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8981U -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8981U
CN209288981U CN201822138823.7U CN201822138823U CN209288981U CN 209288981 U CN209288981 U CN 209288981U CN 201822138823 U CN201822138823 U CN 201822138823U CN 209288981 U CN209288981 U CN 209288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axis
hole
middle section
side wal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88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ianhong Seik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ianhong Seik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ianhong Seik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ianhong Seik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88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8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8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89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轴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可控制光轴的下料间距;可对光轴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包括抛光机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入料斗;下料装置还包括壳体、转轴、转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杆、支撑杆和安装杆,壳体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转筒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孔,壳体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壳体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安装杆顶端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还包括左刷板、右刷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弹簧、右弹簧、左卡位杆、右卡位杆、左挡板和右挡板,左刷板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

Description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轴加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轴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光轴加工设备是一种用于对光轴表面进行精确抛光的装置,其在光轴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光轴加工设备包括抛光机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入料斗,入料斗安装在抛光机进料一端;现有的光轴加工设备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光轴放进入料斗内,光轴通过入料斗进入抛光机中进行抛光处理;现有的光轴加工设备使用中发现,光轴的下料间距控制较为不便,使用可靠性较差;进入抛光机的光轴表面容易布满灰尘,会对抛光精确程度造成影响,使用准确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控制光轴的下料间距,提高使用可靠性;可对光轴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使用准确性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包括抛光机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入料斗;下料装置还包括壳体、转轴、转筒、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杆、支撑杆和安装杆,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壳体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所述转筒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转轴前端穿过固定孔并插入至前转动孔内,转轴外侧壁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转轴后端穿过后转动孔并与第二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内侧壁均与转轴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筒外侧壁等距设置有四组方形槽,所述壳体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输入端与入料斗输出端连接,所述壳体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输出端与抛光机进料一端连接,壳体后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转动杆前端插入至贯通孔内并与贯通孔转动连接,转动杆后端与第一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支撑杆前端与壳体后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安装杆底端与支撑杆顶端后半区域连接,安装杆顶端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前端与第一齿轮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还包括左刷板、右刷板、左固定杆、右固定杆、左弹簧、右弹簧、左卡位杆、右卡位杆、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出料管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所述左刷板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伸入至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内,左刷板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所述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均位于出料管中,左刷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刷板顶端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卡位槽和右卡位槽,所述左固定板右端与右固定板左端分别与出料管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左伸缩孔和右伸缩孔,所述左弹簧和右弹簧一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弹簧和右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左挡板和右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左卡位杆和右卡位杆顶端分别穿过左弹簧和右弹簧并与左挡板和右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卡位杆和右卡位杆底端分别穿过左伸缩孔和右伸缩孔并分别插入至左卡位槽和右卡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所述前转动孔、后转动孔和贯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所述转轴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并分别与第一前滚珠轴承和第一后滚珠轴承键连接,转动杆前端插入至第二滚珠轴承内并与第二滚珠轴承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所述四组方形槽内部设置有四组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所述壳体内侧壁设置有一组除尘垫。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所述入料斗输入端设置有防尘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位于电机输出端,减速器输出端与传动轴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左托板和右托板,所述左托板右端和右托板左端分别与出料管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左刷板和右刷板底端分别与左托板和右托板顶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左拉环和右拉环,所述左拉环和右拉环底端分别与左挡板和右挡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壳体需要外界固定,工作腔的左视图横截面为圆形,转筒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留有细小的间隙,入料管和出料管的形状和内径分别与四组方形槽的形状和内径相同,电机通过支撑杆和安装杆固定在壳体的后方,电机通过传动轴与第一齿轮连接,转动杆后端与第一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可在贯通孔内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轴后端与第二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轴和转筒一起转动,打开电机,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转动杆和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的转动半径远小于第二齿轮的转动半径,使得第一齿轮转动数圈,第二齿轮方可转动一圈,大大降低了转轴和转筒的转速,进而使得电机驱动转筒以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在工作腔内转动,工作人员把光轴放进入料斗中,转筒转动,当连接管输出端与四组方形槽中的一组方形槽对齐时,光轴离开连接管进入上述的一组方形槽内,一组方形槽只可容纳一根光轴,当带有光轴的一组方形槽转动到底端并与出料管输入端对齐时,光轴经过出料管之后进入抛光机中,实现后续的加工处理,通过转筒的转动可以控制光轴的下料间距,提高使用可靠性;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均位于出料管内,且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材质较软,可对经过出料管的光轴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同时通过左卡位杆和右卡位杆可以便于对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进行更换,提高使用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转轴、转筒,一组除尘垫、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杆、支撑杆、安装杆、电机、减速器、传动轴、第一右滚珠轴承、第二滚珠轴承的连接示意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抛光机;2、入料斗;3、壳体;4、转轴;5、转筒;6、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8、转动杆;9、支撑杆;10、安装杆;11、连接管;12、出料管;13、电机;14、传动轴;15、左刷板;16、左固定杆;17、左弹簧;18、左卡位杆;19、左挡板;20、左刷毛;21、第一前滚珠轴承;22、第一后滚珠轴承;23、第二滚珠轴承;24、缓冲垫;25、除尘垫;26、防尘盖;27、减速器;28、左托板;29、左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包括抛光机1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入料斗2;下料装置还包括壳体3、转轴4、转筒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转动杆8、支撑杆9和安装杆10,壳体3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壳体3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转筒5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孔,转轴4前端穿过固定孔并插入至前转动孔内,转轴4外侧壁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转轴4后端穿过后转动孔并与第二齿轮7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内侧壁均与转轴4外侧壁转动连接,转筒5外侧壁等距设置有四组方形槽,壳体3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输入端与入料斗2输出端连接,壳体3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输出端与抛光机1进料一端连接,壳体3后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贯通孔,转动杆8前端插入至贯通孔内并与贯通孔转动连接,转动杆8后端与第一齿轮6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支撑杆9前端与壳体3后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安装杆10底端与支撑杆9顶端后半区域连接,安装杆10顶端设置有电机13,电机13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14,传动轴14前端与第一齿轮6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还包括左刷板15、右刷板、左固定杆16、右固定杆、左弹簧17、右弹簧、左卡位杆18、右卡位杆、左挡板19和右挡板,出料管12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左刷板15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伸入至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内,左刷板15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刷毛20和一组右刷毛,一组左刷毛20和一组右刷毛均位于出料管12中,左刷板15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刷板顶端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卡位槽和右卡位槽,左固定板右端与右固定板左端分别与出料管12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左伸缩孔和右伸缩孔,左弹簧17和右弹簧一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弹簧17和右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左挡板19和右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卡位杆18和右卡位杆顶端分别穿过左弹簧17和右弹簧并与左挡板19和右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卡位杆18和右卡位杆底端分别穿过左伸缩孔和右伸缩孔并分别插入至左卡位槽和右卡位槽内;壳体需要外界固定,工作腔的左视图横截面为圆形,转筒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留有细小的间隙,入料管和出料管的形状和内径分别与四组方形槽的形状和内径相同,电机通过支撑杆和安装杆固定在壳体的后方,电机通过传动轴与第一齿轮连接,转动杆后端与第一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可在贯通孔内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轴后端与第二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轴和转筒一起转动,打开电机,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转动杆和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的转动半径远小于第二齿轮的转动半径,使得第一齿轮转动数圈,第二齿轮方可转动一圈,大大降低了转轴和转筒的转速,进而使得电机驱动转筒以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在工作腔内转动,工作人员把光轴放进入料斗中,转筒转动,当连接管输出端与四组方形槽中的一组方形槽对齐时,光轴离开连接管进入上述的一组方形槽内,一组方形槽只可容纳一根光轴,当带有光轴的一组方形槽转动到底端并与出料管输入端对齐时,光轴经过出料管之后进入抛光机中,实现后续的加工处理,通过转筒的转动可以控制光轴的下料间距,提高使用可靠性;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均位于出料管内,且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材质较软,可对经过出料管的光轴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同时通过左卡位杆和右卡位杆可以便于对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进行更换,提高使用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前转动孔、后转动孔和贯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滚珠轴承21、第一后滚珠轴承22和第二滚珠轴承23,转轴4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第一前滚珠轴承21和第一后滚珠轴承22并分别与第一前滚珠轴承21和第一后滚珠轴承22键连接,转动杆8前端插入至第二滚珠轴承23内并与第二滚珠轴承23键连接;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可以分别减小转轴和转动杆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平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四组方形槽内部设置有四组缓冲垫24;四组缓冲垫可对掉落至四组方形槽内的光轴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对光轴的损坏,提高使用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壳体3内侧壁设置有一组除尘垫25;一组除尘垫可在转筒转动时,对光轴表面的灰尘进行刮除,提高使用流畅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入料斗2输入端设置有防尘盖26;防尘盖可防止灰尘进入工作腔内,提高工作腔的清洁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减速器27,减速器27位于电机13输出端,减速器27输出端与传动轴14输入端连接;减速器可进一步降低电机的转速,提高运行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左托板28和右托板,左托板28右端和右托板左端分别与出料管12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刷板15和右刷板底端分别与左托板28和右托板顶端接触;左托板和右托板可对左刷板和右刷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还包括左拉环29和右拉环,左拉环29和右拉环底端分别与左挡板19和右挡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分别通过左拉环和右拉环拉动左挡板和右挡板,可以使操作更加便利,提高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在工作时,壳体需要外界固定,工作腔的左视图横截面为圆形,转筒外侧壁与壳体内侧壁之间留有细小的间隙,入料管和出料管的形状和内径分别与四组方形槽的形状和内径相同,电机通过支撑杆和安装杆固定在壳体的后方,电机通过传动轴与第一齿轮连接,转动杆后端与第一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转动杆可在贯通孔内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转轴后端与第二齿轮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二齿轮转动带动转轴和转筒一起转动,打开电机,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转动杆和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的转动半径远小于第二齿轮的转动半径,使得第一齿轮转动数圈,第二齿轮方可转动一圈,大大降低了转轴和转筒的转速,进而使得电机驱动转筒以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在工作腔内转动,工作人员把光轴放进入料斗中,转筒转动,当连接管输出端与四组方形槽中的一组方形槽对齐时,光轴离开连接管进入上述的一组方形槽内,一组方形槽只可容纳一根光轴,当带有光轴的一组方形槽转动到底端并与出料管输入端对齐时,光轴经过出料管之后进入抛光机中,实现后续的加工处理,通过转筒的转动可以控制光轴的下料间距,提高使用可靠性;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均位于出料管内,且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材质较软,可对经过出料管的光轴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同时通过左卡位杆和右卡位杆可以便于对一组左刷毛和一组右刷毛进行更换,提高使用准确性;第一前滚珠轴承、第一后滚珠轴承和第二滚珠轴承可以分别减小转轴和转动杆转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平顺性;四组缓冲垫可对掉落至四组方形槽内的光轴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对光轴的损坏,提高使用经济性;一组除尘垫可在转筒转动时,对光轴表面的灰尘进行刮除,提高使用流畅性;防尘盖可防止灰尘进入工作腔内,提高工作腔的清洁程度;减速器可进一步降低电机的转速,提高运行平稳性;左托板和右托板可对左刷板和右刷板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使用安全性;分别通过左拉环和右拉环拉动左挡板和右挡板,可以使操作更加便利,提高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所使用的电机和减速器都是从市面上采购的,只需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包括抛光机(1)和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包括入料斗(2);其特征在于,下料装置还包括壳体(3)、转轴(4)、转筒(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转动杆(8)、支撑杆(9)和安装杆(10),所述壳体(3)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所述壳体(3)前侧壁和后侧壁中央区域分别设置有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所述转筒(5)前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转轴(4)前端穿过固定孔并插入至前转动孔内,转轴(4)外侧壁与固定孔内侧壁固定连接,转轴(4)后端穿过后转动孔并与第二齿轮(7)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前转动孔和后转动孔内侧壁均与转轴(4)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筒(5)外侧壁等距设置有四组方形槽,所述壳体(3)顶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输入端与入料斗(2)输出端连接,所述壳体(3)底端中央区域连通设置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输出端与抛光机(1)进料一端连接,壳体(3)后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贯通孔,所述转动杆(8)前端插入至贯通孔内并与贯通孔转动连接,转动杆(8)后端与第一齿轮(6)前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第一齿轮(6)与第二齿轮(7)啮合,所述支撑杆(9)前端与壳体(3)后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安装杆(10)底端与支撑杆(9)顶端后半区域连接,安装杆(10)顶端设置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前端与第一齿轮(6)后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还包括左刷板(15)、右刷板、左固定杆(16)、右固定杆、左弹簧(17)、右弹簧、左卡位杆(18)、右卡位杆、左挡板(19)和右挡板,所述出料管(12)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所述左刷板(15)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伸入至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内,左刷板(15)右端和右刷板左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刷毛(20)和一组右刷毛,所述一组左刷毛(20)和一组右刷毛均位于出料管(12)中,左刷板(15)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刷板顶端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卡位槽和右卡位槽,所述左固定板右端与右固定板左端分别与出料管(12)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分别纵向设置有左伸缩孔和右伸缩孔,所述左弹簧(17)和右弹簧一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弹簧(17)和右弹簧另一端分别与左挡板(19)和右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所述左卡位杆(18)和右卡位杆顶端分别穿过左弹簧(17)和右弹簧并与左挡板(19)和右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左卡位杆(18)和右卡位杆底端分别穿过左伸缩孔和右伸缩孔并分别插入至左卡位槽和右卡位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动孔、后转动孔和贯通孔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前滚珠轴承(21)、第一后滚珠轴承(22)和第二滚珠轴承(23),所述转轴(4)前端和后端分别穿过第一前滚珠轴承(21)和第一后滚珠轴承(22)并分别与第一前滚珠轴承(21)和第一后滚珠轴承(22)键连接,转动杆(8)前端插入至第二滚珠轴承(23)内并与第二滚珠轴承(23)键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方形槽内部设置有四组缓冲垫(2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侧壁设置有一组除尘垫(2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斗(2)输入端设置有防尘盖(2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器(27),所述减速器(27)位于电机(13)输出端,减速器(27)输出端与传动轴(14)输入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托板(28)和右托板,所述左托板(28)右端和右托板左端分别与出料管(12)左侧壁和右侧壁下半区域连接,所述左刷板(15)和右刷板底端分别与左托板(28)和右托板顶端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拉环(29)和右拉环,所述左拉环(29)和右拉环底端分别与左挡板(19)和右挡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
CN201822138823.7U 2018-12-19 2018-12-19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88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8823.7U CN209288981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8823.7U CN209288981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8981U true CN209288981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5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882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88981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898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4905A (zh) * 2019-11-19 2020-02-21 长兴鼎瑞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集废屑的钢管端口打磨装置
CN110948300A (zh) * 2019-10-26 2020-04-03 安徽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的销轴打磨设备
CN112975626A (zh) * 2021-02-26 2021-06-18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钢管自动化打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8300A (zh) * 2019-10-26 2020-04-03 安徽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的销轴打磨设备
CN110948300B (zh) * 2019-10-26 2021-06-29 安徽黄山恒久链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的销轴打磨设备
CN110814905A (zh) * 2019-11-19 2020-02-21 长兴鼎瑞钢管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集废屑的钢管端口打磨装置
CN110814905B (zh) * 2019-11-19 2021-08-03 无锡品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收集废屑的钢管端口打磨装置
CN112975626A (zh) * 2021-02-26 2021-06-18 浙江大学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钢管自动化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88981U (zh) 光轴等距下料加工设备
CN208098212U (zh) 一种用于生产棕刚玉微粉的打磨设备
CN208303315U (zh) 一种跑步机的清灰器
CN205928139U (zh) 一种自吸尘墙壁抛光机
CN103567841A (zh) 磨削动力工具
CN201586904U (zh) 一种吸尘式砂光机
CN209408192U (zh) 一种板材表面抛光装置
CN108479990A (zh) 一种新型研磨机器人
CN206883391U (zh) 一种铅笔生产线的砂光机
CN212635288U (zh) 一种新型圆盘式磨针机
CN216173023U (zh) 一种粉末涂料研磨装置
CN109333249A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灯灯罩加工的辅助装置
CN214158911U (zh) 一种砂光机粉尘回收装置
CN108826157A (zh) 一种能自动清洁的路灯
CN103567842A (zh) 磨削动力工具
CN209062764U (zh) 一种非接触fc连接器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9503740U (zh) 一种义齿打磨机
CN210550472U (zh) 用于平面磨床的废屑吸附装置
CN106425723A (zh) 一种自吸尘墙壁抛光机
CN209288899U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墙壁磨平装置
CN108789152A (zh) 一种用于玻璃圆弧边磨边机上的二级传动主轴机构
CN208005862U (zh) 一种带打磨功能的木板刨削装置
CN208289716U (zh) 一种桶状工件铸造用抛丸清理机
CN206154080U (zh) 自吸式高效安全型外圆自动抛光机
CN217190137U (zh) 一种土壤研磨下吸式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