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6793U -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216793U CN209216793U CN201822215657.6U CN201822215657U CN209216793U CN 209216793 U CN209216793 U CN 209216793U CN 201822215657 U CN201822215657 U CN 201822215657U CN 209216793 U CN209216793 U CN 2092167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shell
- movable block
- junction pole
-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每个极板上扣装一个连接帽,该连接帽上端面连接的接线杆向上延伸并伸入端盖对位安装的套管内的移动块内,在套管上端安装一接线柱,该接线柱位于套管内的底面内嵌入接线杆且二者电导通,接线柱位于套管外的端部用于连接供电线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内压力增大,膨胀的气体自圆孔进入套管,气体推动移动块上升,移动块通过横杆带动接线杆上升,并将连接帽与极板分离,电容单元断电,维修时,可以直接将套管拆下,使用较细的工具伸入壳体内将接线杆或连接帽取出,安装新的即可以继续使用补偿电容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防爆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补偿电容器的结构是:包括壳体、端盖和接线端子,端盖固定在壳体上端开口处,端盖内设置两个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下端通过线缆与壳体内设置的电容单元连接。补偿电容器内部一般会设置防爆结构,比如,在壳体内设置一个能够竖直方向移动或者变形的基板,基板内固定有两个线缆,每个线缆的上端与接线端子连接,每个线缆的下端与电容单元的极板连接。当壳体内过热时,气体膨胀使基板移动或变形,由于基板与极板之间的线缆比较短,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基板与极板之间的线缆被拉断,由此实现了电容单元的断电,避免了严重膨胀时的爆炸的发生。上述结构存在问题,由于线缆较短,安装时不方便,而且断开后必须打开端盖进行维修,更换多个部件,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膨胀推顶移动块,使移动块带动连接帽与极板脱开并使电容单元断电的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包括壳体和端盖,端盖固定在壳体上端,壳体内通过固定层安装电容单元,电容单元上端面设置两个极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板上扣装一个连接帽,该连接帽上端面连接的接线杆向上延伸并伸入端盖对位安装的套管内的移动块内,在套管上端安装一接线柱,该接线柱位于套管内的底面内嵌入接线杆且二者电导通,接线柱位于套管外的端部用于连接供电线路,壳体内膨胀的气体能向上推动移动块并使移动块通过接线杆带动连接帽与极板分离。
再有,所述接线柱底面与移动块上端面之间保留间隙,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帽内用于嵌入极板上端的空腔的高度。
再有,在套管外缘设置一开孔,该开孔对位的接线杆上和移动块上设置有与开孔对位的通孔,该通孔内穿入一横杆,该横杆用于移动块上升时带动接线杆一起上升,所述开孔内啮合一封堵螺栓。
再有,所述套管位于壳体内的底面设置一圆孔,该圆孔用于接线杆穿过以及壳体内膨胀的气体进入套管内。
再有,在接线杆位于壳体内的表面设置有便于接线杆被拉断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端盖上嵌装两个套管,每个套管内设置一个移动块,每个移动块能驱动一个接线杆向上移动,每个接线杆下端的连接帽扣装在电容单元上端的极板上端。使用时,壳体内压力增大,膨胀的气体自圆孔进入套管,由于移动块与圆管內缘和接线杆结合的比较紧密,气体推动移动块上升,移动块通过横杆带动接线杆上升,并将连接帽与极板分离,电容单元断电,当连接帽生锈或其他原因无法脱开时,在接线杆上设置的凹陷处会被拉断,由此也实现了电容单元的断电,维修时,可以直接将套管拆下,使用较细的工具伸入壳体内将接线杆或连接帽取出,安装新的即可以继续使用补偿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II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接线杆上升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壳体5和端盖1,端盖固定在壳体上端,壳体内通过固定层9安装电容单元8,电容单元上端面设置两个极板7,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每个极板上扣装一个连接帽6,该连接帽上端面连接的接线杆3向上延伸并伸入端盖对位安装的套管2内的移动块21内,在套管上端安装一接线柱10,该接线柱位于套管内的底面的空腔12内嵌入接线杆且二者电导通,接线柱位于套管外的端部11用于连接供电线路,壳体内膨胀的气体4能向上推动移动块并使移动块通过接线杆带动连接帽与极板分离。
本实施例中,套管、移动块均由耐热、强度高的绝缘材料制成,套管中部外缘设置一个压片23,压片上穿装有固定螺栓22,在压片和端盖之间的套管外缘可以套装一密封环24。
接线柱底面与移动块上端面之间保留间隙15,间隙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帽内用于嵌入极板上端的空腔的高度。
在套管外缘设置一开孔20,该开孔对位的接线杆上设置有与开孔对位的通孔16,移动块上设置有与开孔对位的通孔18,两个通孔内穿入一横杆17,该横杆用于移动块上升时带动接线杆一起上升,开孔内啮合一封堵螺栓19。
套管位于壳体内的底面26设置一圆孔25,该圆孔用于接线杆穿过以及壳体内膨胀的气体进入套管内。在接线杆位于壳体内的表面设置有便于接线杆被拉断的凹陷27。
为了提高移动块与接线杆的联动效果,可以在接线杆位于移动块内的外缘设置若干倒刺。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
安装时:
1.将连接帽扣在极板上,然后安装端盖,使接线杆上端伸出端盖。
2.安装套管,将移动块塞入套管内,稍微用点力,使接线杆穿过移动块由上端至下端制成的通槽。
3.在接线杆和移动块的通孔内塞入横杆,将开孔用封堵螺栓封闭。
4.安装密封圈14和接线柱,是接线柱底面空腔内嵌入接线杆上端13,在接线柱上安装封盖28,该封盖內缘与套管上端外缘啮合连接。
工作时:
1.气体膨胀,向上推动移动块,移动块通过横杆带动接线杆上升,将连接帽从极板上脱开。
2.连接帽卡住时,移动块带动接线杆上升,从凹陷处将接线杆拉断。
3.连接帽卡住,移动块未能将凹陷处拉断时,端盖变形产生更大的拉力,将凹陷处拉断。
维修时:
如果端盖变形较小,将套管拆下,如果凹陷处未断裂,则打开封盖、接线柱,将移动块推回到套管最下端后,将套管装上,安装时连接帽与极板对位,插入即可;如果凹陷处断裂,则用细长的钳子将断裂下端的接线杆和连接帽取出,重新更换新的接线杆后重新装上即可。
Claims (5)
1.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包括壳体和端盖,端盖固定在壳体上端,壳体内通过固定层安装电容单元,电容单元上端面设置两个极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极板上扣装一个连接帽,该连接帽上端面连接的接线杆向上延伸并伸入端盖对位安装的套管内的移动块内,在套管上端安装一接线柱,该接线柱位于套管内的底面内嵌入接线杆且二者电导通,接线柱位于套管外的端部用于连接供电线路,壳体内膨胀的气体能向上推动移动块并使移动块通过接线杆带动连接帽与极板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底面与移动块上端面之间保留间隙,所述间隙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帽内用于嵌入极板上端的空腔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套管外缘设置一开孔,该开孔对位的接线杆上和移动块上设置有与开孔对位的通孔,该通孔内穿入一横杆,该横杆用于移动块上升时带动接线杆一起上升,所述开孔内啮合一封堵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位于壳体内的底面设置一圆孔,该圆孔用于接线杆穿过以及壳体内膨胀的气体进入套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接线杆位于壳体内的表面设置有便于接线杆被拉断的凹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5657.6U CN209216793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5657.6U CN209216793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216793U true CN209216793U (zh) | 2019-08-06 |
Family
ID=6746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15657.6U Active CN209216793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21679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62746A (zh) * | 2021-11-23 | 2022-02-18 | 江苏欧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防击穿智能电表箱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22215657.6U patent/CN20921679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62746A (zh) * | 2021-11-23 | 2022-02-18 | 江苏欧达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防击穿智能电表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98134B (zh) | 一种地下车库防水充电桩 | |
CN109915205A (zh) | 自重式排渣放水器及其排渣放水方法 | |
CN209216793U (zh) | 一种补偿电容器内部断路保护结构 | |
CN113107013A (zh) | 一种新型防爆电控液压井盖及其实施方法 | |
CN205017747U (zh) | 一种密封机箱 | |
CN208873780U (zh) | 动力电池顶盖和动力电池 | |
CN106239423A (zh) | 缸孔密封圈装配工具 | |
CN208378314U (zh) | 冰箱的安装结构 | |
CN114047395B (zh) | 一种电力设备声纹检测装置 | |
CN211496493U (zh) | 一种用于电梯的双稳态传感器 | |
CN209658018U (zh) | 一种补偿电容器缓冲排气断电结构 | |
CN215896545U (zh) | 一种蓄电池底孔的密封结构 | |
CN209298225U (zh) | 一种具备泄压功能的电池盖帽 | |
CN102155507B (zh) | 一种单活塞三腔气动复位式制动器及其实现方法 | |
CN205668232U (zh) | 一种液压拔销器 | |
CN202100371U (zh) | 水轮机心形检修密封结构 | |
CN201165859Y (zh) | 抽油机井口节能自封盘根盒 | |
CN202645520U (zh) | 油井燃气回收装置 | |
CN109249821A (zh) | 一种可调节充电位置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
CN205001126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固定螺栓密封装置 | |
CN211398603U (zh) | 一种电动阀门 | |
CN208045994U (zh) | 一种高低压配电柜柜体机构 | |
CN217499940U (zh) | 一种桥梁临时支座低温拆除装置 | |
CN108045789A (zh) | 一种易挥发性液体储存装置 | |
CN210183082U (zh) | 插花太阳能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