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6764U - 氧气湿化瓶 - Google Patents

氧气湿化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6764U
CN209316764U CN201822085612.1U CN201822085612U CN209316764U CN 209316764 U CN209316764 U CN 209316764U CN 201822085612 U CN201822085612 U CN 201822085612U CN 209316764 U CN209316764 U CN 2093167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bottle
attachment base
humidification
feed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56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存涛
甄君艳
贾玉敬
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NUOLI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NUOLI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NUOLI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NUOLIDA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56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67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67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67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瓶盖、进氧管、出氧管、连接座、过滤膜及毛细棒。瓶体内腔用于盛放氧气湿化液;瓶盖与瓶体连接;进氧管设于瓶盖上;出氧管设于瓶盖或瓶体上;连接座设有连通进氧管和瓶体内腔的出氧孔,连接座的上端与进氧管的出氧端连接或与瓶盖内壁连接;过滤膜设置在进氧管与连接座之间;毛细棒一端与出氧孔连接,另一端伸入湿化液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过滤膜能够过滤掉氧气中的微尘、细菌或病毒等杂质,使得进入瓶体内的氧气纯度高,病毒、细菌不会吸入患者的体内;毛细棒可吸附湿化液并将湿化液输送到各个部位,使得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湿化液与氧气接触不会产生气泡,也就不会发出噪音。

Description

氧气湿化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氧气湿化瓶。
背景技术
吸氧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医用氧气极其干燥,如果患者直接吸入会导致呼吸道干燥不适,因此氧气湿化成为氧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氧气湿化瓶也就成为输氧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现有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氧气湿化方法是采用氧气入水湿化方式,即将氧气吹入湿化瓶水中与水混合达到湿化效果。
现有技术中,氧气湿化瓶中的进氧管直接与暴露在空气中的氧气接口连接,在氧气湿化瓶进氧的过程中,氧气接口处可能存在的微尘、细菌和病毒等杂质容易随氧气进入到氧气湿化瓶内,使得氧气的纯度低,含有杂质的氧气吸入患者体内,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伤害。
另外,氧气湿化瓶通入干燥氧气后,会产生很多大气泡,由于气泡噪音较大,会影响到患者的休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湿化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氧气纯度低及噪声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氧气湿化瓶,包括:
瓶体,内腔用于盛放氧气湿化液;
瓶盖,与所述瓶体连接;
进氧管,设于所述瓶盖上,与所述瓶体内腔连通;
出氧管,设于所述瓶盖或所述瓶体上,与所述瓶体内腔连通;
连接座,设有连通所述进氧管和所述瓶体内腔的出氧孔,所述连接座的上端与所述进氧管的出氧端连接或与所述瓶盖内壁连接;
过滤膜,设置在所述进氧管与所述连接座之间,用于过滤进入所述瓶体内腔的氧气;
毛细棒,一端与所述出氧孔连接,另一端伸入湿化液中,用于吸附湿化液。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氧管连通的环凸;所述过滤膜、所述连接座分别与所述环凸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经固定座与所述进氧管的出氧端连接或与所述瓶盖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连通,且所述过滤膜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经固定座与所述环凸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连通,且所述过滤膜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为T字型的回转体结构;所述出氧孔为贯通所述连接座的通孔,所述毛细棒插装于所述出氧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为T字型的结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锥形管,所述出氧孔为所述锥形管的管孔,所述锥形管插装于所述毛细棒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棒为由絮状、丝状的纤维结构压制成或由丝状纤维结构编织成或由发泡海绵压制成的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棒为硬质体或软质体。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棒为软质体,且顶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为聚丙烯过滤膜或过滤膜为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氧气湿化瓶,在进氧管与连接座之间设置过滤膜,进入瓶盖内的氧气通过过滤膜后才能进入瓶体,过滤膜能够过滤掉氧气中存在的微尘、细菌或病毒等杂质,使得进入瓶体内的氧气纯度高,病毒、细菌不会吸入患者的体内;毛细棒的一端伸入湿化液,毛细棒根据毛细管原理可吸附湿化液并将湿化液输送到各个部位,使得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湿化液在毛细棒内以小液滴的状态存在,与氧气接触不会产生气泡,也就不会发出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0、瓶体;11、湿化液;20、瓶盖;21、进氧管;22、环凸;23、连接板;30、连接座;31、出氧孔;32、锥形管;40、过滤膜;50、毛细棒;60、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进行说明。所述氧气湿化瓶,包括瓶体10、瓶盖20、进氧管21、出氧管、连接座30、过滤膜40及毛细棒50。
瓶体10内腔用于盛放氧气湿化液11。瓶盖20与瓶体10连接,进氧管21设于瓶盖20上,出氧管设于瓶体10上或瓶盖20上(由于图1-4均为氧气湿化瓶的剖视图,出氧管位于剖视部位以外的位置,所以图1-4中没有显示出氧管,出氧管与现有技术的出氧管的结构相同,用于使湿化的氧气排出瓶体10)。连接座30上设有连通进氧管21内腔与瓶体10内腔的出氧孔31。连接座30的上端与进氧管21的出氧端连接或与瓶盖20的内壁连接。过滤膜40设置在进氧管21与连接座30之间,用于过滤进入瓶体10内腔的氧气,以去除氧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杂质。毛细棒50一端与出氧孔31连接,另一端伸入湿化液11中,用于吸附湿化液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使用过程如下:
进氧管21与氧气接口连接,氧气从进氧管21进入瓶盖20内,并通过过滤膜40,过滤膜40能够过滤掉氧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杂质。纯度高的氧气通过出氧孔31进入毛细棒50,毛细棒50通过毛细管原理吸附湿化液11并将湿化液11输送到毛细棒50各个部位,湿化液11被分割为多个小液滴,经过过滤的干燥氧气与毛细棒50上的众多小液滴接触,氧气被湿化,并从毛细棒50上析出,经过湿化的氧气经出氧管吸入患者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与现有技术相比,氧气通过过滤膜40后才能进入瓶体10,过滤膜40能够过滤掉氧气中存在的微尘、细菌或病毒等杂质,使得进入瓶体10内的氧气纯度高,病毒、细菌不会吸入患者的体内,不会影响患者的健康;毛细棒50上的湿化液被分割成多个小液滴,使得氧气与湿化液的接触面积变大,加大了湿化效果,且液滴状态的湿化液与氧气接触不会产生气泡,也就不会发出噪声,氧气输出也不会带有液珠,可避免液珠进入患者鼻腔。
具体地,进氧管21设于瓶盖20顶部。为了便于连接座30与瓶盖20装配,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瓶盖20顶部的内壁设有向下凸出且与进氧管21连通的的环凸22,环凸22与瓶盖20为一体成型结构,过滤膜40及连接座30分别与环凸22内壁连接。具体地,过滤膜40及连接座30分别与环凸22内壁焊接。环凸22的厚度根据连接座30的固定位置而定,若连接座30需要固定在瓶盖20内的上部,则环凸22的厚度比瓶盖20的壁厚略大,如图1与图3所示,如连接座30需要固定在瓶盖20内的中部及下部,环凸22的厚度远远大于瓶盖20的壁厚,环凸22类似于圆管结构。使用环凸22固定连接座30与瓶盖20,一方面便于连接座30与瓶盖20装配,及保证连接座30固定稳固,另一方面连接座30与环凸22可围成密封空间,氧气不会从出氧孔31以外的部分泄露。
为了使过滤膜40固定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环凸22内设有连接板23,连接板23的设置方向与环凸22的中心轴向垂直,连接板23上设有多个过氧孔,过滤膜40焊接在连接板23的底面上,即过滤膜40焊接于环凸22内部,如图1及图3所示,过滤膜40的侧壁位于连接板23上边缘的过氧孔的外侧,也就是说通过过氧孔的氧气会通过过滤膜40。过滤膜40与连接板2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可保证过滤膜40连接稳固。
除了将过滤膜40及连接座30直接固定于环凸22内部外,还可先将过滤膜40与连接座30连接,再使用固定座60将二者与进氧管21的出氧端连接,或瓶盖20的内壁连接,或固定于环凸22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连接座30的上方增设固定座60。过滤膜40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与固定座60的下端面、连接座3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固定座60嵌装于环凸22中,参阅图2与图4,固定座还可直接固定在瓶盖20的内壁上,或与进氧管21的出氧端固定连接。该氧气湿化瓶装配时,先将固定座60、过滤膜40及连接座30三者装配,再将固定座60插于环凸中22或固定在瓶盖20的内壁上,或与进氧管21的出氧端固定连接。固定座60上设有用于连通内孔与出氧孔31的过氧孔。过滤膜40的侧壁位于过氧孔的外侧,也就是说通过过氧孔的氧气会通过过滤膜40。使用固定座60连接过滤膜40及连接座30,一方面便于装配,及使过滤膜40连接稳定,另一方面增大了氧气进入瓶盖20内的空间。
具体地,过滤膜40为聚丙烯过滤膜或聚四氟乙烯过滤膜。聚丙烯过滤膜的滤菌率可达80%,聚四氟乙烯过滤膜的滤菌率可达99%。
请参阅图1与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毛细棒50为由絮状、丝状的纤维压制成或由丝状纤维编织成或由发泡海绵压制成的柱体结构。具体地,毛细棒50为硬质体或软质体。软质体的毛细棒50的顶端与连接座30固定连接,软质体的下部会弯曲盘旋在瓶体10内腔,参阅图3及图4。
无论是硬质体的毛细棒50还是软质体的毛细棒50,内部均含有多个相互连通的孔隙,湿化液11可以通过孔隙输送到整个毛细棒50中。毛细棒50采用纤维或海绵制成,无味无毒,吸附能力强,气阻小,且价格低廉。另外,软质体的毛细棒50的长度较长,吸附能力更强。
无论是硬质体的毛细棒50还是软质体的毛细棒50,顶端均固定在连接座30上,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座30为T字型的回转体结构,出氧孔31为贯通连接座30的阶梯型通孔,通孔的上部内径大于下部内径,即通孔的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毛细棒50插装于出氧孔下部,如图5所示,阶梯型的出氧孔可增强氧气进入毛细棒50的强度,增强氧气湿化率。
毛细棒50除采用上述固定方式外,还可采用以下方式固定,具体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氧气湿化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座30为T字型的回转体结构;连接座30上设有锥形管32,锥形管32的轴线与连接座30的中心轴线共线,锥形管32的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出气口的面积,出氧孔31为锥形管32的管孔。毛细棒50的上部设有与锥形管32配合连接的锥形盲孔,锥形管32插装于毛细棒50的锥形盲孔内,如图6所示。上宽下窄的锥形管32可有效夹紧及定位毛细棒50,使毛细棒50固定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包括:
瓶体,内腔用于盛放氧气湿化液;
瓶盖,与所述瓶体连接;
进氧管,设于所述瓶盖上,与所述瓶体内腔连通;
出氧管,设于所述瓶盖或所述瓶体上,与所述瓶体内腔连通;
连接座,设有连通所述进氧管和所述瓶体内腔的出氧孔,所述连接座的上端与所述进氧管的出氧端连接或与所述瓶盖内壁连接;
过滤膜,设置在所述进氧管与所述连接座之间,用于过滤进入所述瓶体内腔的氧气;
毛细棒,一端与所述出氧孔连接,另一端伸入湿化液中,用于吸附湿化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内壁上设有与所述进氧管连通的环凸;所述过滤膜、所述连接座分别与所述环凸内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经固定座与所述进氧管的出氧端连接或与所述瓶盖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连通,且所述过滤膜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经固定座与所述环凸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连通,且所述过滤膜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为T字型的回转体结构;所述出氧孔为贯通所述连接座的通孔,所述毛细棒插装于所述出氧孔。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为T字型的结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锥形管,所述出氧孔为所述锥形管的管孔,所述锥形管插装于所述毛细棒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棒为由絮状、丝状的纤维结构压制成或由丝状纤维结构编织成或由发泡海绵压制成的柱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棒为硬质体或软质体。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棒为软质体,且顶端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湿化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为聚丙烯过滤膜或过滤膜为聚四氟乙烯过滤膜。
CN201822085612.1U 2018-12-12 2018-12-12 氧气湿化瓶 Active CN2093167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5612.1U CN209316764U (zh) 2018-12-12 2018-12-12 氧气湿化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5612.1U CN209316764U (zh) 2018-12-12 2018-12-12 氧气湿化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6764U true CN209316764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26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5612.1U Active CN209316764U (zh) 2018-12-12 2018-12-12 氧气湿化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67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49714A (en) Scavenging medical hood
US7261102B2 (en) Breath-enhanced ultrasonic nebulizer and dedicated unit dose ampoule
US3744771A (en) Disposable liquid entraining system
WO2017133495A1 (zh) 雾化杯套件及压缩式雾化器
CN209316764U (zh) 氧气湿化瓶
US11389605B2 (en) Low flow percussive respiratory apparatus and related treatment
TWI593434B (zh) Bottle and dip tube
CN110013588B (zh) 高性能网筛式雾化器
CN209316628U (zh) 一种急诊内科用快速安全吸痰器
US20070144511A1 (en) Nebuliz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3018631B (zh) 一种安全吸氧湿化装置
CN205287144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09378255U (zh) 氧气湿化装置
CN112451827A (zh) 一种氧气湿化管路
CN213609036U (zh) 一种儿科雾化辅助治疗装置
CN212491073U (zh) 一种氧气湿化管路
CN210904470U (zh) 压力驱动式防倒灌微孔雾化装置
JP2003111837A (ja) 中空糸膜型人工肺
CN213252342U (zh) 一种氧气湿化管路
CN112451826A (zh) 一种氧气湿化管路
KR200181500Y1 (ko) 콧물 흡입기구.
CN215309468U (zh) 防倒流的湿化瓶
CN21801058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湿化鼻氧管组件
CN219251256U (zh) 一种雾化吸入装置
CN108653893A (zh) 一种具有湿度检测的医疗用氧气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