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3914U -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3914U
CN209323914U CN201821776795.5U CN201821776795U CN209323914U CN 209323914 U CN209323914 U CN 209323914U CN 201821776795 U CN201821776795 U CN 201821776795U CN 209323914 U CN209323914 U CN 209323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nnecting plate
layer frame
frame
top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767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红兵
黄宗耀
洪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767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3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3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3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连接件包括多块彼此分离设置且能够围成柱状结构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底层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穿设于顶层框架的第二连接孔内。第一固定件将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底层框架上,第二固定件将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顶层框架上,使得底层框架与顶层框架有效固定连接。由于连接板相对于底层框架和/或顶层框架可活动,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活动,使得连接板能够与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有效对应连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同时,连接件包括多块连接板,可以根据安装情况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实现调节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安装中,电梯井道机构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梯井道机构是提供一个支撑空间以便对电梯起到固定导向作用。一般的电梯井道机构在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单个零件叠加的方式组装,零件安装精度具有一定的要求,导致安装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效率的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一种电梯井道机构的连接结构,包括:
连接件,包括多块彼此分离设置且能够围成柱状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能够穿设于底层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顶层框架的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底层框架和/或所述顶层框架可活动;
第一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层框架上;及
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层框架上。
上述电梯井道机构的连接结构在使用时,将连接件的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底层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能够为顶层框架的安装提供一定的导向定位,方便顶层框架的安装。连接板的另一端穿设于顶层框架的第二连接孔内。由于连接板相对于底层框架和/或顶层框架可活动,且多块连接板之间分离设置,使得连接板之间具有可调的间距。当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与连接件无法有效对应连接时,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相对于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活动,使得连接板能够与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有效对应连接。通过第一固定件将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底层框架上,第二固定件将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顶层框架上,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精度。同时,连接件包括多块连接板,可以根据安装情况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实现调节的灵活性,避免一块的连接板调节到位,导致另外的连接板无法有效对应。同时,多块连接板之间能够围成柱状结构,能够加强连接件的连接强度,提高顶层框架与底层框架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底层框架的第一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顶层框架的第二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杆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固定孔并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母内;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杆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并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母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部及导向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导向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或另一端,多个所述导向部能够围成一导向台,所述导向台的横截面积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一种电梯井道机构,包括:
底层框架;
顶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层叠设置,所述底层框架朝向所述顶层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顶层框架朝向所述底层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及
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多块彼此分离设置且能够围成柱状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底层框架和/或所述顶层框架可活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层框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层框架上。
上述电梯井道机构在使用时,将底层框与顶层框架层叠设置,将连接件的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底层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能够为顶层框架的安装提供一定的导向定位,方便顶层框架的安装。连接板的另一端穿设于顶层框架的第二连接孔内。由于连接板相对于底层框架和/或顶层框架可活动,且多块连接板之间分离设置,使得连接板之间具有可调的间距。当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与连接件无法有效对应连接时,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相对于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活动,使得连接板能够与顶层框架或底层框架有效对应连接。通过第一固定件将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底层框架上,第二固定件将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顶层框架上,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精度。同时,连接件包括多块连接板,可以根据安装情况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实现调节的灵活性,避免一块的连接板调节到位,导致另外的连接板无法有效对应。同时,多块连接板之间能够围成柱状结构,能够加强连接件的连接强度,提高顶层框架与底层框架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层框架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尺寸,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顶层框架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尺寸,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形状相同,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能够固定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上,另一端能够固定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件,所述底层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于建筑的地面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调节杆穿入所述调节孔的长度可调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排风扇及温控器,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顶层框架上,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所述顶层框架内,所述温控器用于根据所述顶层框架内的温度控制所述排风扇的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中层框架,所述连接结构为多个,若所述中层框架为一个,所述中层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层框架与所述顶层框架之间,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顶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若所述中层框架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中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层叠设置,位于最底层的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位于最顶层的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顶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电梯井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顶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底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调节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1中中层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梯井道机构,100、顶层框架,110、第二立柱,120、第二横梁,130、第二导轨,140、第二导轨支架,150、顶盖,160、排风扇,170、第二通风口,200、底层框架,210、第一连接孔,220、第一立柱,230、第一横梁,240、第一导轨,250、第一导轨支架,260、第一通风口,270、支撑板,271、调节孔,310、连接件,312、连接板,313、第二固定孔,314、固定部,315、导向部,320、第一固定件,330、第二固定件,400、调节件,410、调节杆,420、第一螺母,430、第二螺母,440、第一垫片,450、第二垫片,500、中层框架,510、第三立柱,520、第三横梁,530、第三连接孔,540、第三导轨,550、第三导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电梯井道机构10,用于安装电梯,且安装精度要求低,安装效率高。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电梯井道机构10设置于建筑外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梯井道机构10还可以安装在建筑的内部。具体地,电梯井道机构10包括顶层框架100、底层框架200及连接结构。
顶层框架100与底层框架200层叠设置,底层框架200朝向顶层框架100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0(如图4所示),顶层框架100朝向底层框架20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310、第一固定件320及第二固定件330。连接件310包括多块彼此分离设置且能够围成柱状结构的连接板312,连接板312的一端能够穿设于底层框架200的第一连接孔210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顶层框架100的第二连接孔内,连接板312相对于底层框架200和/或顶层框架100可活动。通过第一固定件320将连接板312的一端固定于底层框架200上,通过第二固定件330将连接板312的另一端固定于顶层框架100上。
上述电梯井道机构10在使用时,将底层框架200与顶层框架100层叠设置,将连接板312的一端穿设于底层框架200的第一连接孔210内,连接板312的另一端能够为顶层框架100的安装提供一定的导向定位作用,方便顶层框架100的安装。连接板312的另一端穿设于顶层框架100的第二连接孔内。由于连接板312相对于底层框架200和/或顶层框架100可活动,且多块连接板312分离设置,使得连接板312之间具有可调间距。当顶层框架100或底层框架200与连接件310无法有效对应连接时,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312相对于顶层框架100或底层框架200活动,使得连接板312能够与顶层框架100或底层框架200有效对应连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精度。通过第一固定件320将连接板312的一端固定于底层框架200上,通过第二固定件330将连接板312的另一端固定于顶层框架100上,使得底层框架200与顶层框架100有效固定连接。同时,连接件310包括多块连接板312,可以根据安装情况调节一块或多块连接板312,实现调节的灵活性,避免一块的连接板312调节到位,导致另外的连接板312无法有效对应。同时,多块连接板312之间能够围成柱状结构,能够加强连接件310的连接强度,提高顶层框架100与底层框架200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地,连接板312包括固定部314及导向部315,固定部314的一端能够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0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导向部315连接于固定部314的一端或另一端,多个导向部315能够围成一导向台,导向台的横截面积向远离固定部314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形成导向台能够进一步方便底层框架200或顶层框架100的安装。例如,导向台形成于固定部314的另一端,将固定部314的一端穿设于底层框架200的第一连接孔210内。由于导向台的横截面积向远离固定部314的方向逐渐减小,因此,能够对安装顶层框架100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固定部314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
具体地,固定部314为直板,导向部315为板状,导向部315相对于固定部314呈角度设置,使得导向部315能够有效围成锥形的导向台。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导向部315为直板,且为三角形板,围成棱锥形的导向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部315还可以为曲板,形成外表面光滑的导向台。
可选地,连接板3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底层框架200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0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能够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连通。第一固定件320能够穿设于第一通孔与第一固定孔内。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固定件320的尺寸。当第一固定件320穿设于第一通孔及第一固定孔内时,调松第一固定件320,移动第一固定件320即可在第一通孔内进而微调,进而带动连接板312相对于底层框架200活动,实现连接件310相对于底层框架200的调节,方便连接结构与底层框架200的对位安装。
具体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固定件320穿设在第一通孔的部分的横截面积的尺寸,进而使得第一固定件320在第一通孔内移动。
可选地,连接板31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313,顶层框架100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能够与第二固定孔313相对应连通,第二固定件330穿设于第二通孔与第二固定孔313内。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固定件330的尺寸。当第二固定件330穿设于第二通孔及第二固定孔313内时,调松第二固定件330,移动第二固定件330即可在第二通孔内进行微调,进而带动连接板312相对于顶层框架100活动,实现连接件310相对于顶层框架100的调节,进一步方便顶层框架100与连接结构的对位安装。
具体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固定件330穿设在第二通孔的部分的横截面积的尺寸,进而使得第二固定件330在第二通孔内移动。
具体地,第一固定孔开设于固定部314的一端上,第二固定孔313开设于固定部314的另一端上。
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320包括第一螺杆及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固定于连接板312的内侧,并与第一固定孔相对应。第一螺杆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一固定孔并穿设第一螺母内。通过第一螺杆与第一螺母的配合连接能够使得连接板312有效固定在底层框架2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孔内壁还可以设有内螺纹,第一固定件320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一固定件320能够设置于第一固定孔内。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板312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件320,第一固定孔的数量与第一固定件320的数量相对应。至少两个第一固定件320间隔设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一固定件320能够使得连接板312稳定地固定在底层框架200上。具体地,第一固定件320为四个,四个第一固定件320两两并列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连接板312对应的第一固定件320还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其他数目个。
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30包括第二螺杆及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固定于连接板312的内侧,并与第二固定孔313相对应,第二螺杆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二通孔及第二固定孔313并穿设于第二螺母内。通过第二螺杆与第二螺母的配合连接能够使得连接板312有效固定在顶层框架100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孔313内壁还可以开设有内螺纹,第二固定件330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固定件330能够设置于第二固定孔313内。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每一连接板312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固定件330,第二固定孔313的数量与第二固定件330的数量相对应。至少两个第二固定件330间隔设置,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固定件330能够使得连接板312稳定地固定在顶层框架100上。具体地,每一连接板312上的第二固定件330为四个,四个第二固定件330两两并列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330还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其他数目个。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可选地,底层框架200包括四个第一立柱220及多个第一横梁230,其中四个第一立柱220两两并列间隔设置,第一横梁23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220上,进而将第一立柱220相互连接,围成电梯的移动空间。其中,第一连接孔210形成于第一立柱220的端面上。
顶层框架100包括四个第二立柱110及多个第二横梁120,其中四个第二立柱110两两并列间隔设置,第二横梁120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110上,进而将第二立柱110相互连接,围成电梯的移动空间。其中,第二连接孔形成于第二立柱110的端面上。
具体地,第一连接孔210与第二连接孔的形状相同,连接板312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210侧壁的数量相同。每一连接板312的一端能够固定于一第一连接孔210的侧壁上,另一端能够固定于一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进而能够使得每一连接板210与底层框架200及顶层框架100有效固定连接。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立柱220与第二立柱110均为方管,形成的第一连接孔210与第二连接孔为方形孔。连接件310包括四块连接板312,四块连接板312能够围成四棱柱结构。使得每一块连接板312能够与第一连接孔210或第二连接孔的一侧壁相固定,进而使得第一立柱220与第二立柱110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具体地,第一连接孔210与第二连接孔的形状与尺寸相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立柱220与第二立柱110还可以为三棱柱形的管等,第一连接孔210与第二连接孔还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连接件310的连接板312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210或第二连接孔的侧壁数相对应,只要能够使得第一立柱220与第二立柱110相对应连接即可。
可选地,底层框架200内壁上安装有第一导轨240,并通过第一导轨支架250有效固定在第一横梁230上。顶层框架100上同样安装有第二导轨130,并通过第二导轨支架140有效固定在第二横梁120上。当底层框架200与顶层框架100固定连接后,形成电梯移动的井道,第一导轨240与第二导轨130相对接,方便电梯在井道内移动。
一实施例中,顶层框架100背向于底层框架200的一侧还盖设有顶盖150。通过设置顶盖150能够有效覆盖井道,进而有效保护井道内的电器及电梯。
可选地,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排风扇160及温控器,排风扇160设置于顶层框架100上,温控器设置于顶层框架100内,温控器用于根据顶层框架100内的温度控制排风扇160的运行。通过通风组件能够有效降低电梯井道机构10的温度,有效保证电梯及其他电器的使用寿命及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地,温控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顶层框架100围成的空间内,进而能够有效检测井道内的温度。温控器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连接于排风扇160及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感应的结果控制排风扇160的运行。
一实施例中,底层框架200形成有第一通风口260,顶层框架100形成有第二通风口170,第二通风口170与第一通风口260相连通。第一通风口260与底层框架200围成的空间连通,第二通风口170与顶层框架100围成的空间连通,进而形成自然风流通的通道,实现上下空气的对流,进一步降低井道内的温度。
具体地,底层框架200每相邻的两个第一立柱220之间均形成也有第一通风口260。顶层框架100的每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110之间均形成有第二通风口170,进而使得电梯井道机构10四面都能够实现空气的流通,加强空气的对流。
请参阅图5,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调节件400,底层框架200包括底板,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调节孔271(如图4所示)。调节件400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杆410,调节杆410的一端固定于建筑的地面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调节孔271内,调节杆410穿入调节孔271的长度可调节。通过调节不同调节杆410穿入调节孔271的长度,进而能够调节底层框架200底板的垂直度,进而实现底层框架200垂直度的调整,有效保证电梯井道机构10的垂直度。
具体地,每一第一立柱220背向于顶层框架100的一端均对应固定有一支撑板270,多个支撑板270共同形成底板。其中,每一支撑板270对应至少一调节杆410。通过调节一个或多个调节杆410穿入支撑板270的调节孔271的长度,进而实现底层框架200垂直度的调整。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每一支撑板270上开设有四个调节孔271,四个调节孔271间隔设置。每一调节孔271能够对应穿设一调节杆41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支撑板270上开设的调节孔271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两个等。
具体地,调节件400还包括第一螺母420及第二螺母430。调节杆410的一端为锚栓,锚栓插设于建筑的地面内,并固定于建筑上。调节杆410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第一螺母420与第二螺母430分别位于底板相对的两侧,并设置于调节杆410的另一端上。通过调节第一螺母420与第二螺母430在调节杆410另一端上的位置,进而能够调节设置在第一螺母420与第二螺母430之间的底板的位置。通过调节不同的调节杆410上的第一螺母420与第二螺母430,实现底板垂直度的调整,进而实现电梯井道机构10垂直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调节件400还包括第一垫片440及第二垫片450,第一垫片440设置于第一螺母420与底板之间,第二垫片450设置于第二螺母430与底板之间。通过第一垫片440与第二垫片450能够使得第一螺母420与第二螺母430有效拧紧,进而将底板有效固定在调节杆410上。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当电梯井道机构10的垂直度调节到位后,可以将水泥或混凝土填充于底板与建筑的地面之间,进而能够进一步支撑电梯井道机构10,避免底板与调节件400固定不稳定,影响电梯井道机构10在建筑上设置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及图6,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至少一个中层框架500,中层框架500设置于底层框架200与顶层框架100之间。连接结构为多个,若中层框架500为一个,中层框架500与底层框架200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结构相连接,中层框架500与顶层框架100通过至少另一个连接结构相连接。若中层框架500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层框架500之间相互层叠设置,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位于最底层的中层框架500与底层框架200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位于最顶层的中层框架500与顶层框架100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通过设置不同数量的中层框架500能够有效控制电梯井道机构10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建筑的需求。
具体地,中层框架500包括四个第三立柱510与多个第三横梁520,四个第三立柱510两两并列间隔设置,第三横梁520的相对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第三立柱510上,进而将第三立柱510相互连接,围成电梯的移动空间。其中,第三立柱510朝向顶层框架100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210结构及作用相同的第三连接孔530,连接板312的一端能够穿设于第三连接孔530内。第三立柱510朝向底层框架200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孔结构及作用相同的第四连接孔,连接板312的另一端能够穿设于第四连接孔内。
可选地,中层框架500内壁上安装有第三导轨540,并通过第三导轨支架550有效固定在第三横梁520上。当底层框架200、中层框架500与顶层框架100层叠连接后,形成电梯移动的井道,第一导轨240、第二导轨130及第三导轨540相对接,方便电梯在井道内移动。
一实施例中,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附墙架,附墙架设置于底层框架200和/或中层框架500和/或顶层框架100上。通过附墙架能够使得电梯井道机构10与建筑有效连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中,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对重架,对重架设置于底层框架200。通过设置对重架能够使得电梯在井道内的移动更加稳定,对电梯的移动起到平衡作用。具体地,对重架设置于底层框架200的第一横梁230上,并通过支架固定。
一实施例中,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轿架,轿架设置顶层框架100内。通过轿架能够提供电梯固定选调的结构。具体地,轿架通过两根贯穿井道宽度方向的固定横梁固定于顶层框架100的第二横梁130上,实现固定横梁与顶层框架100刚性连接。
一实施例中,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主机,主机设置于顶层框架100内。通过主机能够驱动电梯的运行。具体地,主机通过贯穿道宽度方向的固定横梁固定于顶层框架100相对的第二横梁130上。
可选地,电梯井道机构10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安装于顶层框架100内。通过控制系统能够控制主机的运行进而控制电梯的运行。控制系统包括电梯控制柜、检修柜、停电电源柜、电阻柜等,控制系统的各个柜体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其中,在检修柜上预留供电电缆接口,接口采用插接式,接线时只需将供电电缆插接于接口即可。
上述电梯井道机构10组装好之后,只需在井道内挂上钢丝绳,连接到电梯,再将供电的电缆插接于检修柜上,即可运行电梯。在运行的过程可以先慢速运行,以方便对电梯及电梯井道机构10进行调整检测。调整检测完毕后,即可正常运行电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梯井道机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包括多块彼此分离设置且能够围成柱状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能够穿设于底层框架的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顶层框架的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底层框架和/或所述顶层框架可活动;
第一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层框架上;及
第二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层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底层框架的第一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顶层框架的第二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杆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固定孔并穿设于所述第一螺母内;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杆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并穿设于所述第二螺母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部及导向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导向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或另一端,多个所述导向部能够围成一导向台,所述导向台的横截面积向远离所述固定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5.一种电梯井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层框架;
顶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层叠设置,所述底层框架朝向所述顶层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顶层框架朝向所述底层框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及
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多块彼此分离设置且能够围成柱状结构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板相对于所述底层框架和/或所述顶层框架可活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层框架上,所述第二固定件将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层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层框架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尺寸,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一固定孔内;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顶层框架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尺寸,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形状相同,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侧壁的数量相同,每一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能够固定于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侧壁上,另一端能够固定于一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件,所述底层框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调节孔,所述调节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于建筑的地面内,另一端能够穿设于所述调节孔内,所述调节杆穿入所述调节孔的长度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包括排风扇及温控器,所述排风扇设置于所述顶层框架上,所述温控器设置于所述顶层框架内,所述温控器用于根据所述顶层框架内的温度控制所述排风扇的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井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中层框架,所述连接结构为多个,若所述中层框架为一个,所述中层框架设置于所述底层框架与所述顶层框架之间,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顶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若所述中层框架为多个,相邻两个所述中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层叠设置,位于最底层的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底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位于最顶层的所述中层框架与所述顶层框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相连接。
CN201821776795.5U 2018-10-31 2018-10-31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Active CN209323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6795.5U CN209323914U (zh) 2018-10-31 2018-10-31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76795.5U CN209323914U (zh) 2018-10-31 2018-10-31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3914U true CN209323914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08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76795.5U Active CN209323914U (zh) 2018-10-31 2018-10-31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39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2426A (zh) * 2018-10-31 2019-01-08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CN112302292A (zh) * 2020-10-16 2021-02-02 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井道及其搭建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2426A (zh) * 2018-10-31 2019-01-08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CN112302292A (zh) * 2020-10-16 2021-02-02 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井道及其搭建方法
CN112302292B (zh) * 2020-10-16 2021-11-23 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井道及其搭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3914U (zh)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CN205791086U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配电柜
CN102518875B (zh) 一种穹顶或弧形或斜坡使用的电线安装架
CN109162426A (zh) 电梯井道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CN211143452U (zh) 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
CN203430706U (zh) 风力发电机机舱的防护固定装置
KR100719235B1 (ko) 전기 케이블 트레이 구조
CN207053118U (zh) 一种高承重铝合金桥架
CN103607167B (zh) 平面屋顶上的太阳能设备安装系统
BR112018001505B1 (pt) Método de montagem para uma válvula conversora
CN207053113U (zh) 一种用于桥架的支撑装置
CN208299375U (zh) 一种室内电缆桥架
CN206163913U (zh) 一种模块化预装式机柜底座及模块化箱式变电站
CN107257114B (zh) 一种高承重铝合金桥架
CN206432559U (zh) 一种开关柜用侧安装梁
CN211456549U (zh) 一种带有自扣结构的电缆桥架
CN220358766U (zh) 一种铁路专用集中接地箱
CN214099939U (zh) 一种桥架转角处接地线连接装置
CN209200428U (zh) 一种配电柜
CN215110977U (zh) 一种管道安装用抗震吊支架
KR102296666B1 (ko) 배전선로의 전신주 연결애자
CN206834577U (zh)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柜
KR20190106102A (ko) 조립식 전기실
CN220693035U (zh) 一种屋面光伏支架系统
CN110556744B (zh)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矿物电缆的安装铺设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