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8010U -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8010U
CN209218010U CN201822192514.8U CN201822192514U CN209218010U CN 209218010 U CN209218010 U CN 209218010U CN 201822192514 U CN201822192514 U CN 201822192514U CN 209218010 U CN209218010 U CN 209218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plate
group
movable plate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25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志军
王惠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nglai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nglai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nglai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nglai Zhengne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25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8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8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80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可增加对光伏板角度的调节,提高光伏板的角度调节灵活度,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对光伏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减少灰尘堆积现象,增加光伏板高度调节结构,提高光伏板高度调节灵活度,减少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局限性;包括光伏板和第一连接杆,光伏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杆顶端,第一连接杆下侧设置有底板,还包括两组齿轮和两组转轴,还包括安装板、两组移动轮、两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海绵擦,还包括电机、螺纹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设置于底板顶端,第一连接杆底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槽,电机顶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底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

Description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辅助装置,其可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其使用方法较为清洁同时减少资源的使用与浪费,其在发电装置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和第一连接杆,光伏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杆顶端,光伏板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杆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杆下侧设置有底板;这种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在使用时将装置搬运至需要使用的位置,光伏板与装置外的控制器和逆变器共同工作产生电能以供家庭使用;这种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使用中发现,较难对光伏板角度进行调节,光伏板对太阳光的利用度较低,较难对太阳光进行较多转换;光伏板顶端较易粘落灰尘,较多灰尘堆积对光伏板的使用产生影响,降低对光能的利用率;光伏板的所在高度较难进行调节,较难在不同高度环境下使用,装置的使用便捷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加对光伏板角度的调节,提高光伏板的角度调节灵活度,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对光伏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减少灰尘堆积现象;增加光伏板高度调节结构,提高光伏板高度调节灵活度,减少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局限性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和第一连接杆,光伏板设置于第一连接杆顶端,第一连接杆下侧设置有底板;还包括两组齿轮和两组转轴,第一连接杆顶端设置有放置槽,两组齿轮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部上侧和内部下侧,两组齿轮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两组转轴后端分别与放置槽后端上侧和后端下侧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前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连接孔后与放置槽前端和后端可转动连接,上侧齿轮底端与下侧齿轮顶端啮合接触,上侧齿轮顶端设置有移动杆,移动杆底端与上侧齿轮顶端连接,放置槽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放置槽前端设置有手摇器,手摇器后端穿过安装孔后与下侧转轴前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板、两组移动轮、两组第一气缸、固定板和海绵擦,安装板设置于光伏板底端,安装板顶端与光伏板底端连接,移动杆顶端与安装板底端中部连接,两组移动轮分别设置于安装板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光伏板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第二移动板、第三移动板和第四移动板,两组移动板分别设置于两组移动轮底端,两组移动轮底端分别与左侧第一移动板顶端右侧和右侧第一移动板顶端左侧连接,两组第二移动板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移动板顶端,两组第二移动板底端分别与左侧第一移动板顶端左侧和右侧第一移动板顶端右侧连接,两组第一气缸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二移动板顶端,两组第一气缸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移动板顶端连接,两组第三移动板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气缸顶端,两组第一气缸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三移动板底端连接,两组第四移动板均设置于两组第三移动板之间,左侧第四移动板左端和右侧第四移动板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移动板右端上侧和右侧第三移动板左端上侧连接,固定板设置于两组第四移动板之间,固定板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四移动板右端和右侧第四移动板左端接触,海绵擦设置于固定板底端,海绵擦顶端与固定板底端连接,海绵擦底端与光伏板顶端贴紧,两组第四移动板前端均设置有第二气缸,两组第二气缸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四移动板前端连接;还包括电机、螺纹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设置于底板顶端,第二连接杆底端与底板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板底端插入至凹槽内,电机设置于凹槽内,电机底端与凹槽底端连接,第一连接杆底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槽,螺纹杆设置于第一螺纹槽内,电机顶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底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连接轴顶端与螺纹杆底端连接,螺纹杆外侧壁与第一螺纹槽内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两组蝴蝶螺栓,左侧第四移动板顶端右侧和右侧第四移动板顶端左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槽,固定板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两组蝴蝶螺栓底端分别穿过两组螺纹孔后螺装至两组第二螺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安装板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道,两组第一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一滑块,左侧第一滑块左端和右侧第一滑块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杆,左侧第一滑块左端和右侧第一滑块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滑杆右端和右侧第一滑杆左端连接,左侧第一滑杆左端和右侧第一滑杆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移动板右端上侧和右侧第二移动板左端上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移动板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设置有弧形槽,两组弧形槽顶端分别与两组移动轮顶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第二移动板内部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滑道,两组第二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二滑块,凹槽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杆,左侧第二滑块右端和右侧第二滑块左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滑杆左端和右侧第二滑杆右端连接,左侧第二滑杆右端和右侧第二滑杆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四组移动轮,四组移动轮均设置于底板底端,四组移动轮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安装孔内设置有滚珠轴承,手摇器后端穿过滚珠轴承后与下侧转轴前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光伏板外侧壁设置有安装圈,安装圈内侧壁与光伏板外侧壁连接,安装圈顶端后侧设置有两组喷头,两组喷头底端均与安装圈顶端后侧连接,两组喷头输入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两组第一连接管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喷头输入端连通,两组第一连接管后端设置有三通管,两组一连接管输入端分别与三通管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通,三通管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输出端连通,两组第二气缸分别与安装圈顶端左前侧和顶端右前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手动摇动手摇器,下侧齿轮随之进行转动,下侧齿轮转动的同时上侧齿轮随之进行转动,移动杆随之进行转动,安装板和光伏板随之进行转动,实现了光伏板的角度的调节,使用人员可根据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实时对装置进行调节,提高光伏板的角度调节灵活度,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两组第二气缸分别带动两组第四移动板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海绵擦随之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海绵擦与光伏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了对光伏板的擦拭清洁,减少了光伏板顶端的灰尘,减少灰尘堆积现象,两组移动轮的使用提高了两组第一移动板滑动过程中的润滑性,减少了两组第一移动板滑动过程中的阻力;电机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螺纹杆随之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的同时第一连接杆随之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连接杆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光伏板随之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增加光伏板高度调节结构,提高光伏板高度调节灵活度,减少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不跟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A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光伏板;2、第一连接杆;3、底板;4、齿轮;5、转轴;6、移动杆;7、手摇器;8、安装板;9、移动轮;10、第一气缸;11、固定板;12、海绵擦;13、第一移动板;14、第二移动板;15、第三移动板;16、第四移动板;17、第二气缸;18、电机;19、螺纹杆;20、第二连接杆;21、连接轴;22、蝴蝶螺栓;23、第一滑块;24、第二滑块;25、万向轮;26、喷头;27、第一连接管;28、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1和第一连接杆2,光伏板1设置于第一连接杆2顶端,第一连接杆2下侧设置有底板3;还包括两组齿轮4和两组转轴5,第一连接杆2顶端设置有放置槽,两组齿轮4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部上侧和内部下侧,两组齿轮4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两组转轴5后端分别与放置槽后端上侧和后端下侧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5前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连接孔后与放置槽前端和后端可转动连接,上侧齿轮4底端与下侧齿轮4顶端啮合接触,上侧齿轮4顶端设置有移动杆6,移动杆6底端与上侧齿轮4顶端连接,放置槽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放置槽前端设置有手摇器7,手摇器7后端穿过安装孔后与下侧转轴5前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板8、两组移动轮9、两组第一气缸10、固定板11和海绵擦12,安装板8设置于光伏板1底端,安装板8顶端与光伏板1底端连接,移动杆6顶端与安装板8底端中部连接,两组移动轮9分别设置于安装板8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光伏板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13、第二移动板14、第三移动板15和第四移动板16,两组移动板分别设置于两组移动轮9底端,两组移动轮9底端分别与左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右侧和右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左侧连接,两组第二移动板14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移动板13顶端,两组第二移动板14底端分别与左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左侧和右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右侧连接,两组第一气缸10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二移动板14顶端,两组第一气缸10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移动板14顶端连接,两组第三移动板15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气缸10顶端,两组第一气缸10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三移动板15底端连接,两组第四移动板16均设置于两组第三移动板15之间,左侧第四移动板16左端和右侧第四移动板16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移动板15右端上侧和右侧第三移动板15左端上侧连接,固定板11设置于两组第四移动板16之间,固定板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四移动板16右端和右侧第四移动板16左端接触,海绵擦12设置于固定板11底端,海绵擦12顶端与固定板11底端连接,海绵擦12底端与光伏板1顶端贴紧,两组第四移动板16前端均设置有第二气缸17,两组第二气缸17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四移动板16前端连接;还包括电机18、螺纹杆19和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0设置于底板3顶端,第二连接杆20底端与底板3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杆20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板底端插入至凹槽内,电机18设置于凹槽内,电机18底端与凹槽底端连接,第一连接杆2底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槽,螺纹杆19设置于第一螺纹槽内,电机18顶端设置有连接轴21,连接轴21底端与电机18输出端连接,连接轴21顶端与螺纹杆19底端连接,螺纹杆19外侧壁与第一螺纹槽内侧壁接触;手动摇动手摇器,下侧齿轮随之进行转动,下侧齿轮转动的同时上侧齿轮随之进行转动,移动杆随之进行转动,安装板和光伏板随之进行转动,实现了光伏板的角度的调节,使用人员可根据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实时对装置进行调节,提高光伏板的角度调节灵活度,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两组第二气缸分别带动两组第四移动板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海绵擦随之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海绵擦与光伏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了对光伏板的擦拭清洁,减少了光伏板顶端的灰尘,减少灰尘堆积现象,两组移动轮的使用提高了两组第一移动板滑动过程中的润滑性,减少了两组第一移动板滑动过程中的阻力,两组第一气缸可分别带动两组第三移动板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海绵擦随之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实现了海绵擦与光伏板之间的压力的大小,实现了对擦拭压力的调节;电机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螺纹杆随之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的同时第一连接杆随之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连接杆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光伏板随之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增加光伏板高度调节结构,提高光伏板高度调节灵活度,减少装置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局限性。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两组蝴蝶螺栓22,左侧第四移动板16顶端右侧和右侧第四移动板16顶端左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槽,固定板11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两组蝴蝶螺栓22底端分别穿过两组螺纹孔后螺装至两组第二螺纹槽内;将两组蝴蝶螺栓进行螺出后,可将固定板与海绵擦进行向上取出,海绵擦取出后可对海绵擦进行清洗,提高海绵擦的清洁程度,海绵擦清洗完毕后可将海绵擦与固定板重新装回,同时将两组蝴蝶螺栓进行螺装。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安装板8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道,两组第一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3,左侧第一滑块23左端和右侧第一滑块23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杆,左侧第一滑块23左端和右侧第一滑块23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滑杆右端和右侧第一滑杆左端连接,左侧第一滑杆左端和右侧第一滑杆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移动板14右端上侧和右侧第二移动板14左端上侧连接;两组第一滑块可分别自两组第一滑道内进行滑动,两组第一滑块的设置提高了两组第二移动板的移动稳固性,同时增加了海绵擦与固定板的移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移动板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设置有弧形槽,两组弧形槽顶端分别与两组移动轮9顶端接触;两组弧形槽的设置提高了两组移动轮的滚动稳定性,减少两组移动轮在前后移动过程中的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第二移动板14内部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滑道,两组第二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二滑块24,凹槽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杆,左侧第二滑块24右端和右侧第二滑块24左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滑杆左端和右侧第二滑杆右端连接,左侧第二滑杆右端和右侧第二滑杆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2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连接;两组第二滑块可分别自两组第二滑道内进行滑动,两组第二滑块的使用增加了第一连接杆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加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四组万向轮25,四组万向轮25均设置于底板3底端,四组万向轮25顶端分别与底板3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万向轮的使用提高了装置位置移动的便捷性,减少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安装孔内设置有滚珠轴承,手摇器7后端穿过滚珠轴承后与下侧转轴5前端连接;滚珠轴承的使用提高了手摇器的摇动润滑性,减少了摇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少了摇动用力。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光伏板1外侧壁设置有安装圈,安装圈内侧壁与光伏板1外侧壁连接,安装圈顶端后侧设置有两组喷头26,两组喷头26底端均与安装圈顶端后侧连接,两组喷头26输入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7,两组第一连接管27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喷头26输入端连通,两组第一连接管27后端设置有三通管28,两组一连接管输入端分别与三通管28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通,三通管28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输出端连通,两组第二气缸17分别与安装圈顶端左前侧和顶端右前侧连接;第二连接管输入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水输送至喷头内并对光伏板进行喷湿,增加了海绵擦的擦拭便捷性,增加了擦拭的清洁度。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在使用时,将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电机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螺纹杆随之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的同时第一连接杆随之进行转动,同时第一连接杆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光伏板随之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将光伏板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调节光伏板合适角度,手动摇动手摇器,下侧齿轮随之进行转动,下侧齿轮转动的同时上侧齿轮随之进行转动,移动杆随之进行转动,安装板和光伏板随之进行转动,实现了光伏板的角度的调节,长时间使用后,可对光伏板进行清洁,第二连接管输入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水输送至喷头内并对光伏板进行喷湿,两组第二气缸分别带动两组第四移动板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海绵擦随之进行前后方向的移动,海绵擦与光伏板之间的相对移动实现了对光伏板的擦拭清洁,减少了光伏板顶端的灰尘,减少灰尘堆积现象,两组移动轮的使用提高了两组第一移动板滑动过程中的润滑性,减少了两组第一移动板滑动过程中的阻力,两组第一气缸可分别带动两组第三移动板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海绵擦随之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实现了海绵擦与光伏板之间的压力的大小,实现了对擦拭压力的调节,海绵擦长时间使用后,将两组蝴蝶螺栓螺出后,可将固定板与海绵擦进行向上取出,海绵擦取出后可对海绵擦进行清洗,提高海绵擦的清洁程度,海绵擦清洗完毕后可将海绵擦与固定板重新装回,同时将两组蝴蝶螺栓进行螺装。
本实用新型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并且其电机和气缸均自带控制模块和电线,插电即可使用,未改变其内部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1)和第一连接杆(2),光伏板(1)设置于第一连接杆(2)顶端,第一连接杆(2)下侧设置有底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齿轮(4)和两组转轴(5),第一连接杆(2)顶端设置有放置槽,两组齿轮(4)分别设置于放置槽内部上侧和内部下侧,两组齿轮(4)中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两组转轴(5)后端分别与放置槽后端上侧和后端下侧可转动连接,两组转轴(5)前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一连接孔后与放置槽前端和后端可转动连接,上侧齿轮(4)底端与下侧齿轮(4)顶端啮合接触,上侧齿轮(4)顶端设置有移动杆(6),移动杆(6)底端与上侧齿轮(4)顶端连接,放置槽前端设置有安装孔,放置槽前端设置有手摇器(7),手摇器(7)后端穿过安装孔后与下侧转轴(5)前端连接;还包括安装板(8)、两组移动轮(9)、两组第一气缸(10)、固定板(11)和海绵擦(12),安装板(8)设置于光伏板(1)底端,安装板(8)顶端与光伏板(1)底端连接,移动杆(6)顶端与安装板(8)底端中部连接,两组移动轮(9)分别设置于安装板(8)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光伏板(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板(13)、第二移动板(14)、第三移动板(15)和第四移动板(16),两组移动板分别设置于两组移动轮(9)底端,两组移动轮(9)底端分别与左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右侧和右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左侧连接,两组第二移动板(14)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移动板(13)顶端,两组第二移动板(14)底端分别与左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左侧和右侧第一移动板(13)顶端右侧连接,两组第一气缸(10)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二移动板(14)顶端,两组第一气缸(10)底端分别与两组第二移动板(14)顶端连接,两组第三移动板(15)分别设置于两组第一气缸(10)顶端,两组第一气缸(10)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三移动板(15)底端连接,两组第四移动板(16)均设置于两组第三移动板(15)之间,左侧第四移动板(16)左端和右侧第四移动板(16)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三移动板(15)右端上侧和右侧第三移动板(15)左端上侧连接,固定板(11)设置于两组第四移动板(16)之间,固定板(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左侧第四移动板(16)右端和右侧第四移动板(16)左端接触,海绵擦(12)设置于固定板(11)底端,海绵擦(12)顶端与固定板(11)底端连接,海绵擦(12)底端与光伏板(1)顶端贴紧,两组第四移动板(16)前端均设置有第二气缸(17),两组第二气缸(17)输出端分别与两组第四移动板(16)前端连接;还包括电机(18)、螺纹杆(19)和第二连接杆(20),第二连接杆(20)设置于底板(3)顶端,第二连接杆(20)底端与底板(3)顶端连接,第二连接杆(20)顶端设置有凹槽,第一连接板底端插入至凹槽内,电机(18)设置于凹槽内,电机(18)底端与凹槽底端连接,第一连接杆(2)底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槽,螺纹杆(19)设置于第一螺纹槽内,电机(18)顶端设置有连接轴(21),连接轴(21)底端与电机(18)输出端连接,连接轴(21)顶端与螺纹杆(19)底端连接,螺纹杆(19)外侧壁与第一螺纹槽内侧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蝴蝶螺栓(22),左侧第四移动板(16)顶端右侧和右侧第四移动板(16)顶端左侧均设置有第二螺纹槽,固定板(11)顶端左侧和顶端右侧均设置有螺纹孔,两组蝴蝶螺栓(22)底端分别穿过两组螺纹孔后螺装至两组第二螺纹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8)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道,两组第一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一滑块(23),左侧第一滑块(23)左端和右侧第一滑块(23)右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杆,左侧第一滑块(23)左端和右侧第一滑块(23)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一滑杆右端和右侧第一滑杆左端连接,左侧第一滑杆左端和右侧第一滑杆右端分别与左侧第二移动板(14)右端上侧和右侧第二移动板(14)左端上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板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设置有弧形槽,两组弧形槽顶端分别与两组移动轮(9)顶端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移动板(14)内部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滑道,两组第二滑道内均设置有第二滑块(24),凹槽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杆,左侧第二滑块(24)右端和右侧第二滑块(24)左端分别与左侧第二滑杆左端和右侧第二滑杆右端连接,左侧第二滑杆右端和右侧第二滑杆左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2)左端下侧和右端下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万向轮(25),四组万向轮(25)均设置于底板(3)底端,四组万向轮(25)顶端分别与底板(3)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孔内设置有滚珠轴承,手摇器(7)后端穿过滚珠轴承后与下侧转轴(5)前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光伏板(1)外侧壁设置有安装圈,安装圈内侧壁与光伏板(1)外侧壁连接,安装圈顶端后侧设置有两组喷头(26),两组喷头(26)底端均与安装圈顶端后侧连接,两组喷头(26)输入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7),两组第一连接管(27)输出端分别与两组喷头(26)输入端连通,两组第一连接管(27)后端设置有三通管(28),两组一连接管输入端分别与三通管(28)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连通,三通管(28)输入端与第二连接管输出端连通,两组第二气缸(17)分别与安装圈顶端左前侧和顶端右前侧连接。
CN201822192514.8U 2018-12-24 2018-12-24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18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514.8U CN209218010U (zh) 2018-12-24 2018-12-24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2514.8U CN209218010U (zh) 2018-12-24 2018-12-24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8010U true CN209218010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6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251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218010U (zh) 2018-12-24 2018-12-24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80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830A (zh) * 2021-05-28 2021-07-30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清洗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93830A (zh) * 2021-05-28 2021-07-30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清洗系统
CN113193830B (zh) * 2021-05-28 2022-01-04 中清能绿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清洗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5520B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电缆高效收卷装置
CN208135616U (zh) 一种清洁的电力电缆绕卷装置
CN204503679U (zh) 一种铝合金薄板清理装置
CN207756355U (zh) 一种头盔外壳自动喷涂装置
CN209218010U (zh) 平单轴光伏发电装置
CN109731829A (zh) 一种干水洗混合的太阳能板清洁装置
CN109499968A (zh) 一种齿轮表面清洗装置
CN102737982B (zh) 一种硅片运动式制绒装置
CN201454948U (zh) 金属管筒内壁附着物自动清除装置
CN107626625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板用表面灰尘清除装置
CN211330481U (zh) 一种节能的家电清洗机
CN108213009B (zh) 一种cg清洗机构
CN201161248Y (zh) 多用试瓶清洗机
CN208135664U (zh) 一种电力电缆用电缆高效收卷装置
CN102508194B (zh) 一种电能表编程开关盖自动掀起机构
CN215540506U (zh) 一种用于色浆生产过程中自清洁多功能分散缸
CN108915965A (zh) 一种以摩擦力为依托的动力发电装置
CN210701404U (zh) 一种用于十字轴加工的清洗装置
CN209697568U (zh) 一种齿轮表面清洗装置
CN208491970U (zh) 吸尘器地刷以及吸尘器
CN110060947A (zh) 一种斜摆放光伏板水冲击甩动式复合清洁装置
CN206545051U (zh) 一种带清洁功能的电镀生产线传送装置
CN208316664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装置
CN202339408U (zh) 一种电能表编程开关盖自动掀起机构
CN109452903A (zh) 一种基于正负电子电荷量差进行吸尘的头发渣收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