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74682U - 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74682U CN209274682U CN201821077685.XU CN201821077685U CN209274682U CN 209274682 U CN209274682 U CN 209274682U CN 201821077685 U CN201821077685 U CN 201821077685U CN 209274682 U CN209274682 U CN 2092746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seat
- frame
- enclosure frame
- seat po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露了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所述座兜具有座椅、睡箱两种使用状态,其包括围框、连接于围框的座布、插接件、扶手、定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围框包括上围框以及下围框,上围框下端、下围框上端以及扶手后端枢接;定位杆前端枢接于下围框,第一连杆下端枢接于定位杆,上端枢接于第二连杆下侧,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下围框;扶手后端设有往下延伸的后阻挡件,下围框上侧设有前阻挡件,在座兜处于上述使用状态下时,第二连杆上侧位于前、后阻挡件之间并与两者抵靠,从而第二连杆不能旋转;所在座布依次包括背靠部、座部以及腿靠部,所述背靠部下端或座部后端与定位杆后端连接;这种设计,使用安全,收合材积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在婴儿车上有些搭配有座兜,该座兜具有座椅使用状态与睡箱使用状态,有些座兜还可折叠以减少婴儿车收合后的材积。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 CN201710307710.2(公布号CN10708284A,申请日:201710307710.2,发明名称: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就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该座兜具有坐姿状态与睡篮状态,座兜包括座兜框、布套、安装插件、前扶手、座位杆与连杆以及安装在布套内部的撑板组件,所述座兜框、前扶手通过同一转轴与安装插件枢轴连接,座位杆前部与座兜框枢轴连接,连杆分别与前扶手和安装插件枢轴连接,所述撑板组件包括由上往下依次排布的背板、座板和搁脚板,在座兜处于坐姿状态时,座位杆、连杆、座兜框、前扶手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座板搭在座位杆上,通过这种结构提高座板的使用刚性,防止座板的翻转和前倾。
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以下不足:1、座板以及布套不与座位杆连接,座板只是搭靠在座位杆上,从而座板还是有可能自座位杆上脱离,而且在睡箱使用状态下,布套以及撑板组件不但能相对座位杆前后大幅度移动,还能往一侧翻转,从而会导致使用上的安全性问题;2、连杆上端与前扶手下部的连接部枢接,为达到收合目的,要么所述连接部设置比较长,要么连杆设置比较长,而收合时,所述连接部下端以及连杆上端均往后上方旋转,而这样会导致收合后,收合的座兜框整体长度比较长,材积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而且收合材积小的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幼儿座兜,其具有座椅使用状态、睡箱使用状态以及收合状态,所述婴幼儿座兜包括围框、连接于所述围框的座布以及将所述座兜在上述三种状态中转换的操作机构,所述婴幼儿座兜还包括插接件、扶手、定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围框包括上围框以及下围框,所述上围框下端、下围框上端以及扶手后端枢接;
所述定位杆前端枢接于所述下围框,所述第一连杆下端枢接于所述定位杆,上端枢接于第二连杆下侧,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下围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下围框的枢接点位于所述定位杆与下围框的枢接点的上方;
所述扶手后端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后阻挡件,所述下围框上侧设置有前阻挡件,在所述座兜位于座椅使用状态或睡箱使用状态下时,所述第二连杆上侧位于所述后阻挡件与前阻挡件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阻挡件、后阻挡件抵靠,从而所述第二连杆不能相对下围框旋转;
所在座布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背靠部、座部以及腿靠部,所述背靠部下端或座部后端与定位杆后端连接。
所述扶手枢接于所述围框内侧,所述插接件枢接于所述围框外侧,所述下围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装部,所述组装部下端呈弧形,对应的,所述插接件朝向围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下端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弧形导向槽,所述组装部下端与所述弧形导向槽配合,所述围框与插接件相对旋转时,所述组装部下端沿着弧形导向槽旋转移动。
所述前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组装部内侧。
所组装部与所述前阻挡件一体形成。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定位杆位于座布的外侧。
当所述座兜处于座椅使用状态下时,所述插接件竖向设置,所述扶手前后斜向设置,所述围框上下斜向设置,所述座部前端位于后端的前上方。
当所述座兜处于睡箱状态时,所述围框前后水平向设置,所述插接件也竖向设置,所述座布部分躺平与围框平行。
所述上围框与下围框、扶手均设置为U形,且所述上围框设置为朝下开口的 U形,所述下围框设置为朝上开口的U行,所述扶手设置为朝后开口的U形,所述上围框、下围框以及扶手的开口端与所述插接件上端枢接。
所述定位杆设置为朝前开口的U形,且所述U形定位杆的开口端分别枢接于U形上围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分别设置有两根,两第一连杆下端分别枢接于U形定位杆的左右两侧,两第二连杆下侧分别枢接于两第一连杆上端,两第二连杆上端分别枢接于所述U形下围框上侧,所述U形定位杆的左右两侧部分位于座布的外侧。
一种婴儿车,包括一车架以及上述婴幼儿座兜,所述婴幼儿座兜通过所述插接件可拆地组装于所述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座兜不管是在座椅使用状态还是睡箱使用状态,所述定位杆后端始终与座布连接,从而在座椅使用状态下,座布不会与定位杆脱离,在睡箱使用状态下,座布不能相对座位杆前后移动,更不能往一侧翻转,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座兜能至始至终保证使用上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座兜采用相互枢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且第二连杆上端也枢接于下围框,而且在上述两种使用状态下,第二连杆上端通过设置于扶手下端的后阻挡件以及设置于下围框上侧的前阻挡件的挡位而不能旋转,从而本实用新型座兜很稳固地维持在使用状态;当收合本实用新型座兜,扶手与上围框往前下方旋转时,所述后阻挡件往后上方旋转,不再阻挡第二连杆,再通过座步的拉动,所述定位杆后端往上旋转,从而使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随之一起相对旋转,即第一连杆的上端以及第二连杆的下端均往后旋转;这种结构,使得后阻挡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无需设计太长,从而座兜完全收合后,所述座兜整体的前后长度比较小,即整体收合材积比较小,从而整个婴儿车的收合材积也比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处于座椅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处于睡箱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在收合过程中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在收合后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处于睡箱使用状态时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座兜的婴儿车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婴幼儿座兜具有座椅使用状态、睡箱使用状态以及收合状态,所述婴幼儿座兜包括围框1、连接于所述围框1的座布2 以及将所述座兜在上述三种状态中转换的操作机构,所述婴幼儿座兜还包括插接件3、扶手4、定位杆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所述围框1包括上围框 11以及下围框12,所述上围框11下端、下围框12上端以及扶手4后端枢接;
所述定位杆5前端枢接于所述下围框12,所述第一连杆6下端枢接于所述定位杆5,上端枢接于第二连杆7下侧,所述第二连杆7上端枢接于所述下围框 12,且所述第二连杆7与下围框12的枢接点位于所述定位杆5与下围框12的枢接点的上方;
所述扶手4后端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后阻挡件41,所述下围框12上侧设置有前阻挡件121,在所述座兜位于座椅使用状态或睡箱使用状态下时,所述第二连杆7上侧位于所述后阻挡件41与前阻挡件121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7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阻挡件121、后阻挡件41抵靠,从而所述第二连杆7不能相对下围框12旋转;
所在座布2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背靠部21、座部22以及腿靠部23,所述背靠部21下端或座部22后端与定位杆5后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定位杆5位于座布 2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座布2的背靠部21下端或座部22后端连接于一连接件的一端,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绕过所述定位杆5后端后再连接于座部22 后侧或背靠部下侧,从而连接所述座布2与定位杆5(图未示)。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背靠部21下端或座部22后端连接于一连接件的一端,该连接件的另一端绕过定位杆5后端后再绕回来与背靠部21下端或座部22后端连接,或绕回来后直接连接到所述连接件其他位置上。所述连接方式可以是车缝的固定方式,也可以通过粘扣带、按扣或其他可行的连接方式。所述连接件可以为布片,也可以为织带等。
当所述座兜处于座椅使用状态下时(如图3所示),所述插接件3竖向设置,所述扶手4前后斜向设置,所述围框1上下斜向设置,所述座部22前端位于后端的前上方,从而避免小孩往前面滑动;而且因为所述背靠部21下端或座部22 后端与定位杆5后端连接,从而座部22不会翻转移动脱离所述定位杆5,从而保证坐在座部22的小孩的安全。
当所述座兜处于睡箱状态时(如图4所示),所述围框1前后水平向设置,所述插接件3也竖向设置,所述座布2部分躺平与围框1平行或近乎平行,婴幼儿躺卧于睡箱内。因为座布2与定位杆5连接,从而躺平的座布2也不能相对前后移动,更不能往一侧翻转,从而保证躺在睡箱内的婴幼儿的安全;而且所述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定位杆5位于座布2的外侧,所以可以对座布2 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座布2刚性更好,更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要将所述座兜从座椅使用状态转换到睡箱使用状态时,操作所述操作机构,然后相对所述插接件3旋转所述围框1,直至所述围框1与插接件3相对垂直,此时,所述围框1前后平行设置。
座布2形态的转换可以通过对应位置的织带进行操作,或通过其他公知的方式进行座布2形态的转换。
在上述座椅、睡箱两种使用状态下,第二连杆7上端通过后阻挡件41以及前阻挡件121的挡位而不能旋转,从而第一连杆6与定位杆5也不能旋转,本实用新型座兜能很稳固地维持在使用状态。
如图5所示,当要收合本实用新型座兜时,操作所述操作机构,使得上围框11与下围框12可相对旋转,然后将所述上围框11与扶手4往前下方旋转,当扶手4往前下方旋转时,所述后阻挡件41往后上方旋转,不再阻挡第二连杆 7,再通过座布的拉动,所述定位杆5后端往上旋转,从而使得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随之一起相对旋转,即第一连杆6的上端以及第二连杆7的下端均往后旋转,直至第一连杆6的一侧碰到前阻挡件121下端,此时,扶手4、上围框 11、下围框12、定位杆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大致相对平行靠近,所述座兜完全收合。
所述操作机构可以为任意可行的结构,因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如图2、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4枢接于所述围框1内侧,所述插接件3枢接于所述围框1外侧,所述下围框12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装部122,所述组装部122下端呈弧形123,对应的,所述插接件3朝向围框1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31,所述导向部31下端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弧形导向槽,所述组装部 122下端与所述弧形导向槽配合,所述围框1与插接件3相对旋转时,所述组装部122下端沿着弧形导向槽旋转移动。从而本实用新型座兜在座椅使用状态与睡箱使用状态之间转换时,所述围框1的旋转更顺畅,而且位置更精准。
所述前阻挡件121设置于所述组装部122内侧。较佳的,所组装部122与所述前阻挡件121一体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上围框11与下围框12、扶手4均设置为U形,且所述上围框11设置为朝下开口的U形,所述下围框12设置为朝上开口的U 行,所述扶手4设置为朝后开口的U形,所述上围框11、下围框12以及扶手4 的开口端与所述插接件3上端枢接(如图1所示)。
所述定位杆5设置为朝前开口的U形,且所述U形定位杆5的开口端分别枢接于U形上围框1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均分别设置有两根,两第一连杆6下端分别枢接于U形定位杆5的左右两侧,两第二连杆7 下侧分别枢接于两第一连杆6上端,两第二连杆7上端分别枢接于所述U形下围框12上侧,所述U形定位杆5的左右两侧部分位于座布2的外侧。
如图8所示为设有上述婴幼儿座兜的婴儿车,所述婴儿车包括一车架8以及所述座兜,所述座兜通过所述插接件3可拆地组装于所述车架8上。
Claims (10)
1.一种婴幼儿座兜,其具有座椅使用状态、睡箱使用状态以及收合状态,所述婴幼儿座兜包括围框、连接于所述围框的座布以及将所述座兜在上述三种状态中转换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座兜还包括插接件、扶手、定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围框包括上围框以及下围框,
所述上围框下端、下围框上端以及扶手后端枢接;
所述定位杆前端枢接于所述下围框,所述第一连杆下端枢接于所述定位杆,上端枢接于第二连杆下侧,所述第二连杆上端枢接于所述下围框,且所述第二连杆与下围框的枢接点位于所述定位杆与下围框的枢接点的上方;
所述扶手后端设置有往下延伸的后阻挡件,所述下围框上侧设置有前阻挡件,在所述座兜位于座椅使用状态或睡箱使用状态下时,所述第二连杆上侧位于所述后阻挡件与前阻挡件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杆上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阻挡件、后阻挡件抵靠,从而所述第二连杆不能相对下围框旋转;
所在座布由上往下依次包括背靠部、座部以及腿靠部,所述背靠部下端或座部后端与定位杆后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枢接于所述围框内侧,所述插接件枢接于所述围框外侧,所述下围框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组装部,所述组装部下端呈弧形,对应的,所述插接件朝向围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下端设置有开口往上的弧形导向槽,所述组装部下端与所述弧形导向槽配合,所述围框与插接件相对旋转时,所述组装部下端沿着弧形导向槽旋转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阻挡件设置于所述组装部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所组装部与所述前阻挡件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定位杆位于座布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座兜处于座椅使用状态下时,所述插接件竖向设置,所述扶手前后斜向设置,所述围框上下斜向设置,所述座部前端位于后端的前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座兜处于睡箱状态时,所述围框前后水平向设置,所述插接件也竖向设置,所述座布部分躺平与围框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框与下围框、扶手均设置为U形,且所述上围框设置为朝下开口的U形,所述下围框设置为朝上开口的U行,所述扶手设置为朝后开口的U形,所述上围框、下围框以及扶手的开口端与所述插接件上端枢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婴幼儿座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设置为朝前开口的U形,且所述U形定位杆的开口端分别枢接于U形上围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分别设置有两根,两第一连杆下端分别枢接于U形定位杆的左右两侧,两第二连杆下侧分别枢接于两第一连杆上端,两第二连杆上端分别枢接于所述U形下围框上侧,所述U形定位杆的左右两侧部分位于座布的外侧。
10.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婴幼儿座兜,所述婴幼儿座兜通过所述插接件可拆地组装于所述车架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77685.XU CN209274682U (zh) | 2018-07-08 | 2018-07-08 | 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077685.XU CN209274682U (zh) | 2018-07-08 | 2018-07-08 | 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74682U true CN209274682U (zh) | 2019-08-20 |
Family
ID=67597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077685.XU Active CN209274682U (zh) | 2018-07-08 | 2018-07-08 | 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74682U (zh) |
-
2018
- 2018-07-08 CN CN201821077685.XU patent/CN2092746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63423U (zh) | 一种可收合折叠的婴儿睡箱 | |
CN208198538U (zh) | 一种儿童推车 | |
CN209300592U (zh) | 家用电动沙发 | |
CN209274682U (zh) | 一种婴幼儿座兜及设有该座兜的婴儿车 | |
CN211883113U (zh) | 一种儿童折叠餐椅 | |
CN209112239U (zh) | 一种婴儿车骨架 | |
CN209171823U (zh) | 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 | |
CN207790800U (zh) | 一种婴儿车 | |
CN201189022Y (zh) | 一种折叠童床 | |
CN211154769U (zh) | 婴儿床 | |
CN209683786U (zh) | 一种婴儿手推车车架 | |
CN208789750U (zh) | 折叠式婴儿推车车架 | |
CN218164718U (zh) | 儿童床 | |
CN208585300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5360556U (zh) | 一种可折叠式秋千 | |
CN107082084B (zh) |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 | |
CN106314514B (zh) | 可折叠的婴儿车车架 | |
CN214607686U (zh) | 一种新型折叠儿童推车 | |
CN209617235U (zh) | 一种婴儿手推车 | |
CN219428214U (zh) | 一种可折叠的摇篮推车 | |
CN214524007U (zh) | 儿童推车 | |
CN208931403U (zh) | 一种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手推车 | |
CN216153850U (zh) | 一种新型童车 | |
CN209051483U (zh) | 一种折叠关节及带有折叠关节的可折叠提篮架 | |
CN109080689A (zh) | 一种婴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