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2560U -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2560U
CN209322560U CN201821975389.1U CN201821975389U CN209322560U CN 209322560 U CN209322560 U CN 209322560U CN 201821975389 U CN201821975389 U CN 201821975389U CN 209322560 U CN209322560 U CN 209322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ovel compositions
ontology
floating island
chinamp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53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世明
劳燕雯
王磊
康兆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ke Jian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ke Jian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ke Jian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ke Jiany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753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2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2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2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所述的浮岛本体内设有组合基质和挺水植物;所述的浮岛本体的表面设有土工织物层;在所述的浮岛本体远离挺水植物的一面沿远离挺水植物的方向依次层叠设有悬浮填料层和多孔填料层。其优点在于:能够克服常规生态浮岛本体易破损、净化层单一等问题,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本体的破碎形成的二次污染,同时通过设置悬浮填料层在吸附污泥时不增加浮岛自身的负载,多孔填料层能固定浮岛本体;并且实现了水面、水中、水底三位一体的水体净化层,净化能力强,适用于各种类型黑臭水体生态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膨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大量污染物人河,水体中COD、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超标,河流水体污染严重,水体出现季节性或终年黑臭。城市黑臭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影响景观及人类生产和健康,成为目前极其突出的城市水环境问题。
生态浮岛技术是黑臭水体生态治理的常用技术,以可漂浮材料为载体,将挺水植物栽植到黑臭水域中,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同时通过收获植物的方法将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搬离水体,改善水质,创造良好的水环境。
目前生态浮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中,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生态浮岛的本体强度不足,易破损,寿命短,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二、单纯的生态浮岛仅仅在水面上有净化能力,处理能力有限,对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效率不高。
三、组合生态浮岛主要由浮岛本体和悬挂于本体底面的软性填料、碳纤维生物载体填料或是组合填料构成,填料负载污泥后大大增加了浮岛本体的负载,需要更大的浮岛面积。
四、组合生态浮岛净化层为水面和水中两层,净化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由于需要在水体底部有锚固装置,因此水体底部净化能力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本实用新型的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同时具有更强的净化能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所述的浮岛本体内设有组合基质和挺水植物;所述的浮岛本体的表面设有土工织物层;在所述的浮岛本体远离挺水植物的一面沿远离挺水植物的方向依次层叠设有悬浮填料层和多孔填料层。
优选地,所述的浮岛本体设有多个直径为1cm-3cm的透水孔。
优选地,所述的悬浮填料层内的悬浮填料的密度为0.95-1g/cm3,所述的悬浮填料层的填充比例为25%-50%。
优选地,所述的悬浮填料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三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悬浮填料层为可伸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多孔填料层内填充陶粒填料;所述的陶粒填料的粒径为10-40mm,密度1.2-3.0g/cm3
优选地,所述的陶粒填料的厚度为10cm-30cm。
优选地,所述的多孔填料层为网状箱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组合基质包括向上依次层叠的粗砂土层、腐殖土层和细砂土层。
优选地,所述的细砂土层的厚度为2cm-5cm,所述的腐殖土层的厚度为5cm-8cm,所述的粗砂土层的厚度为2cm-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土工织物层,利用土工织物透水性好、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在保证原有净化能力的基础上,大大增加浮岛本体的强度和耐冲击能力,有效防止浮岛本体破损,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通过设置悬浮填料层吸附污泥,吸附污泥后悬浮填料将通过自身的浮力负载污泥,不增加浮岛本体的负载;
通过设置多孔填料层显著提高生态浮岛的净化能力,同时,多孔填料层通过其自重固定浮岛本体,无需使用锚固装置,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生态浮岛的净化能力;
所述的生态浮岛能够克服常规生态浮岛本体易破损、净化层单一等问题,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本体的破碎形成的二次污染,而且实现水面、水中、水底三位一体的水体净化层,净化能力强,适用于各种类型黑臭水体生态治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浮岛本体,2-悬浮填料层,3-多孔填料层,4-挺水植物,5-土工织物层,6-透水孔,7-细砂土层,8-腐殖土层,9-粗砂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包括浮岛本体1,所述的浮岛本体1内设有组合基质和挺水植物4;所述的浮岛本体1的表面设有土工织物层5;在所述的浮岛本体1远离挺水植物4的一面沿远离挺水植物4的方向依次层叠设有悬浮填料层2和多孔填料层3。浮岛本体1呈“凹”字形,其内表面种植有挺水植物4。所述的浮岛本体1表面设有土工织物层5,土工织物层5通过粘贴或卡扣的方式固定在浮岛本体1表面。在浮岛本体1的下表面依次向下层叠设有悬浮填料层2和多孔填料层3,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内填充有悬浮填料,所述的多孔填料层3内填充有多孔填料。由于悬浮填料的质量轻,具有良好的浮力。在所述悬浮填料层2吸附污泥后,将通过自身的浮力负载污泥。利用土工织物透水性好、强度高、抗腐蚀性能好的特点,在保证原有净化能力的基础上,大大增加浮岛本体1的强度和耐冲击能力,有效防止浮岛本体1破损,避免形成二次污染;通过设置悬浮填料层2吸附污泥,吸附污泥后悬浮填料2将通过自身的浮力负载污泥,不增加浮岛本体1的负载;通过设置多孔填料层3显著提高生态浮岛的净化能力,同时,多孔填料层3通过其自重固定浮岛本体1,无需使用锚固装置,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生态浮岛的净化能力。
所述的浮岛本体1设有多个直径为1cm-3cm的透水孔6。透水孔6用于使挺水植物接触所述生态浮岛所在水域,对所在水域进行净化。
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内的悬浮填料的密度为0.95-1g/cm3,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的填充比例为25%-50%。该种密度和该种填充比例的悬浮填料层具有良好的吸附污泥的效果,同时能承担污泥的负载。
所述的悬浮填料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三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给出几种悬浮填料的可用选择。
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为可伸缩结构。悬浮填料层2为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有较大的形变范围,受力可产生较大的形变量。当所述的组合生态浮岛放入水中时,浮岛本体1的上部浮在水面,多孔填料层3吸附污泥后依靠自重向下沉。由于浮岛本体1受浮力作用其位置相对固定,多孔填料层3向下发生运动,将向下拉伸悬浮填料层2,使悬浮填料层2的体积发生改变。悬浮填料层2外部为可折叠的软质布袋,内部填充悬浮填料,当多孔填料层3向下运动时,软质布袋展开,使悬浮填料层2向下伸长。可伸缩结构表示悬浮填料层2的体积可变,可根据净化水域的水深调整悬浮填料层2的体积,使所述生态浮岛的使用更为灵活。
所述的多孔填料层3内填充陶粒填料;所述的陶粒填料的粒径为10-40mm,密度1.2-3.0g/cm3。所述的陶粒填料的厚度为10cm-30cm。该种密度、粒径及厚度的陶粒填料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同时能有效固定浮岛本体1。
所述的多孔填料层3为网状箱式结构。网状箱式结构的多孔填料层3能容纳多孔填料,同时多孔填料层3内的多孔填料能有效地接触外界污水,对外界污水进行充分净化。
所述的组合基质包括向上依次层叠的粗砂土层9、腐殖土层8和细砂土层7。
所述的细砂土层7的厚度为2cm-5cm,所述的腐殖土层8的厚度为5cm-8cm,所述的粗砂土层9的厚度为2cm-5cm。该种结构的9、腐殖土层8和细砂土层7结构有利于挺水植物4的生长,同时能提升挺水植物的净化能力。
所述的生态浮岛能够克服常规生态浮岛本体易破损、净化层单一等问题,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本体的破碎形成的二次污染,而且实现水面、水中、水底三位一体的水体净化层,净化能力强,适用于各种类型黑臭水体生态治理。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岛本体(1),所述的浮岛本体(1)内设有组合基质和挺水植物(4);所述的浮岛本体(1)的表面设有土工织物层(5);在所述的浮岛本体(1)远离挺水植物(4)的一面沿远离挺水植物(4)的方向依次层叠设有悬浮填料层(2)和多孔填料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岛本体(1)设有多个直径为1cm-3cm的透水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内的悬浮填料的密度为0.95-1g/cm3,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的填充比例为25%-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填料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三种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填料层(2)为可伸缩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填料层(3)内填充陶粒填料;所述的陶粒填料的粒径为10-40mm,密度1.2-3.0g/cm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填料的厚度为10cm-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填料层(3)为网状箱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基质包括向上依次层叠的粗砂土层(9)、腐殖土层(8)和细砂土层(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砂土层(7)的厚度为2cm-5cm,所述的腐殖土层(8)的厚度为5cm-8cm,所述的粗砂土层(9)的厚度为2cm-5cm。
CN201821975389.1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Active CN209322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5389.1U CN209322560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5389.1U CN209322560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2560U true CN209322560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1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5389.1U Active CN209322560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25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485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南京科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生态修复人工岛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4851A (zh) * 2021-12-30 2022-04-12 南京科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浮生态修复人工岛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26968U (zh) 太阳能曝气生物竹炭生态浮床水处理装置
CN106430608B (zh) 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原位生物生态修复集成系统
CN206395932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原位生物生态修复集成系统
CN205603319U (zh) 一种用于修复河湖与景观水体污染的生态浮床装置
CN106430617A (zh) 生物净化水坝
CN202156956U (zh) 雨水生态净化及储存系统
CN204185300U (zh) 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净化的沉水植物床
CN105461072B (zh) 生态护岸净化系统
CN105461071A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02276067A (zh) 太阳能驱动微动力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09231658B (zh) 修复富营养化天然水体的可移动式生态介质箱
CN106630167A (zh) 一种生态浮床装置
US11401186B2 (en) Urban river channel direct purification device
CN107487846B (zh) 一种适用于变水位的生态型硬质护岸
CN209322560U (zh) 一种新型组合生态浮岛
CN206308127U (zh) 一种用于净化景观水体的漂浮湿地
CN104229996A (zh) 一种漂浮生物生态反应装置
CN206244513U (zh) 河湖生物净化边坡系统
CN104773836A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CN208135960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104071899A (zh) 一种限制浮叶植物生长的方法
CN206828208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浮岛
CN105152341A (zh) 一种可以用于水体净化的自浮式生态浮床
CN207091109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净化的立体多功能漂浮人工湿地
CN204675892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生态浮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