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46471U -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46471U
CN209246471U CN201821458123.XU CN201821458123U CN209246471U CN 209246471 U CN209246471 U CN 209246471U CN 201821458123 U CN201821458123 U CN 201821458123U CN 209246471 U CN209246471 U CN 209246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as
liquid separator
support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81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581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46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46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46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上设有用以安装油分离器的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包括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主体上的第一板、用以安装油分离器的第二板以及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无需单独设计第一支架,节约了空间同时减小了油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减震部,减小了气液分离器传递至油分离器的震动,降低了噪音,此外,该结构设计降低了油分连接管的断管隐患。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油分离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为空调的常用部件,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通常设置在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内,由于外机冷凝器内空间有限,则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的管路安装空间小。
为了合理固定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目前通常在外机冷凝器上设置隔板和支架,如: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支架上,油分离器设置在隔板上,当气液分离器和油分离器其中一个设置在隔板上时,压缩机的振动会通过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直接传递到隔板上,造成空调机组噪音大同时可能会造成压缩机的吸排气管减震弯过长的问题。而当气液分离器和油分离器均固定在专门支架上时,该支架需要固定在外机冷凝器的底座上,这样,会造成空调室外机的安装空间减小,增加了生产和维修的困难程度。
因此,亟需一种合理安装气液分离器和油分离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结构合理的气液分离器,以减小油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同时降低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上设有用以安装油分离器的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包括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主体上的第一板、用以安装油分离器的第二板以及连接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部。
第一减震部的设计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一减震部为中间板向下凹陷而形成的减震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部侧视呈V型、或者W型、或者U型。
油分离器安装在第二板上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油分离器通过抱箍设置在第二板上。
第二板与抱箍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两端均采用卡扣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连接件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二板的第一端通过卡扣结构与抱箍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板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抱箍的另一端上。
卡扣结构的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有第一卡槽和与第一卡槽相配合的卡扣:所述第一卡槽开设在第二板的第一端上,对应地,所述卡扣设置在抱箍上;或者,所述卡扣设置在第二板的第一端上,对应地,第一卡槽开设在抱箍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上带有用以安装油分离器的第一支架,其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无需单独设计第一支架,节约了空间同时减小了油分离器的占用空间,另一方面,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减震部,减小了气液分离器传递至油分离器上的震动,降低了噪音,此外,该结构设计降低了油分连接管的断管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气液分离器的空调,以降低噪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上述的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包括具有底座的外机冷凝器,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
第二支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底板、用以安装气液分离器的顶板以及连接底板和顶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部,所述顶板向下延伸有用以安装减震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有供减震件部分置入的安装空间。这样,增加了对气液分离器的减震效果。
安装板可以采用竖板,也可以采用L型折板的形式,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为侧视呈L型的折板,包括与底板相对设置的横板,所述横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安装空间。这样,增加了安装板的强度,同时,更好地突出减震件的减震功能。
改进地,所述减震件设置在底板上,且该减震件上部成型有第二卡槽,对应地,所述横板上开设有供减震件的第二卡槽置入的开孔,在减震件处于装配状态下,所述横板部分位于该第二卡槽内。这样,方便实现减震件与横板的安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的气液分离器通过第二支架固定在外机冷凝器上,无需设置在外机冷凝器的隔板上,降低了隔板的振动和传递噪音。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减震部和减震件,增加了减震效果,进一步减小了气液分离器的震动传递至油分离器上,降低了噪音,同时防止第二支架形变过大产生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抱箍与第一支架处于装配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安装有减震件);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架,11-第一板,12-第二板,121-条形孔,13-中间板,131-第一减震部,2-油分离器,20-油分连接管,21-抱箍,3-卡扣结构,31-第一卡槽,32-卡扣,4-气液分离器,40-气液分离器主体,41-气分连接管,42-第二连接板,5-外机冷凝器,51-底座,511-凸边,52-隔板,53-第一腔室,54-第二腔室,6-第二支架,61-底板,611-通孔,612-挂钩,6121-第一穿孔,62-顶板,63-支撑板,631-第二减震部,64-安装板,641-横板,642-竖板,6411-开孔,7-减震件,71-上台阶,72-下台阶,73-第二卡槽,8-安装空间,9-压缩机,91-气分,10-限位杆,101-端部,1011-卡齿,102-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如前、后的参考标准为:以底座的宽度方向来判断前和后,左、右的参考标准为:以面向压缩机且沿底座的长度方向来判断,具体可参照图1中的箭头方向。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具有底座51的外机冷凝器5、设置在底座51上的压缩机9、油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4以及隔板52,气液分离器4通过气分连接管41与压缩机9的气分91相连接,油分离器2通过油分连接管20连接在压缩机9的排气管上。其中,
如图1所示,隔板52将空调外机冷凝器5分为用以放置电机的第一腔室53和第二腔室54,油分离器2、气液分离器4以及压缩机9均设置在第二腔室54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4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40,气液分离器主体40上带有用以安装油分离器2的第一支架1,该第一支架1包括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主体40上的第一板11、用以安装油分离器2的第二板12以及连接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中间板13,中间板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部131。其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可以交错设置,也可以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均左右横向延伸,中间13连接在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顶部,此外,第一板11呈弧形结构,且该第一板的弯曲程度与气液分离器主体40的外侧壁对应位置的弯曲程度相一致,且第一板11焊接在气液分离器主体40上。
第一减震部设计形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减震部131为中间板13向下凹陷而形成的减震部,该第一减震部131侧视呈V型、或者W型、或者U型。
如图2至图5所示,油分离器2通过抱箍21设置在第二板12上。具体地,第二板12的第一端通过卡扣结构3与抱箍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板12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抱箍21的另一端上。其中,卡扣结构3的形式之一:卡扣结构3包括有第一卡槽31和与第一卡槽31相配合的卡扣32:第一卡槽31开设在第二板12的第一端上,对应地,卡扣32设置在抱箍21上;其中,第一卡槽31有两个,且上下相对设置,为了增加第一卡槽的弹性,在第二板边缘处开设有条形孔121,该条形孔121位于上下两个第一卡槽31之间。上述连接件为螺钉。
卡扣结构的设计形式之二:卡扣32设置在第二板12的第一端上,对应地,第一卡槽31开设在抱箍21上。
气液分离器4设置在第二支架6上,并通过该第二支架6固定在底座51上。第二支架6设置在外机冷凝器5的底座51上,如图2所示,第二支架6的底板61右侧设置有挂钩612,该挂钩612上开设有供螺钉穿过的第一穿孔6121,对应地,底座51的外侧边缘具有向上延伸的凸边511,凸边511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6121相对应的第二穿孔5111,螺钉依次穿过凸边511和挂钩612上的对应穿孔而将气液分离器4安装在底座51上,本实施例中,挂钩612有两个,且沿底座5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此外,第二穿孔5111有多个,沿凸边511的宽度方向间隔,从而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气液分离器的实际安装位置。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挂钩612上设置卡扣结构,从而与底座进行固定。
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第二支架6包括底板61、用以安装气液分离器4的顶板62以及连接底板61和顶板62的支撑板63,支撑板6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部631,顶板62向下延伸有用以安装减震件7的安装板64,安装板64与底板61之间形成有供减震件7部分置入的安装空间8。其中,
如图3和图7所示,顶板62的前后两侧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有第一连接板621,气液分离器4在靠近下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2,气液分离器4的前后两侧的第二连接板42固定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621上,其中,第一连接板621和对应第二连接板42的连接可以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还可以采用卡扣结构进行固定。
如图3、图7至图10所示,第二减震部631的设计形式有多种,第二减震部631可以直接成型在支撑板63,本实施例中,第二减震部631为支撑板63在向安装板64一侧凹陷而形成的减震部,该第二减震部631的纵向截面呈V型、或者呈U型、或者呈W型,此外,该第二减震部631的纵向截面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
如图5所示,该安装板64为侧视呈L型的折板,包括横板641和竖板642,其中,竖板642与支撑板63相对设置,横板641与底板61相对设置,且横板641与底板61之间形成有供减震件7部分置入的安装空间8。其中,减震件7设置在底板61上,具体地,减震件7上设有上台阶71和下台阶72,上台阶71和下台阶72之间形成有第二卡槽73,对应地,横板641上开设有供减震件7的第二卡槽73置入的开孔6411,在减震件7处于装配状态下,横板641部分位于卡槽21内。为了实现减震件的固定,本实施例中,底板61和减震件7上对应开设有供限位杆10穿过的通孔611,开孔6411与通孔611上下对应,限位杆10依次穿过通孔611和开孔6411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而将减震件7安装在底板61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减震件7为橡胶垫,此外,该减震件7还可以采用弹簧的形式。
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杆10的底部具有面积扩大的端部101,即端部101面积大于通孔611的面积。具体地,限位杆10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凸部102,凸部102上具有与锁紧螺母相配合的外螺纹,在减震件7处于装配完成状态下,凸部102外露于减震件7之外,限位杆10端部101的上端与凸部102的底端之间的高度为H1,减震件7的原始高度为H2,减震件7处于压缩状态下的高度为H3,其中,H3<H2<H1,H2<H1通过限制H1减震件向上的活动量。此外,端部101的上端面设置有卡齿1011,在减震件7处于装配完成状态下,卡齿1011与底板61的底面相抵。
上述第一支架的材质为钣金或者弹簧钢。
本实施例中,压缩机、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均与隔板无直接连接,振动噪音均不会传递到隔板上,从而降低了噪音;此外,气分连接管以及油分连接管无需设置多个减震弯,减小了气分连接管和油分连接管的占用空间,并且,上述对应减震部和减震件的存在,增加了减震效果,降低了气分连接管和油分连接管断裂的情况,增加了使用寿命,减小了维修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40),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40)上设有用以安装油分离器(2)的第一支架(1),该第一支架(1)包括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主体(40)上的第一板(11)、用以安装油分离器(2)的第二板(12)以及连接第一板(11)和第二板(12)的中间板(13),所述中间板(1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减震部(1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部(131)为中间板(13)向下凹陷而形成的减震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部(131)侧视呈V型、或者W型、或者U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2)通过抱箍(21)设置在第二板(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12)的第一端通过卡扣结构(3)与抱箍(2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板(12)的第二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抱箍(21)的另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3)包括有第一卡槽(31)和与第一卡槽(31)相配合的卡扣(32):所述第一卡槽(31)开设在第二板(12)的第一端上,对应地,所述卡扣(32)设置在抱箍(21)上;或者,所述卡扣(32)设置在第二板(12)的第一端上,对应地,第一卡槽(31)开设在抱箍(21)上。
7.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空调,包括具有底座(51)的外机冷凝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4)通过第二支架(6)固定在底座(5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6)包括底板(61)、用以安装气液分离器(4)的顶板(62)以及连接底板(61)和顶板(62)的支撑板(63),所述支撑板(6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减震部,所述顶板(62)向下延伸有用以安装减震件的安装板(64),所述安装板(64)与底板(61)之间形成有供减震件(7)部分置入的安装空间(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4)为侧视呈L型的折板,包括与底板(61)相对设置的横板(641),所述横板(641)与底板(61)之间形成有所述的安装空间(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7)设置在底板(61)上,且该减震件(7)上部成型有第二卡槽(73),对应地,所述横板(641)上开设有供减震件(7)的第二卡槽(73)置入的开孔(6411),在减震件(7)处于装配状态下,所述横板(641)部分位于该第二卡槽(73)内。
CN201821458123.XU 2018-09-06 2018-09-06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Active CN209246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8123.XU CN209246471U (zh) 2018-09-06 2018-09-06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8123.XU CN209246471U (zh) 2018-09-06 2018-09-06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46471U true CN209246471U (zh) 2019-08-13

Family

ID=6751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8123.XU Active CN209246471U (zh) 2018-09-06 2018-09-06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46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5898A (zh) * 2020-04-03 2020-07-03 常州微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氟利昂循环系统冷冻机油回油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65898A (zh) * 2020-04-03 2020-07-03 常州微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氟利昂循环系统冷冻机油回油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46471U (zh)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该气液分离器的空调
EP3632724B1 (en) Assembling method of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9578246A (zh) 压缩机减振装置、房车空调和房车
CN108917158B (zh) 一种过滤网连接结构及空调器
CN209214006U (zh) 一种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空调
KR101988447B1 (ko) 스프링 탄지력을 이용한 조명등 설치 고정구
CN106895453B (zh) 一种挂板及油烟机
CN110374933A (zh) 一种集成灶风机用安装架及其安装方法
CN105937800B (zh) 一种空调器后围板结构
CN209263184U (zh) 一种支架及空调室外机
CN210713506U (zh) 穿孔吸音复合铝板
CN207568118U (zh) 金属美芯板吊挂结构
CN211011996U (zh) 一种空气能热泵降噪装置
CN103438085B (zh) 上架设备的固定装置
CN206131353U (zh) 用于安装空气处理装置的安装组件
CN215406799U (zh) 一种建筑幕墙用固定安装结构
US20160114740A1 (en) Fixture for a vehicle
CN207688395U (zh) 滤网安装框架以及具有它的室内机
JP2006523789A (ja) 雨樋
CN107252260B (zh) 一种烤箱滑轨安装机构
CN210467143U (zh) 一种高清小间距led显示屏
CN205717614U (zh) 空调外机管组减震支撑结构及空调室外机
CN217421981U (zh) 双扭簧及筒灯
CN214148489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冰箱
KR200433415Y1 (ko) 자동차 배기계용 러버 행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