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5837U - 肩关节植入物 - Google Patents

肩关节植入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5837U
CN209285837U CN201821179878.6U CN201821179878U CN209285837U CN 209285837 U CN209285837 U CN 209285837U CN 201821179878 U CN201821179878 U CN 201821179878U CN 209285837 U CN209285837 U CN 20928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knife
sword
cutting edge
humer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98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1798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5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关节植入物,用于维持并适当增加肱骨头与肩锋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加肩外展时肱骨大节结和肩锋之间的距离,该肩关节植入物包括设置于肱骨端部与肩锋之间并与肱骨端部固定连接的实心罩件,实心罩件具有与肱骨端部贴合的第一表面和背对肱骨端部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直接或者间接抵接于肩锋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肩关节植入物通过在肱骨端部固定连接有该实心罩件,通过该实心罩件可以维持肱骨端部与肩锋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防止肩锋和肱骨端部之间发生撞击引发疼痛,恢复患者肩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性能;且由于实心罩件为实心结构,受力挤压时,其形变量较小,可以有效减小对周围组织形成的挤压,减小肩部不舒适感。

Description

肩关节植入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肩关节植入物。
背景技术
肩袖撕裂是常见的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的原因,肩袖撕裂导致一系列的肩关节炎症并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如肩关节疼痛,并由肩关节疼痛引起的夜间不能睡觉、不能梳头以及女性患者不能脱胸罩等。针对其治疗方案有一系列的手术方法比如肌肉肌腱移植、上关节囊重建或者反肩置换手术等,但是,肌肉肌腱移植会破坏正常的结构,破坏解剖;反肩置换价格昂贵,且技术难度大不易普及;而上关节囊重建科学证据有待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肩关节植入物,用以解决现有肩袖撕裂治疗麻烦、价格昂贵且技术难度大、不易普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肩关节植入物,用于维持并增加肱骨头与肩锋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加肩外展时肱骨大节结和肩锋之间的距离,所述肩关节植入物包括设置于所述肩锋与肱骨端部之间并与所述肱骨端部固定连接的实心罩件,所述实心罩件具有与所述肱骨端部贴合的第一表面以及背对所述肱骨端部设置以用于直接或者间接抵接于所述肩锋下表面的第二表面。
优选地,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肱骨端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实心罩件内侧壁粘贴在所述肱骨端部的粘接件;且/或,
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实心罩件与所述肱骨端部上以将所述实心罩件锁紧在所述肱骨端部上的锁紧件。
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为穿设于所述实心罩件与所述肱骨端部上以将所述实心罩件固定在肱骨端部上的螺钉。
优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间距逐渐增大的形式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实心罩件为通过粘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于所述肱骨端部的陶瓷罩体或高分子聚乙烯罩体;或者,
所述实心罩件包括内衬和外衬,所述内衬为通过粘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于所述肱骨端部的金属体,所述外衬为陶瓷体或者高分子聚乙烯体,所述外衬的内侧壁固定于所述内衬之背对所述肱骨端部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肩锋下表面以用于防止肩锋磨损的耐磨件,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与所述耐磨件抵接的抵接部。
优选地,所述耐磨件之朝向所述肩峰的表面凸设有用于将所述耐磨件固定在所述肩锋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元件。
优选地,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若干个开设有通孔的套接件,所述肩锋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套接件数量一致的定位孔,所述套接件穿设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固定元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二固定元件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卡扣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套接件连接的板把,所述板把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及与所述套接件数量一致的套筒,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套筒数量一致的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套筒对应穿设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之远离所述耐磨件的端部贯穿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之延伸方向的穿线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通过在肱骨固定连接有该实心罩件,实心罩件的第二表面直接或者间接抵接于肩锋的下表面。这样,通过该实心罩件可以维持肱骨与肩锋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防止肩锋和肱骨之间发生撞击引发疼痛,恢复患者肩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性能;且该肩关节植入手术相对于肩锋下减压和肩袖修复手术以及反肩置换手术,手术时长较短,成功率较高,患者的疼痛较小,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地,由于实心罩件为实心结构,受力挤压时,其形变量较小,可以有效减小对周围组织形成的挤压,减小肩部不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肩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心罩件与肩关节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肱骨端部与实心罩件配合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为肱骨端部与实心罩件配合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实心罩件与肩关节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耐磨件与肩关节的配合前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耐磨件与肩关节的配合侧视角示意图;
图8为耐磨件与套接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板把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板把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A-A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耐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肩关节植入物,用于维持并增加肱骨头与肩锋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加肩外展时肱骨大节结和肩锋之间的距离,该肩关节植入物包括设置于肩锋20与肱骨端部30之间并与肱骨端部30固定连接的实心罩件11,该实心罩件11具有与肱骨端部30贴合的第一表面111和背对肱骨端部30设置的第二表面112,第二表面112直接或者间接抵接于肩锋20的下表面。
以该设计方式,通过在肱骨端部30固定连接有该实心罩件11,实心罩件11的第二表面112直接或者间接抵接于肩锋20的下表面。这样,通过该实心罩件11可以维持肱骨端部30与肩锋20的下表面之间的间距,防止肩锋20和肱骨端部30之间发生撞击引发疼痛,恢复患者肩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性能;且该肩关节植入手术相对于肩锋下减压和肩袖修复手术以及反肩置换手术,手术时长较短,成功率较高,患者的疼痛较小,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地,由于实心罩件11为实心结构,受力挤压时,其形变量较小,可以有效减小对周围组织形成的挤压,减小肩部不舒适感。
所述肱骨端部30指的是肱骨靠近肩锋20的一端,具体包括肱骨头31和大节结32。
具体地,该实心罩件11被构型为从肱骨端部30之靠近肱骨头31与肩胛盂32相配合的部位覆盖至大节结33与肱骨体34的交汇处。
优选地,第二表面112为弧形面,第一表面111的边缘和第二表面112的边缘连接,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以间距逐渐增大的形式从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边缘朝向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中部设置。也即,该实心罩件11是边缘厚度较薄,而中间部分厚度较厚的形状。以该设计方式,符合肩关节的生物力学性能,使得肩关节植入实心罩件11后能合理运作。
优选地,该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设于第一表面111与肱骨端部30之间以用于将实心罩件11的内侧壁粘贴在肱骨端部30上的粘接件(图未示)。具体地,该粘接件为医用胶,具体可以是硬组织胶粘剂,比如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朗、新型基材树脂PUPMA以及粘接性偶联剂4-META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肩关节植入物包括穿设于实心罩件11和肱骨端部30上以将实心罩件11锁紧在肱骨端部30上的锁紧件12。优选地,锁紧件12为穿设于实心罩件11与肱骨端部30中以将实心罩件11固定在肱骨端部30上的螺钉。优选地,螺钉设置于靠近该实心罩件11的边缘位置。以该设计方式,一方面,通过设置螺钉可以将实心罩件11牢固地固定在肱骨端部30的端部,使得肩关节可以恢复较优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将螺钉设置于靠近该实心罩件11的边缘位置可以防止螺钉或者螺钉形成的紧固孔与肩锋20接触,对肩锋20形成磨损,长期使用,导致肩锋20被磨薄,容易发生骨折。
请参阅图4,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肩关节植入物包括穿设于肱骨干髓腔35的一个固定柄13,实心套件11的第一表面111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柄13之靠近肩锋20的一端,该实心套件11通过固定柄13固定在肱骨端部30。优选地,该固定柄13可以通过从肱骨体34侧壁打进的螺钉固定在肱骨上或者通过在固定柄13的外壁涂抹骨水泥以使固定柄13和肱骨粘接在一起。优选地,该固定柄13的外壁可以通过处理形成粗糙面以利于该固定柄13和肱骨的粘连。进一步地,该固定柄13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微孔结构,有利于骨头的长入。
优选地,实心罩件11为通过粘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于肱骨端部30的陶瓷体或高分子聚乙烯体。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不同的地方在于实心罩件的结构不同,具体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实心罩件21包括内衬213和外衬214,内衬213为通过粘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于肱骨端部30端部的金属体,外衬214为陶瓷体或者高分子聚乙烯体,外衬214的内侧壁固定于内衬213之背对肱骨端部30的外表面215。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金属内衬,一方面可以方便螺钉的固定,另一方面可以使得实心罩件在肱骨端部固定的更为牢固,减少其发生故障的可能,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内衬213与肱骨端部30的贴合的面可以通过处理形成粗糙面,有利于硬组织胶粘剂将耐磨件14牢固地固定到肱骨端部30的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衬213与肱骨端部30的贴合的面设置有微孔结构,有利于骨头的长入,使得内衬213可以牢固地贴合在肱骨端部30的表面。优选地,该微孔的孔径为1-100μm。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6-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该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固定于肩锋20的下表面以用于防止肩锋20磨损的耐磨件14,第二表面112具有与耐磨件14抵接的抵接部。可以理解地,由于肱骨端部30相对于肩锋20是相对活动的状态,因而该抵接部是变化的。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该耐磨件14,可以防止实心罩件11长时间使用时,对肩锋20形成严重的磨损,导致肩锋20变薄,容易发生肩锋20骨折。具体地,该耐磨件14可以是陶瓷层或者高分子聚乙烯层或者金属层。
优选地,耐磨件14设计成具有与肩锋20的下表面相匹配的弧度,使得耐磨件14和肩锋20的下表面可以很好地贴合,则耐磨件14可以更加牢固地固定在肩锋20的下表面。
优选地,耐磨件14之朝向肩峰20的表面凸设有用于将耐磨件14固定在肩锋20之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元件15。
优选地,该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若干个开设有第一通孔161的套接件16,肩锋20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套接件16数量一致的定位孔(图未示),套接件16穿设固定于定位孔中,第一通孔16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配合部(图未示),第二固定元件15穿设于第一通孔161内且第二固定元件15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卡扣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图未示)。以该设计方式,方便耐磨件14牢固地固定到肩锋20的下表面。具体地,第一配合部可以是在第一通孔161内壁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凹槽,第二配合部可以是在第二固定元件15外壁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凸起,第二配合部通过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卡设在套接件16中。可以理解地,凹槽和凸起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也即凹槽间隔设置于第二固定元件15的外壁,而凸起间隔设计于第一通孔161的内壁也是可以的。
可以理解地,该耐磨件14不局限于通过第二固定元件15和套接件16的配合固定在肩锋20的下表面,例如,第二固定元件15与肩锋20的定位孔过盈配合并通过硬组织粘接剂固定在肩锋20上也是可以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耐磨件14不设置有第二固定元件15,耐磨件14通过硬组织胶粘剂,如骨水泥,粘接在肩锋20的下表面。优选地,耐磨件14与肩锋20的下表面贴合的面可以通过处理形成粗糙面,有利于硬组织胶粘剂将耐磨件14牢固地固定到肩锋20的下表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耐磨件14与肩锋20的下表面贴合的一面设置有微孔结构,有利于骨头的长入,使得耐磨件14可以牢固地贴合在肩锋20的下表面。优选地,该微孔的孔径为1-100μm。
优选地,该套接件16设置为三个,三个套接件16在肩锋20上的连线呈三角形设置,该设置方式可以使得耐磨件14在肩锋20上的固定更加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元件15可以为螺柱,套接件16为与第二固定元件15螺纹配合的螺母。在该实施例中,肩锋20上开设的定位孔可以是先在肩锋20的上表面往下开设一个用于容置螺母的第一孔部,再在第一孔部的底面往下开设一个直径较小以供所述螺柱穿设的第二孔部,从而螺母在锁紧螺柱的同时可以被第一孔部托住在肩锋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用于连接固定套接件的板把17。具体地,该板把17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体171和第二板体172以及与套接件16数量一致的套筒173,第一板体171和第二板体172上贯穿开设有与套筒173数量一致的第二通孔174,每个所述套筒173对应穿设于一个第二通孔174中并与第一板体171或第二板体172固定连接。优选地,套筒173的端面与第一板体171或第二板体172之远离肩锋20的面平齐。优选地,每个套筒173包括套筒壁1731以及与套筒壁1731连接的底板1732,底板1732上开设有一个供第二固定元件15穿设的第三通孔1734使用时,将板把17设置于肩锋20的上表面,将板把17的套筒173与肩锋20上开设的定位孔进行对位并将套筒173穿设进定位孔中,随后将第二固定元件15通过第三通孔1734穿设进套筒内,再将套接件16和第二固定元件15进行固定。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板把17,可以对套接件16形成牢固连接,也即可以使得耐磨件14更加牢固地固定在肩锋20的下表面。可以理解地,套接件16不局限于通过板把17的方式固定在肩锋20上,例如,套接件16通过硬组织胶粘剂,如骨水泥,粘接固定在肩锋20的定位孔中也是可以的。
优选地,该板把17可以通过螺钉紧固连接的方式紧固在肩锋20上。
优选地,第一板体171、第二板体172以及套筒173一体成型。
优选地,第一板体171和第二板体172的夹角α为100°-120°。
优选地,该板把17由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或者陶瓷材料制成。
优选地,第二固定元件15之远离耐磨件14的端部贯穿开设有垂直于第二固定元件15之延伸方向的穿线孔(图未示)。以该设计方式,通过设置该穿线孔有助于医师在手术时方便将第二固定元件15导入并穿设在套接件16中。具体地,医师可以在穿线孔中穿设医用线材,然后将线材穿设过套接件16的第一通孔161,再提拉线材,即可将第二固定元件15导入并穿设在套接件16中。进一步地,该第二固定元件15设置为在穿设进套接件16中后其尖端可以被裁切掉,使得第二固定元件15可以和肩锋20的上表面保持平齐,不会引发患者术后不适。优选地,该第二固定元件15的个数设置为至少两个,这样可以使得耐磨件14较为稳固地固定在肩锋20的下表面。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与实施例三提供的肩关节植入物不同的地方在于耐磨件的结构不同,具体体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耐磨件23之朝向肩峰20的表面凸设有至少一L型托架18,L型托架18包括与耐磨件23之朝向肩峰20的表面连接的第一延伸部181和一端与第一延伸部181之远离耐磨件23的端部连接以用于卡设在肩锋20之上表面的第二延伸部182,第二延伸部182上贯穿开设一用于将耐磨件23锁紧于肩锋20上的锁紧孔183。优选地,该L型托架18由金属材质制成。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肩关节植入物,用于维持并增加肱骨头与肩锋之间的距离以及增加肩外展时肱骨大节结和肩锋之间的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关节植入物包括设置于所述肩锋与肱骨端部之间并与所述肱骨端部固定连接的实心罩件,所述实心罩件具有与所述肱骨端部贴合的第一表面以及背对所述肱骨端部设置以用于直接或者间接抵接于所述肩锋下表面的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肱骨端部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实心罩件内侧壁粘贴在所述肱骨端部的粘接件;且/或,
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实心罩件与所述肱骨端部上以将所述实心罩件锁紧在所述肱骨端部上的锁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穿设于所述实心罩件与所述肱骨端部上以将所述实心罩件固定在肱骨端部上的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以间距逐渐增大的形式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中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罩件为通过粘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于所述肱骨端部的陶瓷罩体或高分子聚乙烯罩体;或者,
所述实心罩件包括内衬和外衬,所述内衬为通过粘接或者螺钉连接固定于所述肱骨端部的金属体,所述外衬为陶瓷体或者高分子聚乙烯体,所述外衬的内侧壁固定于所述内衬之背对所述肱骨端部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肩锋下表面以用于防止肩锋磨损的耐磨件,所述第二表面具有与所述耐磨件抵接的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件之朝向所述肩锋的表面凸设有用于将所述耐磨件固定在所述肩锋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若干个开设有通孔的套接件,所述肩锋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套接件数量一致的定位孔,所述套接件穿设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通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固定元件穿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二固定元件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配合部卡扣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关节植入物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套接件连接的板把,所述板把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以及与所述套接件数量一致的套筒,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套筒数量一致的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套筒对应穿设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关节植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之远离所述耐磨件的端部贯穿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固定元件之延伸方向的穿线孔。
CN201821179878.6U 2018-07-24 2018-07-24 肩关节植入物 Active CN20928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9878.6U CN209285837U (zh) 2018-07-24 2018-07-24 肩关节植入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9878.6U CN209285837U (zh) 2018-07-24 2018-07-24 肩关节植入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5837U true CN209285837U (zh) 2019-08-23

Family

ID=67651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9878.6U Active CN209285837U (zh) 2018-07-24 2018-07-24 肩关节植入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58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9155A (zh) * 2018-07-24 2018-12-11 张文涛 肩关节植入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9155A (zh) * 2018-07-24 2018-12-11 张文涛 肩关节植入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5878C2 (ru) Имплантат сустава
CN108969155A (zh) 肩关节植入物
JPH07504113A (ja) 肩関節補綴
CN203280542U (zh) 一种离子喷涂微孔钽涂层髋关节假体
CN201899585U (zh) 组配式髋表面置换假体
CN209285837U (zh) 肩关节植入物
CN109620480A (zh) 单髁股骨假体以及胫骨衬垫
CN107374788A (zh) 一种解剖型固定衬垫踝关节假体
CN2580920Y (zh) 一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的股骨头
CN107361881B (zh) 一种可增加骨骼保存量的采用骨小梁结构的股骨远端假体
CN210962461U (zh) 一种胫骨平台托和应用其的膝关节假体
CN210541941U (zh) 一种高灵活度仿生全指关节置换件
CN203280541U (zh) 一种微孔钽涂层组配式股骨柄假体
CN105193522B (zh) 一种桡骨小头置换假体
CN202086619U (zh) 一种肱骨近端肩关节假体
CN208404992U (zh) 可增加骨骼保存量的采用骨小梁结构的股骨远端假体
CN208838131U (zh) 股骨内固定系统
CN209347323U (zh) 一种股骨柄假体
CN115624418A (zh) 一种胫骨托假体
CN214387784U (zh) 一种骨科手术中使用的替换舟骨
CN109157309A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112137766B (zh) 一种骨科手术中使用的替换舟骨
CN209316155U (zh) 胫骨近端填充块假体
CN208910593U (zh) 一种植骨融合稳固型人工髋关节股骨柄
CN203074932U (zh) 种植体人工髋关节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