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3262U -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3262U
CN209263262U CN201822033273.2U CN201822033273U CN209263262U CN 209263262 U CN209263262 U CN 209263262U CN 201822033273 U CN201822033273 U CN 201822033273U CN 209263262 U CN209263262 U CN 2092632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hose
hose
large spac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332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茂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Gas Thermal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mbustion Energy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mbustion Energy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mbustion Energy Developme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332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32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32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32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包括:送风管,其具有第一出风端和第一进风端;回风管,其具有第二出风端和第二进风端,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与所述送风管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风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风管的第一端和送风管的第一出风端之间,所述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和回风管的第二进风端之间,所述第一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密闭阀,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密闭阀,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动密闭阀,其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一端和第二风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第四电动密闭阀,其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和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优化大空间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使得大空间空调系统更加合理、节能、经济,方便工程应用。

Description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送风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生产、生活、娱乐等方面的需求,高大的建筑越来越多。我们常见的此类建筑有候车厅、体育馆、展览馆、大型车间等。此类建筑因体积大、空调负荷大,故其空调能耗也非常巨大,其值占总建筑能耗的40%~60%。也正因如此大空间空调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大空间的空气调节仅局限在空调区,非空调区因无人员活动而不必纳入空气调节范围之内。相对于小型空间室内中相对均匀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而言,大空间室内气流往往呈现出变化较大的分布特点,尤其垂直方向上存在着明显的温度梯度。显而易见,想要实现大空间建筑内部良好的热环境与能源的节约,关键在于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
目前大空间送风系统中多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形式,然而在冬季采暖工况下则会出现热风不能完全送达人员活动区,或者为了更多的送达人员活动区不得不加大送风速度,这样造成能源大量浪费与能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大空间用送风结构,优化大空间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形式,使得大空间空调系统更加合理、节能、经济,方便工程应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包括:
送风管,其具有第一出风端和第一进风端;
回风管,其具有第二出风端和第二进风端,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与所述送风管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风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风管的第一端和送风管的第一出风端之间,所述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和回风管的第二进风端之间,所述第一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密闭阀,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密闭阀,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动密闭阀,其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一端和第二风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第四电动密闭阀,其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和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风管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其由内向外包括:防腐层、聚氨酯层和阻燃层。
优选的是,所述防腐层设置于第二风管的表面,所述聚氨酯层朝向防腐层的壁面由上至下间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填充有减震棉填充层,所述阻燃层设置于聚氨酯层外表面。
优选的是,所述回风管的第二进风端上设置可拆卸的风罩,其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风罩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大空间且设置有格栅,所述风罩内壁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
多个铝制纵筋,其沿风罩的内壁间隔设置;
多个铝制支撑筋,其将铝制纵筋与风罩的内壁连接;
铝制散热杆,其一端与铝制纵筋连接,另一端向格栅朝向大空间的面延伸。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四个电动密闭阀实现夏季采用上部送风下部回风以及冬季采用下部送风上部回风两种气流组织形式的切换,解决冬季热风密度小送不下来的、能源大量浪费、能耗增加等问题,从而减小经济上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大空间用送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大空间用送风结构的1-1剖视图;
图3是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送风管,101第一出风端,102第一进风端,2回风管,201第二出风端,202第二进风端,3第一风管,4第二风管,5第一电动密闭阀,6第二电动密闭阀,7第三电动密闭阀,8第四电动密闭阀,901防腐层,902聚氨酯层,903减震棉填充层,904阻燃层,10风罩,11铝制纵筋,12铝制支撑筋,13铝制散热杆,14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包括:
送风管1,其具有第一出风端101和第一进风端102;
回风管2,其具有第二出风端201和第二进风端202,通过第一风管3和第二风管4与所述送风管1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风管3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风管4的第一端和送风管1的第一出风端101之间,所述第二风管4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风管3的第二端和回风管2的第二进风端202之间,所述第一风管3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密闭阀5,所述第二风管4上设置有第二电动密闭阀6,所述送风管1上设置有第三电动密闭阀7,其位于第一风管3的第一端和第二风管4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回风管2上设置有第四电动密闭阀8,其位于第一风管3的第二端和第二风管4的第二端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夏季工况下:第一电动密闭阀5和第二电动密闭阀6关闭,第三电动密闭阀7和第四电动密闭阀8打开,冷风通过送风管1的第一出风端101送至大空间,回风由回风管2排出,形成上部送冷风下部回气流组织形式,夏季工况下的该气流组织形式即节能又满足冷风需由上向下流动的舒适性要求。
冬季工况下:第一电动密闭阀5和第二电动密闭阀6打开,第三电动密闭阀7和第四电动密闭阀8关闭,热风通过送风管1的第一进风端102进入第二风管4最后进入回风管2的第二进风端202送至大空间的底部;回风由送风管1的第一出风端101进入第一风管3最后进入回风管2第二出风端201排出,形成下送上回的气流组织,大空间冬季工况下的该气流组织形式避免了热量的大量浪费,同时满足了热风需由下部空间向上部空间流动的舒适性要求。但冬季送风时,送风机送风速度不宜过高,应较夏季工况送风速度低,防止底部送风区域(人员活动区域)风速过大从而导致人员有不舒适感。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风管4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其由内向外包括:防腐层901、聚氨酯层902和阻燃层904。由于在冬季热风是通过第二风管4输送至回风管2,且为了防止送风区域风速过大导致人员不舒服,因此风速相较低,在风速较低的情况下第二风管4在传输时的热损失会更大,制热效果相较于夏季的制冷效果要慢些,为了减少热损失,在第二风管4表面设置保温层,聚氨酯层902能有效的保温,而阻燃层904能够阻燃保证了安全性。如图3所示,在设置保温层时,第二电动阀所在的第二风管4周围1cm的范围内不设置保温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防腐层901设置于第二风管4的表面,所述聚氨酯层902朝向防腐层901的壁面由上至下间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填充有减震棉填充层903,所述阻燃层904设置于聚氨酯层902外表面。
由于冬季送风时由回风管2向大空间送风,热风需要由高处送向低处,存在热风的风向的改变,增加了传输过程中的噪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减震棉填充在聚氨酯层902中,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回风管2的第二进风端202上设置可拆卸的风罩10,其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风罩10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大空间且设置有格栅14,所述风罩10内壁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
多个铝制纵筋11,其沿风罩10的内壁间隔设置;
多个铝制支撑筋12,其将铝制纵筋11与风罩10的内壁连接;
铝制散热杆13,其一端与铝制纵筋11连接,另一端向格栅14朝向大空间的面延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冬季制热,容易导致风罩10变形,因此对风罩10内部设置加强筋,以对风罩10定型,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铝制散热杆13可快速将风罩10内的热量导出去。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4)

1.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管,其具有第一出风端和第一进风端;
回风管,其具有第二出风端和第二进风端,通过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与所述送风管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风管的第一端位于第二风管的第一端和送风管的第一出风端之间,所述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和回风管的第二进风端之间,所述第一风管上设置有第一电动密闭阀,所述第二风管上设置有第二电动密闭阀,所述送风管上设置有第三电动密闭阀,其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一端和第二风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回风管上设置有第四电动密闭阀,其位于第一风管的第二端和第二风管的第二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管的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其由内向外包括:防腐层、聚氨酯层和阻燃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层设置于第二风管的表面,所述聚氨酯层朝向防腐层的壁面由上至下间隔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填充有减震棉填充层,所述阻燃层设置于聚氨酯层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空间用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的第二进风端上设置可拆卸的风罩,其为喇叭状结构,所述风罩开口较大的一端朝向大空间且设置有格栅,所述风罩内壁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
多个铝制纵筋,其沿风罩的内壁间隔设置;
多个铝制支撑筋,其将铝制纵筋与风罩的内壁连接;
铝制散热杆,其一端与铝制纵筋连接,另一端向格栅朝向大空间的面延伸。
CN201822033273.2U 2018-12-05 2018-12-05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Active CN2092632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3273.2U CN209263262U (zh) 2018-12-05 2018-12-05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33273.2U CN209263262U (zh) 2018-12-05 2018-12-05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3262U true CN209263262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2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33273.2U Active CN209263262U (zh) 2018-12-05 2018-12-05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32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2235A (zh) * 2019-12-24 2020-05-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式主变安全除冰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2235A (zh) * 2019-12-24 2020-05-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加热式主变安全除冰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4546A (zh) 空气源相变蓄能型地板送风空调系统及其蓄能释能方法
CN101881495B (zh) 基于蒸发冷却的蓄冷式辐射空调系统
CN209263262U (zh) 大空间用送风结构
CN205655454U (zh) 一种主动式冷梁空调末端
CN105202655A (zh) 一种新型加湿热泵空调器
CN212006073U (zh) 一种应用涡流管的室内冷辐射吊顶除露系统
CN202511386U (zh) 一种立柜式空调器
CN203518064U (zh) 分散式送新风的空调装置
CN207140726U (zh) 暗藏式空气能房车空调
CN210624797U (zh) 一种置换通风地面辐射制冷制热系统
CN204165133U (zh) 一种地面空调末端及地面空调
CN208475529U (zh) 一种具备冷热水机组的空调节能冷热联供系统
CN202109604U (zh) 循环水制冷系统
CN206817657U (zh) 一种厨、卫双用一体空调机
CN203116205U (zh) 一种冰箱空调一体机
CN208803749U (zh) 通风节能降温房
CN204128070U (zh) 双向出风远程射流空调机组
CN205842858U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217785444U (zh) 一种送风设备
CN204901959U (zh) 一种风水隔离的机房空调机组
CN203719014U (zh) 与进风塔相结合的间接蒸发制冷装置
CN219120679U (zh) 一种复合空调系统
CN217064356U (zh) 用于集装箱数据中心的结合间接换热与机械制冷的空调设备
CN208186732U (zh) 一种具有湍流混合管的散流器结构
CN204806595U (zh) 一种节能建筑的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08, 25th Floor, China Gas Building, No. 188 Meiyuan Road, Tianxin Community, Sungang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hina Gas Thermal Develop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505, Block B, Union Square, 5022 Binhe Avenue,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CHINAGAS ENERGY DEVELOPMENT (SHENZHE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