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7403U -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 Google Patents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7403U
CN209257403U CN201822067353.XU CN201822067353U CN209257403U CN 209257403 U CN209257403 U CN 209257403U CN 201822067353 U CN201822067353 U CN 201822067353U CN 209257403 U CN209257403 U CN 209257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nnector
joint assembly
conduct piece
heater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73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象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do Suzhou Hot Runn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673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7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7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7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头,每个所述接头用于连接一个加热丝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接头通过内接线相互连接;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第一通孔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头组件,通过在接头上设置连接加热丝的第一通孔及连接内接线的第二通孔,并将第二通孔的轴线设为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垂直,从而使得内接线的长度不会超过分流板的厚度,因此节省了内接线的长度。

Description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热流道系统领域,分流板用于将从注塑机注射出的树脂材料分流使其导入到模具各个进胶点位置。为了使树脂材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需要对分流板上的树脂材料进行加热,常用的加热方法为在分流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加热丝来加热分流板,间接加热树脂材料。为了简化电路结构,现有的加热丝是这样设置并连接接头的:每条发热丝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接头,这样两条发热丝设有四个接头。两个出线端的接头上下对应,用连接线连接,两个进线端的接头上下对应,用连接线连接。连接线均是从接头的外端伸出,需要弯曲后向下再与下方的接头连接。这样的连接线较长,占用的空间较大,会浪费电线也浪费空间,并且需分流板专门开框以留出连接线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板接头及具有其的分流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头,每个所述接头用于连接一个加热丝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接头通过内接线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第一通孔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接头,每个所述加热丝均包括进线端及出线端,至少四个接头中的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加热丝的进线端,至少四个接头中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加热丝的出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孔内还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外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所述外接线与所述内接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电件;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加热丝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内接线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垂直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三通孔并将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导电件的部分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导电件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垂直连通的第四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四通孔并将所述内接线与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导电件的部分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导电件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加热丝,所述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加热丝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头,每个接头用于连接一个加热丝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接头通过内接线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端部的第一通孔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所述加热丝,每个所述加热丝均包括进线端及出线端;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接头,至少四个接头中的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加热丝的进线端,至少四个接头中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加热丝的出线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头组件,通过在接头上设置连接加热丝的第一通孔及连接内接线的第二通孔,并将第二通孔的轴线设为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垂直,从而使得内接线的长度不会超过分流板的厚度,因此节省了内接线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接头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接头组件1。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头100,每个所述接头100用于连接一个加热丝200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接头通过内接线300相互连接。每个所述接头100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200的第一通孔110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300的第二通孔120,所述第一通孔110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120的轴线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头组件,通过在接头100上设置连接加热丝200的第一通孔110及连接内接线300的第二通孔120,并将第二通孔120的轴线设为与第一通孔110的轴线垂直,从而使得内接线300的长度不会超过分流板的厚度,因此节省了内接线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接头100,每个所述加热丝200均包括进线端210及出线端220。至少四个接头中的两个接头100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加热丝200的进线端210,至少四个接头中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加热丝200的出线端220。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2,包括本体500,设于本体50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加热丝200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加热丝200的接头组件。具体来说,本体50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所述加热丝200,每个所述加热丝200均包括进线端210及出线端22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接头组件包括四个接头100,四个接头中的两个接头100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加热200丝的进线端210,四个接头中的另外两个接头100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加热丝200的出线端220。也就是说,上下表面的两个加热丝200的进线端210通过两个接头200及一条内接线300连接在一起,出线端220通过另外两个接头200及另一条内接线300连接在一起。从而两个加热丝的出线端210连接在一起,进线端220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进线端210上的接头100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出线端220上的接头100也对称设置。具体来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头组件中,四个接头100结构均相同,如图1所示,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进线端210上的接头100对称设置,这样两个接头100的第二通孔120上下对应,可通过内接线300来连接。同样地,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出线端220上的接头100也对称设置,以使两个接头100上的第二通孔120上下对应从而通过内接线300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120内还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外接线400,位于所述第二通孔120内的所述外接线400与所述内接线300固定连接。具体地,在上下表面的其中一个加热丝200的进线端210上的接头100的第二通孔120内设置一条外接线400,以连接外部电源的零线。在上下表面的其中一个加热丝200的出线端220上的接头100的第二通孔120内另外设置一条外接线400,以连接外部电源的火线。从而,可对加热丝200通电而对本体500加热,以使分流板上的树脂材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
进一步地,外接线400与内接线300通过电线紧固套500固定连接。所述电线紧固套500紧密包裹外接线400及内接线300的端部以使二者固定连接,并且电线紧固套500可使外接线300及内接线400之间导电连通。电线紧固套500可以为金属导电材质,例如铁、铜等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接头100包括壳体130及设于所述壳体130内的导电件140。所述第一通孔110由所述壳体130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140内,所述第二通孔120由所述壳体130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140内。所述加热丝200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110并与所述导电件140接触,所述内接线300伸入所述第二通孔120并与所述导电件140接触。具体来说,壳体130为陶瓷制成,导电件140为铜棒。设置陶瓷壳体130,以便在壳体130的内部开设空腔,以便容纳导电件140。加热丝200及内接线300均需要与导电件140接触,以便最终连接外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10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10垂直连通的第三通孔150,第一紧固件160穿过第三通孔150并将所述加热丝200与所述导电件14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所述第三通孔150由所述壳体130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140内,所述第一紧固件160为螺丝,所述第三通孔150位于所述导电件140的部分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160与所述导电件140螺纹连接。通过第一紧固件160,将加热丝的端部挤压在第一通孔110内,增大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100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20垂直连通的第四通孔170,第二紧固件180穿过第四通孔170并将所述内接线300与所述导电件140固定连接。具体来说,所述第四通孔170由所述壳体130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二紧固件180为螺丝,所述第四通孔170位于所述导电件140的部分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二紧固件180与所述导电件140螺纹连接。通过第二紧固件180,将内接线300挤压在第二通孔120内,增大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接头组件,通过在接头上设置连接加热丝的第一通孔及连接内接线的第二通孔,并将第二通孔的轴线设为与第一通孔的轴线垂直,从而使得内接线的长度不会超过分流板的厚度,因此节省了内接线的长度。在分流板本体的上下表面各设置一个加热丝,每个加热丝的进线端及出线端均连接一个接头。四个接头的结构均相同,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进线端上的接头对称设置,这样两个接头的第二通孔上下对应,可通过内接线来连接。同样地,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出线端上的接头也对称设置,以使两个接头上的第二通孔上下对应从而通过内接线连接。最后,在其中一个进线端的接头上设置外接线已连接外部电源的零线。在其中一个出线端的接头上设置外接线以连接外部电源的火线。从而,可对加热丝通电而对本体加热,以使分流板上的树脂材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头,每个所述接头用于连接一个加热丝的一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接头通过内接线相互连接;
每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第一通孔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接头,每个所述加热丝均包括进线端及出线端,至少四个接头中的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加热丝的进线端,至少四个接头中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加热丝的出线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还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的外接线,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所述外接线与所述内接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壳体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导电件;
所述第一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二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
所述加热丝的端部伸入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内接线伸入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导电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垂直连通的第三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三通孔并将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一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导电件的部分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导电件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垂直连通的第四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四通孔并将所述内接线与所述导电件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孔由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导电件内,所述第二紧固件为螺丝,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导电件的部分设有与所述螺丝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导电件螺纹连接。
9.一种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包括本体及设于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加热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加热丝的接头组件;
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接头,每个接头用于连接一个加热丝的一端,所述至少两个接头通过内接线相互连接;
每个所述接头上均设有固定连接所述加热丝的端部的第一通孔及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接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轴线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各设有一个所述加热丝,每个所述加热丝均包括进线端及出线端;
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至少四个接头,至少四个接头中的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加热丝的进线端,至少四个接头中的另外两个接头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两个加热丝的出线端。
CN201822067353.XU 2018-12-10 2018-12-10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Active CN209257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7353.XU CN209257403U (zh) 2018-12-10 2018-12-10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7353.XU CN209257403U (zh) 2018-12-10 2018-12-10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7403U true CN209257403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62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7353.XU Active CN209257403U (zh) 2018-12-10 2018-12-10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7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3334B (zh) 插座电气连接结构
CN209257403U (zh)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CN207183692U (zh) 一种并联和串联电源分配单元二者兼容的互换插座
CN109366899A (zh) 接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热流道系统的分流板
CN204835007U (zh) 电源连接器插头
CN107824953A (zh) 一种采用感应加热焊接技术生产led照明产品的方法
CN208505768U (zh) 一种悬垂线夹强度测试用夹具
CN208240903U (zh) 五孔接线柱
CN205102084U (zh) Led灯电连接结构
CN108262922B (zh) 热流道专用分流板出线结构
CN206180150U (zh) 一种接头及选用这种接头的墙面插座、墙面开关
CN208955088U (zh) 铜排、电池包和车辆
CN206574885U (zh) 一种pcb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5565109U (zh) 电源插头
CN2750499Y (zh) 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9561682U (zh) 汽车变速箱系统用无刷直流电机绝缘端子
CN209267379U (zh) 控制板组件安装结构
CN207967388U (zh) 一种用于多位组合孔可拆式移动插座的连体插套
CN210778922U (zh) 一种腔体耦合器结构
CN208315793U (zh) 一种一体升降式导线保护接线端子
CN210891547U (zh) 感应模块及感应灯
CN221226782U (zh) 一种线缆焊接装置
CN208908343U (zh) 一种快速接线盒
CN208754196U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9976336U (zh) 一种洗墙灯的中间出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