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0037U -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10037U
CN209310037U CN201822168007.0U CN201822168007U CN209310037U CN 209310037 U CN209310037 U CN 209310037U CN 201822168007 U CN201822168007 U CN 201822168007U CN 209310037 U CN209310037 U CN 209310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body
detachable
stove
cylinder
sta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80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维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1680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10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10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10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现有柴火炉重量重且体积大,不易携带,使用燃烧可控性差,需要频繁添加燃料,操作复杂。本实用新型中拆卸式炉体包括两个组成片,两个组成片之间围合形成筒形炉体,上炉盘和下炉盘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顶端和底端,上炉箅和下炉箅均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通过上炉箅和下炉箅隔离形成上炉膛、下炉膛和落灰膛,拆卸式炉体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转向筒,排烟筒通过转向筒与拆卸式炉体的上炉膛相连通,拆卸式炉体上的外壁上加工有与上炉膛相连通的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炉门,拆卸式炉体的外壁上加工有与落灰膛相连通的出灰口。本实用新型用于户外。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炉,具体涉及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背景技术:
野外露营是一种户外生活方式,主要出于旅游度假、军事需要等目的而临时在野外搭建的居住营所,露营过程中生火做饭涉及使用火炉,目前火炉的类型主要为三种,分别为柴火炉、气炉和油炉,柴火炉是使用木材等自然界可燃物的炉灶,柴火炉使用的燃料获得比较方便。气炉易于使用,维护成本低,通常拧在自密封燃料罐的螺纹顶部,这些燃料罐包含两种预加压气体:异丁烷和丙烷。油炉是将炉灶连接到可再填充的燃料瓶。大多数油炉使用白电油、煤油、汽油等,以上两种炉子虽然炉体便携,但是燃料必须随身携带,不能从自然界里获得,一旦燃料不足,则无法使用,即便携带燃料增加背负重量,但目前野外露营时大多数还是使用气炉和油炉,之所以柴火炉使用频率低的原因是柴火炉重量重且体积较大,导致不易携带,柴火炉在使用过程中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燃料燃烧可控性差,需要频繁添加燃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它包括拆卸式炉体、转向筒、排烟筒、上炉盘、上炉箅、下炉箅和下炉盘,所述拆卸式炉体包括两个组成片,两个组成片之间围合形成筒形炉体,上炉盘和下炉盘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顶端和底端,上炉箅和下炉箅均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通过上炉箅和下炉箅隔离形成上炉膛、下炉膛和落灰膛,拆卸式炉体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转向筒,排烟筒通过转向筒与拆卸式炉体的上炉膛相连通,拆卸式炉体上的外壁上加工有与上炉膛相连通的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炉门,拆卸式炉体的外壁上加工有与落灰膛相连通的出灰口。
作为优选方案:上炉箅和下炉箅的结构相同,上炉箅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下炉箅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上炉盘通过数个上卡扣与拆卸式炉体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上卡扣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一铰接头,第一弹性片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钩,第一卡钩卡接在上炉盘上,第一弹性片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头与拆卸式炉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下炉盘通过数个下卡扣与拆卸式炉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下炉盘的结构与上炉盘的结构相同,下卡扣的结构与上卡扣的结构相同,下炉盘包括第二弹性片和第二铰接头,第二弹性片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钩,第二卡钩卡接在下炉盘上,第二弹性片的上端通过第二铰接头与拆卸式炉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转向筒包括第一组成筒体、伸缩筒体和第二组成筒体,伸缩筒体为波纹筒体,第一组成筒体和第二组成筒体均为直筒体,第一组成筒体和第二组成筒体分别设置在伸缩筒体的两端,伸缩筒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组成筒体与上炉膛相连通,伸缩筒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组成筒体与排烟筒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两个组成片均为长方形片体,长方形片体的一侧加工有凹口,长方形片体的另一侧加工有凸片,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凹口与另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凸片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凸片与另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凹口可拆卸连接,两个组成片中任一一个组成片上加工有出灰口。
作为优选方案:拆卸式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围带,围带沿拆卸式炉体的外圆周方向设置,围带的两端通过叉棍可拆卸连接,围带上加工有与出灰口相连通的外口。
作为优选方案:叉棍包括弧形杆和两个直杆,弧形杆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杆,围带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插套,插套与直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直杆插入其对应的插套内。
作为优选方案:围带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支脚,支脚包括上钩、支撑条和贴地条,支撑条的上端设置有上钩,支撑条通过上钩与围带可拆卸连接,支撑条的下端设置有贴地条,支撑条通过贴地条与地面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组成片为普通镀锌铁皮、不锈钢或钛制成的片体,组成片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2~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实用新型中拆卸式炉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通过上炉箅和下炉箅隔离形成上炉膛、下炉膛和落灰膛,上炉膛和下炉膛处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高度,上炉膛用于做饭,使上炉膛的火焰有效接近上炉盘,取暖时拆卸上炉箅,使上炉膛和下炉膛结合使用,增大火焰燃烧时炉膛的空间,使炉内火焰充分燃烧,有效避免炉内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还能够减少烟气排放量,提高燃料利用率延长燃料持续时间,减少添加燃料频率,增强使用的安全可靠性。这种结构也有利于减小占地面积,增大炉表面热传递面积。
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拆卸式炉体、转向筒、排烟筒、上炉盘、上炉箅、下炉箅和下炉盘之间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连接,拆卸和安装难度低。拆卸后的炉体和排烟筒都能够卷成筒状重叠放置,极大节省空间,便于携带。通过样品测试,本实用新型便于背负携带,方便且省力。
三、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一炉多用的效果,特别适用于帐内使用,除了取暖,不但能够用于炒菜煮饭,还能够用作烤箱烤制食物,使用方便安全。
四、本实用新型中拆卸式炉体采用普通镀锌铁皮、不锈钢或钛多种原材料制作,不但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重量,还能够有效支撑烹饪厨具,具有稳定的抗压强度和耐久使用性能,通过样品测试可知,本实用新型在帐内连续使用时间至少为72个小时。
五、本实用新型在不同材质制作下的总重量在1.0~3.0千克之间,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制造即可,拆卸式炉体的结构使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选择多种,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使用。
六、本实用新型打破传统柴火炉的使用弊端,沿用燃料就地取材的优势,减轻携带重量,降低携带难度,适用于长期户外使用,而不需携带燃料补给,也无需另送燃料支援,使柴火炉能够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而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拆卸式炉体1、上炉盘4和下炉盘7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拆卸式炉体1和转向筒2之间连接关系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炉盘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上炉箅5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两个组成片1-1中一个组成片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两个组成片1-1中另一个组成片1-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围带15和叉棍17之间连接关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拆卸式炉体;1-1-组成片;1-2-凹口;1-3-凸片;2-转向筒;2-1-第一组成筒体;2-2-伸缩筒体;2-3-第二组成筒体;3-排烟筒;4-上炉盘;5-上炉箅;6-下炉箅;7-下炉盘;8-上炉膛;9-下炉膛;10-落灰膛;11-开口;12-炉门;13-出灰口;14-1-上卡扣;14-1-1-第一弹性片;14-1-2-第一铰接头;14-1-3-第一卡钩;15-围带;16-外口;17-叉棍;17-1-弧形杆;17-2-直杆;18-插套;19-支脚;19-1-上钩;19-2-支撑条;19-3-贴地条;20-提梁;21-挡条;2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包括拆卸式炉体1、转向筒2、排烟筒3、上炉盘4、上炉箅5、下炉箅6和下炉盘7,所述拆卸式炉体1包括两个组成片1-1,两个组成片1-1之间围合形成筒形炉体,上炉盘4和下炉盘7分别设置在拆卸式炉体1的顶端和底端,上炉箅5和下炉箅6均水平设置在拆卸式炉体1的内部,拆卸式炉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通过上炉箅5和下炉箅6隔离形成上炉膛8、下炉膛9和落灰膛10,拆卸式炉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向筒2,排烟筒3通过转向筒2与拆卸式炉体1的上炉膛8相连通,拆卸式炉体1上的外壁上加工有与上炉膛8相连通的开口11,开口11处铰接有炉门12,拆卸式炉体1的外壁上加工有与落灰膛10相连通的出灰口13。
进一步的,出灰口13设置有侧向拉动门,用来防止灰尘溢出,通过拉动改变开口面积,从而控制进空气的速度,实现控制燃烧速度的效果。
进一步的,转向筒2靠近拆卸式炉体1的顶端设置。
进一步的,拆卸式炉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提梁20。便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提梁20携带整体结构实现搬移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2所示,拆卸式炉体1上的外壁上加工有与上炉膛8相连通的开口11,开口11处铰接有炉门12,炉门12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1上,开口11的一侧加工有套管,炉门12的一侧通过插杆与开口11处的套管可拆卸连接,便于炉门12开启和闭合在拆卸式炉体1,同时也便于炉门12从拆卸式炉体1拆卸和安装,增强本实用新型整体拆卸和安装的特点。炉门12的内壁上设置有挡条21,挡条21在炉门12闭合在开口11处时遮挡炉门12和开口11上端形成的缝隙,避免烟气从开口11处排出,使燃料产生的烟气集中通过转向筒2从排烟筒3中排出。
炉门12的另一侧与拆卸式炉体1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炉门12的另一侧与拆卸式炉体1上各设置有一个连接环,两个连接环上通过杆体相连接,杆体为折线形杆体,形状为匚字形,能够有效控制炉门12和拆卸式炉体1的开闭缝隙,形成的缝隙能够有利于空气进入,辅助炉膛内的燃料充分燃烧,防止产生一氧化碳气体。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3和图8所示,上炉箅5和下炉箅6结构相同,且二者均为现有产品,上炉箅5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1的内部,下炉箅6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1的内部,拆卸式炉体1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通过上炉箅5和下炉箅6隔离形成上炉膛8、下炉膛9和落灰膛10,上炉膛8和下炉膛9处于上下两个不同的高度,上炉膛8用于做饭,使上炉膛8的火焰有效接近上炉盘4,增强做饭的火焰温度,取暖时拆卸上炉箅5,使上炉膛8和下炉膛9结合形成大炉膛使用,增大火焰燃烧时大炉膛的空间,有利于增大炉表面热传递面积,使炉内火焰充分燃烧,有效避免炉内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还能够减少烟气排放量,提高燃料利用率,使用安全可靠。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4所示,上炉盘4和下炉盘7分别设置在拆卸式炉体1的顶端和底端,上炉盘4和下炉盘7结构和尺寸相同,上炉盘4为朝向拆卸式炉体1向下凹陷的盘体,下炉盘7为朝向拆卸式炉体1向上凹陷的盘体,上炉盘4为做饭提供安装位置,有效扩大做饭的受热面积,实现快速烹食过程。下炉盘7起到集中收纳燃料产生的燃料灰的作用,还能够起到隔离作用,使拆卸式炉体1的内部与地面有效隔离,防止破坏地面植被,增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安全性,拆卸式炉体1的外壁上加工有与落灰膛10相连通的出灰口13,出灰口13处于下炉盘7的上方,配合下炉盘7实现燃料灰的取出。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4、图5和图7所示,上炉盘4通过数个上卡扣14-1与拆卸式炉体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上卡扣14-1包括第一弹性片14-1-1和第一铰接头14-1-2,第一弹性片14-1-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钩14-1-3,第一卡钩14-1-3卡接在上炉盘4上,第一弹性片14-1-1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头14-1-2与拆卸式炉体1的外壁可拆卸连接。上卡扣14-1的最佳设置个数为四个。
进一步的,下炉盘7通过数个下卡扣14-2与拆卸式炉体1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下炉盘7的结构与上炉盘4的结构相同,下卡扣14-2的结构与上卡扣14-1的结构相同,下炉盘7包括第二弹性片和第二铰接头,第二弹性片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钩,第二卡钩卡接在下炉盘7上,第二弹性片的上端通过第二铰接头与拆卸式炉体1的外壁可拆卸连接。第一弹性片14-1-1和第二弹性片均为弹性金属片。下卡扣14-2的最佳设置个数为四个。
上卡扣14-1的设置便于上炉盘4与拆卸式炉体1实现快速和安装的过程,当需要安装上炉盘4上,将第一弹性片14-1-1沿拆卸式炉体1的径向方向向外施力,将上炉盘4放置在拆卸式炉体1顶端后,在第一弹性片14-1-1回弹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卡钩14-1-3与上炉盘4相卡接,以实现对上炉盘4的稳定定位,拆卸过程为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上卡扣14-1的设置使上炉盘4与拆卸式炉体1之间安装和拆卸过程方便省时,同理于下卡扣14-2的设置作用。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6所示,转向筒2包括第一组成筒体2-1、伸缩筒体2-2和第二组成筒体2-3,伸缩筒体2-2为波纹筒体,第一组成筒体2-1和第二组成筒体2-3均为直筒体,第一组成筒体2-1和第二组成筒体2-3分别设置在伸缩筒体2-2的两端,伸缩筒体2-2的一端通过第一组成筒体2-1与上炉膛8相连通,伸缩筒体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组成筒体2-3与排烟筒3相连通。第一组成筒体2-1上穿设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两端与拆卸式炉体1的内壁相抵靠,实现第一组成筒体2-1在拆卸式炉体1上的定位。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9和图10所示,两个组成片1-1均为长方形片体,一个长方形片体的四周边缘处加工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另一个长方形片体的四周边缘处加工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一一对应设置,两个组成片1-1通过多个第一连接孔和多个第二连接孔可拆卸连接,长方形片体的一侧加工有凹口1-2,长方形片体的另一侧加工有凸片1-3,一个所述组成片1-1的凹口1-2与另一个所述组成片1-1的凸片1-3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组成片1-1的凸片1-3与另一个所述组成片1-1的凹口1-2可拆卸连接,两个组成片1-1中任一一个组成片1-1上加工有出灰口13。凸片1-3和凹口1-2相配合有利于增强组成片1-1的连接稳定性,还能够为两个组成片1-1拼接提供拼接口,实现两个组成片1-1快速拼接的效果,从而使拆卸式炉体1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的过程,操作方便,安装后使用安全可靠。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如图1、图2、图3和图11所示,拆卸式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围带15,围带15沿拆卸式炉体1的外圆周方向设置,围带15的两端通过叉棍17可拆卸连接,围带15上加工有与出灰口13相连通的外口16。
进一步的,叉棍17包括弧形杆17-1和两个直杆17-2,弧形杆17-1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杆17-2,围带15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插套18,插套18与直杆17-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直杆17-2插入其对应的插套18内。
进一步的,围带15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支脚19,支脚19包括上钩19-1、支撑条19-2和贴地条19-3,支撑条19-2的上端设置有上钩19-1,支撑条19-2通过上钩19-1与围带15可拆卸连接,支撑条19-2的下端设置有贴地条19-3,支撑条19-2通过贴地条19-3与地面可拆卸连接。围带15的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对拆卸式炉体1实现快速有效的定位,还能够为多个支脚19提供安装位置,增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的进一步限定,上炉膛8、下炉膛9和落灰膛10的高度比为3:3:1。该高度比值是通过样品多次试验得出的组价比值,上炉膛8的高度指的是上炉盘4至上炉箅5的竖直距离,下炉膛9的高度指的是上炉箅5至下炉箅6的竖直距离,落灰膛10的高度指的是下炉箅6至下炉盘7的竖直距离,如此设置有利于上炉膛8的火焰有效接近上炉盘4,增强做饭的火焰温度,取暖时拆卸上炉箅5,使上炉膛8和下炉膛9结合形成的大炉膛内燃料充分燃烧,使炉表面热传递面积最大,有效避免炉内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的进一步限定,每个组成片1-1为普通镀锌铁皮、不锈钢或钛制成的片体,组成片1-1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2~2mm。两个组成片1-1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能够使拆卸式炉体1具有稳定的抗压强度和耐久使用性能,组成片1-1厚度的最佳取值为0.3mm,拆卸式炉体1采用普通镀锌铁皮、不锈钢或钛多种原材料制作,如此设置的组成片1-1能够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整体重量,还能够有效支撑烹饪厨具。本实用新型制造过程中取材具有多样性,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即可,能够有效降低整体制造成本。拆卸式炉体1的结构使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材料选择多种,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适于推广使用。

Claims (10)

1.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拆卸式炉体、转向筒、排烟筒、上炉盘、上炉箅、下炉箅和下炉盘,所述拆卸式炉体包括两个组成片,两个组成片之间围合形成筒形炉体,上炉盘和下炉盘分别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顶端和底端,上炉箅和下炉箅均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通过上炉箅和下炉箅隔离形成上炉膛、下炉膛和落灰膛,拆卸式炉体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转向筒,排烟筒通过转向筒与拆卸式炉体的上炉膛相连通,拆卸式炉体上的外壁上加工有与上炉膛相连通的开口,开口处铰接有炉门,拆卸式炉体的外壁上加工有与落灰膛相连通的出灰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上炉箅和下炉箅的结构相同,上炉箅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下炉箅可拆卸连接在拆卸式炉体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上炉盘通过数个上卡扣与拆卸式炉体的顶端可拆卸连接,上卡扣包括第一弹性片和第一铰接头,第一弹性片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卡钩,第一卡钩卡接在上炉盘上,第一弹性片的下端通过第一铰接头与拆卸式炉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下炉盘通过数个下卡扣与拆卸式炉体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下炉盘的结构与上炉盘的结构相同,下卡扣的结构与上卡扣的结构相同,下炉盘包括第二弹性片和第二铰接头,第二弹性片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卡钩,第二卡钩卡接在下炉盘上,第二弹性片的上端通过第二铰接头与拆卸式炉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转向筒包括第一组成筒体、伸缩筒体和第二组成筒体,伸缩筒体为波纹筒体,第一组成筒体和第二组成筒体均为直筒体,第一组成筒体和第二组成筒体分别设置在伸缩筒体的两端,伸缩筒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组成筒体与上炉膛相连通,伸缩筒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组成筒体与排烟筒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两个组成片均为长方形片体,长方形片体的一侧加工有凹口,长方形片体的另一侧加工有凸片,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凹口与另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凸片可拆卸连接,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凸片与另一个所述组成片的凹口可拆卸连接,两个组成片中任一一个组成片上加工有出灰口。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拆卸式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围带,围带沿拆卸式炉体的外圆周方向设置,围带的两端通过叉棍可拆卸连接,围带上加工有与出灰口相连通的外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叉棍包括弧形杆和两个直杆,弧形杆的两端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直杆,围带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插套,插套与直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直杆插入其对应的插套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围带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支脚,支脚包括上钩、支撑条和贴地条,支撑条的上端设置有上钩,支撑条通过上钩与围带可拆卸连接,支撑条的下端设置有贴地条,支撑条通过贴地条与地面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其特征在于:每个组成片为普通镀锌铁皮、不锈钢或钛制成的片体,组成片厚度的取值范围为0.2~2mm。
CN201822168007.0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Active CN209310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8007.0U CN209310037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8007.0U CN209310037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10037U true CN209310037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8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8007.0U Active CN209310037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10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484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王维禹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2484A (zh) * 2018-12-21 2019-03-08 王维禹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2909U (zh) 便携式生物质炉和用于便携式生物质燃料炉的燃烧室
CN109442484A (zh)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CN209310037U (zh) 一种分体便携式多用柴火炉
CN208750715U (zh) 一种燃气炉红外燃烧室
CN206037055U (zh) 一种燃气灶的三环燃气器
CN202452524U (zh) 一种禾煤两用炉
CN203810459U (zh) 节能煤柴多用炉
CN202835460U (zh)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CN102759124B (zh) 一种炉篦可升降生物质炉
CN103486622B (zh) 水箱式生态节能灶
CN204301138U (zh) 一种改进的人字形燃气灶具
CN101858608A (zh) 生物质炊事烤箱炉
CN203837027U (zh) 多功能便携式省柴灶
CN201521999U (zh) 多燃料高效节能炉
CN2797918Y (zh) 炊事取暖炉
CN103486621A (zh) 一种水箱生态节能灶
CN103968423A (zh) 一种节能燃炉改进后的玉米芯节能燃炉
CN210185371U (zh) 一种便携式烧烤炉
CN216591808U (zh) 商用柴气两用炉
CN213931035U (zh) 文火猛火双模式柴火炉
CN202581415U (zh) 生物质燃烧炉
CN214840811U (zh) 一种新型烤海鲜炉
CN202262350U (zh) 一种多燃料烤箱
CN209219456U (zh) 烤火炉以及取暖桌
CN2921625Y (zh) 家用高效节能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