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94186U -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 Google Patents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94186U
CN209294186U CN201821554013.3U CN201821554013U CN209294186U CN 209294186 U CN209294186 U CN 209294186U CN 201821554013 U CN201821554013 U CN 201821554013U CN 209294186 U CN209294186 U CN 209294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ain body
assembly main
departme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540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平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5540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94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94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941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包括一第一装配主体和一第二装配主体,所述第一装配主体能够被安装于一个板材上,并且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具有一装配空间和连通所述装配空间的一开口,所述第二装配主体能够被安装于另一个板材上,并且所述第二装配主体包括一个安装部和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安装部的一个装配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能够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开口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以装配两个板材。

Description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背景技术
板式家具是一种常见的家具,其允许在加工基地加工多个预制板材,然后再将这些预制板材运输到使用场所进行装配而形成板式家具,这些板式家具的种类繁多,例如吊柜、电视柜、立柜等。相对于传统的在使用场所制作的家具来说,板材家具具有诸多的优点,例如,板材家具的预制板材是在加工基地进行制作的,这样,在使用场所装配这些预制板材时不会造成污染,尤其是不会造成粉尘污染,这对于定制家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板式家具便于运输,尤其是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板式家具变得日益流行。因为板式家具的这些预制板材是通过拼装的方式形成的,因此,板材与板材之间的装配成为了影响板式家具的美观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现在用于装配板材家具的预制板材的一种方式是钢钉装配,首先,这种装配方式需要到气枪,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气枪不易获取;其次,在使用气枪将钢钉钉入这些预制板材时的操作难度大,原因在于需要将两个预制板材按照装配需求对齐后再使用气枪将多个钢钉连续地钉入两个预制板材才有可能将这两个预制板材装配在一起,这导致经验不足的普通消费者无法完成;第三,气枪的原理是利用高压气体将钢钉冲入到预制板材内,高压气体使得钢钉具有非常快的速度,这种原因导致这种装配方式非常的危险。另外,在板式家具装配完成后,许多钉眼会暴露在板式家具的外部而影响板式家具的美观性。
现在用于装配板材家具的预制板材的另一种方式是螺钉装配,首先这种装配方式要求预制板材被预设穿孔,这不仅增加了预制板材的成本,而且在预制板材上开设穿孔的方式会导致预制板材的结构强度受到影响,尤其是在预制板材的边缘位置开设穿孔的方式会导致预设板材的穿孔位置断裂而影响板式家具的稳定性;其次,在装配预制板材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将一个细长的螺钉的螺纹端螺纹安装于第一个预制板材的盲孔位置,第二步是将细长的螺钉的螺帽端插入到第二个预制板材的一个横向穿孔(横向方向为预制板材的长度方向)内,以使得细长的螺钉的螺帽端被暴露在第二个预制板材的一个纵向穿孔(纵向方向为预制板材的厚度方向)中,第三步是将一个安装件安装于第二个预制板材的纵向穿孔中,并利用螺丝刀转动安装件以锁住细长的螺钉的螺帽端,从而完成两个预制板材的装配,这种方式导致安装步骤非常的繁琐,且结构稳定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能够可靠地连接两个板材,以保证所述板式家具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不要求板材被开设穿孔,以避免在装配板材的过程中损坏板材,进而保证所述板式家具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在使用所述装配装置装配板材而形成所述板式家具后,所述装配装置被隐藏在所述板式家具的内部,以避免所述装配装置暴露在所述板式家具的外部,从而保证所述板式家具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的装配方式简单、可靠,普通消费者利用所述装配装置完成所述板式家具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允许普通消费者完成对所述板式家具的装配,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板式家具的装配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提供一第一装配主体和一第二装配主体,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被安装于一个板材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被安装于另一个板材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能够方便地被装配从而完成两个板材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在所述装配装置的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通过相互卡合的方式被装配,从而在装配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即可完成对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相互配合而将两个板材装配在一起之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被同时隐藏在两个板材的内部,这样,即便是当重物施压于其中一个板材时,所述第一装配主体也能够保证两个板材的装配关系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其中所述装配装置提供一保持单元,所述保持单元能够保证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装配关系的可靠性。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装配装置,其包括一装配单元,其中所述装配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装配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具有一装配空间和连通所述装配空间的一开口;和
一第二装配主体,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包括一安装部和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安装部的一装配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能够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开口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板式家具,其包括:
一顶板;
一底板;
两侧板;以及
多个装配装置,其中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被连接于每个所述侧板的顶端,其中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被连接于每个所述侧板的底端,其中所述装配装置括一装配单元,其中所述装配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装配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具有一装配空间和连通所述装配空间的一开口;和
一第二装配主体,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包括一安装部和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安装部的一装配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能够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开口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板材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至少一第一装配主体于一第一板材;
(b)安装至少一第二装配主体于一第二板材;以及
(c)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一装配部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一开口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一装配空间,以装配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一装配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7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装配装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一板式家具的组装步骤之一的示意图,其示意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被装配于一第一板材的过程。
图14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板式家具的组装步骤之二的示意图,其示意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被装配于一第二板材的过程。
图15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板式家具的组装步骤之三的示意图,其示意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相互配合而装配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的过程。
图16是依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板式家具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至图6,依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装配装置100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阐述,其中所述装配装置100用于装配板材200,以藉由这些所述板材200形成一个板式家具,如图13至图16。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为了便于说明,如图13至图15,将一个所述板材200定义为一第一板材201,和将另外一个所述板材200定义为一第二板材202,其中所述装配装置100用于装配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 202。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仅仅是名称上的区别,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附图13至图16示出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仅通过一个所述装配装置100被连接,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 13至图16示出的示例仅为举例以用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内容和特征,其并不应当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可以通过多个所述装配装置100进行连接,例如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可以通过两个所述装配装置100进行连接。
具体地说,所述装配装置100包括一装配单元10,所述装配单元10包括一第一装配主体11和一第二装配主体12。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被设置于所述所述第一板材201,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材202,其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被相互装配以实现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装配。例如,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能够相互卡合以被相互装配,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板材201 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装配,即,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以相互卡合的方式被相互装配。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方式不受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钉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材201。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方式不受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钉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材202。例如,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具有至少一第一穿孔110,以允许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安装于所述第一板材201,相应地,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具有至少一第二穿孔120,以允许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安装于所述第二板材202。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材201的边缘,所述第二装配主体 1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边缘,从而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 相互装配而装配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时,所述第一板材201的边缘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边缘被装配在一起。当然,当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其他应用示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一板材201的中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被设置于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边缘,从而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卡合以装配时,所述第一板材201的中部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边缘能够被装配在一起。
为了使得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能够紧密贴合而避免在所述第一板材 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之间产生缝隙,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还可以被开设相应尺寸的凹槽,以使相互卡合的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能够被隐藏在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内部,从而提高所述板式家具的美观性。在后续,本实用新型将对所述装配装置100的这一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
更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6,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具有一装配空间111和连通所述装配空间111的一开口112。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包括一安装部121和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121的一装配部122,其中所述安装部121被用于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安装于所述第二板材202。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以使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卡合,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之间的装配,进而实现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装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板材201之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朝上,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安装部1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板材202之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朝下,从而依靠重力原理即可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并且,依靠重力原理即可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被稳定地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板材201之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朝下,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安装部1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板材202之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朝上,从而依靠重力原理即可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并且,依靠重力原理即可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 的所述装配部122被稳定地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在被安装于所述第一板材201之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朝向侧部,即,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呈水平状态。相应地,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安装部121被安装于所述第二板材202之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朝向侧部,即,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呈水平状态。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能够经所述第一装配主体 11的所述开口112被卡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卡合而装配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
也就是说,在装配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时,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这使得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变得更为简单,从而所述装配装置100允许没有装配所述板式家具的安装经验的普通消费者也能够实现所述板式家具的安装,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板式家具的装配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包括一本体113、一第一臂114以及一第二臂115,其中所述第一臂114和所述第二臂115分别相互间隔地延伸于所述本体113,以在所述本体113、所述第一臂114与所述第二臂115之间形成所述装配空间111和在所述第一臂114与所述第二臂115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装配空间111的所述开口112。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本体113、所述第一臂114和所述第二臂115一体地形成,例如可以通过但不限于注塑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本体113、所述第一臂114 和所述第二臂115。
相应地,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安装部121和所述装配部122也可以通过但不限于注塑的方式形成,从而使得所述装配部122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安装部121。优选地,所述装配部122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安装部121的宽度尺寸,从而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形成一缺口123。也就是说,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具有所述缺口123,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安装部121和所述装配部122界定所述缺口123。当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被相互卡合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经所述第一装配主体 11的所述开口112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二臂115被保持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缺口123,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在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之间形成缝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用于形成所述装配空间111的内壁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外壁的形状和尺寸一致,这样,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装配后,能够避免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晃动,从而保证所述板式家具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呈弧形,这样,在装配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时,便于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 的所述装配部122经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插入到所述装配空间111。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可以是平头,如图7所示。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的尺寸大于所述装配空间111的尺寸,这样,在装配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时,便于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经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插入到所述装配空间111。
所述装配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一保持单元20,其中所述保持单元20能够保证所述装配单元10的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关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如图1至图6,所述保持单元20包括至少一定位凸起21和具有至少一定位槽22,其中所述定位凸起21一体地延伸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并且所述定位凸起21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内,其中所述定位槽22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其中当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后,所述定位凸起21被定位于所述定位槽22,以保证所述第一装配主体 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关系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21是一个条带状凸起,其沿着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相应地,所述定位槽22沿着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厚度方向延伸,这样,能够避免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自动地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脱离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附图1至图6示出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这个较佳的示例中,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凸起21和所述定位槽22的数量均为一个,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附图1至图6示出的所述装配装置100仅为示例,以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内容和范围,即,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凸起21和所述定位槽22的数量均可以为多个,其中当所述定位凸起2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这些所述定位凸起21相互间隔地延伸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相应地,当所述定位槽2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这些所述定位槽22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
如图1至图6,优选地,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凸起21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可选地,如图8至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这个变形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凸起21也可以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 12的所述装配部122,相应地,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槽22被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在图8至图10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凸起21沿着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保持单元20的所述定位槽22沿着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
如图1至图6,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进一步具有一通孔116,其贯穿所述第一臂114的两侧,其中所述定位凸起21对应于所述通孔116,即,所述定位凸起21形成于所述第一臂114的用于形成所述通孔116的侧壁上,这样,在装配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时,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能够挤压所述定位凸起21而使得所述第一臂114产生弹性形变,随着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继续装配,当所述定位槽22对应于所述定位凸起21时,在所述第一臂114的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所述定位凸起21能够自动地进入所述定位槽22和被稳定地保持在所述定位槽22,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关系的稳定性。
继续参考附图1至图6,所述保持单元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23和至少一保持槽24,其中所述保持元件23一体地延伸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并且所述保持元件23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内,其中所述保持槽24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其中当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后,所述保持元件23被保持在所述保持槽24内,以保证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关系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保持元件23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本体113和所述第二臂115,所述保持槽24自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安装部121,并且所述保持槽24连通所述缺口123。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开始插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时,所述保持元件23插入所述保持槽24,这样,所述保持元件23和所述保持槽24能够相互配合而引导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 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方向,以避免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凸出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侧壁,并且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完全装配进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后,所述保持元件23被保持在所述保持槽24内,以避免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做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晃动,从而保证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装配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保持元件23也可以延伸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相应地,所述保持槽24可以环绕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
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图1至图6示出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持元件23呈条带状,即,所述保持元件23是一个连续凸起,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其他示例中,所述保持元件23的数量也可以有多个,其相互间隔地排列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用于形成所述装配空间111的内壁。
可选地,在附图11和图12示出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这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元件23也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相应地,所述保持槽24也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以使所述保持槽24连通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
图13至图16示出了通过所述装配装置100将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进行装配的过程,其详细地揭露和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内容和特征。
参考附图13,首先,在所述第一板材201的边缘开口一第一凹槽2011,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011的长度尺寸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的长度尺寸一致,所述第一凹槽2011的深度尺寸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的厚度尺寸一致。其次,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被保持于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 的方式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插入到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内。然后,利用螺钉经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穿孔110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螺接于所述第一板材201。
因为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的长度尺寸和所述第一臂114的厚度尺寸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的长度尺寸和深度尺寸一致,因此,在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安装于所述第一板材201之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并不会相对于所述第一板材201晃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插入到所述第一板材201 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之前,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和/或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内设置胶水,从而在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 114插入到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之后,胶水能够进一步粘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一板材201。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的长度方向决定了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延伸方向,进而决定了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安装方式,因此,在所述第一板材201上开设所述第一凹槽2011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板材201的类型来选择所述第一凹槽2011的开槽方式。例如,在所述第一板材201作为所述板式家具的竖板、横板或隔板时,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具有不同的开槽方式。
参考附图14,首先,在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边缘开设一第二凹槽2021,其中所述第二凹槽2021的长度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卡合后形成的所述装配装置100的长度,即,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二凹槽2021的深度尺寸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厚度尺寸一致。其次,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插入和保持在所述第二板材202 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内。然后,利用螺钉经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第二穿孔120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螺接于所述第二板材202。
因为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长度尺寸,从而在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安装于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之后,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和所述第二板材202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2022。
值得一提的是,在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插入到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 2021之前,还可以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和/或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内设置胶水,从而在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插入到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之后,胶水能够进一步粘接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和所述第二板材202。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的长度方向决定了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延伸方向,进而决定了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安装方式,因此,在所述第二板材202上开设所述第二凹槽2021时,可以根据所述第二板材202的类型来选择所述第二凹槽2021的卡槽方式。例如,在所述第二板材201作为所述板式家具的竖板、横板或者隔板时,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具有不同的开槽方式。
参考附图15,首先使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二臂115插入到所述第二板材202 的所述安装空间2022,其次使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相对移动,以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插入到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卡合而将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装配在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相互卡合使将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装配在一起之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同时被保持在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内部,这样,即便是当重物施压于某一个板材时,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也能够保证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装配关系的可靠性,尤其是在所述第二板材202作为隔板时,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被同时隐藏于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的内部的方式能够确定在重物施压于所述第二板材202时,所述板式家具的可靠性。
附图16示出了一个所述板式家具,其中所述板式家具包括一个顶板301、一个底板302、两个侧板303以及多个所述装配装置100,其中所述顶板301和每个所述侧板303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100进行安装,其中所述底板302和每个所述侧板303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100进行安装。所述顶板301、所述底板302和每个所述侧板303在通过所述装配装置100进行组装而形成所述板式家具后,所述装配装置100不会暴露在所述顶板301、所述底板302和所述侧板303的外表面,从而有利于保证所述板式家具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板式家具包括至少一隔板304,其中所述隔板304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100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板303,相应地,所述装配装置100不会暴露于所述隔板304的表面,以保证所述板式家具的美观性。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板材的装配方法,其中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安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于所述第一板材201;
(b)安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于所述第二板材202;以及
(c)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 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以装配所述第一板材201和所述第二板材202。
在所述步骤(a)中,进一步包括步骤:(a.1)开设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凹槽2011于所述第一板材201;和(a.2)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插入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的方式安装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于所述第一板材201。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骤(a.2)之前,所述步骤(a)中还包括步骤:施涂胶水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第一臂114和/或所述第一板材201的所述第一凹槽2011,以在所述步骤(a.2)中,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和所述第一板材201。
相应地,在所述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步骤:(b.1)开设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槽2021于所述第二板材202;和(b.2)安装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于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以在所述第二板材202和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2022。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骤(b.2)之前,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步骤:施涂胶水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和/或所述第二板材202的所述第二凹槽2021,以在所述步骤(b.2) 中,通过胶水粘接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和所述第二板材202。
在所述步骤(c)中,进一步包括步骤:(c.1)引导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和(c.2)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 12的所述装配部122进入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
在所述步骤(c.1)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尺寸大于所述装配空间111的尺寸,以引导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
在所述步骤(c.1)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为弧面头,以引导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
在所述步骤(c.1)中,形成所述保持元件23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用于形成所述装配空间111的内壁,和至少使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形成所述保持槽24,以引导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的自由端进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开口112。
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12的所述装配部122全部进入所述第一装配主体11的所述装配空间111的同时,至少一个所述定位元件21分别被定位于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槽2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实用新型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29)

1.一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配单元,其中所述装配单元进一步包括:
一第一装配主体,其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具有一装配空间和连通所述装配空间的一开口;和
一第二装配主体,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包括一安装部和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安装部的一装配部,其中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能够自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开口延伸至和被保持在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包括一主体和分别相互间隔且一体地延伸于所述主体的一第一臂和一第二臂,以在所主体、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所述装配空间和在所述第一臂与所述第二臂之间形成所述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具有一缺口,其中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第二臂能够被保持在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一保持单元,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和具有至少一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定位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定位槽被设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定位元件得以被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一保持单元,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包括至少一定位元件和至少一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定位槽被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定位槽连通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定位元件得以被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具有一通孔,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臂的两侧,并且所述定位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臂的用于形成所述通孔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元件位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槽连通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槽连通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槽连通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保持元件和具有至少一保持槽,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其中所述保持槽被设于所述第一装配主体,并且所述保持槽连通所述第一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空间,其中所述保持元件能够被保持于所述保持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主体的所述装配部的自由端是平头或者弧面头。
29.一板式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顶板;
一底板;
两侧板;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所述的多个所述装配装置,其中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被连接于每个所述侧板的顶端,其中所述底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装配装置被连接于每个所述侧板的底端。
CN201821554013.3U 2018-09-24 2018-09-24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94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4013.3U CN209294186U (zh) 2018-09-24 2018-09-24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54013.3U CN209294186U (zh) 2018-09-24 2018-09-24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94186U true CN209294186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5401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94186U (zh) 2018-09-24 2018-09-24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941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2848A (zh) * 2018-09-24 2019-02-22 王平连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以及板材的装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72848A (zh) * 2018-09-24 2019-02-22 王平连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以及板材的装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94186U (zh)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
CN109372848A (zh) 装配装置和板式家具以及板材的装配方法
CN106211689A (zh) 电器盒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625916U (zh) Ecu壳体结构
CN206416934U (zh) 一种外后视镜预安装及定位结构和汽车
CN208952366U (zh) 一种空调装饰条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209068718U (zh) 一种空调装饰条装配结构及空调器
CN206071370U (zh) 一种新型木包铝玻璃固定扣条
CN210889601U (zh) 用于木板拼接的连接结构
JPS5932157Y2 (ja) 取付装置
CN204329337U (zh) 电热水器
CN202215911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安装件
CN215411223U (zh) 一种挂架片、挂架组件及显示设备
CN211704326U (zh) 烤箱门装置以及电烤箱
CN202755798U (zh) 一种成型门套结构
JPS627944Y2 (zh)
CN209026429U (zh) 一种立柱的安装结构及显示设备
JPH0527109Y2 (zh)
JPH0119693Y2 (zh)
JPH0242884Y2 (zh)
JPS6227834Y2 (zh)
JP3614691B2 (ja) 外装材の取り付け金具
JPS5837316U (ja) 壁パネルの構造
JPS6068102U (ja) 建物用パネルの固定構造
JPS5842102Y2 (ja) キヤビネツトの接合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