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2498U -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2498U
CN209262498U CN201821977654.XU CN201821977654U CN209262498U CN 209262498 U CN209262498 U CN 209262498U CN 201821977654 U CN201821977654 U CN 201821977654U CN 209262498 U CN209262498 U CN 209262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tube
barrier flaps
cavity
supervisor
bilat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776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午操
齐政新
王彬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kong Customized Home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 Ltd
Sag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 Ltd, Sago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776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2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2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2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包括具有空腔的主管,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分别设置于主管的四个方向、并与空腔连通,阻隔片位于空腔,阻隔片的第一端密封固定于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之间的夹角,阻隔片的第二端密封固定于第三接管与第四接管之间的夹角`,用于将空腔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三接管与第一接管水平设置,第四接管与第二接管垂直设置,第二接管与第二通道、第三接管连通、并形成第一条水道,第一接管与第一通道、第四接管连通、并形成第二条水道,使相邻的第一条水道和第二条水道处于同一高度,进而实现双侧走水。不需要预留更大空间,即可安装给水系统,因此,节省建筑的使用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给水体系中,两路给水管折弯处相邻时采用的是两个弯头,用于实现两侧走水,两个弯头需要通过金属件固定,这就造成两个弯头高度高于给水管。也就是说给水系统安装需要预留更大的空间,这样不但浪费建筑的使用空间,而且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包括:具有空腔的主管;第一接管,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第二接管,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第三接管,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第三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第四接管,设置于所述主管的第四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阻隔片,设于所述空腔,所述阻隔片的第一端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第二接管之间的夹角,所述阻隔片的第二端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三接管与所述第四接管之间的夹角`,用于将所述空腔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三接管与所述第一接管水平设置,所述第四接管与所述第二接管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接管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接管连通,并形成第一条水道,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四接管连通,并形成第二条水道,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条水道和所述第二条水道处于同一高度,进而实现双侧走水。
可选地,所述主管与所述第一接管、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三接管、所述第四接管和所述阻隔片为一体铸造而成或分体构成。
可选地,所述主管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管、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和所述第四接管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阻隔片的第一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接管与所述第二接管之间的夹角的宽度相等;所述阻隔片的第二端的厚度与所述第三接管与所述第四接管之间的夹角`的宽度相等。
可选地,所述阻隔片的两侧面均为向内凹的弧面。
可选地,所述阻隔片的第一端具有凹陷弧面,所述阻隔片的第二端具有凹陷弧面`,所述夹角具有凸出弧面,所述夹角`具有凸出弧面`;其中,所述凹陷弧面与所述凸出弧面相适配,所述凹陷弧面`与所述凸出弧面`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阻隔片的上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部密封连接,所述阻隔片的下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下部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管、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三接管和所述第四接管的内壁均设有螺纹,用于与各自所对应的管道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管与所述第一接管、所述第二接管、所述第三接管、所述第四接管和所述阻隔片均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本申请的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具有空腔的主管,将第一接管设置于主管的第一侧、并与空腔连通,第二接管设置于主管的第二侧、并与空腔连通,第三接管设置于主管的第三侧、并与空腔连通,第四接管设置于主管的第四侧、并与空腔连通,阻隔片位于空腔,阻隔片的第一端密封固定于第一接管与第二接管之间的夹角,阻隔片的第二端密封固定于第三接管与第四接管之间的夹角`,用于将空腔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三接管与第一接管水平设置,第四接管与第二接管垂直设置,第二接管与第二通道、第三接管连通、并形成第一条水道,第一接管与第一通道、第四接管连通、并形成第二条水道,使相邻的第一条水道和第二条水道处于同一高度,进而实现双侧走水。不需要预留更大空间,即可安装给水系统,因此,节省建筑的使用空间,进而降低了成本。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的阻隔片的示意性立体图。
100、主管;101、第一接管;102、第二接管;103、第三接管;104、第四接管;105、阻隔片;1051、弧面;1052、凹陷弧面;1053、凹陷弧面`;106、第二通道;107、夹角`;108、第二端;109、第一通道;110、夹角;111、第一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的示意性立体图。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一般性地可包括具有空腔的主管100、第一接管101、第二接管102、第三接管103、第四接管104和阻隔片105。其中,所述第一接管101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接管102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三接管103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三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四接管104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四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阻隔片105位于所述空腔,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一端111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管101与所述第二接管102之间的夹角110,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二端108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三接管103与所述第四接管104之间的夹角`107,用于将所述空腔隔成第一通道109和第二通道106,形成双侧走水。
具体地,所述第三接管103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水平设置,所述第四接管104与所述第二接管102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接管102与所述第二通道106、所述第三接管103连通,并形成第一条水道。所述第一接管101与所述第一通道109、所述第四接管104连通,并形成第二条水道。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条水道和所述第二条水道处于同一高度,进而实现双侧走水。不需要预留更大空间,即可安装给水系统,因此,节省建筑的使用空间,进而降低了成本。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主管100的长度和直径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的长度和直径,这样便于水流顺畅,进一步节省预留更大空间。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的直径、长度均相同,便于安装其他管道,并与其他管道实现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109和所述第二通道106的长度、直径均相同,使于水流顺畅。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所述第四接管104和所述阻隔片105均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可以是多种方式构成,例如:
方式1,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可以是一体铸造而成;
方式2,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可以是焊接而成。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所述第四接管104和所述阻隔片105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设有防腐层,避免腐蚀。
另一方面,所述阻隔片105与所述夹角110、所述夹角`107、可以是多种方式构成,例如:
方式1,所述阻隔片105与所述夹角110、所述夹角`107、可以是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防水胶水密封;
方式2,所述阻隔片105与所述夹角110、所述夹角`107、可以是一体铸成;
方式3,所述阻隔片105与所述夹角110、所述夹角`107、可以是焊接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一端11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接管101与所述第二接管102之间的夹角110的宽度相等,以减小水流阻力,结构紧凑。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二端108的厚度与所述第三接管103与所述第四接管104之间的夹角`107的宽度相等,以减小水流阻力,结构紧凑。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阻隔片105的两侧面均设有向内凹的弧面1051,用于减小阻力,进一步提高水流速。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所述阻隔片105与所述夹角110、所述夹角`107分体连接的情况下,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一端111具有凹陷弧面1052,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二端108具有凹陷弧面`1053,所述夹角110具有凸出弧面,所述夹角`107具有凸出弧面`。
具体地,所述凹陷弧面1052与所述凸出弧面相适配,所述凹陷弧面`1053与所述凸出弧面`相适配。所述阻隔片105的上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部密封连接,所述阻隔片105的下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下部密封连接,避免相邻的所述第一条水道和所述第二条水道内部的水相互掺杂。
此外,在所述阻隔片105与所述夹角110、所述夹角`107一体构成的情况下,在铸造所述主管100时直接将所述阻隔片105铸造在所述主管100的内部,并将所述空腔直接分割成所述第一通道109和所述第二通道106,密封性较好,且节省安装工序。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所述第四接管104的端部内壁均设有坡面,便于水流通。进一步地,坡度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的内壁均设有螺纹,用于与各自所对应的管道连接,以此实现管道连接走水。
本申请是利用在一个管件中构建两路通路的办法,来实现两路水管走水,也就是说在有限的高度空间里实现两路完全独立的水流通路。
本申请解决了两条水管路的高度问题,和流阻及流量损失问题,两路水力达到平衡。大大降低高度,可节省建筑的使用空间,进而降低了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空腔的主管(100);
第一接管(101),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一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第二接管(102),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二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第三接管(103),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三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第四接管(104),设置于所述主管(100)的第四侧、并与所述空腔连通;
阻隔片(105),设于所述空腔,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一端(111)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接管(101)与所述第二接管(102)之间的夹角(110),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二端(108)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三接管(103)与所述第四接管(104)之间的夹角`(107),用于将所述空腔隔成第一通道(109)和第二通道(106);
其中,所述第三接管(103)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水平设置,所述第四接管(104)与所述第二接管(102)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接管(102)与所述第二通道(106)、所述第三接管(103)连通,并形成第一条水道,所述第一接管(101)与所述第一通道(109)、所述第四接管(104)连通,并形成第二条水道,以使得相邻的所述第一条水道和所述第二条水道处于同一高度,进而实现双侧走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所述第四接管(104)和所述阻隔片(105)为一体铸造而成或分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100)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一端(111)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接管(101)与所述第二接管(102)之间的夹角(110)的宽度相等;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二端(108)的厚度与所述第三接管(103)与所述第四接管(104)之间的夹角`(107)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片(105)的两侧面均为向内凹的弧面(105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一端(111)具有凹陷弧面(1052),所述阻隔片(105)的第二端(108)具有凹陷弧面`(1053),所述夹角(110)具有凸出弧面,所述夹角`(107)具有凸出弧面`;
其中,所述凹陷弧面(1052)与所述凸出弧面相适配,所述凹陷弧面`(1053)与所述凸出弧面`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隔片(105)的上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部密封连接,所述阻隔片(105)的下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下部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和所述第四接管(104)的内壁均设有螺纹,用于与各自所对应的管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管(100)与所述第一接管(101)、所述第二接管(102)、所述第三接管(103)、所述第四接管(104)和所述阻隔片(105)均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CN201821977654.XU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Active CN209262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7654.XU CN209262498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77654.XU CN209262498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2498U true CN209262498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4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77654.XU Active CN209262498U (zh) 2018-11-28 2018-11-28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24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93390C (fi) Kaksinkertaisesti suljettu nesteensiirtojärjestelmä
US11964245B2 (en) Chemical injection system for connection to a chemical tank and a process line
CN209262498U (zh) 一种双侧走水的四通管件
CN209262496U (zh) 一种四通管件
CN209262497U (zh) 一种可实现两个水路平面交叉通过的管件
CN205447078U (zh) 一种钢塑复合管的电熔连接管件
CN215367595U (zh) 建筑排水用防漏管道系统
CN210687345U (zh) 一种防漏止污的内衬金属管件
CN207486269U (zh) 一种大口径钢管与玻璃钢管的连接装置
CN209726522U (zh) 全塑料内胆承压储热水箱
CN214331827U (zh) 分集水器及组合式分集水装置
CN202091662U (zh) 塑钢缠绕管顺插口结构
CN206831035U (zh) 一种可拆卸过桥管道
CN209011839U (zh) 一种基于隧道管片模数布置的预埋套筒安装系统
CN209876088U (zh) 一种可360度旋转的防爆角阀
CN206929457U (zh) 一种方便组合的给水管
CN220152142U (zh) 一种耐高温不锈钢弯头
GB2063957A (en) Floor and wall heating panel
CN209495467U (zh) 一种热水器用双管式管道排空结构
CN2111182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管道耐压塞
CN209654831U (zh) 一种建筑给水热熔焊接管道卡压连接转换器
CN211200594U (zh) 一种存水弯管件
CN218992716U (zh) 连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pccp)的球墨铸铁管件
CN112728262A (zh) 分集水器及组合式分集水装置
CN214889674U (zh) 一种国六用压力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325

Address after: Room 3110, No. 17, Tianshan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ikong customized hom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KONG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110, No. 17 Tianshan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64006

Patentee after: Sikong customized hom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110, No. 17 Tianshan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264006

Patentee before: Sikong customized hom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MINGSHI XINGXIN HVA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