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3246U -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3246U
CN209253246U CN201821147395.8U CN201821147395U CN209253246U CN 209253246 U CN209253246 U CN 209253246U CN 201821147395 U CN201821147395 U CN 201821147395U CN 209253246 U CN209253246 U CN 209253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
support plate
clip
ancon
post str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73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敏科
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211473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3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3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3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装置包括上臂固定板、肘部卡箍、小臂支撑板和手部支撑结构;所述肘部卡箍的顶面和两端开口,上端开口处与上臂固定板连接,下端开口处与小臂支撑板连接,上臂固定板上设置挂带,小臂支撑板与手部支撑结构通过连接杆连接,手部支撑结构包括手掌支撑板和手指固定板,手掌支撑板一端设置腕部卡箍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数个手指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脑卒中各阶段患者良肢位矫正康复运动治疗,尤其针对患病初期患者良肢位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俗称脑卒中或脑中风,是一组突然起病,以意识障碍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异常所导致的脑部病变。它是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劳动力、严重时危及生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我国的中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风患者肢体瘫痪多是由于控制病患部位的运动神经中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所处的时期,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据有关资料表明,中风患者中约85%以上出现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是脑卒中致残的主要表现,大约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丧失。研究证明,中风患者如果在发病初期就开始做康复训练,那么后期偏瘫的概率会大幅度减小,有研究认为,早期良肢位矫正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发生后14天以内进行,可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获得最大限度的功能康复,最有效地降低致残率及预防相关并发症,实践也证明早期良肢位矫正康复治疗的介入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针对中风患者患肢的治疗康复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而运动的大量性和重复性又是必须要保证的。
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由于大脑受到不同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都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和广泛的适应性,而肢体的适当运动会刺激、促进脑神经功能康复。目前许多康复医学专家认为,只要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开始以运动为主的被动肢体康复训练和治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急性期患者的肢体功能位置的摆放即良肢位摆放和被动训练对患者预后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以解决脑卒中患者缺少能够适应个体化的矫正康复训练装置,无法在发病初期得到及时有效的良肢位被动运动治疗的康复训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还包括上臂固定板、肘部卡箍、小臂支撑板和手部支撑结构;所述肘部卡箍的顶面和两端开口,上端开口处与上臂固定板连接,下端开口处与小臂支撑板连接,上臂固定板上设置挂带,小臂支撑板与手部支撑结构通过连接杆连接,手部支撑结构包括手掌支撑板和手指固定板,手掌支撑板一端设置腕部卡箍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数个手指固定板。
所述肘部卡箍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护板,两个护板的底端之间不相接,空隙为圆形或类圆形。弧形护板对肘部两侧进行固定,护板之间的空隙便于肘关节弯曲活动。
所述小臂支撑板为中空结构,两侧设有贯穿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滑杆,滑杆从滑槽穿出部分设置固定螺母。患者的上肢长度不一,当需要固定上肢进行矫正治疗时,将滑杆在滑槽中前后滑动至患者上肢合适长度,使患者的手腕和手指与腕部卡箍和手指固定板配合,拧紧固定螺母从而限定患者上肢在上肢伸缩活动;当无需固定上肢仅对患者手部弯曲度进行矫正治疗时,放松固定螺母,滑杆配合上肢活动沿着滑槽前后滑动而不影响上肢运动。
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即可随着滑杆的滑动前后滑动使手部支撑结构发生位移。
所述肘部卡箍上设有连接两片护板的固定带。加强对肘部固定的牢固性。
所述手指固定板上分别设有拉紧带。加强对手指的固定和矫正作用。
所述挂带上设置防滑缓冲垫。降低挂带与肩部直接接触产生的不适感,增强摩擦力,防止挂带脱落。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合卒中后患者上肢康复治疗的需求,通过肘部卡箍将患者肘部进行固定,上臂固定板和远端固定在肩部的挂带对肘部卡箍进行定位,防止滑脱或移位,小臂支撑板托举小臂,增加支撑力,手指固定板则用于将手指托起,防止卒中后患者手指垂放造成手部变形或进一步病变,设置腕部卡箍和手掌支撑板可以通过固定腕部对手部进行多位固定,避免手部畸形弯曲。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脑卒中各阶段患者良肢位矫正康复运动治疗,尤其针对患病初期患者良肢位被动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上臂固定板;2、肘部卡箍;3、小臂支撑板;4、手部支撑结构;5、挂带;6、连接杆;7、手掌支撑板;8、手指固定板;9、腕部卡箍;10、护板;11、滑槽;12、滑杆;13、固定螺母;14、固定带;15、拉紧带;16、防滑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还包括上臂固定板1、肘部卡箍2、小臂支撑板3和手部支撑结构4;所述肘部卡箍2的顶面和两端开口,上端开口处与上臂固定板1连接,下端开口处与小臂支撑板3连接,肘部卡箍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护板10,两个护板10的底端之间不相接,空隙为圆形或类圆形,上臂固定板1上设置挂带5,挂带5上设置防滑缓冲垫16,肘部卡箍2上设有连接两片护板10的固定带14,小臂支撑板3与手部支撑结构4通过连接杆6连接,小臂支撑板3为中空结构,两侧设有贯穿的滑槽11,滑槽11内设置滑杆12,滑杆12从滑槽11穿出部分设置固定螺母13,滑杆1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6连接,手部支撑结构4包括手掌支撑板7和手指固定板8,手掌支撑板7一端设置腕部卡箍9与连接杆6连接,另一端设置数个手指固定板8,手指固定板8上分别设有拉紧带15。
使用前,打开固定带14,将患者的肘部卡入肘部卡箍2内,使弧形护板10与肘部两侧卡合稳定,上臂固定版1为弧形板状,在肘部卡箍2卡入时自然与上臂后侧贴合或将上臂1/2-2/3部分包合,此时即可将挂带5绕过头部套入另一边肩部,并调整挂带的长短至防滑缓冲垫16与肩头贴合紧密即可。
再将小臂自然放置在小臂支撑板3上,放松固定螺母13后拉动具有弹性的腕部卡箍9,滑杆12沿着滑槽11运动,连接杆6带动腕部卡箍9向远离小臂支撑板3的方向运动,将手部从腕部卡箍9内穿入后,调整连接杆6的长度,使小臂与上臂之间的角度符合康复矫正的要求,此时腕部卡箍9刚好与腕部卡合,手掌与手掌支撑板7贴合,手指均位于手指固定板8上,拧紧固定螺母13,将手指伸入具有弹性的拉紧带15或将一侧具有卡扣的拉紧带收紧,使手指伸直贴合在手指固定板8上即可。

Claims (7)

1.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包括:还包括上臂固定板(1)、肘部卡箍(2)、小臂支撑板(3)和手部支撑结构(4);所述肘部卡箍(2)的顶面和两端开口,上端开口处与上臂固定板(1)连接,下端开口处与小臂支撑板(3)连接,上臂固定板(1)上设置挂带(5),小臂支撑板(3)与手部支撑结构(4)通过连接杆(6)连接,手部支撑结构(4)包括手掌支撑板(7)和手指固定板(8),手掌支撑板(7)一端设置腕部卡箍(9)与连接杆(6)连接,另一端设置数个手指固定板(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部卡箍(2)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弧形护板(10),两个护板(10)的底端之间不相接,空隙为圆形或类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臂支撑板(3)为中空结构,两侧设有贯穿的滑槽(11),滑槽(11)内设置滑杆(12),滑杆(12)从滑槽(11)穿出部分设置固定螺母(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杆(6)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肘部卡箍(2)上设有连接两片护板(10)的固定带(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固定板(8)上分别设有拉紧带(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带(5)上设置防滑缓冲垫(16)。
CN201821147395.8U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Active CN209253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7395.8U CN209253246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7395.8U CN209253246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3246U true CN209253246U (zh) 2019-08-16

Family

ID=67557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7395.8U Active CN209253246U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32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455A (zh) * 2020-09-23 2020-11-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脑损伤后上肢整体痉挛防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6455A (zh) * 2020-09-23 2020-11-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一种脑损伤后上肢整体痉挛防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63211Y (zh) 无创伤脊柱侧弯矫形装置
CN209253246U (zh) 一种卒中后上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CN201384600Y (zh) 多功能颈椎康复治疗仪
CN213372770U (zh) 一种新型脊柱外科矫形装置
CN209091783U (zh) 一种脊柱弯曲调整装置
CN209137244U (zh) 一种脑梗患者上肢功能锻炼装置
CN208710333U (zh) 一种卒中后下肢良肢位矫正康复装置
CN207520528U (zh) 一种颈椎功能锻炼器
CN201977857U (zh) 瘢痕治疗夹系统装置
CN211433566U (zh) 桡骨远端骨折牵引复位固定支具
CN211485532U (zh)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用腿托
CN108852743A (zh) 多功能偏瘫训练仪
CN209033067U (zh) 一种膝关节复健装置
CN2860463Y (zh) 简易弹性牵引支架
CN208340014U (zh) 一种下肢康复装置
CN209107727U (zh)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一体化支具
CN202554089U (zh) 胫腓骨联合环抱器
CN202086628U (zh) 无创伤脊椎压缩骨折矫治装置
CN202078499U (zh) 新型脊柱治疗床
CN2496425Y (zh) 板式脊椎骨折复位保持器
CN211676148U (zh) 一种脑卒中患者床头手腕部训练装置
CN219480522U (zh) 可调节松紧度的骨折固定装置
CN210114639U (zh) 一种中风足下垂早防晚治康复装置
CN104323836B (zh) 一种关节部骨外固定器
CN88203166U (zh) 第一掌骨骨折外固定牵引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