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32681U -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32681U
CN209232681U CN201920112847.7U CN201920112847U CN209232681U CN 209232681 U CN209232681 U CN 209232681U CN 201920112847 U CN201920112847 U CN 201920112847U CN 209232681 U CN209232681 U CN 209232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pring
yoke
armature
static contact
spr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28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丁·哈桑
陈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SCO RELAY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SCO RELAY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SCO RELAY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SCO RELAY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28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32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32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326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公开了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包括安装基座、磁路组件以及电路组件,磁路组件包括衔铁和轭铁,衔铁一端连接在轭铁的上端,衔铁和轭铁围成一个一端开口的框体;电路组件包括静簧片、动簧片、柔性导电带以及电引出片,动簧片铆接于衔铁的上表面,电引出片铆接于轭铁的外侧面,柔性导电带一端与动簧片连接,另一端与电引出片连接。通过电引出片和柔性导电带的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增加外形体积的基础上拥有低温升和可承载大容量负载切换的优异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架、线圈、静簧片、动簧片、铁芯、衔铁和轭铁,其中,衔铁与轭铁由动簧片连接在一起,并通过轭铁脚来传递负载,此种结构存在温升高、不能切换大容量电流/电压的缺陷,容易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温升高问题,公告号为CN2870144Y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包括线圈架、线圈、静接触片、动接触片、衔铁和轭铁,特点是动接触片上叠放设置有导电片,导电片与轭铁之间设置有导电带,优点在于通过导电带可以将原先流过动接触片的电流进行分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散热,避免温度升高对动接触片结构特性的影响,保持了动接触片的机械弹性,但分流的电流还是会流经同一轭铁,轭铁又用于磁路导通,轭铁还与动接触片铆接,因此上述分流设计的散热能力有限。
为了满足大容量切换,公告号为CN20181275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继电器”,包括线圈、轭铁、衔铁,衔铁连接在轭铁一端,轭铁、和衔铁围成一个一端开口的框体,框体内设置有线圈,轭铁相对框体外侧面上形成一个凸板,衔铁尾端形成一个挂板,凸板和挂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衔铁复位的弹性件,大功率继电器包括挂钩,挂钩设置在凸板和挂板相对弹性件的内侧上,将凸板和挂板围在挂钩内,挂钩上下端分别与挂板上端和凸板下端贴临。优点在于,通过弹性件两端连接衔铁和轭铁,而不是通过动簧片,相比动簧片,弹性件可使得衔铁在运动过程中不容易脱落且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从而可以应对频繁启动的电流冲击,不会导致大功率继电器损坏。但当电流较大时,动簧片存在散热不足的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现有常规继电器还存在接点颤动问题,即当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过大时,受线圈产生磁场影响,静簧片与动簧片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力,使得静簧片或动簧片出现颤动,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继电器的容量和切换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散热可靠性好,散热能力强的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包括安装基座、磁路组件以及电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衔铁和轭铁,所述衔铁一端连接在所述轭铁的上端,所述衔铁和所述轭铁围成一个一端开口的框体;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静簧片、动簧片、柔性导电带以及电引出片,所述动簧片铆接于所述衔铁的上表面,所述电引出片铆接于所述轭铁的外侧面,所述柔性导电带一端与所述动簧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引出片连接。
上述方案中,继电器中增加了电引出片和柔性导电带,其中电引出片与轭铁铆接,结构连接可靠性好,通过柔性导电带两端分别连接动簧片和电引出片,能够将动簧片的电流通过柔性导电带导引到电引出片上进行引出,电引出片作为独立的结构部件与轭铁铆接,能够可靠地帮助散热,且电引出片还能够进行宽大设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温升,保证动簧片得到较好的散热,不影响其弹性性能,相比现有技术中设计通过动簧片与轭铁铆接传导电流,同时通过导电带将动簧片上的一部分电流分流并通过同一轭铁引出来说具有更良好的散热能力,有利于对继电器成功实现大容量负载切换起到帮助。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继电器能够具备可靠的切换大容量负载的性能,可选用轭铁为导磁不导电的材料,如硅钢片,或在轭铁与电引出片之间增加绝缘涂层,以便将磁路和电路彻底分开,使磁路和电路互不影响,各自发挥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电引出片包括引脚和与所述引脚一体成型的散热片,所述柔性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轭铁的外侧面设有凸包,所述散热片上设有与所述凸包相适配以形成铆接的凸包收容部。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包括折弯部和延伸部,所述折弯部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延伸部呈夹角连接,所述折弯部一侧与所述轭铁抵接;所述延伸部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片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延伸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散热片所在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用于与所述轭铁连接的一端顶端面的中部沿着所述衔铁延伸方向向外延伸设有挂板,所述衔铁用于与所述轭铁连接的一端两侧各自开设有一限位通槽,所述轭铁用于与所述衔铁连接的端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上凸出的用于与所述限位通槽卡合的挡块;所述轭铁的外侧面设有向外凸出延伸的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挂板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衔铁复位的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线圈骨架和静簧片插座,所述线圈骨架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底面且向上凸出的空心柱,所述静簧片插座连接于所述空心柱的上端;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静簧片插座、所述空心柱和所述底座并凸出于所述底座下底面设置的铁芯,以及套设于所述空心柱外的线圈,所述衔铁位于所述铁芯上方,所述轭铁的下端底部位于所述底座下方并与所述铁芯凸出于所述底座下底面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静簧片插座包括连接于所述空心柱上端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的插装部,所述连接部上下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心柱的中空部相通;所述插装部内部中空,所述插装部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衔铁用于带动所述动簧片的自由端上下活动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插装部内壁上下对称设有插槽,所述静簧片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静簧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动簧片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静簧片插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空心柱的上端或所述空心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底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轭铁的下端底部卡合连接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静簧片包括分别插设于上下两个所述插槽的常开静簧片和常闭静簧片,所述常开静簧片和所述常闭静簧片均包括插设于所述插槽内的静触点部和与所述静触点部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插槽外的引出部;两个所述静触点部相对设置,所述动簧片的自由端位于两个所述静触点部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和所述散热片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折弯部和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或9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引出片和柔性导电带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继电器的温升,且并没有引入较大的结构部件,有利于维持继电器的小型化需求,减小继电器的安装所需空间;通过弹性件连接在衔铁和轭铁的两端,可使衔铁能够更便利的运动,且运动过程不易脱落;通过线圈骨架和静簧片插座的上述结构设计,可使得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凑,衔铁一端限位于插装部的开口处,另一端设有限位通槽并与轭铁的挡块配合,使得衔铁得到更可靠的位置限定,不易脱落,增加了抗摔性,此外,组件构成也较为清晰,各部件的连接无需引入螺钉等部件,综上,继电器整体结构拆卸和组装都十分方便,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的可维修性和回收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210-衔铁,220-轭铁,320-动簧片,330-柔性导电带,340-电引出片,341-引脚,342-散热片,221-凸包,3421-凸包收容部,3411-折弯部,3412-延伸部,211-挂板,212-限位通槽,222-挡块,223-凸板,201-弹性件,110-线圈骨架,120-静簧片插座,111-底座,112-空心柱,230-铁芯,240-线圈,121-连接部,122-插装部,1221-插槽,1111-卡槽,301-常开静簧片,302-常闭静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包括安装基座、磁路组件以及电路组件,安装基座用于供磁路组件以及电路组件中的各个零部件在其上放置或安装以形成相应的磁回路和电回路;
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衔铁210和轭铁220,一般地,为了构成完整的磁回路,实现衔铁210的运动控制,磁路组件还包括线圈和铁芯,所述衔铁210一端连接在所述轭铁220的上端,所述衔铁210和所述轭铁220围成一个一端开口的框体;衔铁210一端与轭铁220的上端连接的方式可为活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以使得衔铁210一端能够以轭铁220的上端处为支撑,受铁芯的磁作用调控实现上下运动,具体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812756U的实用新型专利的连接设置;
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静簧片、动簧片320、柔性导电带330以及电引出片340,所述动簧片320铆接于所述衔铁210的上表面,具体地,衔铁210的上表面凸出设有凸起柱,动簧片320上则设有与凸起柱相适配的铆接孔,通过凸起柱与铆接孔的适配形成铆接,减少了铆钉的使用,结构整体性也更好,动簧片320可随衔铁210的运动同步活动,从而改变与静簧片的接触状态,实现电路的切换。所述电引出片340铆接于所述轭铁220的外侧面,铆接方式可参考上文衔铁210与动簧片320的铆接方式,所述柔性导电带330一端与所述动簧片3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引出片340连接。具体地,柔性导电带330为铜编织带,一端与动簧片320焊接或与动簧片320上设置的导电插口插接,另一端与电引出片340焊接或与电引出片340上设置的导电插口插接,用于将动簧片320上的电流导通至电引出片340引出;
上述方案中,继电器中设有电引出片340和柔性导电带330,其中电引出片340与轭铁220铆接,结构连接可靠性好,通过柔性导电带330两端分别连接动簧片320和电引出片340,能够将动簧片320的电流通过柔性导电带330导引到电引出片340上进行引出,电引出片340能够有效帮助散热,且电引出片340作为独立的结构部件还能够进行宽大设计,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温升,保证动簧片320得到较好的散热,不影响其弹性性能,相比现有技术中设计通过动簧片320与轭铁220铆接传导电流,同时通过导电带将动簧片320上的一部分电流分流并通过同一轭铁220引出来说具有更良好的散热能力,可有效保证继电器用于切换大容量负载。此外,为了进一步保障继电器能够具备可靠的切换大容量负载的性能,可选用轭铁220为导磁不导电的材料,如硅钢片,或在轭铁220与电引出片340之间增加绝缘涂层,以便将磁路和电路彻底分开,使磁路和电路互不影响,各自发挥作用,使得选材方面,仅需考虑轭铁220优选导磁性能好的材料,电引出片340优选导电性能强且散热好的材料即可。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电引出片340包括引脚341和与所述引脚341一体成型的散热片342,所述柔性导电带330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散热片342上,所述轭铁220的外侧面设有凸包221,所述散热片342上设有与所述凸包221相适配以形成铆接的凸包收容部3421。凸包收容部3421可为通孔也可为盲孔。引脚341作为引出于继电器外壳外的所有电性引脚之一,其作用是用于将流经动簧片320的电流引出继电器。优选散热片342的长和宽与轭铁220的外侧面的长和宽保持一致,即在不额外增加继电器外形体积的基础上保障散热片342的最大面积,增强散热能力。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引脚341的强度,所述引脚341包括折弯部3411和延伸部3412,所述折弯部3411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片342和所述延伸部3412呈夹角连接,优选连接处为一体成型连接,所述折弯部3411一侧与所述轭铁220抵接;所述延伸部3412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片342延伸方向相反,需要强调的是,延伸部3412延伸方向为与延伸部3412相对延伸部3412与折弯部3411连接端伸出的长度延伸方向,散热片342延伸方向为散热片342相对散热片342与折弯部3411连接端的延伸方向,所述延伸部3412所在平面与所述散热片342所在平面平行,即折弯部3411与散热片342之间的夹角等于折弯部3411与延伸部3412之间的夹角;所述延伸部3412的自由端位于继电器的外壳之外,以作为继电器与外部电路导电连接的引脚。优选地,为了加强电引出片340在轭铁220外侧面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轭铁220用于与所述折弯部3411一侧抵接处开设有槽口,折弯部3411与槽口卡接,并与槽口的底部抵接。
为了增加衔铁210运动的可靠性和长期有效性,所述衔铁210用于与所述轭铁220连接的一端(下称尾端)顶端面的中部沿着所述衔铁210延伸方向向外延伸设有挂板211,所述衔铁尾端两侧则各自开设有一限位通槽212,所述轭铁220用于与所述衔铁210连接的端部(即上端)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上凸出的用于与所述限位通槽212卡合的挡块222;所述轭铁220的外侧面设有向外凸出延伸的凸板223,凸板223与挂板211上下对应,所述凸板223与所述挂板211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衔铁210复位的弹性件201,优选弹性件201为拉簧,凸板223与挂板211上分别设有供拉簧两端钩合的钩槽,以避免拉簧因衔铁210运动而脱离凸板223或挂板211,弹性件201的上述设置,使得衔铁210以轭铁220上端为支撑进行上下运动时,更不易脱离,且弹性件201弹性有保障,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可满足大容量负载的较频繁切换,使用寿命有保障。衔铁210与轭铁220连接时,优选轭铁220上端对衔铁210尾端为线接触式支撑,即衔铁210尾端顶端面的底边与轭铁220上端形成的刀口面接触形成轭铁220受铁芯磁作用上下运动时的支撑,有利于增强切换可靠性。
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线圈骨架110和静簧片插座120,所述线圈骨架110包括底座111和设于所述底座111上底面且向上凸出的空心柱112,所述静簧片插座120连接于所述空心柱112的上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优选静簧片插座120与空心柱112的上端以及底座111上底面与空心柱112下端均为一体连接;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静簧片插座120、所述空心柱112和所述底座111并凸出于所述底座111下底面设置的铁芯230,以及套设于所述空心柱112外的线圈240,所述衔铁210位于所述铁芯230上方,所述轭铁220的下端底部位于所述底座111下方并与所述铁芯230凸出于所述底座111下底面的一端连接,衔铁210和轭铁220形成的框体将线圈240和铁芯230包围在框体内,增加结构的紧凑型。
具体地,所述静簧片插座120包括连接于所述空心柱112上端的连接部121和与所述连接部121一体成型的插装部122,所述连接部121上下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心柱112的中空部相通,连接部121与空心柱112上端一体成型连接;所述插装部122内部中空,所述插装部122面向所述连接部121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衔铁210用于带动所述动簧片320的自由端上下活动的一端(即与衔铁210尾端相对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开口处,使得衔铁210能够沿着开口上下运动,可有效避免衔铁210偏离正常运动方向,所述插装部122内壁上下对称设有插槽1221,所述静簧片插设于所述插槽1221内,所述静簧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动簧片320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静簧片插座12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空心柱112的上端或所述空心柱11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11的上底面,空心柱112的下端或上端可仅有一端与其连接的部件可拆卸,方便线圈240套入即可,另一端则与其连接的部件一体成型,增加结构整体性,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优选螺纹连接,以提高抗摔性能。经过上述设计,使得线圈240除了能够通过绕制的方式缠绕并最终套设在空心柱112外,还能通过插装的方式将已绕设成完整圆柱形态的线圈240套设在空心柱112外。此外,还能有利于线圈240的更换,增加继电器的可维修性,便利线圈240以及继电器中其他结构的回收利用。
所述底座111下底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轭铁220的下端底部卡合连接的卡槽1111。
所述静簧片包括分别插设于上下两个所述插槽1221的常开静簧片301和常闭静簧片302,所述常开静簧片301和所述常闭静簧片302均包括插设于所述插槽1221内的静触点部和与所述静触点部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插槽1221外的引出部,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与引脚341的延伸方向一致,也作为继电器的对外引脚之一;两个所述静触点部相对设置,静触点部包括静触点和用于与插槽1221插接的平板,所述动簧片320的自由端位于两个所述静触点部之间的空隙,具体的说是位于两个静触点之间,以便衔铁210上下运动带动动簧片320的自由端与两个静触点实现接触与不接触的切换。其中,是常开静簧片301设于上方的插槽1221中,还是常闭静簧片302设于上方的插槽1221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综上设计,可使得继电器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凑,且连接时无需借助额外的连接部件如(铆钉、螺丝等等),组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且各部件分布清晰,有利于提高继电器的可维修性和回收利用率。
可选地,所述折弯部3411和所述散热片342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折弯部3411和所述延伸部3412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或均为90度。有利于提高引脚341的结构强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磁路组件以及电路组件,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衔铁和轭铁,所述衔铁一端连接在所述轭铁的上端,所述衔铁和所述轭铁围成一个一端开口的框体;所述电路组件包括静簧片、动簧片、柔性导电带以及电引出片,所述动簧片铆接于所述衔铁的上表面,所述电引出片铆接于所述轭铁的外侧面,所述柔性导电带一端与所述动簧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引出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引出片包括引脚和与所述引脚一体成型的散热片,所述柔性导电带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轭铁的外侧面设有凸包,所述散热片上设有与所述凸包相适配以形成铆接的凸包收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包括折弯部和延伸部,所述折弯部两端分别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延伸部呈夹角连接,所述折弯部一侧与所述轭铁抵接;所述延伸部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片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延伸部所在平面与所述散热片所在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用于与所述轭铁连接的一端顶端面的中部沿着所述衔铁延伸方向向外延伸设有挂板,所述衔铁用于与所述轭铁连接的一端两侧各自开设有一限位通槽,所述轭铁用于与所述衔铁连接的端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向上凸出的用于与所述限位通槽卡合的挡块;所述轭铁的外侧面设有向外凸出延伸的凸板,所述凸板与所述挂板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衔铁复位的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线圈骨架和静簧片插座,所述线圈骨架包括底座和设于所述底座上底面且向上凸出的空心柱,所述静簧片插座连接于所述空心柱的上端;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静簧片插座、所述空心柱和所述底座并凸出于所述底座下底面设置的铁芯,以及套设于所述空心柱外的线圈,所述衔铁位于所述铁芯上方,所述轭铁的下端底部位于所述底座下方并与所述铁芯凸出于所述底座下底面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片插座包括连接于所述空心柱上端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的插装部,所述连接部上下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心柱的中空部相通;所述插装部内部中空,所述插装部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衔铁用于带动所述动簧片的自由端上下活动的一端限位于所述开口处,所述插装部内壁上下对称设有插槽,所述静簧片插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静簧片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动簧片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片插座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空心柱的上端或所述空心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上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底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轭铁的下端底部卡合连接的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簧片包括分别插设于上下两个所述插槽的常开静簧片和常闭静簧片,所述常开静簧片和所述常闭静簧片均包括插设于所述插槽内的静触点部和与所述静触点部一体成型且位于所述插槽外的引出部;两个所述静触点部相对设置,所述动簧片的自由端位于两个所述静触点部之间的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和所述散热片之间的夹角与所述折弯部和所述延伸部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或90度。
CN201920112847.7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Active CN209232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2847.7U CN209232681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2847.7U CN209232681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32681U true CN209232681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1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2847.7U Active CN209232681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32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0708A (zh) * 2021-12-24 2022-03-22 浙江正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合式继电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0708A (zh) * 2021-12-24 2022-03-22 浙江正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合式继电器
CN114220708B (zh) * 2021-12-24 2024-04-19 浙江正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合式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32681U (zh) 一种低温升单刀双掷功率继电器
CN207752946U (zh) 一种低温升抗冲击电流的高可靠电磁继电器
CN212257298U (zh) 一种多触点灭弧继电器
CN109243923A (zh) 高压直流继电器
WO2024078424A1 (zh) 继电器
CN208922994U (zh) 一种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15417783U (zh) 一种大电流电感器
KR200464863Y1 (ko) 일체형 구조의 전자접촉기 고정접점대
CN104715974B (zh) 电接触器及控制其触头延时闭合与打开的方法、限制或阻止触头颤动与燃弧时间的方法
CN108648962A (zh) 一种低发热高寿命电磁继电器衔铁结构
CN209461393U (zh) 一种用于小型断路器的插拔式开关模块
CN208608134U (zh) 低发热高寿命电磁继电器衔铁结构
KR101202674B1 (ko) 동작스위치 내장형 직류 전자접촉기
CN218676953U (zh) 一种双路功率继电器
CN220526832U (zh) 一种直流继电器
CN220895420U (zh) 一种大功率拍合式pcb继电器
CN210578479U (zh) 中间固态继电器
CN219040365U (zh) 触头结构和继电器
CN213459475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电器的负荷控制开关
CN216054511U (zh) 一种易装配型耐短路电流的直流接触器触头结构
CN112103141B (zh) 簧片、静触头、接线组件、防回跳组件及磁保持继电器
CN217690866U (zh) 一种开关
CN108470660B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CN218385027U (zh) 继电器
CN208861898U (zh)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