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08172U -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08172U
CN209308172U CN201821615942.0U CN201821615942U CN209308172U CN 209308172 U CN209308172 U CN 209308172U CN 201821615942 U CN201821615942 U CN 201821615942U CN 209308172 U CN209308172 U CN 209308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angle
metope
substrate
kerve
fit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5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凤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ou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ou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ou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ouzhu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15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08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08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08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平面四周设有底槽,所述基板四个角落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尖角墙面和侧墙面,所述尖角墙面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前后两侧的所述底槽内,所述侧墙面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槽内,前后两侧的所述尖角墙面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定位横梁,两块顶侧板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定位横梁上,所述尖角墙面顶部可拆卸地装设顶盖,所述装设顶盖覆盖于所述两块顶侧板相邻的两端之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装配式房屋配件连接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增加了房屋装配的简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目前装配式房屋通常采用复杂的钢结构作为框架,在装配上设置了很多小的结构和冗余的部件,使得装配式房屋的总体结构复杂,装配操作不易完成,增加了工人施工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的房屋,旨在解决装配式房屋配件连接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平面四周设有底槽,所述基板四个角落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尖角墙面和侧墙面,所述尖角墙面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前后两侧的所述底槽内,所述侧墙面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槽内,前后两侧的所述尖角墙面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定位横梁,两块顶侧板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定位横梁上,所述尖角墙面顶部可拆卸地装设顶盖,所述装设顶盖覆盖于所述两块顶侧板相邻的两端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所述尖角墙面和所述侧墙面的装配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尖角墙面的顶部两侧设有装配槽,所述顶侧板设有与所述尖角墙面所设装配槽形状中心对称的装配槽,所述尖角墙面顶部设有与所述顶盖装配的装配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尖角墙面分为两块,其中之一设有门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侧墙面分为两块,其中之一设有窗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完全覆盖住所述尖角墙面与所述顶侧板形成的空隙。
由于使用了带底槽的基板和带有装配槽的立柱作为结构框架,将尖角墙面和侧墙面卡入底槽和立柱的装配槽中即可形成房屋的主体结构,装配简单便捷,所以可以有效解决装配式房屋配件连接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的框架图。
图中:1-基板;2-底槽;3-立柱;4-侧墙面;5-尖角墙面;6-定位横梁;7-顶侧板;8-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了带底槽2的基板1和带有装配槽的立柱3作为结构框架,将尖角墙面5和侧墙面4卡入底槽2和立柱3的装配槽中即可形成房屋的主体结构,装配简单便捷,所以可以有效解决装配式房屋配件连接复杂、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上平面四周设有底槽2,所述基板1四个角落设有立柱3,所述立柱3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尖角墙面5和侧墙面4,所述尖角墙面5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1前后两侧的底槽2内,所述侧墙面4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1左右两侧的底槽2内,前后两侧的所述尖角墙面5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定位横梁6,两块顶侧板7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固定于定位横梁6上,并与所述尖角墙面5连接,所述尖角墙面5顶部可拆卸地装设顶盖8,所述装设顶盖8覆盖于两块顶侧板7相邻的两端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所述立柱3上设有安装所述尖角墙面5和所述侧墙面4的装配槽。所述立柱3上设置的装配槽方便将各墙面连接起来。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所述尖角墙面5的顶部两侧设有装配槽,所述顶侧板7设有与所述尖角墙面5所设装配槽形状中心对称的装配槽,所述尖角墙面5顶部设有与所述顶盖8装配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在连接时使用额外的连接道具。
实施例四
如图1所示,所述尖角墙面5分为两块,其中之一设有门结构。
实施例五
如图1所示,所述侧墙面4分为两块,其中之一设有窗结构。
实施例六
如图2所示,所述顶盖8完全覆盖住所述尖角墙面5与所述顶侧板7形成的空隙,顶盖8覆其他装配产生的缝隙可以保证屋顶不会漏水。
装配时,首先将基板1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完成后,将尖角墙面5和侧墙面4嵌入基板1上的底槽2中,并使各尖角墙面5和各侧墙面4对齐,墙面之间对齐后通过立柱3上的装配槽将尖角墙面5和侧墙面4隼接,形成房屋的墙面框架,框架形成后,将顶侧板7上的装配槽和尖角墙面5顶部的装配槽对齐,将定位横梁6从侧面嵌入装配槽中,将顶侧板7和尖角墙面5连接起来,最后将一体式的顶盖8从尖角墙面5顶部的装配槽侧面嵌入,将整个房屋顶部封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平面四周设有底槽,所述基板四个角落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尖角墙面和侧墙面,所述尖角墙面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前后两侧的所述底槽内,所述侧墙面可拆卸地卡嵌于位于所述基板左右两侧的所述底槽内,前后两侧的所述尖角墙面之间可拆卸地装设了定位横梁,两块顶侧板以向下倾斜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定位横梁上,所述尖角墙面顶部可拆卸地装设顶盖,所述装设顶盖覆盖于所述两块顶侧板相邻的两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安装所述尖角墙面和所述侧墙面的装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角墙面的顶部两侧设有装配槽,所述顶侧板设有与所述尖角墙面所设的装配槽形状中心对称的装配槽,所述尖角墙面顶部设有与所述顶盖装配的装配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尖角墙面分为两块,其中之一设有门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面分为两块,其中之一设有窗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完全覆盖住所述尖角墙面与所述顶侧板形成的空隙。
CN201821615942.0U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Active CN209308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5942.0U CN209308172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5942.0U CN209308172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08172U true CN209308172U (zh) 2019-08-27

Family

ID=67670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5942.0U Active CN209308172U (zh) 2018-09-30 2018-09-30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08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69651U (zh) 一种双面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双玻组件
CN209308172U (zh) 一种装配式的房屋
CN205153232U (zh) 一种玻璃幕墙横梁连接系统
CN21034231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墙体
CN203837305U (zh)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CN201723061U (zh) 一种卡接式单元门窗
CN201463453U (zh) 一种冰箱玻璃门体安装结构
CN208309791U (zh) 人字顶阳光房
CN205864356U (zh) 一种光伏组件边框
CN205917924U (zh) 单龙骨的板框组合结构
CN212957159U (zh) 一种幕墙外挑横向大装饰线条连接结构
CN213683826U (zh) 一种防沙百叶系统
CN216787659U (zh) 一种太阳能瓦
CN206477480U (zh) 玻璃体建筑
CN204571751U (zh) 一种建筑用铝合金窗的挡水气密结构
CN20574259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物预制墙板
CN213477413U (zh) 金属屋面
CN213774029U (zh) 一种具有双重装饰效果的幕墙龙骨结构
CN204492475U (zh) 一种建筑用防水气密性能佳的铝合金窗
CN207390760U (zh) 电梯轿顶
CN202333549U (zh) 高低压耐火预装箱式变电站
CN208079004U (zh) 一种太阳能防水装置
CN211257488U (zh) 一种用小挤压机生产的大型铝合金型材
CN207553369U (zh) 锯齿形状阶差单元幕墙
CN21888198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便捷式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