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9258U -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9258U
CN209219258U CN201821672630.3U CN201821672630U CN209219258U CN 209219258 U CN209219258 U CN 209219258U CN 201821672630 U CN201821672630 U CN 201821672630U CN 209219258 U CN209219258 U CN 209219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switch unit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erosol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726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祥林
黄柳铭
王嘉俊
蔡吉俊
聂斌
佟振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726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9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9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9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其中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加热体,用于加热气雾形成基体;烟仓,具有容纳部,所述加热体插设于所述容纳部内;底座,位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底座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其中,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阻止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的轴向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雾产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传统卷烟对健康及环境的影响问题开始逐步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烟草生产商均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危害更低的烟草制品,低温加热不燃烧烟制品作为烟草消费的新形式,逐步受到市场的欢迎,正日益被大多数国家的卷烟消费者接受。
例如,公开号为CN106376975A的中国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气雾产生装置包括:空腔,具有空腔壳体以及由空腔壳体形成的空腔容置空间,空腔容置空间用于容置待加热介质,空腔顶部设有滤棉;密封盖,设于所述空腔底部以对所述空腔底部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形成有穿设部;空气导流器,设置于密封盖的下方,具有导流槽以及导流孔,导流孔与穿设部对应设置;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底盖以及加热陶瓷片,加热器底盖设置于空气导流器的下方,加热陶瓷片固定于加热器底盖且穿过导流孔并刺穿穿设部以穿设入空腔容置空间。
现有的气雾产生装置一般都是将气雾形成基体放置于气雾产生装置的容置空间内,然后通过加热器加热气雾形成基体,产生的气雾供用户抽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加热体,用于加热气雾形成基体;烟仓,具有容纳部,所述加热体插设于所述容纳部内;底座,位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底座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其中,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阻止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的轴向运动。
可选地,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从所述容纳部内取出后,所述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加热体沿轴向运动,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后,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保持静止。
可选地,包括:开关单元,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加热体沿所述轴向运动,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保持静止。
可选地,所述底座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体的外周面贴合。
可选地,还包括:滑盖,盖设于所述烟仓,所述滑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底座设于所述滑盖内,与所述通孔沿所述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开关单元设于所述滑盖上;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开关单元覆盖所述通孔,且能够沿轴向与所述烟仓分离,所述滑盖能够沿轴向与所述烟仓分离;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通孔沿径向设置,且所述滑盖与所述烟仓卡接。
可选地,所述滑盖上还设有与所述通孔沿所述径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开关单元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开关单元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至覆盖所述通孔,或与所述通孔沿径向设置。
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开关单元具有操作部和卡接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滑盖外,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滑盖内;所述烟仓面向所述滑盖的部分设有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滑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操作部覆盖所述通孔,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且所述卡接部能够沿轴向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通孔沿径向设置,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沿轴向与所述第二部分卡接。
可选地,所述滑盖上还设有变形部,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开关单元相贴合,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变形部能够向所述开关单元施加阻力。
可选地,沿所述径向,所述变形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开关单元相贴合,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开关单元相贴合,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底座悬空于所述滑盖内。
可选地,所述底座通过轴向延伸部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轴向延伸部用于容纳所述气雾形成基体。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部分与所述轴向延伸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部分位于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外,用于驱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沿所述轴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烟仓内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仓的内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部能够向所述底座施加阻力。
可选地,在所述开关单元驱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沿所述轴向运动时,所述弹性部能够沿径向运动,所述径向垂直于所述轴向。
可选地,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轴向延伸部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仓的内壁连接,所述底座具有第二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具有斜面,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与所述斜面相抵,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的不同侧。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径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底座背向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的一侧设有第三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三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开关单元插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开关单元能够沿着所述第三滑槽滑动以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间切换。
可选地,还包括环形部,设于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开启状态,沿径向,所述环形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部外;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环形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用于供所述气雾形成基体插入并容纳于所述容纳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气雾形成基体,用于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阻止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的轴向运动。
可选地,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从所述容纳部内取出后,所述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加热体沿轴向运动,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后,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保持静止。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加热体和烟仓,其中,烟仓具有容纳部,加热体插设于容纳部内,加热体用于加热放置于容纳部内的气雾形成基体。此外,气雾产生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位于容纳部内,并环绕加热体设置。在气雾形成基体置于容纳部内后,气雾形成基体也是放置在底座上,此时,置于容纳部内的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阻止底座相对加热体的轴向运动,底座相对加热体保持静止,不影响加热体加热气雾形成基体,以使产生的气雾供用户抽吸,用户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用户完成抽吸后,将气雾形成基体从容纳部内取出后,底座能够相对加热体沿轴向运动。那么,由于底座能够相对加热体沿轴向运动,底座可以被抬升,那么残留在底座上的外界物质,例如灰尘、气雾形成基体残留物等也被抬升,从而方便了对底座的清洁,也即方便了对气雾产生装置的清洁。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滑盖和烟仓的分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滑盖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开关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烟仓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中开关单元和变形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三;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三;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四;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五;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立体图四;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六;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七;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的剖视图八;
图18是图17中D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10,包括:加热体13和烟仓11,其中,烟仓11具有容纳部12,加热体13插设于容纳部12内,加热体13用于加热放置于容纳部12内的气雾形成基体20。此外,气雾产生装置10还包括底座14,底座14位于容纳部12内,并环绕加热体13设置。参考图1和图3,在气雾形成基体20置于容纳部12内后,气雾形成基体20也是放置在底座14上,此时,置于容纳部12内的气雾形成基体20能够阻止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的轴向运动,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保持静止,不影响加热体13加热气雾形成基体20,以使产生的气雾供用户抽吸,用户使用方便。
参考图2和图4,用户完成抽吸后,将气雾形成基体20从容纳部12内取出后,底座14能够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图4中X方向所示)运动。参考图5,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图5中X方向所示)运动,从而底座14可以被抬升,那么残留在底座14上的外界物质,例如灰尘、气雾形成基体残留物等也被抬升,方便了对底座14的清洁,也即方便了对气雾产生装置10的清洁。
本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10包括:开关单元30,在开关单元30处于开启状态时,底座14能够相对加热体13沿所述轴向运动,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时,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保持静止。
具体而言,参考图2和图4,气雾产生装置10还包括:滑盖40,滑盖40盖设于烟仓11,滑盖40上设有与容纳部12相对应的通孔45,气雾形成基体20由滑盖40上的通孔45插入以放置于烟仓11的容纳部12内。结合图5所示,底座14设于滑盖40内,与通孔45沿轴向(图5中X方向所示)相对设置,气雾形成基体20由滑盖40上的通孔45插入以放置于烟仓11的容纳部12内的底座14上。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开关单元30设于滑盖40上,在开关单元30处于开启状态,开关单元30覆盖通孔45(如图4所示),且能够沿轴向与烟仓11分离,滑盖40能够沿轴向与烟仓11分离(如图5所示);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开关单元30与通孔45沿径向(图2中Y方向所示)设置,且滑盖40与烟仓11卡接,滑盖40在轴向的运动受到限制,其中,径向垂直于轴向。本实施例中,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关单元30与通孔45沿径向间隔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关单元与通孔沿径向邻接,例如沿径向相接触,两者在轴向上的投影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片区域,例如该区域呈椭圆形。
参考图6和图7并结合图2、图17及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滑盖40上还设有与通孔45沿径向(图6中Y方向所示)设置的第一滑槽41,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41与通孔45沿径向间隔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滑槽与通孔沿径向邻接,例如沿径向相接触,两者在轴向上的投影可以是一条线。其中,开关单元30插设于第一滑槽41,开关单元30能够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至覆盖通孔45,如图4所示,图4中C方向为开关单元30的运动方向,或者,开关单元30能够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至与通孔45沿径向设置(如图2所示),例如是沿径向间隔设置,或者是沿径向邻接,例如沿径向相接触,两者在轴向上的投影可以是一条线。
继续参考图7并结合图4所示,沿轴向,开关单元30具有操作部31和卡接部32,操作部31位于滑盖40外,卡接部32位于滑盖40内。通过控制操作部31可以使得开关单元30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至覆盖通孔45,使得开关单元30处于开启状态;或者,控制操作部31可以使得开关单元30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至与通孔45沿径向设置,例如是沿径向间隔设置,使得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参考图8和图18,烟仓11面向滑盖40的部分设有第二滑槽42,沿第二滑槽42的延伸方向(图8中Y方向所示),第二滑槽42具有第一部分42b和第二部分42a,其中,第二滑槽42的延伸方向和第一滑槽41的延伸方向一致。
在开关单元30处于开启状态,操作部31覆盖滑盖40上的通孔45,卡接部32位于第二滑槽42的第一部分42b,且卡接部32能够沿轴向与第一部分42b分离,那么滑盖40在轴向上的运动不受限制,滑盖40能够沿轴向与烟仓11分离,用户可对滑盖40内的底座14进行清洁。
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操作部31与通孔45沿径向设置,卡接部32位于第二部分42a且沿轴向与第二部分42a卡接,滑盖40在轴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滑盖40不会沿轴向与烟仓11分离。本实施例中,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操作部31与通孔45沿径向间隔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操作部与通孔沿径向邻接,例如沿径向相接触,两者在轴向上的投影可以是一条线,也可以是一片区域,例如该区域呈椭圆形。
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雾形成基体20可以沿滑盖40上的通孔45插入以放置在烟仓11的容纳部12内,加热体13加热气雾形成基体20产生气雾供用户抽吸;在抽吸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20与操作部31沿径向相抵,气雾形成基体20阻止操作部31朝向滑盖40上的通孔45运动,开关单元30无法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从而不会影响气雾产生装置10对气雾形成基体20的雾化过程,使得气雾产生装置10的正常使用不受干扰。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抽吸过程中,气雾形成基体与操作部沿径向设置,可以不抵,例如是沿径向间隔设置。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2b的宽度比卡接部32的宽度宽,第二部分42a的宽度比卡接部32的宽度窄,开关单元30由第一部分42b滑动至第二部分42a实现由开启状态至关闭状态的切换。其中,卡接部32能够穿过第一部分42b沿轴向做上下运动,卡接部32不能穿过第二部分42a在轴向做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42b和第二部分42a分别具有呈轴对称的两区域,卡接部32能够分别位于第一部分42b的两区域和第二部分42a的两区域,这样设置,能够提升卡接部32沿第二滑槽42滑动的稳定性。
参考图4和图9并结合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滑盖40上还设有变形部60,变形部60与开关单元30相贴合,开关单元30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的过程中,变形部60能够向开关单元30施加阻力。也即,控制开关单元30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过程中,开关单元30受到阻力。阻力的存在使得开关单元30在未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开关单元30不能任意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间切换,提升开关单元30和滑盖40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开关单元30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需克服变形部60所施加的阻力,开关单元3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也需克服变形部60所施加的阻力,增强用户的操纵感,能够起到提示用户开关单元30已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或者,开关单元30已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
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30的操作部31和卡接部32通过连接部33连接,连接部33能够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变形部60与开关单元30的连接部33相贴合。沿径向(图9中Y方向所示),变形部60包括第一区域61、第二区域62及第三区域63,在开启状态,第一区域61与开关单元30相贴合,在关闭状态,第三区域63与开关单元30相贴合,第二区域62的宽度分别小于第一区域61的宽度及第三区域63的宽度。
那么,开关单元30在第一区域61和第三区域63间切换过程中会经过第二区域62,由于第二区域62的宽度分别小于第一区域61的宽度及第三区域63的宽度,那么开关单元30会受到挤压,变形部60向开关单元30施加阻力,变形部60克服第二区域62的阻力后运动至第一区域61或第三区域63。
需说明的是,变形部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能够向开关单元施加阻力。
本实施例中,变形部60由弹性材质制成,其中,变形部60设于第一滑槽41。开关单元30沿着第一滑槽41滑动过程中,会受到变形部60向开关单元30施加的阻力。
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底座14悬空于滑盖40内,利于在底座14沿轴向与加热体13分离后对底座14进行清洁。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4与滑盖4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底座14通过轴向延伸部44与通孔45连接,轴向延伸部用于容纳气雾形成基体20。轴向延伸部44沿径向与滑盖40的内壁间隔设置,使得滑盖40能够盖设于烟仓11时,底座14和轴向延伸部44位于烟仓11的容纳部12内。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座14的部分与轴向延伸部44连接。可以理解为:轴向延伸部44沿周向部分延伸,底座14与轴向延伸部44整体呈L型(如图5所示)。底座14沿轴向与加热体13分离后,被暴露的区域较大,利于用户对底座14进行清洁。
参考图10和图11,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关单元30与底座14连接,开关单元30的部分位于气雾产生装置10外,用于驱动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图10和图11中X方向所示)运动。本实施例中,开关单元30能够在轴向沿朝向烟仓11的方向(图10中A方向所示)运动,以驱动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运动。
继续参考图11,本实施例中,烟仓11内设有弹性部70,弹性部70一端与底座14连接,另一端与烟仓11的内壁连接,开关单元30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的过程中,弹性部70能够向底座14施加阻力。阻力的存在使得开关单元30在未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开关单元30不能任意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间切换,提升开关单元30和底座14的连接稳定性。此外,开关单元30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需克服弹性部70所施加的阻力,开关单元3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也需克服弹性部70所施加的阻力,增强用户的操纵感,能够起到提示用户开关单元30已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或者,开关单元30已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
弹性部70与底座14的相对位置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在开关单元30驱动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运动时,弹性部70能够沿径向(图11中Y方向所示)运动,径向垂直于轴向。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开关单元30驱动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运动时,弹性部70可以是沿轴向运动。
具体而言,参考图11,弹性部70包括第一轴向延伸部50和弹性件51,第一轴向延伸部50的延伸方向和加热体13的延伸方向一致。弹性件51一端与第一轴向延伸部50连接,另一端与烟仓11的内壁连接。底座14具有第二轴向延伸部15,第一轴向延伸部50具有斜面,第二轴向延伸部15与斜面相抵,弹性件51和第二轴向延伸部15位于第一轴向延伸部50的不同侧。斜面的存在,使得底座14的轴向运动能够转化为弹性部70的径向运动。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能够将底座的轴向运动转化为弹性部的径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51沿径向(图11中Y方向所示)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沿其它方向延伸,能够被压缩以利于弹性部70产生径向运动,并能够使弹性部70复位。
参考图12,底座14背向第二轴向延伸部15的一侧设有第三轴向延伸部16,第三轴向延伸部16与开关单元30连接,第三轴向延伸部16的延伸方向和加热体13的延伸方向一致。此外,气雾产生装置10还包括本体部101,参考图10,本体部101上设有第三滑槽43,第三滑槽43沿轴向延伸,开关单元30插设于第三滑槽43内,开关单元30能够沿着第三滑槽43滑动以在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间切换。
此外,气雾产生装置10还包括环形部52,环形部52设于弹性部70,在开关单元30处于开启状态,沿径向,环形部52至少部分位于容纳部12外;在开关单元30处于关闭状态,环形部52位于容纳部12,用于供气雾形成基体20插入并容纳于容纳部12。
具体说来,参考图11,在气雾形成基体20沿环形部52插入容纳部12内后,环形部52套设于气雾形成基体20上,气雾形成基体20阻止弹性部70在径向上运动,从而开关单元30无法在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间切换,从而不会影响气雾产生装置10对气雾形成基体20的雾化过程,使得气雾产生装置10的正常使用不受干扰。此时,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保持静止,不影响加热体13加热气雾形成基体20,以使产生的气雾供用户抽吸。
用户完成抽吸后,参考图13,将气雾形成基体20从容纳部12内取出后,环形部52在径向的运动不受限制,从而弹性部70能够沿径向运动,继而底座14能够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图13中X方向所示)运动。参考图13和图14,控制开关单元30沿轴向在第三滑槽43内沿朝向烟仓11的方向(图13和图14中A方向所示)滑动,开关单元30由关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参考图15和图16,第三轴向延伸部16沿轴向运动,继而底座14沿轴向相对加热体13运动,底座14被抬升,在斜面作用下,弹性部70沿径向运动,弹性件51被压缩,产生弹性力。
松开开关单元30,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弹性部70复位,沿与图16中C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继而驱动底座14沿轴向朝向开关单元30的方向运动(图13中B方向所示),开关单元30由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
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环形部52。那么,在气雾形成基体20插入容纳部12内后,用户完成抽吸,可以操作气雾形成基体20沿周向相对加热体13运动一段时间,气雾形成基体20与加热体13松脱。然后控制开关单元30沿轴向在第三滑槽43内沿朝向烟仓11的方向滑动,底座14抬升的过程,可以同时抬升气雾形成基体20,实现对气雾形成基体20的提取。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气雾产生装置10中的底座14至少部分与加热体13的外周面贴合。本实施例中,底座14完全与加热体13的外周面贴合。在气雾形成基体20从容纳部12内取出后,由于底座14与加热体13的外周面贴合,那么,底座14沿轴向相对加热体13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对加热体13的表面进行清洁。底座14沿轴向相对加热体13上下往复运动,可以对加热体13的表面往复清洁,更利于对气雾产生装置10的清洁。例如,在弹性部70作用下,控制开关单元30在第三滑槽43内往复运动,实现对加热体13表面的往复清洁。
参考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气雾产生系统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10;气雾形成基体20,用于放置于容纳部12内,在气雾形成基体20从容纳部12内取出后,底座14能够相对加热体13沿轴向运动,在气雾形成基体20置于容纳部12内后,置于容纳部12内的气雾形成基体20能够阻止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的轴向运动,底座14相对加热体13保持静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22)

1.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体,用于加热气雾形成基体;
烟仓,具有容纳部,所述加热体插设于所述容纳部内;
底座,位于所述容纳部内,所述底座环绕所述加热体设置;
其中,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阻止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的轴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从所述容纳部内取出后,所述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加热体沿轴向运动,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后,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保持静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单元,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加热体沿所述轴向运动,在所述开关单元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保持静止。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至少部分与所述加热体的外周面贴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盖,盖设于所述烟仓,所述滑盖上设有与所述容纳部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底座设于所述滑盖内,与所述通孔沿所述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开关单元设于所述滑盖上;
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开关单元覆盖所述通孔,且能够沿轴向与所述烟仓分离,所述滑盖能够沿轴向与所述烟仓分离;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通孔沿径向设置,且所述滑盖与所述烟仓卡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上还设有与所述通孔沿所述径向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开关单元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开关单元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至覆盖所述通孔,或与所述通孔沿径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轴向,所述开关单元具有操作部和卡接部,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滑盖外,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滑盖内;
所述烟仓面向所述滑盖的部分设有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滑槽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操作部覆盖所述通孔,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且所述卡接部能够沿轴向与所述第一部分分离;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操作部与所述通孔沿径向设置,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且沿轴向与所述第二部分卡接。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盖上还设有变形部,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开关单元相贴合,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变形部能够向所述开关单元施加阻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径向,所述变形部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在所述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开关单元相贴合,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三区域与所述开关单元相贴合,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宽度及所述第三区域的宽度。
10.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悬空于所述滑盖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过轴向延伸部与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轴向延伸部用于容纳所述气雾形成基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部分与所述轴向延伸部连接。
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部分位于所述气雾产生装置外,用于驱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沿所述轴向运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仓内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仓的内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间切换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部能够向所述底座施加阻力。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单元驱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沿所述轴向运动时,所述弹性部能够沿径向运动,所述径向垂直于所述轴向。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第一轴向延伸部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仓的内壁连接,所述底座具有第二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具有斜面,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与所述斜面相抵,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轴向延伸部的不同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径向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第二轴向延伸部的一侧设有第三轴向延伸部,所述第三轴向延伸部与所述开关单元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沿所述轴向延伸,所述开关单元插设于所述第三滑槽内,所述开关单元能够沿着所述第三滑槽滑动以在所述开启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间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部,设于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开启状态,沿径向,所述环形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部外;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环形部位于所述容纳部,用于供所述气雾形成基体插入并容纳于所述容纳部。
21.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
气雾形成基体,用于放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置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气雾形成基体能够阻止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的轴向运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气雾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从所述容纳部内取出后,所述底座能够相对所述加热体沿轴向运动,在所述气雾形成基体置于所述容纳部内后,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加热体保持静止。
CN201821672630.3U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Active CN209219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2630.3U CN209219258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72630.3U CN209219258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9258U true CN209219258U (zh) 2019-08-09

Family

ID=67500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72630.3U Active CN209219258U (zh) 2018-10-16 2018-10-16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92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1549A (zh) * 2019-11-13 2020-01-31 深圳市康特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烘烤装置及电加热烘烤装置滑盖组件
CN110786551A (zh) * 2019-11-13 2020-02-14 深圳市康特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烘烤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1549A (zh) * 2019-11-13 2020-01-31 深圳市康特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烘烤装置及电加热烘烤装置滑盖组件
CN110786551A (zh) * 2019-11-13 2020-02-14 深圳市康特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烘烤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9258U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N104814665B (zh) 一种新式盖开合电压力锅
CN109090989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排气阀组件
CN110507152A (zh) 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CN108208936A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106618157B (zh) 烹饪装置
CN209420955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2636580U (zh) 电饭煲及其开盖安全保护装置
CN104814667A (zh) 一种新型双内胆电饭锅
CN107788829A (zh) 烹饪器具及其上盖组件
WO2020078134A1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气雾产生系统
CN208658704U (zh) 烹饪器具
CN208957690U (zh) 烹饪器具
CN205410846U (zh) 烹饪器具
CN207768195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蒸汽阀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07928308B (zh) 一种具有内胆的清洁功能的杯子及其工作方法
CN209518261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08096021U (zh) 一种容纳机构和气雾产生装置
CN209031984U (zh) 烹饪用真空烤箱
CN211066219U (zh) 一种多蒸室烹饪器皿、蒸制器具、及蒸箱
CN209090762U (zh) 烹饪器具
CN207755026U (zh) 压力模块、上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8338660A (zh) 食物处理器具
CN208784399U (zh) 烹饪器具
CN109452870A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0082 No. 717, Changyang Road, Shanghai, Yangp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40, Building 20, 733 Changyang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82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