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60714U -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60714U
CN209260714U CN201821662963.8U CN201821662963U CN209260714U CN 209260714 U CN209260714 U CN 209260714U CN 201821662963 U CN201821662963 U CN 201821662963U CN 209260714 U CN209260714 U CN 209260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ke
ring
pile sinking
guiding
regula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629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迪
白雪
陈启民
杨国亮
曾高尚
吴菊华
陈佳
陈志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18216629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60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60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6071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用于对桩进行导向,所述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桩周围的支撑平台、以及至少四个沿桩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所述导向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所述导向调节机构上设有顶撑体,所述顶撑体在导向调节机构驱动下顶靠在桩的侧壁上、或者远离桩的侧壁。通过设置导向调节机构,在沉桩过程中,导向调节机构对桩起到稳定和导向作用。当桩的出现偏向的时候,调整相应方位的导向调节机构,修正沉桩的方向。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可方便快捷的调整沉桩的偏向、并保持沉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的进展,提高沉桩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海区域打桩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沉桩作业过程中,需根据施工工艺规范要求,严格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钢管桩合理承载。在海域作业环境下,为避免受风浪、水流及复杂河床地质环境等因素影响,通常需设置沉桩的导向装置,以防止桩倾斜、偏位等现象发生。同时,由于桩身表面设置有较多为安装牺牲阳极等物件的基座,在沉桩的过程中,基座本身极易与导向框所安设的位置相冲突,其调整过程异常繁琐,且在调试完成后,使基座通过前,导向轮并末与桩接触,仅靠桩嵌入河床部位的锚定力来保持桩体垂直度,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可方便快捷的调整沉桩的偏向、并保持沉桩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用于对桩进行导向,所述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桩周围的支撑平台、以及至少四个沿桩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所述导向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平台上,所述导向调节机构上设有顶撑体,所述顶撑体在导向调节机构驱动下顶靠在桩的侧壁上、或者远离桩的侧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作用在导向调节机构上、用于调节顶撑体在桩的侧壁上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的液压缸、一端与液压缸相铰接的一级液压臂、以及二级液压臂,所述一级液压臂为中空的,所述二级液压臂一端位于一级液压臂中、另一端与顶撑体连接,所述液压缸驱动二级液压臂在一级液压臂中伸缩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调节机构还包括检压器,所述检压器与液压缸相连、用以检测液压缸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顶撑体为圆弧状的固定环,所述二级液压臂相连接在固定环的圆弧外侧面中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包括调整环、滑移环和调滑栓,所述滑移环与调整环为同心环,所述滑移环安装在调整环的圆弧内侧面、并可沿调整环圆弧内侧面滑动,所述调整环圆弧外侧面与二级液压臂相连接,所述调滑栓穿设在调整环和滑移环中。
优选地,所述滑移环与桩的侧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大于0.04,所述滑移环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撑平台上的承载板、一端固定在承载板的液压顶、以及连接在液压顶另一端的支撑半环,所述支撑半环支撑在一级液压臂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插装在桩周围的纵向钢梁、固定在纵向钢梁上的横向钢梁、以及固定在横向钢梁上的平台板。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至少包括四个沿桩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在沉桩过程中,导向调节机构上的顶撑体顶撑在桩的侧壁上,导向调节机构对桩起到稳定和导向作用。当桩的出现偏向的时候,调整相应方位的导向调节机构,加大导向调节机构上的顶撑体施加在桩的侧壁上的压力,从而修正沉桩的方向。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可方便快捷的调整沉桩的偏向,保持沉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的进展,提高沉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桩调整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圈的放大图,该图省略了平台板和桩。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省略了液压缸和检压器。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图省略了顶撑体。
元件标号说明
1 桩
11 牺牲阳极
2 导向调节机构
21 顶撑体
211 调整环
212 滑移环
213 调滑栓
22 液压缸
23 一级液压臂
24 二级液压臂
25 检压器
3 高度调节机构
31 承载板
32 液压顶
33 支撑半环
4 支撑平台
41 横向钢梁
42 纵向钢梁
43 平台板
5 海平面线
6 冲击锤
7 连接杆
8 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用于对桩1进行导向,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桩1周围的支撑平台4、以及至少四个沿桩1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2,导向调节机构2安装在支撑平台4上,导向调节机构2上设有顶撑体21,顶撑体21在导向调节机构2驱动下顶靠在桩1的侧壁上、或者远离桩1的侧壁。在沉桩工作中,将支撑平台4安装在桩1的四周,导向调节机构2安装在支撑平台4、且位于海平面线5以上。调整好导向调节机构2的位置,利用导向调节机构2上的顶撑体21抵靠在桩1的侧壁,通过导向调节机构2的驱动,顶撑体21对桩1的侧壁施加压力,对桩1起到稳定和导向作用。沉桩调整导向装置至少包括四个沿桩1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2,在沉桩过程中,当桩1出现偏向的时候,调整相应方位的导向调节机构2,加大该导向调节机构2上的顶撑体21施加在桩1的侧壁上的压力,从而修正沉桩的方向。对于侧壁上设有牺牲阳极11等物件的桩1,除四个沿桩1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2外,还可以根据牺牲阳极11的布置情况再额外布置导向调节机构2,沉桩过程中,牺牲阳极11将碰触到某个或者某几个导向调节机构2的顶撑体21时,调节该导向调节机构2,使顶撑体21远离桩1的侧壁,避开牺牲阳极11,其余的导向调节机构2可以继续对桩1进行支撑导向,从而不会影响到沉桩施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可方便快捷的调整沉桩的偏向、并保持沉桩的稳定性,且在沉桩过程中,快速的避开桩1的侧壁上的牺牲阳极11等物件,保证施工的进展,提高沉桩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调节机构2为四个,沉桩调整导向装置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3作用在导向调节机构2上、用于调节顶撑体21在桩1的侧壁上的高度。其中,导向调节机构2的运动形式可以有多种,导向调节机构2可以整体的上下运动,从而调节顶撑体21在桩1的侧壁上的高度。导向调节机构2可以是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平台4上,顶撑体21设置在其另一端,以此通过导向调节机构2的转动来调节顶撑体21在桩1的侧壁上的高度。在沉桩过程中,牺牲阳极11将碰触到导向调节机构2的顶撑体21时,调节导向调节机构2,使顶撑体21远离桩1的侧壁,避开牺牲阳极11,然后调节高度调节机构3,升高顶撑体21的位置,再调节导向调节机构2,使顶撑体21重新顶撑在桩1的侧壁上,从而保证在沉桩过程中导向调节机构2的顶撑体21始终顶撑在桩1的侧壁上,保证沉桩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设计,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平台4上的液压缸22、一端与液压缸22相铰接的一级液压臂23、以及二级液压臂24,一级液压臂23为中空的,二级液压臂24一端位于一级液压臂23中、另一端与顶撑体21连接,液压缸22驱动二级液压臂24在一级液压臂23中伸缩运动。液压缸22提供动力驱动一级液压臂23在二级液压臂24中伸缩运动,从而带动顶撑体21远离或者朝向桩1的侧壁运动,并且通过调节液压缸22的液压压力,来调节顶撑体21施加在桩1的侧壁的压力,实现对沉桩方向的调整。一级液压臂23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液压缸22连接,因此通过一级液压臂23的上下转动,即可调节顶撑体21在桩1的侧壁上的高度。作为优选设计,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导向调节机构2还包括检压器25,检压器25与液压缸22相连、用以检测液压缸22的压力。在沉桩过程中,通过检压器25来判断顶撑体21对桩1的侧壁的施力情况,进而判断沉桩是否出现偏移。常用的一级液压臂23外径为45cm,二级液压臂24外径为35cm。
作为优选设计,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撑体21为圆弧状的固定环,二级液压臂24相连接在固定环的圆弧外侧面中部。固定环的圆弧内侧面用于与桩1的侧壁抵靠。固定环的圆弧内侧面的半径尺寸可以根据桩1的直径尺寸确定,从而增加固定环与桩1的侧壁的受力面积,使受力更均匀,顶撑效果好。进一步地,固定环包括调整环211、滑移环212和调滑栓213,滑移环212与调整环211为同心环,滑移环212安装在调整环211的圆弧内侧面、并可沿调整环211圆弧内侧面滑动,调整环211圆弧外侧面与二级液压臂24相连接,调滑栓213穿设在调整环211和滑移环212中。将调滑栓213从滑移环212中拧出,滑移环212可相对调整环211滑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固定环与桩1的侧壁的接触位置,滑移环212滑动到相应位置后,再次拧入调滑栓213,将滑移环212与调整环211相固定。优选地,滑移环212与桩1的侧壁的摩擦系数不大于0.04,滑移环21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防止滑移环212对桩1的侧壁上的油漆产生损伤。
作为优选设计,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在支撑平台4上的承载板31、一端固定在承载板31的液压顶32、以及连接在液压顶32另一端的支撑半环33,支撑半环33支撑在一级液压臂23下端。液压顶32竖向布置,通过液压顶32的的伸缩,升高支撑半环33,支撑半环33带动一级液压臂23向上转动,从而使顶撑体21向上运动。优选地,液压顶32为自动液压顶32,调节更方便。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4包括插装在桩1周围的纵向钢梁42、固定在纵向钢梁42上的横向钢梁41、以及固定在横向钢梁41上的平台板43。横向钢梁41和平台板43位于海平面线5以上,导向调节机构2的液压缸22和检压器25固定在横向钢梁41上,高度调节机构3的承载板31通过螺栓8固定在平台板43上。
本实施例中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可适用于直径为2.5m-3.5m的桩1。四个导向调节机构2沿桩1的周向均匀布置,沉桩施工是通过连接杆7带动冲击锤6对桩1的顶部进行锤击来进行的。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的操作步骤为:a.启动液压缸22,驱动二级液压臂24在一级液压臂23中伸出,滑移环212顶在桩1的侧壁上,并根据桩1的偏移方向,增大偏移方向侧的液压缸22的压力,调整沉桩方向;b.通过冲击锤6的锤击,进行沉桩施工;c.桩1下沉到牺牲阳极11将碰到固定环时,使二级液压臂24收缩,启动自动液压顶,自动液压顶向上顶伸,支撑半环33带动一级液压臂23向上转动,固定环向上跨过牺牲阳极11,调节液压缸22再次驱动二级液压臂24从一级液压臂23伸出至滑移环212顶撑在桩1的侧壁上;d.继续利用冲击锤6的锤击,进行沉桩施工,再次出现牺牲阳极11将碰到滑移环212时,重复步骤c。
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可快速的调节沉桩方向,沉桩导向效果好,并可以快速调节导向装置避开牺牲阳极11等物件,保证沉桩过程中始终对桩1的进行顶撑和导向,实现了准确打桩,保护了沉桩的质量。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用于对桩(1)进行导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桩(1)周围的支撑平台(4)、以及至少四个沿桩(1)周向均匀布置的导向调节机构(2),所述导向调节机构(2)安装在支撑平台(4)上,所述导向调节机构(2)上设有顶撑体(21),所述顶撑体(21)在导向调节机构(2)驱动下顶靠在桩(1)的侧壁上、或者远离桩(1)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作用在导向调节机构(2)上、用于调节顶撑体(21)在桩(1)的侧壁上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调节机构(2)包括固定在支撑平台(4)上的液压缸(22)、一端与液压缸(22)相铰接的一级液压臂(23)、以及二级液压臂(24),所述一级液压臂(23)为中空的,所述二级液压臂(24)一端位于一级液压臂(23)中、另一端与顶撑体(21)连接,所述液压缸(22)驱动二级液压臂(24)在一级液压臂(23)中伸缩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调节机构(2)还包括检压器(25),所述检压器(25)与液压缸(22)相连、用以检测液压缸(22)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体(21)为圆弧状的固定环,所述二级液压臂(24)相连接在固定环的圆弧外侧面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包括调整环(211)、滑移环(212)和调滑栓(213),所述滑移环(212)与调整环(211)为同心环,所述滑移环(212)安装在调整环(211)的圆弧内侧面、并可沿调整环(211)圆弧内侧面滑动,所述调整环(211)圆弧外侧面与二级液压臂(24)相连接,所述调滑栓(213)穿设在调整环(211)和滑移环(21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环(212)与桩(1)的侧壁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大于0.04,所述滑移环(212)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在支撑平台(4)上的承载板(31)、一端固定在承载板(31)的液压顶(32)、以及连接在液压顶(32)另一端的支撑半环(33),所述支撑半环(33)支撑在一级液压臂(23)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桩调整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4)包括插装在桩(1)周围的纵向钢梁(42)、固定在纵向钢梁(42)上的横向钢梁(41)、以及固定在横向钢梁(41)上的平台板(43)。
CN201821662963.8U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60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2963.8U CN209260714U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62963.8U CN209260714U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60714U true CN209260714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62963.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260714U (zh) 2018-10-12 2018-10-12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60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4875B2 (en) Gravity foundations for tidal stream turbines
US7307356B2 (en) 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water current (including tidal stream) turbines
US20130298815A1 (en) Floating marine structure
US4063428A (en) Method of deflecting ice at upright columns submerged in water of stationary or floating structures in marine areas in which the occurence of ice may be expected, and ice deflector assembly therefor
CN209260714U (zh) 一种沉桩调整导向装置
CN113356208A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斜桩群沉桩的稳桩架及沉桩方法
WO2013068717A1 (en) Pile driving
US20130101359A1 (en) Anchoring element for a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CN106149723A (zh) 土木工程用打桩机
CN204780836U (zh) 一种可调节浮式固定钻孔平台
US4968181A (en) Shock absorber and method for offshore jack-up rigs
CN116537191A (zh) 内嵌式大型钢管桩防溜缓冲器装置
FI66953C (fi) Lyftbar plattform
CN102493453B (zh) 液压动力静力协同压桩机
CN105443311A (zh) 固定于水底的潮流能发电装置
KR102629057B1 (ko) 파일 계류 장치
CN211773459U (zh) 用于水电站进水口的自浮式拦漂排
CN104988921B (zh) 多功能护栏抢修车
CN105781429A (zh) 一种旋挖钻机的配重装置及具有其的旋挖钻机
CN209264169U (zh) 一种用于边坡锚杆承载力检测的应力波激发装置
CN207959207U (zh) 打桩机平台的步履式行走机构
CN217231827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斜桩群沉桩的稳桩架
CN212535538U (zh) 全液压反循环钻机
KR20150108645A (ko) 잭업레그를 갖는 선박 또는 해양구조물
CN218990136U (zh) 一种淤泥质粉黏土中水泥搅拌桩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