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8072U - 光纤阵列 - Google Patents

光纤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8072U
CN209248072U CN201821722748.2U CN201821722748U CN209248072U CN 209248072 U CN209248072 U CN 209248072U CN 201821722748 U CN201821722748 U CN 201821722748U CN 209248072 U CN209248072 U CN 209248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array
groove
fiber
optical fiber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227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金娥
胡诚
杨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227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8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8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8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通过均设置有V型槽的基板和盖板固定预设数量根光纤,且使预设数量根光纤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使经光纤阵列传输并输出的光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传输,且满足在预设曲线上的位置要求,进而符合新型的WSS系统的应用需求,可以广泛应用于新型的WSS系统以及其他光束位置有特殊要求的场景。

Description

光纤阵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纤传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光纤阵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迅猛增长,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随着长距离信息传递的需求变大,光纤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光纤阵列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大。光纤阵列利用V型槽将多根光纤安装在基板上,并在光纤上盖有盖板实现固定。
光纤阵列广泛应用于光器件中,使用不同通道的光分路器芯片和光纤阵列,即可制作出相应的1:4、1:8、1:16、1:32等不同分支比的光分路器。对于光传输网络设备而言,动态可重构光分插复用(Reconfigurable 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ROADM)技术的使用能够灵活地扩大网络容量并减少运营成本。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Switch,WSS)是当前RODAM技术实现的一项技术选择。对于1×N WSS而言,1是指公共端口(即COM端口),N是指分支端口。当一组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信号从COM端口进入时,该组WDM信号按照光波长分开,然后根据系统要求,各波长经由WSS分别被路由至N个分支端口中的一个分支端口。相反地,WSS也可以将N个分支端口作为输入,将公共端口作为输出,用以进行合束。
传统的光纤阵列传输光束时是在同一个平面上传输光束,而在新的WSS系统中,由于特殊晶体的使用,需要使输入的光束在横截面上的分布满足一定曲线形式,即输入的光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传输,但是传统的光纤阵列无法输出在横截面上的分布满足一定曲线形式的光束,进而无法作为WSS系统的输入。
因此,现急需提供一种能够输出分布满足一定曲线形式的光束的光纤阵列。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包括:基板、盖板和预设数量的光纤;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一类V型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类V型槽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每根光纤分别通过一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固定;
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的纤芯在所述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阵列,通过均设置有V型槽的基板和盖板固定预设数量根光纤,且使预设数量根光纤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使经光纤阵列传输并输出的光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传输,且满足在预设曲线上的位置要求,进而符合新型的WSS系统的应用需求,可以广泛应用于新型的WSS系统以及其他光束位置有特殊要求的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阵列的完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由于光纤阵列通常应用于光器件中,例如应用于WSS系统中,而新型的WSS系统中由于需要光学晶体实现对输入的光束进行处理,对输入的光束的入射位置具有一定要求。而现有技术中在WSS系统的输入端采用的光纤阵列仅仅能够传输在同一平面上的光束,无法满足新型的WSS系统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纤阵列,使传输的光束具有特定的位置分布,进而满足WSS系统中对入射位置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光路可逆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纤阵列也可以用于WSS系统的输出位置。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仅以WSS系统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纤阵列的应用场景,而对于其他对入射或出射的光束位置有特殊要求的场景,均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纤阵列。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包括:基板12、盖板11和预设数量的光纤13。
基板12上设置有预设数量的第一类V型槽121,盖板11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类V型槽121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111,每根光纤13分别通过一第一类V型槽111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121固定;
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13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
具体地,图1中仅以光纤阵列中包含9根光纤为例进行说明,即预设数量为9,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基板12上设置有9个第一类V型槽121,盖板11上设置有9个第二类V型槽111,第一类V型槽121与第二类V型槽111一一对应且匹配,每个第一类V型槽121和与之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111均用于固定一根光纤。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第一类V型槽以及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均与内部的光纤相接触设置,且第一类V型槽、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以及内部的光纤之间的缝隙通过紫外胶固化胶填充。第一类V型槽以及第二类V型槽均可以通过刻蚀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基板12上和盖板11上。
预设数量的光纤13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9根光纤的纤芯均在预设曲线上。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曲线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具体可以为高斯函数曲线,或满足其他函数形式的曲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对此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光纤阵列,通过均设置有V型槽的基板和盖板固定预设数量根光纤,且使预设数量根光纤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使经光纤阵列传输并输出的光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传输,且满足在预设曲线上的位置要求,进而符合新型的WSS系统的应用需求,可以广泛应用于新型的WSS系统以及其他光束位置有特殊要求的场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所述预设曲线具体为高斯函数曲线。其中,高斯函数的公式形式具体如下:
其中,a、b和c均为常数,且a>0且c≠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其中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的位置和深度由所述预设曲线确定。
具体地,由于要使预设数量根光纤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则需要根据预设曲线的形式确定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的位置和深度,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内部的光纤与第一类V型槽的槽壁以及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的槽壁均接触,以保证光纤可以牢固的固定在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其中预设数量的光纤中每两根相邻的光纤之间的间距均为预设距离。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保证光纤阵列的规范性以及传输并输出的光束均匀分布,每两根相邻的光纤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均为预设距离。其中,每两根相邻的光纤之间的间距是指两根光纤的纤芯之间的距离。预设距离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具体可以将预设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25μm。当预设距离设置为125μm时,则每两根相邻的光纤之间的间距为125μm时,每两根相邻的光纤相接触;当预设距离设置为大于125μm时,每两根相邻的光纤表面之间存在缝隙。
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光纤阵列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还可以根据需要将预设数量的光纤中每两根相邻的光纤之间的间距设置为部分相同,或者均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其中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每个第二类V型槽的开口角度均相同。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光纤阵列的基板上的第一类V型槽和盖板上的第二类V型槽的开口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每个V型槽的开口角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只要能够是内部固定的光纤的纤芯在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即可。作为优选方案,可以将每个V型槽的开口角度设置为相同,以保证刻蚀的方便快捷,且易于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内部的光纤段为去涂覆层的光纤段。由于光纤阵列在传输光束时,光纤的包层中除了有残留的光束,还存在一部分从纤芯泄露到包层中的光束。如果包层内的光束没有被剥离而是被直接输出,则会影响输出的光束的质量。因此,作为优选方案,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内部的光纤段可以是剥离涂覆层以及光纤包层后的光纤段,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所述光纤阵列的耦合端的光纤端面与光纤轴之间具有预设斜角。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保证光纤阵列更好的使用,与其他光器件配合使用时更好的进行耦合,防止回波损耗,光纤阵列的耦合端的光纤端面14与光纤轴之间具有预设斜角,即光纤阵列耦合端的每根光纤的端面与光纤轴之间均具有预设斜角。作为优选方案,预设斜角的角度具体可以为81.5°-82.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阵列,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均为高硼硅玻璃材料制成。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高硼硅玻璃材料制作基板和盖板,可以使得到的光纤阵列具有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盖板和预设数量的光纤;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所述预设数量的第一类V型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每个第一类V型槽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每根光纤分别通过一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固定;
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的纤芯在所述光纤阵列的端口截面上的分布满足预设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曲线具体为高斯函数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的位置和深度由所述预设曲线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的光纤中每两根相邻的光纤之间的间距均为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2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每个第二类V型槽的开口角度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类V型槽和匹配的第二类V型槽内部的光纤段为去涂覆层的光纤段。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阵列的耦合端的光纤端面与光纤轴之间具有预设斜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斜角的角度具体为81.5°-82.5°。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所述盖板均为高硼硅玻璃材料制成。
CN201821722748.2U 2018-10-23 2018-10-23 光纤阵列 Active CN209248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2748.2U CN209248072U (zh) 2018-10-23 2018-10-23 光纤阵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22748.2U CN209248072U (zh) 2018-10-23 2018-10-23 光纤阵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8072U true CN209248072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25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22748.2U Active CN209248072U (zh) 2018-10-23 2018-10-23 光纤阵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80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206A (zh) * 2018-10-23 2019-03-01 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阵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206A (zh) * 2018-10-23 2019-03-01 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阵列
WO2020082962A1 (zh) * 2018-10-23 2020-04-30 武汉驿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阵列
US11435521B2 (en) 2018-10-23 2022-09-06 Wuhan Yilut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fiber arra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217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optical networks
CN111181653B (zh) 波分复用偏振无关反射调制器
CN103197388B (zh) C+l波段波长选择开关及其实现方法和处理单元
SG191302A1 (en) Core-selective optical switches
Marom et al. Optical switching in future fiber-optic networks utilizing spectral and spatial degrees of freedom
Frisken et al. Wavelength-selective reconfiguration in transparent agile optical networks
Ikuma et al. 8× 24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for low-loss transponder aggregator
US6816296B2 (en) Optical switching network and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of optical switching
AU2015313927A1 (en) Resilient optical networking
US6956987B2 (en) Planar lightwave wavelength blocker devices using micromachines
CN209248072U (zh) 光纤阵列
EP3021595A1 (en) Optical cross-connect device
Sahara et al. Proposal and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SDM node enabling path assignment to arbitrary wavelengths, cores, and directions
Sakamaki et al.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array employing silica-based waveguide frontend with integrated polarization diversity optics
CN109407206A (zh) 光纤阵列
WO2019165947A1 (zh) 光波导装置
CN103792622B (zh) 基于mems微镜阵列和可变形镜的可编程wss及实现方法
Eldada ROADM architectures and technologies for agile optical networks
Ishii et al. Development of hierarchical optical path cross-connect systems employing wavelength/waveband selective switches
Testa et al. Silicon photonics for telecom and datacom applications
US2023035897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delling of passive connectors and a one-touch roadm optical network
Klaus et al. Network Technologies for SDM
JP5432047B2 (ja) 光スイッチ及び波長選択スイッチ
Ikuma et al. Spatial and planar optical circuit for 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 applications
CN117991454A (zh) 一种光器件以及光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