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4525U - 电磁阀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4525U
CN209294525U CN201821767934.8U CN201821767934U CN209294525U CN 209294525 U CN209294525 U CN 209294525U CN 201821767934 U CN201821767934 U CN 201821767934U CN 209294525 U CN209294525 U CN 209294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valve
positioning ring
circl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679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679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4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4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4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主体、电磁促动器、铁芯部件、先导阀芯、主阀芯以及第一阀座,第一阀座与阀主体可拆卸连接,电磁促动器通过第一阀座相对阀主体限位,电磁促动器包括定位凸台,第一阀座具有环形凹槽,电磁阀还包括定位环,定位环具有缺口,定位环置于环形凹槽内,定位环相对第一阀座不能转动,定位凸台插入缺口内,定位凸台与缺口配合使得电磁促动器相对于阀主体不能转动。根据不同的技术条件,电磁促动器与第一阀座实现了相对定位,且电磁促动器通过定位环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方向上,布置位置较灵活,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电磁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电磁阀是汽车空调系统或者车辆用的热泵系统中冷媒流量的控制开关。电磁阀包括电磁促动器、阀主体,电磁促动器包括定位凸台,通过定位凸台实现电磁促动器和阀主体的相对定位。
为了提高电磁阀的使用寿命,电磁阀还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座与阀主体可拆卸连接,电磁阀容易损坏的部分位于第一阀座,可以通过更换第一阀座提高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在这种结构中,如何限定电磁促动器和阀主体的相对位置是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能够实现电磁促动器通过第一阀座与阀主体相对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施方式: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主体、电磁促动器、铁芯部件、先导阀芯以及主阀芯,所述铁芯部件包括动铁芯、静铁芯以及阀杆,所述阀主体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主阀口,所述主阀芯与所述主阀口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或截止;所述电磁阀还具有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背压腔位于所述主阀芯靠近所述先导阀芯的一侧,所述先导阀芯具有节流口,所述电磁促动器通电或断电能够使得所述动铁芯带动所述阀杆动作,使得所述节流口打开或关闭,所述先导阀芯与第一阀座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背压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或截止;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磁促动器包括定位凸台,所述第一阀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具有缺口,所述定位环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定位环相对所述第一阀座不能转动,所述定位凸台插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缺口配合使得所述电磁促动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不能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电磁阀包括阀主体、电磁促动器、第一阀座和定位环,电磁促动器包括定位凸台,第一阀座具有环形凹槽,电磁阀还包括定位环,定位环具有缺口,定位环置于环形凹槽内,第一阀座限制定位环转动,定位凸台插入缺口内,定位环限制定位凸台转动;这样,电磁促动器通过第一阀座以及定位环实现了与阀主体的相对定位,且根据不同的技术条件,电磁促动器通过定位环可以被布置在不同的方向上,布置位置较灵活,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的第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磁阀的第二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去除电磁促动器的电磁阀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去除电磁促动器的电磁阀的第二实施例中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去除电磁促动器的电磁阀的第四实施例中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阀主体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一阀座的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一阀座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第一阀座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第一阀座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定位环的第一实施例中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定位环的第四实施例中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定位环与电磁式促动器配合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定位环的第二实施例中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定位环与电磁式促动器配合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第一阀座上的第一起点、第一终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a是图1中第一阀座和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之前的第一起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7b是图1中第一阀座和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之后的第一起点、第一终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第一阀座的第四实施例中第一起点、第一终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位的置关系示意图;
图19a是图18中第一阀座和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之前的第一起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9b是图18中第一阀座和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之后的第一起点、第一终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0是图1中定位环的第五实施例中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20中定位环与电磁式促动器配合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图22是图1中第一阀座的第五实施例中第一起点、第一终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位的置关系示意图;
图23a是图22中第一阀座和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之前的第一起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3b是图20中第一阀座和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之后的第一起点、第一终点、第一定位点和第一投影点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和图2,电磁阀100包括阀主体1、电磁促动器2、铁芯部件3,先导阀芯4以及主阀芯5,铁芯部件3包括动铁芯31、静铁芯32以及阀杆33,阀主体1成形有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以及主阀口13,主阀芯5与主阀口 13配合能够使得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连通或截止;电磁阀100还包括第一背压腔10和第二背压腔20,第一背压腔10位于主阀芯5靠近先导阀芯 4的一侧,第二背压腔20位于铁芯部件3和先导阀芯4之间,先导阀芯4成形有节流口41,阀杆3与节流口41以及先导阀芯4与第一阀座6配合能够使得第一背压腔10与第二通道12连通或截止。电磁促动器2通电或断电能够使得动铁芯31带动阀杆33动作,使得节流口41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中的电磁阀为常开电磁阀,电磁阀通电后,动铁芯31带动阀杆33靠近先导阀芯4运行,使得节流口41关闭,阀杆33推动先导阀芯4向下移动使得先导阀芯与第一阀座6配合,进而第一背压腔10和第二通道12截止,第一背压腔10的压力增加,当第一背压腔10侧的压力大于第二通道12侧的压力时,主阀芯5向下移动,关闭主阀口13,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截止,如图1所示;电磁阀100断电后,动铁芯31向上移动,带动阀杆33离开节流口41,先导阀芯4向上移动,第一背压腔10与第二通道12连通,第一背压腔10压力降低,当第一背压腔10侧的压力小于第二通道12侧的压力时,主阀芯5离开主阀口 13,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通过主阀口13连通,如图2所示。当然,电磁阀也可以为常闭式电磁阀,即在电磁阀不通电时,节流口41关闭,第一通道11和第二通道12截止,电磁阀通电后,先导阀芯4向上移动,第一通道11 和第二通道12通过主阀口13连通。
结合图1、图3和图11,电磁阀包括第一阀座6,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 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6外周具有第1外螺纹601,阀主体1 的内周具有第1内螺纹101,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通过螺纹连接,即第一外螺纹601与第一内螺纹101形成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的螺纹连接。第一阀座 6还成形有环形凹槽602,定位环7形变后置于环形凹槽602内,定位环7与环形凹槽602紧配,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7的外壁与环形凹槽602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一阀座6与定位环7通过过盈配合使得定位环7相对第一阀座6不能转动;另外,定位环7的外壁与环形凹槽602的内壁可以间隙配合,然后通过硫化工艺沿定位环轴向将橡胶硫化到定位环上,使得定位环7与第一阀座6沿第一阀座6轴向通过橡胶的粘合力实现紧配,从而使得定位环7相对第一阀座 6不能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橡胶的材料可以为NBR或HNBR。
参见图1和图3,电磁阀100包括电磁促动器2,电磁促动器2成形有定位凸台211,电磁促动器2包括导磁体21和线圈组件22,定位凸台211成形在导磁体21底部,定位凸台211通过冲压导磁体21形成或者定位凸台211与导磁体21固定连接或者定位凸台211与导磁体21限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凸台211成形在导磁体21底部且与导磁体21一体冲压成型。
参见图1图3和图11,电磁阀100包括定位环7,定位环7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7材料为弹簧钢。定位环7包括主体部71,主体部71上成形有缺口711,定位凸台211置于该缺口711内,定位凸台211与定位环缺口711配合使得电磁促动器2相对阀主体1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711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决定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定位环缺口711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技术条件来设置。电磁促动器2通过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 1限位。根据不同技术条件,电磁促动器2通过定位环7被布置在不同方向上,布置位置较灵活,提高了电磁阀100的使用性能。
第二实施例:
结合图1、图4和图14,本方案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定位环8包括主体部81和齿部801,在本实施例中齿部801的数量大于等于2,且均匀分布于主体部81的外壁,定位环缺口802成形在齿部801 之间,定位凸台211置于定位环缺口802内使得定位凸台211相对于定位环缺口802限位。定位环8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8材料为弹簧钢,且定位环8与环形凹槽602紧配,定位环8的主体部81外壁与形成环形凹槽602 的第一阀座6的内壁具有间隙,定位环8的齿部801外壁和形成环形凹槽602 的第一阀座6的内壁过盈配合。
第一阀座6通过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使得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固定,且第一阀座6和定位环8通过定位环8的齿部801外壁和环形凹槽602内壁过盈配合来相互限位。定位环8置于环形凹槽602内,定位环8相对第一阀座 6不能转动。参见图15,定位凸台211置于定位环缺口802内,且定位环缺口 802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技术条件来设置,定位凸台211与位环缺口802配合,使得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802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决定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电磁促动器2通过第一阀座 6相对阀主体1限位。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除了可以实现第一实施例方案中的目的之外,由于定位环8与环形凹槽602紧配时只有齿部801与环形凹槽602内壁过盈配合,齿部801与环形凹槽602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定位环7的主体部 701外壁与环形凹槽602内壁接触面积小,所以定位环8加工精度较定位环7 加工精度小,节约了工艺成本。
第三实施例:
结合图1、图3和图11,本方案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定位环7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也可以为非金属材料,定位环7侧壁与形成环形凹槽602的侧壁的第一阀座6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环7包括主体部71,主体部71上成形有缺口711,定位凸台211置于该缺口711内,且定位凸台211与该缺口711配合使得定位凸台211相对于定位环缺口711限位。第一阀座6通过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使得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固定,且第一阀座6和定位环7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使得定位环7相对第一阀座6 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711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技术条件来设置,定位凸台 211插入定位环缺口711内,定位凸台211与定位环缺口711配合使得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711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决定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电磁促动器2通过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限位。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除了可以实现第1实施例方案中的目的之外,由于定位环7与环形凹槽602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而不是过盈连接,且定位环可以为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塑性材料,使得定位环加工精度较第一实施例中定位环加工精度小,节约了工艺成本。
第四实施例:
结合图1、图8和图12,本方案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6成形有环形凹槽602和凹坑603,定位环9置于环形凹槽内602,且定位环9的侧壁与形成环形凹槽602的侧壁的第一阀座 6间隙配合,凹坑603成形在环形凹槽602的侧壁上。参见图12,定位环9包括主体部91和第一凸起部912。第一凸起部912成形在主体部91外壁上,且第一凸起部912沿定位环9径向延伸;第一凸起部912和凹坑603相互嵌合,且第一凸起部912顶部和凹坑603底部间隙配合。主体部91上成形有定位环缺口911,定位凸台211置于定位环缺口911内,使得定位凸台211相对于定位环缺口911限位。
第一阀座6通过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使得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固定,且第一阀座6和定位环9通过凹坑603和第一凸起部912间隙配合来相互限位,定位环9置于环形凹槽内602,定位环9相对第一阀座6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911的方向根据凹坑603的位置来确定,凹坑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和多个,参见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凹坑数量为一个和四个。参见图13,定位凸台211插入定位环缺口911内,定位凸台211与定位环缺口911配合使得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911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决定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电磁促动器2通过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限位。
参见图10、图16、图17a和图17b,为了满足不同技术条件下电磁促动器2的方向要求,需要精确定位凹坑603的位置。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通过螺纹连接,第一阀座6具有第一外螺纹601,阀主体1具有第一内螺纹101,第一外螺纹601和第一内螺纹101具有相同的螺纹高度,螺纹高度为H;第一外螺纹601和第一内螺纹101具有相同的螺距,螺距为S。参见图10和图16 第一外螺纹601沿第一阀座6轴向延伸,定义第一平面α,第一平面α垂直于第一阀座6的轴向,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外螺纹601的起牙位置为第一起点A,第一阀座6还包括第一定位点B,第一起点A在第一圆上,第一圆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圆的圆心为第一圆心O,第一定位点B所在圆的圆心和第一圆心O重合,第一定位点B所在的圆也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起点A与第一圆心O的连线为第一直线AO,第一定位点B与第一圆心O的连线为第二直线 BO,第一直线AO与第二直线BO的夹角第一夹角β1,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 1螺纹连接后,第一外螺纹601的起牙位置为第一终点C,第一终点C与第一圆心O的连线为第三直线CO,第三直线CO与第一直线AO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2;参见图16、图17a和17b,阀主体1包括第二定位点,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第一定位点B与第二定位点位于经过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将第二定位点向第一平面α投影得到第一投影点D,即第一定位点B与第一投影点D位于经过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第一投影点D与第一圆心O 的连线为第四直线DO,第四直线DO与第一直线AO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β3,第一夹角β1等于第三夹角β3与第二夹角β2之和。第一定位点B的位置是不定的,可根据不同技术条件来设定;第二定位点或第一投影点D的位置根据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第一定位点B的位置来设定,即第一投影点 D与第一阀座6和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的第一定位点B位于经过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如图17b所示;第一定位点B所在的圆可以和第一圆重合也可以和第一圆不重合。
参见图5、图10、图18、图19a和图19b,凹坑603的位置与第一外螺纹 601或第一内螺纹101加工时所设定螺纹高度H和螺距S有关,第一外螺纹 601和第一内螺纹101具有相同的螺纹高度H和螺距S。第一外螺纹601或第一内螺纹101转过圈数N1=H/S,凹坑603转过的圈数和第一外螺纹601或第一内螺纹101转过的圈数相同,即凹坑603转过的圈数N2=N1=H/S,在本实施例中所设定的螺纹高度H=4.1mm,螺距S=1mm,螺纹圈数N1=H/S =4.1。第一外螺纹601沿第一阀座6轴向延伸,定义第一平面α,第一平面α垂直于第一阀座6的轴线,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外螺纹601的起牙位置为第一起点A,第一定位点B包括凹坑603,第一起点A在第一圆上,第一圆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圆的圆心为第一圆心O,第一定位点B所在圆的圆心和第一圆心O重合,所述第一定位点B所在的圆也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直线AO 与第二直线BO的夹角第一夹角β1;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第一外螺纹601的起牙位置为第一终点C,第三直线CO与第一直线AO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2,根据N2=N1=H/S=4.1,则β2=36°;阀主体1包括第二定位点,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第一定位点B与第二定位点位于经过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将第二定位点向第一平面α投影得到第一投影点D,第四直线DO与第一直线AO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β3=0°,则β1=β2+β3= 36°,参见图18、图19a和图19b,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要使得凹坑603位置在180°方向上,则需设置凹坑603位置与第一外螺纹601起牙位置之间的夹角,即第一夹角β1=β2+β3=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点B所在的圆和第一圆不重合,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除了可以实现上述其他实施例方案中的目的之外,由于定位环9上的第一凸起部912和第一阀座6上的凹坑603相互嵌合,且第一凸起部912的顶部和凹坑603的底部间隙配合,限位特性较摩擦连接和固定胶连接更加可靠。
第五实施例:
结合图1、图7和图22,本方案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阀座6成形有环形凹槽602和工装孔604,定位环7 置于环形凹槽内602,定位环7侧壁与形成环形凹槽602的侧壁的第一阀座6 间隙配合,工装孔604成形在环形凹槽602的底部。参见图20,定位环7包括主体部71和第二凸起部72,第二凸起部72成形在主体部71底部上,且第二凸起部72沿定位环7轴向延伸,第二凸起部72置于工装孔604内,且第二凸起部72和工装孔604间隙配合。
第一阀座6通过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使得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固定,且第一阀座6和定位环7通过工装孔604和第二凸起部72间隙配合来相互限位。定位环7置于环形凹槽602内,定位环7相对第一阀座6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711的方向根据工装孔604的位置来确定,工装孔60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和多个,参见图7,在本实施例中工装孔的数量为两个。参见图20和图21,主体部71上成形有缺口711,定位凸台211插入定位环缺口711内,定位凸台211与定位环缺口711配合使得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不能转动,定位环缺口711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决定电磁促动器2相对于阀主体1的位置。电磁促动器2通过第一阀座6相对阀主体1限位。
参见图3、图10、图22、图23a和图23b,工装孔604的位置与第一外螺纹601或第一内螺纹101加工时所设定螺纹高度H和螺距S有关,第一外螺纹601和第一内螺纹101具有相同的螺纹高度H和螺距S。第一外螺纹601或第一内螺纹101转过圈数N1=H/S,工装孔604转过的圈数和第一外螺纹601 或第一内螺纹101转过的圈数相同,即工装孔604转过的圈数N2=N1=H/S,在本实施例中所设定的螺纹高度H=4.1mm,螺距S=1mm,螺纹圈数N1= H/S=4.1。第一外螺纹601沿第一阀座6轴向延伸,定义第一平面α,第一平面α垂直于第一阀座6的轴线,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外螺纹601的起牙位置为第一起点A,第一定位点B包括工装孔604,第一起点A在第一圆上,第一圆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圆的圆心为第一圆心O,第一定位点B所在圆的圆心和第一圆心O重合,所述第一定位点B所在的圆也在第一平面α内,第一直线AO与第二直线BO的夹角第一夹角β1;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第一外螺纹601的起牙位置为第一终点C,第三直线CO与第一直线AO 的夹角为第二夹角β2,根据N2=N1=H/S=4.1,则β2=36°;阀主体1包括第二定位点,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第一定位点B与第二定位点位于经过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将第二定位点向第一平面α投影得到第一投影点D,第四直线DO与第一直线AO的夹角为第三夹角β3=90°,则β1=β2+β3=126°,参见图22、23a和23b,第一阀座6与阀主体1螺纹连接后,要使得工装孔604位置在90°方向上,则需设置工装孔604位置与第一外螺纹601起牙位置之间的夹角,即第一夹角β1=β2+β3=12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点B所在的圆和第一圆不重合,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案除了可以实现第一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方案中的目的之外,由于定位环7上的第二凸起部72和第一阀座6上的工装孔604相互嵌合,且第二凸起部72和工装孔604间隙配合,限位特性较摩擦连接或固定胶连接更加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磁阀,包括阀主体、电磁促动器、铁芯部件、先导阀芯以及主阀芯,所述铁芯部件包括动铁芯、静铁芯以及阀杆,所述阀主体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主阀口,所述主阀芯与所述主阀口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或截止;所述电磁阀还具有第一背压腔,所述第一背压腔位于所述主阀芯靠近所述先导阀芯的一侧,所述先导阀芯具有节流口,所述电磁促动器通电或断电能够使得所述动铁芯带动所述阀杆动作,使得所述节流口打开或关闭,所述先导阀芯与第一阀座配合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背压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或截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阀座,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电磁促动器包括定位凸台,所述第一阀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具有缺口,所述定位环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定位环相对所述第一阀座不能转动,所述定位凸台插入所述缺口内,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缺口配合使得所述电磁促动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不能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阀座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阀主体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形成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的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具有相同的螺纹高度;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具有相同的螺距;所述第一外螺纹沿所述第一阀座轴向延伸,定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阀座的轴向,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起牙位置为第一起点,所述第一阀座还包括第一定位点,所述第一起点在第一圆上,所述第一圆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圆的圆心为第一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点所在圆的圆心和所述第一圆心重合,所述第一定位点所在的圆也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起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定位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的夹角第一夹角,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起牙位置为第一终点,所述第一终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三直线,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阀主体包括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一定位点与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经过所述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将所述第二定位点向所述第一平面投影得到第一投影点,所述第一投影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四直线,所述第四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具有弹性,所述定位环形变后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一阀座紧配,所述缺口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决定所述电磁促动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侧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的所述第一阀座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和所述第一阀座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所述缺口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决定所述电磁促动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的侧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的所述第一阀座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定位环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阀座具有一个或多个凹坑,所述第一定位点包括所述凹坑,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凹坑相互嵌合,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和所述凹坑的底部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包括主体部和齿部,所述齿部成形在所述主体部外壁且所述齿部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所述齿部均匀分布于所述主体部外壁,所述缺口成形在所述齿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外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所述第一阀座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齿部外壁和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所述第一阀座的内壁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侧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的所述第一阀座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定位环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阀座具有一个或多个工装孔,所述第一定位点包括工装孔,所述工装孔成形在所述环形凹槽底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工装孔相互嵌合。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促动器包括线圈组件和导磁体,所述定位凸台成形在所述导磁体底部,所述定位凸台通过冲压所述导磁体形成或者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导磁体限位连接,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定位环的缺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阀座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阀主体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形成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阀座具有第一外螺纹,所述阀主体具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形成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的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具有相同的螺纹高度;所述第一外螺纹和所述第一内螺纹具有相同的螺距;所述第一外螺纹沿所述第一阀座轴向延伸,定义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阀座的轴向,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起牙位置为第一起点,所述第一阀座还包括第一定位点,所述第一起点在第一圆上,所述第一圆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圆的圆心为第一圆心,所述第一定位点所在圆的圆心和所述第一圆心重合,所述第一定位点所在的圆也在所述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起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定位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的夹角第一夹角,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一外螺纹的起牙位置为第一终点,所述第一终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三直线,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阀主体包括第二定位点,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阀主体螺纹连接后,所述第一定位点与所述第二定位点位于经过所述第一圆心的同一直线上,将所述第二定位点向所述第一平面投影得到第一投影点,所述第一投影点与所述第一圆心的连线为第四直线,所述第四直线与所述第一直线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等于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之和;所述定位环具有弹性,所述定位环形变后置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定位环与所述第一阀座紧配,所述缺口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决定所述电磁促动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所述定位环的侧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的所述第一阀座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和所述第一阀座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所述缺口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决定所述电磁促动器相对于所述阀主体的位置;所述定位环的侧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的所述第一阀座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具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沿所述定位环径向延伸,所述第一阀座具有一个或多个凹坑,所述第一定位点包括所述凹坑,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凹坑相互嵌合,且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顶部和所述凹坑的底部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包括主体部和齿部,所述齿部成形在所述主体部外壁且所述齿部数量大于等于两个,所述齿部均匀分布于所述主体部外壁,所述缺口成形在所述齿部之间,所述主体部外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所述第一阀座的内壁具有间隙,所述齿部外壁和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所述第一阀座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定位环侧壁与形成所述环形凹槽的侧壁的所述第一阀座间隙配合,所述定位环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沿所述定位环轴向延伸,所述第一阀座具有一个或多个工装孔,所述第一定位点包括工装孔,所述工装孔成形在所述环形凹槽底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工装孔相互嵌合;所述电磁促动器包括线圈组件和导磁体,所述定位凸台成形在所述导磁体底部,所述定位凸台通过冲压所述导磁体形成或者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导磁体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导磁体限位连接,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定位环的缺口处。
CN201821767934.8U 2018-10-30 2018-10-30 电磁阀 Active CN209294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7934.8U CN209294525U (zh) 2018-10-30 2018-10-30 电磁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67934.8U CN209294525U (zh) 2018-10-30 2018-10-30 电磁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4525U true CN209294525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47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67934.8U Active CN209294525U (zh) 2018-10-30 2018-10-30 电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4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0310B (zh) 特别用于滑动调整的机动车制动系统的电磁阀
DE102015107034B3 (de) Ein neues elektromagnetisches Entlastungsventil für den Turbolader
JP5510686B2 (ja) 電動弁及びその止め装置
US7243680B2 (en) Electromagnetic hydraulic valve, in particular a 3/2-way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for controlling a variable drive train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6501359B2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US9324488B2 (en) Solenoid assembly
US20090200502A1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for a hydraulic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US8120454B2 (en) Electromagnetic actuating device
US8714179B2 (en) Solenoid valve
CN104930244A (zh) 用于高压低温气体的航空电子阀
CN108700216A (zh) 电动阀
CN209294525U (zh) 电磁阀
CN208281509U (zh) 电磁阀
EP2590184A1 (en) Electromagnetic drive unit
JP2023528185A (ja) 電子膨張弁
KR102624431B1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및 이의 설치 방법
EP3696479A1 (en) Motor operated valve
JP5935611B2 (ja) 制御弁
WO2021228013A1 (zh) 电子膨胀阀
US20220154851A1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KR101486141B1 (ko) 솔레노이드밸브
CN114439966B (zh) 一种电动阀
KR101498365B1 (ko) 솔레노이드밸브
CN215410457U (zh) 一种刹车用常闭电磁阀
CN108701523A (zh) 螺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312500 Technology Center building of Sanhua Industrial Park, Meizhu Town,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12, No. 289-2, Xiash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