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80960U -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80960U
CN209280960U CN201920083372.3U CN201920083372U CN209280960U CN 209280960 U CN209280960 U CN 209280960U CN 201920083372 U CN201920083372 U CN 201920083372U CN 209280960 U CN209280960 U CN 209280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 area
diffusion
area
diffusion particle
p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33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齐
彭益
李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833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80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80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80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包括:透明基材层以及覆盖在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的扩散粒子层,所述扩散粒子层包括若干扩散粒子区及分布在所述扩散粒子区之间的空白区,所述扩散粒子区包括若干扩散粒子以及粘附在扩散粒子上的胶黏剂。通过对扩散膜的扩散粒子层设置扩散粒子区和空白区,让光线更多的透过空白区到达增光膜,既保证了扩散膜的散光、遮瑕作用使背光模组具有一定雾度,同时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光扩散膜的基本结构有上至下分别是扩散功能层、基材层,请参阅图1、图2,现有技术中,每一层的功能性都相对单一,光扩散膜的基本光学功能性仅仅由扩散功能层提供,由此产生一定的功能约束,要提高雾度需要在扩散功能层使用粒径较小的扩散粒子,采用的粒径通常小于5μm,这必然会减小光通量。而要提高亮度,则需要使用粒径相对较大的扩散粒子,以增加光通量。因此,在提高雾度的同时难以兼顾亮度,光扩散膜的亮度与雾度的技术诉求方向是矛盾的。同时,在现有技术中,为提高雾度,需要加大粒径较小的扩散粒子的添加量,使其与包裹在其上的树脂的比例达到1:1或以上,这样分散扩散粒子的难度加大,容易产生粒子抱团现象。如何兼具高雾度与高亮度,提高光源利用率成为扩散膜的发展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具备一定雾度的同时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层以及覆盖在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的扩散粒子层,所述扩散粒子层包括若干扩散粒子区及分布在所述扩散粒子区之间的空白区,所述扩散粒子区包括若干扩散粒子以及粘附在扩散粒子上的胶黏剂。。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基材层与扩散粒子层的总厚度为0.04mm-0.07mm。
进一步地,所述空白区为圆形,其直径d为:0<d<30μm。
进一步地,所述空白区均匀分布在扩散粒子区,相邻两空白区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相邻两空白区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
进一步地,靠近光源组件一侧的空白区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且空白区的直径较小,远离光源组件一侧的空白区间隔距离较小,且空白区的直径较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还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增光膜及光源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扩散膜的扩散粒子层设置扩散粒子区和空白区,让光线更多的透过空白区到达增光膜,既保证了扩散膜的散光、遮瑕作用使背光模组具有一定雾度,同时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光传播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光传播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空白区均匀分布于扩散粒子区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截面图。
图7为空白区随机分布于扩散粒子区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D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至图4,提供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层11以及覆盖在所述透明基材层11上的扩散粒子层12,所述扩散粒子层12包括若干扩散粒子区21及分布在所述扩散粒子区21之间的空白区22,所述扩散粒子区21包括若干扩散粒子23以及粘附在扩散粒子23上的胶黏剂24。所述扩散粒子23可以分散光,起到遮瑕、增加雾度的作用,所述空白区22可以使光线直接穿过扩散膜10到达其他光学膜片。光从光源组件34经过导光板32射出后进入扩散膜10,一部分光进入扩散粒子区21,在扩散粒子23的作用下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另一部分光直接穿过透明基材层11从空白区22射出进入下增光膜33中。比起不设空白区22结构的扩散膜10,更多的光进入下增光膜33中,增加亮度。
所述透明基材层11与扩散粒子层12的总厚度为0.04mm-0.07mm。所述空白区22直径d为:0<d<30μm。
请参阅图5至图8,所述空白区22均匀分布在扩散粒子区21,相邻两空白区22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相邻两空白区22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不等。可以根据导光板32出光面的亮度分布适当调整空白区的分布及大小,使出射光更为均匀。如导光板32靠近光源组件34一侧亮度较大,所述扩散膜10上靠近光源组件34一侧的空白区分布较少,且直径d较小;导光板32远离光源组件34一侧亮度较小,所述扩散膜10上靠近光源组件34一侧的空白区分布较多,且直径d较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还包括:反射膜31、导光板32、增光膜33及光源组件3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扩散膜的扩散粒子层设置扩散粒子区和空白区,让光线更多的透过空白区到达增光膜,既保证了扩散膜的散光、遮瑕作用使背光模组具有一定雾度,同时提高背光模组的亮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层以及覆盖在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的扩散粒子层,所述扩散粒子层包括若干扩散粒子区及分布在所述扩散粒子区之间的空白区,所述扩散粒子区包括若干扩散粒子以及粘附在扩散粒子上的胶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与扩散粒子层的总厚度为0.04mm-0.0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区为圆形,其直径d为:0<d<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区均匀分布在扩散粒子区,相邻两空白区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空白区之间的间隔距离不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其特征在于,靠近光源组件一侧的空白区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大,且空白区的直径较小,远离光源组件一侧的空白区间隔距离较小,且空白区的直径较大。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还包括:反射膜、导光板、增光膜及光源组件。
8.一种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920083372.3U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Active CN209280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3372.3U CN209280960U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83372.3U CN209280960U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80960U true CN209280960U (zh) 2019-08-20

Family

ID=67605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83372.3U Active CN209280960U (zh) 2019-01-16 2019-01-16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80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2705B (zh) 大角度扩散的光学透镜
CN102081177B (zh) 一种光学扩散膜及使用该光学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背光源
US10634948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427975C (zh) 背光模块及所使用的扩散板结构
CN102508326A (zh) 一种具有高雾度高亮度的光学扩散膜和使用该光学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背光源
CN105891938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103150062A (zh) 触控显示装置
US1081685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7422528A (zh) 一种光学膜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435884A (zh) 扩散板及采用该扩散板的背光模组
CN213149293U (zh) 一种新型扩散增亮复合膜
CN105739179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US20160252667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878525A (zh) 棱镜膜、侧光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29416B (zh) 一种光学扩散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5450321U (zh) 一种抗电磁波增亮膜
CN202629914U (zh) 双面微结构光学薄膜
CN209280960U (zh) 一种带空白区的扩散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203784829U (zh) 直下式液晶显示背光源用led透镜和液晶显示背光屏
CN206440925U (zh) 显示装置
CN203688833U (zh) 一种扩散片、直下式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7315279A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12413431A (zh) 一种mini LED灯板
CN106526970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01269483Y (zh) 兼具聚光及扩散复合型光学膜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