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27922U -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27922U
CN209227922U CN201822082497.2U CN201822082497U CN209227922U CN 209227922 U CN209227922 U CN 209227922U CN 201822082497 U CN201822082497 U CN 201822082497U CN 209227922 U CN209227922 U CN 209227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um pipe
filter plate
downpipe
setting
siev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24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尚义
葛晨
虞邱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y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y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y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y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824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27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27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2792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包括:落水管;去杂部,所述去杂部与所述落水管连通设置;以及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内的排水单元a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所述去杂部包括: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倾斜向下设置;筛分单元a,所述筛分单元a位于所述排渣管和落水管的连接处;以及筛分单元b,所述筛分单元b位于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正上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雨水将树叶等杂质冲入落水管中,容易导致落水管堵塞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既有建筑加装外保温层的“暖房子”改造工程在北方逐步推广。由于改造后的墙体发外表面前移,安装在墙面的溜水管随之前移,溜水管上端的进水口与屋面边缘女儿墙的进水口距离变大,需更换原建筑的穿墙导水构件——象鼻子管而重新做穿墙水通道,而且,由于墙体加装了保温层,结构变得复杂,完全沿用原建筑穿墙溜水通道和水溜管的构件的衔接方式,易发生出水口处渗漏,使保温层与原墙面之间进水,影响保温效果、容易向室内渗水,危及墙体的使用安全。
专利号为CN20341221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适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用于增加外保温层的楼房屋顶雨水排放,包括原建筑使用并保留在穿过女儿墙位置的象鼻管,从原建筑拆下并重新安装在增加保温层后墙面上的水溜管和雨水斗,所作的改进是:在象鼻管出口与雨水斗处增加过渡衔接板块,过度衔接板块上有能穿入象鼻管和卧入一部分雨水斗的T形的孔洞,孔洞的下侧表面相对墙面由里至外向下倾斜形成顺水斜坡,孔洞中置入雨水斗。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雨水将树叶等杂质冲入落水管中,容易导致落水管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在落水管内设置去杂部,利用雨水的回溅工作,使得去杂部将树叶等杂质通过排渣管排出,从而解决了雨水将树叶等杂质冲入落水管中,容易导致落水管堵塞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包括:
落水管;
去杂部,所述去杂部与所述落水管连通设置;以及
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内的排水单元a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
作为优选,所述去杂部包括:
排渣管,所述排渣管倾斜向下设置;
筛分单元a,所述筛分单元a位于所述排渣管和落水管的连接处;以及
筛分单元b,所述筛分单元b位于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正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筛分单元a包括:
过滤板a,所述过滤板a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上且与所述排渣管的进口端外侧设置;以及
疏导勺,所述疏导勺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板a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板a与所述排渣管同一线性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疏导勺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间隙设置。
作为又优选,所述筛分单元b包括:
渗水口,所述渗水口开设在所述排渣管下端口且靠近所述排渣管的输出端设置;以及
过滤板b,所述过滤板b固定安装在所述渗水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落水管内设置去杂部,利用雨水的回溅工作,使得去杂部将树叶等杂质通过排渣管排出,排水功能高效;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筛分单元a和筛分单元b连同作用,使得树叶等杂质首先被滞留在排渣管的进口端,再被传送滞留在排渣管的出口端,最后实现树叶等杂质的及时清除;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疏导勺配合过滤板a,当雨水堆积在疏导勺达到一定量时,水向上溅出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内;同时落入在过滤板a上水也能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内,去杂动力效果好。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排水效果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建筑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为筛分单元a的筛分状态示意图。
图4为筛分单元a上的雨水回溅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筛分单元b的筛分状态示意图。
图6为排水单元a和排水单元b的水流汇总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包括:
落水管1;
去杂部2,所述去杂部2与所述落水管1连通设置;以及
出水部3,所述出水部3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1内的排水单元a31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31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2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32。
当雨水过大时,雨水会将地面上的树叶等杂质冲刷进入落水管1,导致落水管的堵塞,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落水管1内设置去杂部2,利用雨水的回溅工作,使得去杂部2将树叶等杂质通过排渣管21排出,排水功能高效。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去杂部2包括:
排渣管21,所述排渣管21倾斜向下设置;
筛分单元a22,所述筛分单元a22位于所述排渣管21和落水管1的连接处;以及
筛分单元b23,所述筛分单元b23位于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32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筛分单元a22和筛分单元b23,使得树叶等杂质首先被滞留在排渣管21的进口端,再被传送滞留在排渣管21的出口端,最后实现树叶等杂质的及时清除。
进一步,如图3、图5所示,所述筛分单元a22包括:
过滤板a221,所述过滤板a221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1上且与所述排渣管21的进口端外侧设置;以及
疏导勺222,所述疏导勺222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1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板a221的正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疏导勺222配合过滤板a221,当雨水堆积在疏导勺222达到一定量时,水向上溅出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21内;同时落入在过滤板a221上水也能将树叶等杂质冲刷至排渣管21内,去杂动力效果好。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疏导勺222的固定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接触设置,所述疏导勺222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间隙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疏导勺222的固定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接触设置,进而在保证疏导勺222的倾斜度的同时,减小疏导勺222上表面至过滤板a221的高度,使得溅水高度足够冲出过滤板a221,完成对树叶等杂质的向上冲击力,使其不会黏在过滤板a221上,难以实现输出工作。
同时,疏导勺222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间隙设置,有利于部分雨水下滑出至排水单元a31内。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筛分单元b23包括:
渗水口231,所述渗水口231开设在所述排渣管21下端口且靠近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设置;以及
过滤板b232,所述过滤板b232固定安装在所述渗水口231上。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过滤板b232,使得输出至过滤板b232上的树叶等杂质被再次筛分,雨水通过过滤板b232从排水单元b32进入排水单元a31完成回流,同时利于人工及时清除过滤板b232上的树叶等杂质。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板a221与所述排渣管21同一线性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排渣管21为倾斜向下设置的,利用水的重力实现水的自动流动工作,进而提高水的冲刷效果;此外通过设置过滤板a221与所述排渣管21同一线性设置,使得过滤板a221上的落叶能全部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排渣管21内,而不会发生渗出至排水单元a31的现象,保证了去杂的完全性。
工作过程:
雨水通过落水管1首先通过过滤板a221,将建筑物面上的落叶杂质滞留在过滤板a221上,雨水下渗通过排水单元a31向外排出,当雨水较大时,落在疏导勺222上的水往外溅出,将落在过滤板a221上的叶子杂质冲刷出进入至排渣管21内,并且随着雨水冲刷落在过滤板b232上,人工从排渣管21的出口将叶子杂质清除干净,然后雨水从排水单元b32通入至排水单元a31,最后向外排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落水管(1);
去杂部(2),所述去杂部(2)与所述落水管(1)连通设置;以及
出水部(3),所述出水部(3)包括位于所述落水管(1)内的排水单元a(31)和一端与所述排水单元a(31)连通设置且与所述去杂部(2)连通设置的排水单元b(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部(2)包括:
排渣管(21),所述排渣管(21)倾斜向下设置;
筛分单元a(22),所述筛分单元a(22)位于所述排渣管(21)和落水管(1)的连接处;以及
筛分单元b(23),所述筛分单元b(23)位于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且位于所述排水单元b(32)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单元a(22)包括:
过滤板a(221),所述过滤板a(221)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1)上且与所述排渣管(21)的进口端外侧设置;以及
疏导勺(222),所述疏导勺(222)固定设置在所述落水管(1)上且位于所述过滤板a(221)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a(221)与所述排渣管(21)同一线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导勺(222)的固定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接触设置,所述疏导勺(222)的出水端与所述过滤板a(221)间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单元b(23)包括:
渗水口(231),所述渗水口(231)开设在所述排渣管(21)下端口且靠近所述排渣管(21)的输出端设置;以及
过滤板b(232),所述过滤板b(232)固定安装在所述渗水口(231)上。
CN201822082497.2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27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2497.2U CN209227922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2497.2U CN209227922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27922U true CN209227922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7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249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27922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27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07363U (zh) 一种住宅楼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09227922U (zh) 一种适于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工程上使用的雨水管系统
CN211691126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4090645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1447514U (zh) 一种屋顶蓄水排水结构
CN209276937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的排水装置
CN211473112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05935442U (zh) 建筑屋面排水结构
CN211172764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111219019A (zh) 一种防堵塞屋面虹吸雨水斗
CN211058172U (zh)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20225670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海绵生态雨水收集器
CN218091655U (zh) 一种建筑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20336063U (zh) 路面排水结构
CN205369501U (zh) 一种滞留型雨水口
CN216340512U (zh) 一种内天沟结构
CN216109416U (zh)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CN216552299U (zh) 一种环保雨污分合流系统
CN216109409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的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1775172U (zh) 一种建筑屋面防排水设计结构
CN213626342U (zh) 一种环保节水型建筑楼顶结构
CN208733957U (zh) 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15670604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CN220932963U (zh) 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水土流失监测装置
CN215211950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