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747080U - 生态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生态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747080U CN201747080U CN2010202731899U CN201020273189U CN201747080U CN 201747080 U CN201747080 U CN 201747080U CN 2010202731899 U CN2010202731899 U CN 2010202731899U CN 201020273189 U CN201020273189 U CN 201020273189U CN 201747080 U CN201747080 U CN 20174708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eenhouse
- house structure
- ecological house
- cellar
- liv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90—Passive houses; Double facade technolo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房结构,其具有室内生活区,在该室内生活区的向阳一侧搭建了至少一个温室,所述的温室的墙壁与顶面均以透明材质制成,该室内生活区与温室相接的一侧墙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口,使该温室内的空气能够进入该室内生活区;该室内生活区另一侧的墙壁上则设有回风口,该回风口连通有回风管道,该回风管道沿该背阳侧墙壁往下延伸至地底,然后穿行地底直至导通入所述的温室中。本实用新型还在地下挖设有蓄热器地窖,该蓄热器地窖中置入有一个六面封闭的钢制储水容器,在该储水容器通过管路与生态房结构的屋顶上装设的太阳能吸热装置循环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空气流通性好,能够主动调节室温,以及热水储量大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独栋房屋结构,无论是一层结构,还是两层、三层结构,其室内通风主要通过门窗进行。然而,室外的空气通过门窗直接进入室内,将对室温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可能使人感觉不适。例如,在寒冷的冬天,若打开门窗,室温降低过多的情况下,会使人感冒生病;若不开门窗,又感觉干燥、气闷。另外,在夜间、外出时间,开放门窗将破坏居室的私密性,并降低安全系数。
为了调节室温,现代家庭一般需要安装暖气装置和空调装置,而暖气装置和空调装置均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费用较高,夏季使用空调还将向室外排放废热,并不环保。
另外,现有的房屋结构,已开始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而,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直接安装在屋顶上,因此,为了安全等考虑,容积有限,一旦用水量稍大,热水即开始不敷使用。另外,由于容积限制,总储热量也有限,即使不使用,也会慢慢降温,到夜间就没有热水可用了。
可见,现有的房屋结构,在通风、用水等方面还有不尽完善之处,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办法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房结构,是为了解决现有房屋结构中存在的通风、用水方面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房结构,其具有室内生活区,其特征在于:在该室内生活区的向阳一侧搭建了至少一个温室,所述的温室的墙壁与顶面均以透明材质制成,在地下挖设有恒温换热地窖;
在该温室的向阳侧低处设有至少一根温室进风管,在温室的背阳侧高处设有至少一根温室出风管,该温室进风管与温室出风管均连通至该恒温换热地窖中;
该室内生活区的各个房间的向阳侧的低处设有至少一根室内进风管,背阳侧的高处设有至少一根室内出风管,且该室内进风管与室内出风管均连通至该恒温换热地窖中。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温室内连通有新风管道,该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该温室的背阳侧的低处,另一端与室外相通。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恒温换热地窖建造在地底1.5米以下。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恒温换热地窖的体积与室内生活区的体积之比大于或者等于1∶20。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地下挖设有蓄热器地窖,该蓄热器地窖具有一个六面封闭的储藏空间,该储藏空间的壁面均用砖砌挡土墙护持住,在该砖砌挡土墙上再粉刷有水泥沙浆;在该储藏空间中预先置入有至少一个六面封闭的钢制储水容器,该储水容器的外壁与该储藏空间的内壁之间均用空气墙分隔开,该储水容器的底部用至少三个立柱支撑住。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储水容器通过管路与生态房结构的屋顶上装设的太阳能吸热装置循环连通。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该管路上设有水泵,在该储水容器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该水泵电连接。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生态房结构内的用水点通过出水管道与该储水容器相连通,该储水容器还以进水管道连通至水源。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在该生态房结构的屋顶还设有挡水墙,在该挡水墙的低处设有雨水管,该雨水管向下导通至地面下挖设的雨水收集坑。
在一个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该室内生活区包括客厅、一楼卧室、二楼卧室、储物间、卫生间、餐厅及厨房,该卧室与客厅东西向相邻,它们的南侧是所述的温室,北侧是所述的储物间、餐厅及厨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
1、温室能够提供新鲜洁净的空气,而且空气流通性好,不必敞开门窗,保证了私密性和安全性;
2、利用地底温度的恒定性,在不消耗能源的条件下调节室温,使室温始终处于宜居环境;
3、利用蓄热器地窖,提高了热水储量,可供多人使用;
4、蓄热器地窖的保温效果好,利于热水长时间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户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基础排风管平面步骤图;
图4是蓄热器地窖的纵向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要了解本生态房结构的整体结构,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除了具有客厅91、一楼卧室92、储物间93、卫生间94、餐厅95、厨房96以及二楼卧室97等常见室内生活区外,还在房屋向阳一侧(以北半球为例,指房屋的南侧)搭建了一个温室10(在温室10中种植植物或者蔬菜,以提供洁净空气),并在地下挖设有恒温换热地窖60、蓄热器地窖20以及数个雨水收集坑40。在本实施例中,一楼卧室92与客厅91东西向相邻,它们的南侧是所述的温室10,北侧是所述的储物间93、餐厅95及厨房96。当然,在不同的设计思想指导下,室内生活区的户型格局可以作出很多改变,本实施例仅仅是一个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请结合图1、图2、图3所示,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
所述的温室10的墙壁与顶面均以透明材质(如玻璃或者透明塑料)制成,以使阳光能够顺利进入温室10内,促进温室10中绿色植物(花草、树木、蔬菜等等)的生长;
在该温室10的向阳侧低处设有至少一根温室进风管12,在温室10的背阳侧高处设有至少一根温室出风管11,该温室进风管12与温室出风管11均连通至该恒温换热地窖60中。因此,该温室10在日照辐射作用下将产生自然流动,由于温室10的向阳侧与背阳侧所受到的日光辐射强度不同,以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等特性,该温室10中的空气将自行由向阳侧的低处向背阳侧的高处流动,从而使得温室10中的空气在正压作用下由该温室出风管11自行进入该恒温换热地窖60,而该恒温换热地窖60中空气则在负压作用下,自行由该温室进风管12进入温室10中。
同样,该室内生活区的各个房间中,如上述客厅91、一楼卧室92、储物间93、卫生间94、餐厅95、厨房96以及二楼卧室97中,其向阳侧的低处设有至少一根室内进风管14,背阳侧的高处设有至少一根室内出风管13,且该室内进风管14与室内出风管13均连通至该恒温换热地窖60中。同样由于室内生活区的各个房间的向阳侧与背阳侧所受到的日光辐射强度不同,以及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等特性,各房间中的空气将自行由向阳侧的低处向背阳侧的高处流动,从而使得该房间中的空气在正压作用下由该室内出风管13自行进入该恒温换热地窖,而该恒温换热地窖中空气则在负压作用下,自行由该室内进风管14进入该房间。
由于地底温度较为恒定(约15℃),在夏季低于地表空气温度,在冬季高于地表空气温度,因此,使用本生态房的通风系统,不需要消耗能源制造热源或者冷源,即可将室温调节至宜居区间,而且整个通风过程不需要风泵,完全自行循环运转,可真正做到无能源损耗。另一方面,由于温室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负氧离子等也随之进入室内空气循环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空气质量,有益身体健康。为了使该恒温换热地窖60能够达到恒温换热效果,最好将其建造在地底1.5米以下,其体积与室内生活区的体积之比也应当大于或者等于1∶20。
另外,为了避免室内空气多次循环后不新鲜,还在温室10内连通有新风管道15,该新风管道15一端连通于该温室10的背阳侧的低处,另一端与室外相通,可以将室外洁净的空气导入温室中,并最终进入室内空气循环中。当然,在冬季的时候,应当将所述的新风管道15关闭,以免破坏温室10的集热效果。
请再结合图1、图4所示,是上述蓄热器地窖20的结构示意图,是在地下挖设一个六面封闭的储藏空间21,该储藏空间21的壁面均用砖砌挡土墙22护持住,在该砖砌挡土墙22上再粉刷水泥沙浆23,以避免水液渗透进来。在该储藏空间21中预先置入有至少一个六面封闭的钢制储水容器24,该储水容器24的外壁与该储藏空间21的内壁之间均用空气墙25分隔开,该储水容器24的底部用至少三个立柱26支撑住,各立柱26均有其独立基础27。
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在该储水容器24通过管路29与生态房结构的屋顶上装设的太阳能吸热装置28循环连通,在管路29上还设有水泵31,使水在该储水容器24与该太阳能吸热装置28之间循环流动,将太阳能吸热装置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导入该储水容器24中,从而获得足量的热水。该储水容器24中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该温度传感器与该水泵31电连接,当该储水容器24中的水液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该水泵31即停止向该太阳能吸热装置28泵水,反之,若没有达到设定值,该水泵31即向该太阳能吸热装置28泵水。
当然,该生态房结构内的用水点(未予图示)会通过出水管道30与该储水容器24连通起来,即可实现向用水点供应热水;该储水容器24还应当以进水管道32连通至水源(如自来水管路),以及时补充其被使用出去的水量。
另外,请参阅图2,在该生态房结构的屋顶还设有高铝合金挡水墙41,在该挡水墙41的低处设有雨水管42,该雨水管42向下导通至前述的雨水收集坑40中。该雨水收集坑40收集雨水后,可供温室10内植物生长所需。从图2中还可以看到,在该生态房结构的屋顶上还安装有一个风力发电机50,该风力发电机50所产生的电能经过蓄电池收集,可供室内照明使用。
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如下:
1、温室能够提供新鲜洁净的空气,而且空气流通性好,不必敞开门窗,保证了私密性和安全性;
2、利用地底温度的恒定性,在不消耗能源的条件下调节室温,使室温始终处于宜居环境;
3、利用蓄热器地窖,提高了热水储量,可供多人使用;
4、蓄热器地窖的保温效果好,利于热水长时间存放。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态房结构,其具有室内生活区,其特征在于:在地下挖设有恒温换热地窖,在该室内生活区的向阳一侧搭建了至少一个温室,所述的温室的墙壁与顶面均以透明材质制成;
在该温室的向阳侧低处设有至少一根温室进风管,在温室的背阳侧高处设有至少一根温室出风管,该温室进风管与温室出风管均连通至该恒温换热地窖中;
该室内生活区的各个房间的向阳侧的低处设有至少一根室内进风管,背阳侧的高处设有至少一根室内出风管,且该室内进风管与室内出风管均连通至该恒温换热地窖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温室内连通有新风管道,该新风管道一端连通于该温室的背阳侧的低处,另一端与室外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恒温换热地窖建造在地底1.5米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恒温换热地窖的体积与室内生活区的体积之比大于或者等于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地下挖设有蓄热器地窖,该蓄热器地窖具有一个六面封闭的储藏空间,该储藏空间的壁面均用砖砌挡土墙护持住,在该砖砌挡土墙上再粉刷有水泥沙浆;在该储藏空间中预先置入有至少一个六面封闭的钢制储水容器,该储水容器的外壁与该储藏空间的内壁之间均用空气墙分隔开,该储水容器的底部用至少三个立柱支撑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储水容器通过管路与生态房结构的屋顶上装设的太阳能吸热装置循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管路上设有水泵,在该储水容器中设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该水泵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生态房结构内的用水点通过出水管道与该储水容器相连通,该储水容器还以进水管道连通至水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该生态房结构的屋顶还设有挡水墙,在该挡水墙的低处设有雨水管,该雨水管向下导通至地面下挖设的雨水收集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室内生活区包括客厅、一楼卧室、二楼卧室、储物间、卫生间、餐厅及厨房,该卧室与客厅东西向相邻,它们的南侧是所述的温室,北侧是所述的储物间、餐厅及厨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731899U CN201747080U (zh) | 2010-07-23 | 2010-07-23 | 生态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202731899U CN201747080U (zh) | 2010-07-23 | 2010-07-23 | 生态房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747080U true CN201747080U (zh) | 2011-02-16 |
Family
ID=43581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2027318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747080U (zh) | 2010-07-23 | 2010-07-23 | 生态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747080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68504A (zh) * | 2011-03-08 | 2011-08-31 | 张文举 | 一种组合式生态节能房屋 |
CN102444300A (zh) * | 2010-10-12 | 2012-05-09 | 蒲增军 | 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 |
CN106376395A (zh) * | 2016-08-31 | 2017-02-08 | 梁坚 | 一种可拓展的温室建筑结构 |
CN110725568A (zh) * | 2019-09-20 | 2020-01-24 | 唐山际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普通技术利用天然能源的被动房 |
CN110803397A (zh) * | 2019-12-05 | 2020-02-18 | 深圳大学 | 月基极端环境的物资储存系统 |
CN113088290A (zh) * | 2021-05-18 | 2021-07-09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用生物质炭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
CN115162782A (zh) * | 2022-07-14 | 2022-10-11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被动节能式小空间景观小品单元 |
-
2010
- 2010-07-23 CN CN2010202731899U patent/CN20174708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44300A (zh) * | 2010-10-12 | 2012-05-09 | 蒲增军 | 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 |
CN102444300B (zh) * | 2010-10-12 | 2016-03-16 | 蒲增军 | 海带晾晒日光房及其建造方法和用途 |
CN102168504A (zh) * | 2011-03-08 | 2011-08-31 | 张文举 | 一种组合式生态节能房屋 |
CN106376395A (zh) * | 2016-08-31 | 2017-02-08 | 梁坚 | 一种可拓展的温室建筑结构 |
CN110725568A (zh) * | 2019-09-20 | 2020-01-24 | 唐山际宇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普通技术利用天然能源的被动房 |
CN110803397A (zh) * | 2019-12-05 | 2020-02-18 | 深圳大学 | 月基极端环境的物资储存系统 |
CN113088290A (zh) * | 2021-05-18 | 2021-07-09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用生物质炭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
CN113088290B (zh) * | 2021-05-18 | 2023-08-08 | 南京农业大学 | 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用生物质炭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
CN115162782A (zh) * | 2022-07-14 | 2022-10-11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被动节能式小空间景观小品单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hamed et al. | Energy saving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the heating cost of conventional greenhouses | |
CN201747080U (zh) | 生态房结构 | |
CN104025947B (zh) | 一种自循环温室大棚 | |
CN101799196B (zh) | 新型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建筑空调系统 | |
CN203884310U (zh) | 一种新型自循环温室大棚 | |
CN206418797U (zh) | 节能型生态别墅 | |
CN201343877Y (zh) | 绿色生态别墅 | |
CN108679854A (zh) | 一种装配式太阳能花房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6917519A (zh) | 西北地区农村节能建筑住宅设计方法 | |
CN203808266U (zh) | 一种绿色生态节能阳光房 | |
CN104089416B (zh) | 一种可提供阳光大棚储热和换气功能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 |
KR101480303B1 (ko) | 1-자연에너지 생산 시설과 생활 편의시설 및 인체건강 시설이 주변과 내부로 설치된 자연환경 조립식 건축물. | |
CN201869642U (zh) | 新型太阳能畜舍 | |
CN206888173U (zh) | 一种被动式供热通风太阳能房 | |
CN109184092A (zh) |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 |
CN209308292U (zh) |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 | |
CN217439641U (zh) | 主动式太阳能智能生态公厕 | |
CN103975800B (zh) | 蔬果大棚利用太阳能供暖装置 | |
CN207569980U (zh) | 一种太阳能集成智能利用系统 | |
CN105178628A (zh) | 一种原生态养生房屋 | |
CN203675766U (zh) | 应用于温室的主动蓄放热系统-热泵联合设备 | |
CN203050154U (zh) | 一种绿色环保节能建筑 | |
CN205822530U (zh) | 一种集成绿植和光伏系统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 | |
CN202285694U (zh) | 带有外保温遮阳滑盖的圆温室 | |
CN205777153U (zh) | 一种覆盖式蓄水屋面与室内水景瀑布相结合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