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50009U -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50009U
CN209250009U CN201821962633.0U CN201821962633U CN209250009U CN 209250009 U CN209250009 U CN 209250009U CN 201821962633 U CN201821962633 U CN 201821962633U CN 209250009 U CN209250009 U CN 209250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cement plate
hole
plat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626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普锋
仇启新
黄道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Taim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Taim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Taim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Taim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626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50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50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50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正对外壳外部两侧中间处开设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上部槽壁处设置有遮挡板,且遮挡板靠近凹陷槽处设置的转动杆插入进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第一测量仪表,且第一放置板下方的第二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第二测量仪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设有安装板、遮挡板和接地接头,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器的安装放置,便于调节散热孔的开合,可以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地,适用于不同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但是,目前的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使用:首先,远程控制器不易进行安装放置,其次,灰尘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到设备内部,最后接地线不能快速安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正对外壳外部两侧中间处开设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上部槽壁处设置有遮挡板,且遮挡板靠近凹陷槽处设置的转动杆插入进外壳的内部,所述外壳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隔板,且隔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第一测量仪表,且第一放置板下方的第二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第二测量仪表,所述第三放置板的上端放置有第三测量仪表,且第三放置板下方的外壳的底板上端放置有第四测量仪表,所述隔板的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上端靠近两侧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安装板通过通孔连接在外壳的内部,且安装板下方外壳的内板上设置有插板,所述外壳的内板上安装设置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底板上端设置有接地接头,且接地接头的下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侧壁连接有接地线,且螺杆穿过外壳延伸至外壳的底部,所述螺杆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侧壁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头的下端设置有紧固螺栓,且紧固螺栓的上端插入进插孔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上端放置有远程控制器,所述外壳的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且箱门的前端上部开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隔板两侧开设孔洞,且放置板和安装板通过螺栓与隔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与接地接头之间固定连接,且螺杆与连接头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地线的一端圆形环套在螺杆的外壁上,且接地线的另一端连接设备及外壳。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遮挡板之间活动连接,且转动杆与外壳之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开设的散热孔与凹陷槽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安装板,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器的安装放置,安装板通过安装块和通孔实现安装在外壳内部,易于远程控制器的安装放置,通过设置有遮挡板,便于调节散热孔的开合,遮挡板通过转动杆进行转动,实现散热孔的开合,通过设置有接地接头,可以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地,螺杆外壁套连接地线,连接头和紧固螺栓和插孔配合进行连接外部接地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的外壳内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的遮挡板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的接地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观察窗;3、第二放置板;4、箱门;5、接地接头;6、第三放置板;7、散热孔;8、安装板;9、第一放置板;10、第一测量仪表;11、第二测量仪表;12、第三测量仪表;13、第四测量仪表;14、远程控制器;15、插板;16、开关;17、导线;18、第一安装块;19、第二安装块;20、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23、第四通孔;24、转动杆;25、遮挡板;26、凹陷槽;27、接地线;28、螺杆;29、连接头;30、插孔;31、紧固螺栓;3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开设有散热孔7,且散热孔7正对外壳1外部两侧中间处开设的凹陷槽26,凹陷槽26的上部槽壁处设置有遮挡板25,且遮挡板25靠近凹陷槽26处设置的转动杆24插入进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隔板32,且隔板3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9、第二放置板3和第三放置板6,第一放置板9的上端放置有第一测量仪表10,且第一放置板9下方的第二放置板3的上端放置有第二测量仪表11,第三放置板6的上端放置有第三测量仪表12,且第三放置板6下方的外壳1的底板上端放置有第四测量仪表13,隔板32的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8,且安装板8的上端靠近两侧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8和第二安装块19,第一安装块1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第二安装块19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22和第四通孔23,安装板8通过通孔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且安装板8下方外壳1的内板上设置有插板15,外壳1的内板上安装设置有开关16,且开关16通过导线17相连接,外壳1的内部底板上端设置有接地接头5,且接地接头5的下端设置有螺杆28,螺杆28的侧壁连接有接地线27,且螺杆28穿过外壳1延伸至外壳1的底部,螺杆28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29,且连接头29的侧壁开设有插孔30,连接头29的下端设置有紧固螺栓31,且紧固螺栓31的上端插入进插孔30内部,安装板8的上端放置有远程控制器14,外壳1的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4,且箱门4的前端上部开设有观察窗2。
隔板32两侧开设孔洞,且放置板和安装板8通过螺栓与隔板32相连接;螺杆28与接地接头5之间固定连接,且螺杆28与连接头29之间活动连接;接地线27的一端圆形环套在螺杆28的外壁上,且接地线27的另一端连接设备及外壳1;转动杆24与遮挡板25之间活动连接,且转动杆24与外壳1之间活动连接;外壳1开设的散热孔7与凹陷槽26相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使用时,安装第一放置板9、第二放置板3和第三放置板6,放置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隔板32和外壳1的内部上,安装板8一侧的第一安装块18紧贴隔板32,螺栓插入进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的内部,拧紧螺栓实现第一安装块18的安装,第二安装块19紧贴外壳1内部的壳体,螺栓插入第三通孔22和第四通孔23内部,拧紧螺栓实现第二安装块19的安装,逐个放置第一测量仪表10、第二测量仪表11、第三测量仪表12、第四测量仪表13与放置板上端,与外壳1内部其他的电气设备进行连接,安装板8上端放置远程控制器14,插板15插入电气设备的接头,接地线27的一端环形圈套进螺杆28内部,螺杆28插入进外壳1的底板开设孔处,转动接地接头5,实现外壳1内部接地线27与接地接头5的紧固连接,连接头29上端与螺杆28相连接,外壳1外部的接地电线插入进插孔30内部,转动紧固螺栓31,实现外部接地电线与连接头29的连接,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两侧中间处开设有散热孔(7),且散热孔(7)正对外壳(1)外部两侧中间处开设的凹陷槽(26),所述凹陷槽(26)的上部槽壁处设置有遮挡板(25),且遮挡板(25)靠近凹陷槽(26)处设置的转动杆(24)插入进外壳(1)的内部,所述外壳(1)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隔板(32),且隔板(3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放置板(9)、第二放置板(3)和第三放置板(6),所述第一放置板(9)的上端放置有第一测量仪表(10),且第一放置板(9)下方的第二放置板(3)的上端放置有第二测量仪表(11),所述第三放置板(6)的上端放置有第三测量仪表(12),且第三放置板(6)下方的外壳(1)的底板上端放置有第四测量仪表(13),所述隔板(32)的另一侧连接有安装板(8),且安装板(8)的上端靠近两侧处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8)和第二安装块(19),所述第一安装块(18)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安装块(19)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22)和第四通孔(23),所述安装板(8)通过通孔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且安装板(8)下方外壳(1)的内板上设置有插板(15),所述外壳(1)的内板上安装设置有开关(16),且开关(16)通过导线(17)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板上端设置有接地接头(5),且接地接头(5)的下端设置有螺杆(28),所述螺杆(28)的侧壁连接有接地线(27),且螺杆(28)穿过外壳(1)延伸至外壳(1)的底部,所述螺杆(28)的下端连接有连接头(29),且连接头(29)的侧壁开设有插孔(30),所述连接头(29)的下端设置有紧固螺栓(31),且紧固螺栓(31)的上端插入进插孔(30)内部,所述安装板(8)的上端放置有远程控制器(14),所述外壳(1)的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箱门(4),且箱门(4)的前端上部开设有观察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2)两侧开设孔洞,且放置板和安装板(8)通过螺栓与隔板(3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28)与接地接头(5)之间固定连接,且螺杆(28)与连接头(29)之间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线(27)的一端圆形环套在螺杆(28)的外壁上,且接地线(27)的另一端连接设备及外壳(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与遮挡板(25)之间活动连接,且转动杆(24)与外壳(1)之间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开设的散热孔(7)与凹陷槽(26)相通。
CN201821962633.0U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Active CN209250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2633.0U CN20925000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62633.0U CN20925000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50009U true CN209250009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3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62633.0U Active CN209250009U (zh) 2018-11-27 2018-11-27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500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74641U (zh) 一种立式组合电控柜
CN104682208A (zh) 一种通用测控装置
CN102646941A (zh) 高压开关柜
CN206962289U (zh) 一种电子设备配电盒
CN209250009U (zh) 一种一体化智能型配电箱
CN207588280U (zh) 一种室外电表多用户电源箱
CN202524003U (zh) 高压开关柜
CN208637847U (zh) 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配电箱
CN202068167U (zh) 一进二出高压电缆分接箱
CN206349602U (zh) 一种动力配电箱大电流接线铜排结构
CN206364433U (zh) 固定式交流金属封闭高压开关柜
CN207801245U (zh) 一种改进型绝缘配电箱
CN110752513A (zh) 低压开关柜及箱式变电站
CN206506184U (zh) 一种隔离式安全型配电箱
CN205863715U (zh) 一种可以火灾预警的分隔式配电箱
CN216121374U (zh) 一种便携式绝缘箱
CN205643553U (zh) 一种实时监测的避雷器在线监测器
CN218920236U (zh) 一种高性能特种变频电源抗震结构
CN209692165U (zh) 一种防护性能好的高低压开关柜
CN209390524U (zh) 一种电力系统用通信设备
CN208637618U (zh) 铜带与铜排的连接结构
CN215910543U (zh) 一种防强磁干扰的电表箱
CN211126651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配电箱
CN210778325U (zh) 一种综合电气控制柜带电闭锁装置
CN21381692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爆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