930为毛封条,本实施例中,外挡水件900通过毛封条抵接于内扇500,使得外挡水件900与内扇500之间具有更佳的密封效果,使得挡水效果更佳。并且,毛封条具有摩擦力较小的特性,避免内扇500受到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内扇500与外挡水件900之间具有较佳的密封防水效果的同时,运动更为灵活。
为了使得第二封条930安装稳固,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6,抵接部920开设有第一固定槽801,第二封条930插设于第二固定槽901内,第二封条930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二固定槽901外,且第二封条930外露于第二固定槽901外的部分抵接于内扇500。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固定槽901能够很好地将第二封条930安装并且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内导轨、第一横板、外导轨、内扇和外扇;
所述内导轨和所述外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内导轨和所述外导轨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内导轨凸起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导轨凸起于所述支撑底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横板的一侧与所述内导轨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外导轨连接,所述内导轨、所述第一横板以及所述外导轨连接内侧形成排水槽,所述外导轨靠近所述第一横板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所述内扇滑动设置于所述内导轨上,所述外扇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块,所述挡水块设置于所述排水槽内,且所述挡水块分别与所述内导轨、所述第一横板以及所述外导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与所述排水槽连通;
所述内导轨、所述支撑底板、所述外导轨以及所述第一横板依次连接内侧形成第一排水腔,所述第一排水腔远离所述内导轨的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通过所述第一排水腔与所述第三排水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背向所述支撑底板的一面,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内导轨和所述外导轨之间,所述挡水板凸起于所述第一横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导轨凸起于所述第一横板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抵接于所述外扇朝向所述内扇的一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远离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条,所述第一封条抵接于所述外扇朝向所述内扇的一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一侧与所述内导轨连接,所述第二横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挡水板连接,所述内导轨、所述第一横板、所述挡水板以及所述第二横板依次连接内侧形成第二排水腔,所述第二横板开设有第四排水孔,所述第四排水孔与所述第二排水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水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五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腔通过所述第五排水孔与所述第一排水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挡水件,所述外挡水件设置于所述外导轨上,且所述外挡水件抵接于所述内扇朝向所述外扇的一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挡水件包括滑动部和抵接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抵接部连接,所述滑动部设置于所述外导轨上,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内扇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拉门窗防水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设置有第二封条,所述第二封条与所述内扇抵接。
CN201821264074.6U 2018-08-07 2018-08-07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4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4074.6U CN209324204U (zh) 2018-08-07 2018-08-07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4074.6U CN209324204U (zh) 2018-08-07 2018-08-07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4204U true CN209324204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06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407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4204U (zh) 2018-08-07 2018-08-07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4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84853U (zh) 一种严密的推拉窗
CN209324204U (zh) 推拉门窗防水型材
CN207974713U (zh) 内开内倒金刚网窗
CN211549500U (zh) 一种门窗型材排水装置
CN209398171U (zh) 一种节能推拉防护一体窗结构
CN106968554A (zh) 多扇无框节能提拉窗
CN206571344U (zh) 带纱窗的手摇式外开窗
CN216429380U (zh) 一种内开式平开窗结构
CN101949250A (zh) 一种铝合金内开内倒窗框架的中梃与外框结构
CN206668038U (zh) 一种门窗用的抗台风防水型材
US6009928A (en) Complex window having multiple window types
CN209444196U (zh) 一种实木门密封装置
CN210067837U (zh) 封阳台用金钢纱一体可变换推拉窗
CN209324209U (zh) 一种平开推拉三开启一体窗
CN205617674U (zh) 一种角位倾斜的阶梯天窗
CN205876007U (zh) 一种防风防水的节能推拉门窗下滑轨
CN2734954Y (zh) 密封安全左右推拉窗
CN214035349U (zh) 一种易于排水的铝合金门窗
CN208578475U (zh) 一种型材及其三位一体门窗系统
CN209621134U (zh) 一种铝合金外平开窗扇集排水构造
CN216429382U (zh) 一种钢纱一体外平开窗的窗框结构
CN219412338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防水型铝合金门窗
CN219197044U (zh) 一种下轨结构及推拉门窗
CN213116073U (zh) 一种门下隔虫隔热挡条
CN209924715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下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