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8347U -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8347U
CN209258347U CN201821805914.5U CN201821805914U CN209258347U CN 209258347 U CN209258347 U CN 209258347U CN 201821805914 U CN201821805914 U CN 201821805914U CN 209258347 U CN209258347 U CN 2092583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rame
floatability
building structur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59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ai Xi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ai Xi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ai Xi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ai Xing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59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83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83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83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在框架与屋顶之间形成有功能设备夹层,基础漂浮于江河、湖泊或海上,人们使用时,水循环水泵则抽送江河、湖泊或海上的水,并经过水循环格栅后,再排回江河、湖泊或海上,通过水循环格栅吸收框架内热量以进行散热制冷,使得室内具有且保持对人体舒适的温度;另外,通过在基础上表面的边角设置平衡配重格槽,可在平衡配重格槽内种植花卉,不仅可基础进行平衡调节,而且具有绿化美观效果;再者,当室内温度较低时,太阳能光伏板吸收的能量可对加热储水水箱进行加热,并通过控制三通电磁控制阀、排水电磁控制阀和热水循环水泵,即可对经过加热的位于加热储水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以进行制暖,提高室内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尤其是去海洋、湖泊游玩的人会越来越多。传统的水上游玩大多使用轮船或者豪华游艇作为主要载体,致使水上游玩项目的费用昂贵,且供游客游玩的时间、空间较为局限。
目前,有很多基于水上娱乐、休闲或居住而开发出来的漂浮建筑,由于其休闲娱乐空间集中且小,存在散热不足问题。
本实用新型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包括基础、框架和屋顶,在框架与屋顶之间形成有功能设备夹层,基础漂浮于江河、湖泊或海上,人们使用时,位于功能设备夹层的水循环水泵则抽送江河、湖泊或海上的水,并经过设置在框架内侧的水循环格栅后,最终从排水管排回江河、湖泊或海上,通过水循环格栅吸收框架内热量以进行散热,使得框架内具有且保持对人体舒适的温度,且具有噪音小,环境安静的特点,避免了人们长时间处在空调框架内所引起的各种弊端;另外,通过在基础上表面的边角设置平衡配重格槽,可在平衡配重格槽内种植花卉,不仅可基础进行平衡调节,而且具有绿化美观效果;再者,设备控制夹层还设有加热储水水箱,当框架内温度较低时,太阳能光伏板吸收的能量可对加热储水水箱进行加热,并通过控制三通电磁控制阀、排水电磁控制阀和热水循环水泵,即可对经过加热的位于加热储水水箱内的水进行循环,以进行制暖,提高框架内温度,具有供暖作用,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包括可漂浮在水上的基础1、框架2和屋顶3,所述框架2底部固定连接于基础1上,所述屋顶3跨设于框架2顶部,所述屋顶3与框架2之间形成有功能设备控制夹层4,所述框架2周向及顶部设有中空的且相互连通的水循环格栅5,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设有冷水循环水泵6,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进水输入端连接有设在框架2侧面且向下延伸伸入水中的吸水管7,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与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连接,所述水循环格栅5排水端连接有设在框架2侧面的排水管8。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基础1上表面边角设有平衡配重格槽13,所述平衡配重格槽13内填充配重物体以对基础1进行平衡调节。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屋顶3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31,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设有蓄电池组9,所述蓄电池组9与太阳能光伏板31电性连接以用于存储太阳能光伏板31所转化的电能,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与蓄电池组9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还设有具有加热管的加热储水水箱10,所述加热储水水箱10内的加热管与蓄电池组9电连接,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与加热储水水箱10进水端及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通过三通电磁控制阀71连接,所述排水管8下端部设有排水电磁控制阀81,所述加热储水水箱10出水端与排水电磁控制阀81之间设有热水循环水泵20,所述水循环格栅5出水端连接于热水循环水泵20输出端与排水电磁控制阀81之间。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排水管8与吸水管7分别沿竖向设置于框架2内相向两对侧面上。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屋顶3包括两斜面3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31设在斜面32上。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框架2由钢结构制成。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基础1包括支撑板块11,所述支撑板块11底部设有用于提供浮力支撑的浮力结构12。
如上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浮力结构12为浮筒和/或EPS漂浮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具有制冷水循环水路和制暖水循环水路,通过水流循环,使得框架内具有对人体舒适的温度,可适应于各种人群,避免了采用空调制冷或制热所带来的弊端,适合人能四季休闲使用,且节能环保。
2、框架内所形成的空间为使用者的活动空间,该活动空间与功能设备夹层分开并隔音,即通过在框架顶部与屋顶之间设置功能设备夹层,不仅可以有效隔绝水循环水泵等用电设备所产生的噪音,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避免了屋顶因日照所产生的热量辐射于框架内的活动空间,进一步保证水循环散热的有效性。
3、为了节能环保,在屋顶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其转化的电能则存储于蓄电池组上,该蓄电池组则可向包括水循环水泵、照明系统等用电设备相应供给电能,实现能源自给。
4、为了进一步保证噪音最小化,所述排水管的下端浸没伸入水中,可避免水流循环过程中产生噪声。
5、通过在基础上表面的边角设置平衡配重格槽,可在平衡配重格槽内种植花卉或其他配重物以对基础进行平衡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础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和制暖水循环水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包括可漂浮在水上的基础1、框架2和屋顶3,所述框架2底部固定连接于基础1上,所述屋顶3跨设于框架2顶部,所述屋顶3与框架2之间形成有功能设备控制夹层4,所述框架2周向及顶部设有中空的且相互连通的水循环格栅5,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设有水循环水泵6,所述水循环水泵6进水输入端连接有设在框架2侧面且向下延伸伸入水中的吸水管7,所述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与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连接,所述水循环格栅5排水端连接有设在框架2侧面的排水管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循环水泵6启动时,水流不断流经水循环格栅5,通过水流循环,水循环格栅5则吸收框架2内的热量,使得框架内具有对人体舒适的温度,并可适应于各种人群,避免了采用空调降温散热的弊端。
所述基础1边角设有平衡配重格槽13,所述平衡配重格槽13内填充配重物体以对基础1进行平衡调节。所述配重物体可以是植物花卉或其他,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平衡配重格槽13内种植相应的花卉,通过填充泥土,不仅起到配重平衡调节作用,而且可以进一步对基础1边角进行绿化,具有美观效果。
另外,框架2内所形成的空间为使用者的活动空间,该活动空间与功能设备夹层分开并隔音,即通过在框架顶部与屋顶之间设置功能设备夹层,不仅可以有效隔绝水循环水泵等用电设备所产生的噪音,而且还避免了屋顶因日照所产生的热量辐射于框架内的活动空间,进一步保证水循环散热的有效性。
为了节能环保,在所述屋顶3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31,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设有蓄电池组9,所述蓄电池组9与太阳能光伏板31电性连接以用于存储太阳能光伏板31所转化的电能,所述水循环水泵6与蓄电池组9电性连接,同时该蓄电池组则可向照明系统等用电设备相应供给电能,实现能源自给。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还设有具有加热管的加热储水水箱10,所述加热储水水箱10内的加热管与蓄电池组9电连接,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与加热储水水箱10进水端及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通过三通电磁控制阀71连接,所述排水管8下端部设有排水电磁控制阀81,所述加热储水水箱10出水端与排水电磁控制阀81之间设有热水循环水泵20,所述水循环格栅5出水端连接于热水循环水泵20输出端与排水电磁控制阀81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两条循环水路,即制冷循环水路和制暖循环水路,如图7所示,由加热储水水箱10、三通电磁控制阀71、水循环格栅5和热水循环水泵20连接形成制暖水循环水路;由吸水管7、冷水循环水泵6、三通电磁控制阀71、水循环格栅5、排水电磁控制阀81和排水管8连接形成制冷水循环水路。
在夏季当进行制冷时,冷水循环水泵6开启工作,热水循环水泵20关闭,三通电磁控制阀71则关闭与加热储水水箱10进水端连接的阀口,并打开其与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及与冷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的阀口打开连通,排水电磁控制阀81打开,因此,使得经由吸水管7吸入的冷水,通过冷水循环水泵6抽送至水循环格栅5内,最后流经排水电磁控制阀81和排水管7排出,如此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水循环格栅5则不断地吸收框架2内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以致达到降低框架2内的温度,使得人们在框架2内可舒适地休闲,更利于人们健康。
在冬季当进行制暖时,热水循环水泵20开启工作,冷水循环水泵6关闭,三通电磁控制阀71则打开与加热储水水箱10进水端连接及与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的阀口,并关闭排水电磁控制阀81,因此,使得经过加热的位于加热储水水箱10内的热水,通过热水循环水泵20抽送至水循环格栅5内,最后再回流至加热储水水箱10内,如此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水循环格栅5则不断地向框架2内释放热量,通过热交换以致达到提高框架2内的温度,使得人们在框架2内可舒适地休闲,更利于人们健康。
为了进一步保证噪音最小化,所述排水管8下端浸没伸入水中,因此,可避免水流循环过程中产生噪声。
为了有效地与框架内的空间进行热交换,以及便于管路铺设,所述排水管8与吸水管7分别沿竖向设置于框架2内相向两对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屋顶3可以采用平面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其中,优选所述屋顶3包括两斜面3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31设在斜面32上。
为了保证框架2的稳定可靠,以及便于组装连接,所述框架2由钢结构制成,框架的所有构件均标准化制造,进而使得框架模块化,提高生产及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了漂浮于水上,所述基础1包括支撑板块11,所述支撑板块11底部设有用于提供浮力支撑的浮力结构12,所述浮力结构12根据需要可以为浮筒或EPS漂浮板,或二者的结合。

Claims (9)

1.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漂浮在水上的基础(1)、框架(2)和屋顶(3),所述框架(2)底部固定连接于基础(1)上,所述屋顶(3)跨设于框架(2)顶部,所述屋顶(3)与框架(2)之间形成有功能设备控制夹层(4),所述框架(2)周向及顶部设有中空的且相互连通的水循环格栅(5),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设有冷水循环水泵(6),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进水输入端连接有设在框架(2)侧面且向下延伸伸入水中的吸水管(7),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与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连接,所述水循环格栅(5)排水端连接有设在框架(2)侧面的排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上表面边角设有平衡配重格槽(13),所述平衡配重格槽(13)内填充配重物体以对基础(1)进行平衡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3)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31),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设有蓄电池组(9),所述蓄电池组(9)与太阳能光伏板(31)电性连接以用于存储太阳能光伏板(31)所转化的电能,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与蓄电池组(9)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控制夹层(4)内还设有具有加热管的加热储水水箱(10),所述加热储水水箱(10)内的加热管与蓄电池组(9)电连接,所述冷水循环水泵(6)排水输出端与加热储水水箱(10)进水端及水循环格栅(5)进水端通过三通电磁控制阀(71)连接,所述排水管(8)下端部设有排水电磁控制阀(81),所述加热储水水箱(10)出水端与排水电磁控制阀(81)之间设有热水循环水泵(20),所述水循环格栅(5)出水端连接于热水循环水泵(20)输出端与排水电磁控制阀(8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与吸水管(7)分别沿竖向设置于框架(2)内相向两对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3)包括两斜面(32),所述太阳能光伏板(31)设在斜面(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由钢结构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1)包括支撑板块(11),所述支撑板块(11)底部设有用于提供浮力支撑的浮力结构(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结构(12)为浮筒和/或EPS漂浮板。
CN201821805914.5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Active CN2092583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5914.5U CN209258347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5914.5U CN209258347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8347U true CN209258347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5914.5U Active CN209258347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83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213A (zh) * 2018-11-02 2019-03-29 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CN111350167A (zh) * 2020-04-12 2020-06-30 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预制漂浮建筑及扩岛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33213A (zh) * 2018-11-02 2019-03-29 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CN111350167A (zh) * 2020-04-12 2020-06-30 宁波高新区零零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吹填预制漂浮建筑及扩岛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5947B (zh) 一种自循环温室大棚
CN203884310U (zh) 一种新型自循环温室大棚
CN202232330U (zh) 储热式太阳能温室大棚
CN209258347U (zh)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CN106091408A (zh) 具有分层水箱的太阳能室内供暖系统
CN201747080U (zh) 生态房结构
CN109533213A (zh) 一种可漂浮移动建筑结构
CN205536294U (zh) 一种农村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与井水结合的制冷与供暖装置
CN208137535U (zh) 一种有利于保温的绿色生态农房
CN212405448U (zh) 一种利用地下设施实现温度调节的节能型房屋建筑
CN105318409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室内供暖装置
CN103975800B (zh) 蔬果大棚利用太阳能供暖装置
CN207347207U (zh) 海面用太阳能海水淡化器
CN203050154U (zh)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CN210917982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CN2624125Y (zh) 高效恒温太阳能热水器
CN103255930B (zh) 一种房、风、光三位一体能输出电力的低碳宜居建筑新技术
CN201412919Y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
CN206989385U (zh) 一种水媒空调系统
CN200955872Y (zh) 微承压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
CN108571190A (zh) 一种太阳能游泳池
CN107839728A (zh) 多功能建筑工地热水供给车
CN104848580B (zh) 太阳能联合供暖制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76055U (zh) 热泵、太阳能双效采暖装置
CN2341084Y (zh) 防冻扇形挂式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