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0681U -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 Google Patents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0681U
CN209320681U CN201821603607.9U CN201821603607U CN209320681U CN 209320681 U CN209320681 U CN 209320681U CN 201821603607 U CN201821603607 U CN 201821603607U CN 209320681 U CN209320681 U CN 209320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put shaft
drive system
driven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036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海
张兴林
吴春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tai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u Niu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u Niu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u Niu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036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0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0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0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至少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相互平行且可自转的实心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实心输入轴通过D齿轮组件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可通过相连组件与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连接;所述实心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连通组件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上空套有空心输入轴,所述空心输入轴通过E齿轮组件与主驱动电机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系统能够在纯电动工况下行驶,挡位有两挡选择,可根据需要进行挡位切换,以降低对主驱动电机的要求。

Description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供应的日趋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低排放、节油率和动力性的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日益受到关注。
现有的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大都是永磁同步电机提供动力直接输出至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上或者输入到发送机输入外轴上,当整车在单发动机工况下行驶时,也就是当整车不需要永磁同步电机介入的时候,永磁同步电机也跟着转动,也就是说永磁同步电机被“拖曳”,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来转动惯量,转动惯量过大会对换挡有影响,会产生冲击感、使整车产生抖动,驾乘舒适性较差。且现有混合动力整车在纯电行驶时,无法换挡,挡位比较单一,进而,在能量回收的过程中,又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端的速比比较单一,不能根据路况以及整车能量需要进行速比变换,不能实时进行速比变换,也就是说不能根据路况能量需求分段定量的进行能量回收,从而不节能,造成浪费。此时,如果控制系统控制不精准,整车需求能量供给不平衡,导致整车也会发生抖动。这就是平时说说的整车发生“耸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至少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相互平行且可自转的实心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实心输入轴通过D齿轮组件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可通过相连组件与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连接;所述实心输入轴的一端通过连通组件与发动机连接,另一端上空套有空心输入轴,所述空心输入轴通过E齿轮组件与主驱动电机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辅助电机和分离离合器,所述分离离合器的从动端集成在所述实心输入轴上,其主动端集成在所述辅助电机的转子中,且通过双质量飞轮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相连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第一相连齿轮,所述第一相连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相连组件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第二相连齿轮,所述第二相连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主减速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D齿轮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实心输入轴上的第一双联齿轮和第二双联齿轮,以及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相啮合的D1从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相啮合的D2从动齿轮,所述D1从动齿轮和D2从动齿轮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一二同步器,所述一二同步器可选择地与所述D1从动齿轮或D2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D齿轮组件还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相啮合的D3从动齿轮和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相啮合的D4从动齿轮,所述D3从动齿轮和D4从动齿轮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的二四同步器,所述二四同步器可选择地与所述D3从动齿轮或D4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E齿轮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空心输入轴上的E1主动齿轮和E2主动齿轮,以及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与所述E1主动齿轮相啮合的E1从动齿轮和与所述E2主动齿轮相啮合的E2从动齿轮,所述E1从动齿轮和E2从动齿轮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的E同步器,所述E同步器可选择地与所述E2从动齿轮或E1从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设有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可通过惰轮与所述E2主动齿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出轴上固设有一驻车棘轮。
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设计精巧,纵置变速箱的宽度相对比较狭窄,本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仅需两根输出轴即可满足输出,与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三根输出轴相比,极大地减小径向距离,使布局更加合理。同时,本系统能够在纯电动工况下行驶,挡位有两挡选择,可根据需要进行挡位切换,以降低对主驱动电机的要求。另外,本系统在单发动机工况下行驶时,E同步器不挂挡,主驱动电机不会被“拖曳”,主驱动电机转子就不会转动、不会产生转动惯量,并不会对换挡产生影响,消除冲击感,整车不会抖动,驾乘舒适性较好;
2.车辆启动时,分离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以主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驱动车辆至发动机可在高效经济区工作的车速时,辅助电机预先启动发动机并使其在高效经济区车速中介入驱动,实现并联混动,并可逐渐代替电机驱动,可极大地降低油耗,大大地节省成本;
3、在发动机换挡过程中主驱动电机补充动力差值保证系统换挡时动力不中断,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4、将传统意义上的倒挡去掉,通过主驱动电机倒转即可实现倒挡;
5、在主驱动电机单独工作的情况下,如电池包电量低于一定的设定值,辅助电机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启动至高效经济区通过辅助电机发电直接驱动主动电机或为电池包充电,当停车状态下发动为电池包补充电量;
6、车辆制动时,通过主驱动电机进行回收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
7、发动机可在任一挡位上均可工作,实现较大范围的介入,适用于更多复杂的工况;
8、辅助电机在发动机并联介入系统工作时,可产生负载使发动机尽量逼近高校区工作,且产生的负载可用于发电,更节能;
9、本系统更紧凑,重量轻、体积小,有利于整车搭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至少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可自转的实心输入轴1,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一端通过连通组件4与发动机5连接,所述连通组件4包括辅助电机41和分离离合器42,所述分离离合器42的从动端集成在所述实心输入轴1上,其主动端集成在所述辅助电机41的转子中,且通过双质量飞轮43与所述发动机5连接。所述双质量飞轮43可为发动机提供惯性及稳定输出。上述中所述辅助电机41是汽车启动发电一体机,直接集成在所述发动机5机轴上,就是直接以某种瞬态功率较大的电机替代传统的电机,在起步阶段短时起到启动发动机的作用,减少发动机的怠速损耗和污染,直至将所述发动机5拖动至其高效经济区,再实现并联接触。刹车时,所述辅助电机41还可以起到再生发电,回收制动能量的节能效果。总之这是一种介于混合动力和传统汽车之间的一种成本低廉的节能和环保方案。
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两侧设有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所述实心输入轴1通过D齿轮组件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D齿轮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实心输入轴1上的第一双联齿轮11和第二双联齿轮12,以及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1相啮合的D1从动齿轮22和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2相啮合的D2从动齿轮23,所述D1从动齿轮22和D2从动齿轮23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的一二同步器24,所述一二同步器24可选择地与所述D1从动齿轮22或D2从动齿轮23传动连接。所述D齿轮组件还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1相啮合的D3从动齿轮32和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2相啮合的D4从动齿轮33,所述D3从动齿轮32和D4从动齿轮33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的二四同步器34,所述二四同步器34可选择地与所述D3从动齿轮32或D4从动齿轮33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另一端上空套有空心输入轴6,所述空心输入轴6通过E齿轮组件与主驱动电机7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2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E齿轮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空心输入轴6上的E1主动齿轮61和E2主动齿轮62,以及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与所述E1主动齿轮61相啮合的E1从动齿轮25和与所述E2主动齿轮62相啮合的E2从动齿轮26,所述E1从动齿轮25和E2从动齿轮26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的E同步器27,所述E同步器27可选择地与所述E2从动齿轮26或E1从动齿轮25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驱动电机7的电机轴上固设有一传动齿轮71,所述传动齿轮71可通过惰轮72与所述E2主动齿轮62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可通过相连组件与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连接,所述主减速齿轮101与车辆的轮毂连接,以驱动车辆正常行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相连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的第一相连齿轮21,所述第一相连齿轮21与所述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啮合。所述相连组件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的第二相连齿轮31,所述第二相连齿轮31与所述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固设有一驻车棘轮35,当然,所述驻车棘轮25也可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或差速器100上,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设计,在混动过程中实现所述发动机5和主驱动电机7上的功率相加。又因为功率是衡量汽车最高速度的物理量,功率越大的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大,其爬坡性能以及加速性能也愈好。同时,所述发动机5和主驱动电机7均是单独的驱动装置,可以彼此独立的输出贡献扭矩。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在于:车辆在由所述主驱动电机单独驱动时,可将车辆驱动至高效经济器,待车辆进入高效经济区工作的车速时,所述辅助电机预先启动所述发动机并使其在高效经济区车速中介入驱动,实现并联混动,并可逐渐代替电机驱动,可极大地降低油耗,大大地节省成本。同时,所述发动机在换挡过程中,所述主驱动电机可补充动力差值保证系统换挡时动力不中断,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设计要点在于:当车辆在混合动力驱动下行驶时,所述E同步器27不与所述E1从动齿轮25或E2从动齿轮26传动连接,也就是说,所述E同步器27将切断所述发动机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轴2反馈给所述主驱动电机的动力。因此,所述主驱动电机7不会被“拖曳”,所述主驱动电机转子就不会转动、不会产生转动惯量,并不会对换挡产生影响,消除现有现有技术存在的冲击感,整车不会抖动,驾乘舒适性较好。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当汽车处于倒挡纯电动驱动模式时,所述分离离合器42处于分离状态,所述发动机5不进行动力输送。所述主驱动电机7启动并反转,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主驱动电机7—传动齿轮71—惰轮72—E2主动齿轮62—E2从动齿轮26—E同步器27—第一输出轴2—第一相连齿轮21—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完成动力传输。
当汽车处于一挡纯电动驱动模式时,所述分离离合器42处于分离状态,所述发动机5不进行动力输送。所述主驱动电机7启动,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主驱动电机7—传动齿轮71—惰轮72—E2主动齿轮62—E2从动齿轮26—E同步器27—第一输出轴2—第一相连齿轮21—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完成动力传输。
当汽车处于二挡纯电动驱动模式时,所述分离离合器42处于分离状态,所述发动机5不进行动力输送。所述主驱动电机7启动,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主驱动电机7—传动齿轮71—惰轮72—E2主动齿轮62—空心输入轴6—E1主动齿轮61—E1从动齿轮25—E同步器27—第一输出轴2—第一相连齿轮21—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完成动力传输。
当汽车处于一挡混合动力驱动模式时,所述分离离合器42处于分离状态,所述发动机5进行动力输送,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发动机5—双质量飞轮43—辅助电机41—分离离合器42—实心输入轴1—第一双联齿轮11—D1从动齿轮22—一二同步器24—第一输出轴2—第一相连齿轮21—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在换挡过程中,所述主驱动电机7可启动,补充动力差值保证系统换挡时动力不中断,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其动力传递路线如下:主驱动电机7—传动齿轮71—惰轮72—E2主动齿轮62—E2从动齿轮26—E同步器27—第一输出轴2—第一相连齿轮21—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完成动力传输。
当汽车处于二挡、三挡及四挡混合动力驱动模式时,其动力传递路线与当汽车处于一挡混合动力驱动模式时动力传递路线雷同,就不做过多赘述。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挡位的排布只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以便于理解。当然,也可为其他方式排布,其他方式排布均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因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揭示了一种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设计精巧,纵置变速箱的宽度相对比较狭窄,本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仅需两根输出轴即可满足输出,与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三根输出轴相比,极大地减小径向距离,使布局更加合理。本系统能够在纯电动工况下行驶,挡位有两挡选择,可根据需要进行挡位切换,以降低对主驱动电机的要求。另外,本系统在单发动机工况下行驶时,E同步器不挂挡,主驱动电机不会被“拖曳”,主驱动电机转子就不会转动、不会产生转动惯量,并不会对换挡产生影响,消除冲击感,整车不会抖动,驾乘舒适性较好;
2.车辆启动时,分离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以主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驱动车辆至发动机可在高效经济区工作的车速时,辅助电机预先启动发动机并使其在高效经济区车速中介入驱动,实现并联混动,并可逐渐代替电机驱动,可极大地降低油耗,大大地节省成本;
3、在发动机换挡过程中主驱动电机补充动力差值保证系统换挡时动力不中断,提升驾驶的舒适性;
4、将传统意义上的倒挡去掉,通过主驱动电机倒转即可实现倒挡;
5、在主驱动电机单独工作的情况下,如电池包电量低于一定的设定值,辅助电机启动发动机,发动机启动至高效经济区通过辅助电机发电直接驱动主动电机或为电池包充电,当停车状态下发动为电池包补充电量;
6、车辆制动时,通过主驱动电机进行回收能量,避免能量的浪费;
7、发动机可在任一挡位上均可工作,实现较大范围的介入,适用于更多复杂的工况;
8、辅助电机在发动机并联介入系统工作时,可产生负载使发动机尽量逼近高校区工作,且产生的负载可用于发电,更节能;
9、本系统更紧凑,重量轻、体积小,有利于整车搭载。
为了减轻整体质量,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实心轴,例如实心输入轴,均可以用空心轴进行替代。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设置在变速器壳体内相互平行且可自转的实心输入轴(1)、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所述实心输入轴(1)通过D齿轮组件与位于其两侧的所述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可通过相连组件与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连接;所述实心输入轴(1)的一端通过连通组件(4)与发动机(5)连接,另一端上空套有空心输入轴(6),所述空心输入轴(6)通过E齿轮组件与主驱动电机(7)以及所述第一输出轴(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4)包括辅助电机(41)和分离离合器(42),所述分离离合器(42)的从动端集成在所述实心输入轴(1)上,其主动端集成在所述辅助电机(41)的转子中,且通过双质量飞轮(43)与所述发动机(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连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的第一相连齿轮(21),所述第一相连齿轮(21)与所述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连组件还包括固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的第二相连齿轮(31),所述第二相连齿轮(31)与所述差速器(100)的主减速齿轮(10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齿轮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实心输入轴(1)上的第一双联齿轮(11)和第二双联齿轮(12),以及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1)相啮合的D1从动齿轮(22)和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2)相啮合的D2从动齿轮(23),所述D1从动齿轮(22)和D2从动齿轮(23)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的一二同步器(24),所述一二同步器(24)可选择地与所述D1从动齿轮(22)或D2从动齿轮(23)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齿轮组件还包括空套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与所述第一双联齿轮(11)相啮合的D3从动齿轮(32)和与所述第二双联齿轮(12)相啮合的D4从动齿轮(33),所述D3从动齿轮(32)和D4从动齿轮(33)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的二四同步器(34),所述二四同步器(34)可选择地与所述D3从动齿轮(32)或D4从动齿轮(33)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齿轮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空心输入轴(6)上的E1主动齿轮(61)和E2主动齿轮(62),以及空套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与所述E1主动齿轮(61)相啮合的E1从动齿轮(25)和与所述E2主动齿轮(62)相啮合的E2从动齿轮(26),所述E1从动齿轮(25)和E2从动齿轮(26)之间还设有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2)上的E同步器(27),所述E同步器(27)可选择地与所述E2从动齿轮(26)或E1从动齿轮(25)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动电机(7)的电机轴上固设有一传动齿轮(71),所述传动齿轮(71)可通过惰轮(72)与所述E2主动齿轮(62)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轴(3)上固设有一驻车棘轮(35)。
10.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CN201821603607.9U 2018-09-29 2018-09-29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Active CN209320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3607.9U CN209320681U (zh) 2018-09-29 2018-09-29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03607.9U CN209320681U (zh) 2018-09-29 2018-09-29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0681U true CN209320681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07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03607.9U Active CN209320681U (zh) 2018-09-29 2018-09-29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0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532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泰牛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532A (zh) * 2018-09-29 2019-01-29 泰牛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109278532B (zh) * 2018-09-29 2023-12-19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8647B (zh) 一种多模混合动力传动驱动装置
CN109278529B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系统
CN208682600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的传动系统
CN210101308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9278534A (zh) 混动汽车动力系统
CN204055309U (zh) 单轴并联混合动力机构
CN109017260A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纵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109278528B (zh) 混合动力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09278533B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09203966A (zh) 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108638852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效率提升的方法
CN209096466U (zh) 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209320682U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09017261A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209320681U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202827108U (zh) 基于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重度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9096463U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横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209320675U (zh) 混合动力变速器驱动系统
CN109203965B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CN209096462U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纵置变速器驱动系统及其车辆
CN209079636U (zh) 双离合混合动力耦合系统及车辆
CN109278530B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四挡变速器动力系统
CN209320680U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变速器动力系统
CN209320679U (zh) 混动汽车动力系统
CN109203964A (zh) 基于混合动力的三挡变速器驱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2

Address after: No. 368, Longjin Road,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TYE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3 No. 88 Dongchang Road,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 NIU AUTOMOTIVE TECHNOLOGY (SUZHOU)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368 Longjin Road,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Kuntai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68 Longjin Road,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KUNTYE VEHICLE SYSTEM (CH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