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5380U -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5380U
CN209265380U CN201821999924.7U CN201821999924U CN209265380U CN 209265380 U CN209265380 U CN 209265380U CN 201821999924 U CN201821999924 U CN 201821999924U CN 209265380 U CN209265380 U CN 209265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state
electrical equipment
folding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992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锋
陈彬
张东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 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 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 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 D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992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5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5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5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该重启电路包括:触发源接口、充电电路、第一开合电路和第二开合电路;在触发源接口接入触发源时,充电电路开始充电,并向第一开合电路输出电压,在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第一开合电路在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切换至第二状态,随着第一开合电路的状态的改变第二开合电路改变,第二开合电路可以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电设备断电,并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使用电设备重新上电,这样触发源被触发预设时间后用电设备从断电到重新上电,因此,通过应用该重启电路使得用电设备在触发源没有被撤去的情况下重新上电,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备重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安全要求的提高,用电设备的重启受到关注,其中,用电设备可通过重启电路进行重启,常见的重启电路有两种:
一种重启电路是给主控IC(芯片)的RESET引脚一个高电平,达到重启用电设备的功能,该重启电路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连接关系为:重启电路的电源输入端VCC端连接外接电源,由VCC端给重启电路供电,主控IC的VCC引脚与开关的一端及VCC端的连接点连接;主控IC的VSS引脚接地;开关的另一端经过第一电阻与主控IC的RESET引脚连接,VCC引脚经过可变电解电容与RESE引脚连接,RESET引脚经过第二电阻与VSS引脚连接。另一种重启电路是通过三极管或者Nmos管去控制Pmos场效应管,达到重启用电设备的功能,该重启电路中各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连接关系为:Pmos的源极与外接电源如280V 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源连接,漏极与负载接口连接,源极经过第一电阻与栅极连接,栅极经过第二电阻与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NPN三极管发射基接地,用电设备中单片机的P0.1口经第三电阻与NPN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对于上述两种重启电路,重启触发后都需要撤去触发源才能正常工作,例如触发源为控制重启电路连接外接电源的开关按键,当开关按键被按下时重启电路断开用电设备的供电(即用电设备断电),在开关按键弹起(可以理解为触发源撤去)后重启电路使用电设备重新上电,因此若触发源一直没有撤去会使得用电设备一直处于断电中,进而使得用电设备的自动报警的功能失效,降低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用于在触发源没有撤去的情况下使得用电设备重新上电,提高安全性。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启电路,包括:触发源接口、充电电路、第一开合电路和第二开合电路;
所述触发源接口,用于在接入的触发源被触发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充电电路充电,以通过充电来改变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第一开合电路输出的电压;
在所述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其中之一为导通状态,另一个为截止状态;
所述第二开合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电设备断电,并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用电设备重新上电。
优选的,在所述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所述第一开合电路中的元器件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所述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一开合电路中的元器件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第二开合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时释放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并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供电输出接口重新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压。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合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出接口,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出接口;
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路处于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处于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支路处于导通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4)、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7);
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一端经过所述第一电阻(R4)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三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R7)接地。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合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三开关管(Q1)和第三电阻(R7),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一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R7)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入接口;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四开关管(Q4)、第四电阻(R5)和第五电阻(R3),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经过第四电阻(R5)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端经过所述第五电阻(R3)与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容(C1)、第六电阻(R1)和第七电阻(R6);
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触发源接口相连,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和所述触发源接口的连接点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6)的第一端的连接点相连。
优选的,所述触发源为具有开关功能的器件,所述触发源接口在所述触发源被触发时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重启电路。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触发源接口接入的触发源被触发时充电电路开始充电,以通过充电来改变充电电路向第一开合电路输出的电压,在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第一开合电路在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在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随着第一开合电路的状态第二开合电路可以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使用电设备断电,并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截止状态时使用电设备重新上电,这样在触发源被触发至经过预设时间后用电设备从断电到重新上电,由此可知通过应用上述重启电路可以使得用电设备在触发源一直被触发(即触发源没有撤去)的情况下重新上电,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重启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重启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启电路中各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触发源接口10、充电电路20、第一开合电路30和第二开合电路40,其中重启电路中各个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
触发源接口10的输出端与充电电路20的输入端相连接,充电电路20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合电路30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开合电路30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合电路40的输入端相连。
触发源接口10,用于在接入的触发源被触发的情况下触发充电电路20充电,以通过充电来改变充电电路向第一开合电路输出的电压,如通过触发源接口10的输出端触发充电电路20充电。在本实施例中,触发源接口10可以是一个电信号触发源的接入接口,在触发源接口10接入电信号触发源的情况下即可产生触发信号来触发充电电路20充电。例如触发源接口10可以是一个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当USB接口插入设备,如插入移动电源时触发源接口10会产生一触发信号来触发充电电路20,或者触发源接口10是一个具有开关功能的器件的接入接口,在触发源接口10上接入的触发源被触发时触发源接口10与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如触发源接口10是一个按键接口,在该按键接口接入的按键被按下(视为被触发)时触发源接口10与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使得电源接口的电压通过触发源接口10供给充电电路20。
充电电路20在触发源被触发的情况下开始充电,在其充电过程中充电电路20输出的电压不断改变直至充电电路20的充电结束,如在充电电路20中的充电器件的电压充满时充电电路20的充电结束。
第一开合电路30,在触发源10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第一开合电路30在充电电路20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30在充电电路20的电压作用下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其中之一为导通状态,另一个为截止状态。
如在触发源10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充电电路20的输出端将电压输出给第一开合电路30,第一开合电路30在充电电路20的电压的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充电电路20的电压随时间发生变化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30在充电电路20的输出端所输出的电压作用下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之一为导通状态,另一个为截止状态,如在触发源10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第一开合电路30在充电电路20的电压的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在电压的作用下从导通状态切换至截止状态。
如可通过控制第一开合电路30中元器件来实现对第一开合电路30状态的控制,如在触发源10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第一开合电路30中的元器件在充电电路20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30中的元器件在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从而完成第一开合电路30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的切换,其中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对此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第二开合电路40,用于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电设备断电,并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二状态时使用电设备重新上电,从而使得用电设备在预设时间经历断电至重新上电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在触发源没有被撤去的情况下用电设备在断电预设时间后仍会重新上电,使得用电设备在触发源没有撤去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工作,进而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合电路40控制用电设备断电和重新上电的一种可行方式可以是: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开合电路40释放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并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开合电路40使供电输出接口重新向用电设备输出电压。具体如下:
第二开合电路40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接地端,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供电输出接口,第二支路的第一端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第二支路的第二端连接供电输出接口。
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支路处于导通状态,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支路处于截止状态,这样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一状态时电源接口和供电输出接口之间的连接断开,则供电输出接口不再有电压输入,且供电输出接口与接地端连接,则会将供电输出接口已有电压释放,进而使得用电设备断电。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支路处于截止状态,在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支路处于导通状态,这样电源接口持续向供电输出接口供电,且供电输出接口与接地端的连接断开,这样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不再被释放,使得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可以提供给用电设备,使得用电设备重新上电。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可以不直接与供电输出接口相连,如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供电输入接口相连,将电源接口的电压提供给供电输入接口,再由供电输入接口将其提供给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模块,由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电压转换后输出电压至供电输出接口,对于电源管理模块本实施例不再详细说明。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触发源接口接入的触发源被触发时充电电路开始充电,以通过充电来改变充电电路向第一开合电路输出的电压,在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第一开合电路在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第一开合电路换至第二状态,随着第一开合电路的状态第二开合电路可以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使用电设备断电,并在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截止状态时使用电设备重新上电,这样在触发源被触发至经过预设时间后用电设备从断电到重新上电,由此可知通过应用上述重启电路可以使得用电设备在触发源一直被触发(即触发源没有撤去)的情况下重新上电,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例如用电设备可以是电子锁,该电子锁在重启电路的作用下实现在触发源一直被触发(即触发源没有撤去)的情况下重新上电,从而提高电子锁的安全性。
下面本实施例将结合具体电路对重启电路进行说明,其中重启电路中各个电路的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并且在图4所示重启电路中第一状态为导通状态,第二状态为截止状态,对于第一状态为截止状态,第二状态为导通状态时的电路结构与图4所示类似,本实施例不再一一阐述,下面以第一状态为导通状态,第二状态为截止状态时各个电路的结构进行一一说明:
充电电路20包括:电容(C1)、第六电阻(R1)和第七电阻(R6)。其中电容(C1)的第一端与触发源接口10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第七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第六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容(C1)的第一端和触发源接口的连接点相连,第六电阻(R1)的第二端与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R6)的第一端的连接点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20的工作过程为:触发源接口10接入触发源的情况下,电容(C1)开始充电,充电电路20向第一开合电路30输出瞬时电压,当电容(C1)充电充满时,充电电路20向第一开合电路30输出电压为0。
第一开合电路30包括: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4)、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7)。
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一端经过第一电阻(R4)与充电电路20的电压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三端经过第二电阻(R2)与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其中电源接口是用电设备接入外界电源,如接入电池的接口。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三端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电源接口相连,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经过第三电阻(R7)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3)可以选用NPN三极管,第二开关管(Q2)可以选用PNP三极管,两个三极管的连接方式有如下连接关系:作为第一开关管的NPN三极管(Q3)的基极经第一电阻(R4)与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经第二电阻(R2)与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接。
作为第二开关管的PNP三极管(Q2)的基极与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PNP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连接,PNP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经第六电阻(R7)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合电路30的工作过程为:在触发源10被触至预设时间期间,当NPN三极管(Q3)接收到充电电路20输出的瞬时电压大于NPN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NPN三极管(Q3)导通,此时NPN三极管(Q3)导通导致PNP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得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导通状态。在预设时间后,当NPN三极管(Q3)接收到充电电路20向输出的瞬时电压小于NPN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NPN三极管(Q3)截止,此时NPN三极管(Q3)截止导致PNP三极管(Q2)截止,从而使得第一开合电路30处于截止状态。并且从第一开合电路30的工作过程可知,第一开合电路从导通状态切换为截止状态是受充电电路20输出的瞬时电压的影响,因此瞬时电压可以决定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时间,而充电电路20输出的瞬时电压与充电电路20中的电容(C1)、第六电阻(R1)和第七电阻(R6)相关,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调整电容(C1)、第六电阻(R1)和第七电阻(R6)实现对预设时间的调整,具体调整过程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第二开合电路40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包括:第三开关管(Q1)和第三电阻(R7),其中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一端经过第三电阻(R7)接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入接口。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是:第二开合电路40和第一开合电路30共用第三电阻(R7),以节约成本。
第二支路包括:第四开关管(Q4)、第四电阻(R5)和第五电阻(R3),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经过第四电阻(R5)与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端经过第五电阻(R3)与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连接。其中供电输入接口与供电输出接口之间可以连接有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模块,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电压转换,并经由供电输出接口提供给用电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管(Q1)可以选用Pmos场效应管,第四开关管(Q4)可以选用NPN三极管。两个开关管的连接方式有如下连接关系:Pmos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Pmos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供电输入接口连接,Pmos场效应管(Q1)的栅极经第三电阻(R7)接地。
NPN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5)与Pmos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经第五电阻(R3)与供电输出接口连接,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合电路40的工作过程为:当第一开合电路30中的NPN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支路的Pmos场效应管(Q1)被短路,Pmos场效应管(Q1)处于截止状态,经过Pmos场效应管(Q1)和电源管理模块停止向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电压,第二支路的NPN三极管(Q4)基极高电平导通,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经第五电阻(R3)和NPN三极管(Q4)接地,使得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被迅速放电,用电设备停止工作。当第一开合电路中的NPN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时,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向第一支路的Pmos场效应管(Q1)输出电压,Pmos场效应管(Q1)处于导通状态,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经过Pmos场效应管(Q1)和电源管理模块向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电压,而第二支路的NPN三极管(Q4)基极低电平截止,第二支路相当于开路,这样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的电压不再会被释放,供电输出接口可以向用电设备重新供电,使得用电设备重新工作。
基于上述描述,分别从触发源接口没有接入触发源、接入触发源和撤去触发源三种状态,对本实施例提供的重启电路中各个电路的变化进行说明:
没有接入触发源的情况(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状态时),重启电路中各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
触发源接口10没有接入触发源的情况下,充电电路20没有输出电压。此时第一开合电路30中的NPN三极管(Q3)接收到充电电路20输出的电压小于导通电压,NPN三极管(Q3)处于截止状态,第一开合电路30中的PNP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
相对应的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向第二开合电路40中第一支路的Pmos场效应管(Q1)输出电压,Pmos场效应管(Q1)处于导通状态,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经过Pmos场效应管(Q1)和电源管理模块向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电压,第二开合电路40中第二支路的NPN三极管(Q4)基极低电平截止,第二支路相当于开路,用电设备正常工作。
触发源接口接入触发源时,重启电路中各个电路有如下变化:
触发源接口10在接入触发源的情况下,充电电路20开始充电并向第一开合电路30输出电压,在触发源10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当NPN三极管(Q3)接收到充电电路20向第一开合电路30中的输出的瞬时电压大于NPN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NPN三极管(Q3)导通,此时NPN三极管(Q3)导通导致PNP三极管(Q2)导通。在预设时间后,当NPN三极管(Q3)接收到充电电路20输出的瞬时电压小于NPN三极管(Q3)的导通电压时,NPN三极管(Q3)截止,此时NPN三极管(Q3)截止导致PNP三极管(Q2)截止。即当充电电路正在充电时,第一开合电路的两个三极管均处于导通状态,当充电电路充满时,第一开合电路的两个三极管均处于截止状态。
相对应的当第一开合电路中的NPN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二开合回路40中第一支路的Pmos场效应管(Q1)被短路,Pmos场效应管(Q1)处于截止状态,经过Pmos场效应管(Q1)和电源管理模块停止向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电压,第二支路的NPN三极管(Q4)基极高电平导通,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经第五电阻(R3)和NPN三极管(Q4)接地,使得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被迅速放电,用电设备停止工作。当第一开合电路中的NPN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时,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向第一支路的Pmos场效应管(Q1)输出电压,Pmos场效应管(Q1)处于导通状态,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经过Pmos场效应管(Q1)和电源管理模块向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电压,而第二支路的NPN三极管(Q4)基极低电平截止,第二支路相当于开路,这样供电输出接口输出的电压不再会被释放,供电输出接口可以向用电设备重新供电,使得用电设备重新工作。即当充电电路处于正在充电时,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被完全放电导致用电设备停止工作;当充电电路充电充满时,用电设备供电输出接口重新与用电设备电源接口重新连接供电,用电设备正常工作。
触发源接口10撤去触发源时,相当于触发源接口10没有接入触发源,因此重启电路中各个电路的工作过程与上述没有接入触发源时相同,对此本实施例不再阐述。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在触发源一直被触发(即触发源没有撤去)的情况下重新上电,在触发源接口被撤去触发源时,用电设备仍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从而提高用电设备的安全性。并且在没有接入触发源(即正常工作状态)时,作为第一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NPN三极管以及作为第二开关管的PNP三极管均处于截止状态,只有作为第三开关管的Pmos管是导通的,从而降低重启电路的功率损耗。当然对于第三开关管来说,也可以采用三极管,相对于Pmos管来说会提高功率损耗但降低成本。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图3和图4任意一个附图对应的实施例中的重启电路,以通过重启电路控制用电设备的断电和重新上电,对此本实施例不在进行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电路和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电路和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电路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源接口、充电电路、第一开合电路和第二开合电路;
所述触发源接口,用于在接入的触发源被触发的情况下触发所述充电电路充电,以通过充电来改变所述充电电路向所述第一开合电路输出的电压;
在所述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其中之一为导通状态,另一个为截止状态;
所述第二开合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电设备断电,并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用电设备重新上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源被触发至预设时间期间所述第一开合电路中的元器件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处于第一状态,并在所述预设时间后所述第一开合电路中的元器件在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作用下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所述第二开合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一状态时释放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的电压,并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第二状态时使所述供电输出接口重新向所述用电设备提供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一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出接口,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二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供电输出接口;
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处于导通状态,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支路处于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支路处于截止状态,在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支路处于导通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3)、第二开关管(Q2)、第一电阻(R4)、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7);
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一端经过所述第一电阻(R4)与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三端经过所述第二电阻(R2)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
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Q3)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口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R7)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合电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三开关管(Q1)和第三电阻(R7),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一端经过所述第三电阻(R7)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入接口;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四开关管(Q4)、第四电阻(R5)和第五电阻(R3),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经过第四电阻(R5)与所述第三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端经过所述第五电阻(R3)与所述用电设备的供电输出接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电容(C1)、第六电阻(R1)和第七电阻(R6);
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与触发源接口相连,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七电阻(R6)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和所述触发源接口的连接点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6)的第一端的连接点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源为具有开关功能的器件,所述触发源接口在所述触发源被触发时与所述用电设备的电源接口相连。
8.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重启电路。
CN201821999924.7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09265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9924.7U CN209265380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9924.7U CN209265380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5380U true CN209265380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5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9924.7U Active CN209265380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5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82762U (zh) 一种自动复位电路及电子产品
CN210804315U (zh) 一种上电自动开机电路及主板
CN203590185U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开机复位一键化电路
CN109840006A (zh) 主控芯片供电装置
CN204810138U (zh) 终端设备的自动开机电路及终端设备
CN207367149U (zh) 一种简易上电自动开机电路
CN209265380U (zh) 一种重启电路及用电设备
CN103294147A (zh) 一种软件开、关机电路及实现方法
CN210639587U (zh) 一种开关电源Power off快速放电电路、服务器主板及服务器
CN210780130U (zh) 电源关断控制电路
CN201887418U (zh) 电能计量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
CN104753798B (zh) 一种移动热点ufi设备及开机方法
CN108244707A (zh) 电加热不燃烧烟具及其低功耗管理电路
CN207664660U (zh) 遥控器电源的控制装置及遥控器
CN207926553U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控制器
CN206619921U (zh) 一种定时开机且自动关机的控制电路及控制装置
CN203840386U (zh) 一种通讯终端插入sim卡后的自动开机电路
CN106788362B (zh) 一种箱体电源热插拔控制电路
CN205015670U (zh) 一种双电源供电及断电时序控制装置
CN105278405B (zh) 一种翻盖式电子设备及其开关机电路
CN208572053U (zh) 定时开关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2486551U (zh) 汽车控制单元的断电计时电路
CN209497440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按键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07835424U (zh) 使用锁存器控制无线通信模块开关状态的电路
CN209562228U (zh) 上电电路及时钟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