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6131U -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6131U
CN209216131U CN201920171125.9U CN201920171125U CN209216131U CN 209216131 U CN209216131 U CN 209216131U CN 201920171125 U CN201920171125 U CN 201920171125U CN 209216131 U CN209216131 U CN 209216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tag
control
base station
control terminal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711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勇斌
徐杰
郭致阳
谢妙兴
邓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rystal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rystal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rystal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rystal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711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6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6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6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该电子标签基站包括:包括有线接口、控制模块和射频模块;其中,所述有线接口和所述射频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接口还与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有线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所述射频信号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通过执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简化电子标签系统的架构,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以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以及性能稳定的特点,已经被广泛的应用,电子标签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产品之一。
电子标签是根据接收到电子标签基站所发射出的射频信号来实现信息展示的,而电子标签基站所发出的信号是工作人员通过PC端与电子标签基站进行网络连接,来实现的。这样一来,一个电子标签系统的实现,往往需要多个电子标签、至少一个电子标签基站以及至少一个PC端。这就使得电子标签的使用成本较高,而且电子标签的网络架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可以实现简化电子标签系统的架构,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基站,该电子标签基站包括:
有线接口、控制模块和射频模块;
其中,所述有线接口和所述射频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接口还与第一控制端连接;
所述有线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所述射频信号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有线接口包括USB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标签基站还包括:
网络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还与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通过网络连接方式接收所述第二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之间通过AT指令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系统,该电子标签系统包括:
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基站以及第一控制端;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包括有线接口,用于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
所述有线接口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与第一控制端之间通过线缆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还包括射频模块,用于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有线接口包括USB接口;所述线缆包括USB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端;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包括网络接口,用于通过网络连接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与第二控制端之间通过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端与电子标签基站之间通过AT指令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有线接口接收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其中,所述有线接口通过线缆与第一控制端连接;
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并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以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在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并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以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网络接口接收第二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其中,所述网络接口通过网络与第二控制端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电子标签基站包括有线接口、控制模块和射频模块;其中,所述有线接口和所述射频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接口还与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有线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所述射频信号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简化电子标签系统的架构,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标签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子标签基站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于电子标签控制的情况,该系统可以通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实现,该电子标签基站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以集成于电子标签系统中。
如图1所示,所述电子标签基站100包括:
包括有线接口110、控制模块120和射频模块130;
其中,所述有线接口110和所述射频模块130均与所述控制模块120连接;所述有线接口110还与第一控制端200连接;
所述有线接口11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端200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120,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模块130,用于通过发射所述射频信号与电子标签300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电子标签基站可以是通过射频方式与电子标签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往往包括控制数据和业务数据,其中控制数据可以是控制电子标签开关以及为电子标签充电之类的数据,而业务数据可以是电子标签显示的具体内容,例如商品价格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端可以是任意能够发送控制数据的设备,例如可以是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形态的控制端。其中,第一控制端可以与电子标签基站之间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与有线接口相对应的线缆进行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无需再为电子标签系统配置PC端,实现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并能够对电子标签进行灵活控制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有线接口110包括USB接口。USB接口作为目前最为常用的通信接口,可以在采用USB接口来对第一控制端与电子标签基站进行连接,这样设置不仅可以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造价成本,还能够扩大电子标签基站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端200与所述控制模块120之间通过AT指令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其中,AT指令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与PC应用之间的连接与通信的指令。AT即Attention。每个AT命令行中只能包含一条AT指令优点:命令简单易懂,并且采用标准串口来收发AT命令,这样对设备控制大大简化了,转换成简单串口编程了。AT命令提供了一组标准的硬件接口--串口,这样可以简化的硬件设计。AT命令功能较全,可以通过一组命令完成设备的控制,完成呼叫、短信、电话本、数据业务、传真等功能。因此可以支持在第一控制端与电子标签基站之间的任意形式的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电子标签基站100还包括:网络接口140,与所述控制模块120连接,还与第二控制端400连接,用于通过网络连接方式接收所述第二控制端400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
其中,第二控制端可以是PC端,电子标签基站与第二控制端的连接可以是采用网络连接的方式,具体可以采用以太网的方式。具体的,可以在电子标签基站设置有网络接口,并在需要与第二控制端进行数据通信时,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本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设置不止一种方式与电子标签基站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对电子标签的业务数据或者控制数据的传输。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提高电子标签系统的控制灵活程度,鲁棒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使用现有电子标签的必要电子标签基站来单独完成向下数据通信和向上业务通信。通过内部接口封装,使得该电子标签基站的上游设备和下游设备之间既是透明的,也是相互安全的。同时,因为USB接口或者以太网接口的存在,使得该基站既可以作为独立设备使用,也可以作为硬件模块和其他的硬件设备来集成。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包括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可与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的射频模块;控制该无线模块的MCU(控制模块);供该MCU对外连接的以太网接口或者USB接口;承载上述射频模块、MCU、以太网接口或USB接口的PCB板。
传统的硬件对外接口都是以太网接口,但是传统的以太网接口所传输的数据格式是将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混合在一起进行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一就是将以太网接口所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分离,将业务数据部分对外部开放,而控制数据部分作为设备内部逻辑处理。
传统的硬件没有提供USB接口选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二就是可以提供USB接口选项。通过USB接口可以使该设备在硬件上和其他的控制设备相连接,两者之间通过AT指令来进行通信,这样极大的提升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电子标签基站包括有线接口、控制模块和射频模块;其中,所述有线接口和所述射频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接口还与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有线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所述射频信号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简化电子标签系统的架构,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的效果。
实施例二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标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于电子标签的控制情况,该系统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
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标签系统包括:
电子标签300,电子标签基站100以及第一控制端200;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100包括有线接口110,用于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200;
所述有线接口110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100与第一控制端200之间通过线缆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100还包括射频模块130,用于与所述电子标签300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电子标签基站和电子标签之间可以通过视频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例如可以为电子标签充电,以及对电子标签进行开关等控制,还可以为电子标签显示的内容进行获取和更改。其中,电子标签的显示内容一般被作为业务数据来传输,而其他数据一般被作为控制数据来传输。由于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只能够通过PC端与电子标签基站进行网络连接,这样就提高了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而且通过电子标签基站对电子标签的控制也不是很便利。因此本申请在电子标签基站上面设置了有线接口,该有线接口可以和第一控制端连接,其中第一控制端可以是任意能够输入电子标签的控制数据或者业务数据的控制端,例如也可以是PC端,智能移动终端,甚至还可以是PCB板。以PCB为例,可以通过该有线接口以及线缆实现与电子标签基站的连接,并通过该有线接口进行控制数据或者业务数据的传输,电子标签基站在接收到数据之后,可以将其转化为射频信号,通过射频模块与电子标签进行通信,实现对电子标签的控制。
在本技术方案中,电子标签基站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内存等,可以用于对信息进行展示和对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有线接口110包括USB接口;所述线缆包括USB线缆。本实施例这样设置的好处是USB接口是计算机领域最常用的数据接口,USB线缆也是比较常见的,通过这样的设置既能够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又能够提高电子标签系统的适用性,对于电子标签基站以及第一控制端来说,只要能支持USB数据传输,就可以进行连接并控制电子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端400;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100包括网络接口140,用于通过网络连接与所述第二控制端400连接;
所述网络接口140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100与第二控制端400之间通过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其中,第二控制端可以是PC端。第二控制端可以与电子标签基站的网络接口进行通信连接,并实现数据传输。在本实施例中,电子标签基站在电子标签系统中,通过同时设置有线接口和网络接口,可以支持有线方式和网络方式的任意一种连接,也可以两种方式同时连接。例如,可以实现定义好有线接口只传输业务数据,网络接口只传输控制数据,则可以两个接口同时与控制端连接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控制。本实施例这样设置不仅能够让控制端与电子标签基站之间的连接变得灵活,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定义不同的传输数据,使得电子标签基站与控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性更强。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端200与电子标签基站100之间通过AT指令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其中,可以通过AT指令来进行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的传输,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利用AT指令进行数据传输的优点,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电子标签系统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基站以及第一控制端;所述电子标签基站包括有线接口,用于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有线接口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与第一控制端之间通过线缆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所述电子标签基站还包括射频模块,用于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简化电子标签系统的架构,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的效果。
实施例三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于电子标签的控制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标签基站执行,该电子标签基站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集成于电子标签系统中。
如图3所示,所述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包括:
S310、通过有线接口接收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其中,所述有线接口通过线缆与第一控制端连接。
其中,电子标签基站可以通过预先设置的有线接口,接收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该有线接口可以是USB接口,具体可以通过USB线缆与第一控制端进行连接。其中第一控制端可以是PCB板以及其他形态的控制端。
通过USB接口可以使该电子标签基站在硬件上和其他的控制设备相连接,两者之间可以通过AT指令来进行通信,这样极大的提升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S320、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并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以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
在电子标签基站接收到数据之后,可以将其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视频模块,例如射频天线,将该数据发送至电子标签,以实现对电子标签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在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并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以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网络接口接收第二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其中,所述网络接口通过网络与第二控制端连接。本实施例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有线接口和网络接口,来获取到控制端的控制数据或者业务数据,并将控制端的控制数据或者业务数据发送至电子标签。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避免已有的电子标签系统只能通过网络接口与控制端连接,造成电子标签系统成本过高的情况。本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使用不同的连接方式与电子标签基站进行连接,并通过控制端传输数据至电子标签基站,进而通过电子标签基站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而且本申请中,电子标签基站可以对网络接口和有线接口分别封装,具体可以在电子标签基站MCU进行两种封装,WEB Services(网络服务)接口封装和AT指令封装,这样可以支持网络接口的通信和有线接口的通信。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传统的MCU对外接口通常没有封装,因为传统的MCU对外的接口是该设备对应自身厂家的软件。本实用新型对于MCU对外的接口进行了两种封装,WEBServices(网络服务)接口封装和AT指令封装。使得该设备既可以实现对于设备外厂家的支持,也可以实现对于集成硬件控制的支持。使得对使用用户可以更加灵活的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提高电子标签控制的灵活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有线接口接收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其中,所述有线接口通过线缆与第一控制端连接;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并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以对电子标签进行控制。通过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简化电子标签系统的架构,降低电子标签系统的成本的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6)

1.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线接口、控制模块和射频模块;
其中,所述有线接口和所述射频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有线接口还与第一控制端连接;
所述有线接口,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转换成射频信号;
所述射频模块,用于通过发射所述射频信号与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接口包括USB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基站还包括:
网络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还与第二控制端连接,用于通过网络连接方式接收所述第二控制端传输的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
4.一种电子标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基站以及第一控制端;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包括有线接口,用于通过线缆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端;
所述有线接口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与第一控制端之间通过线缆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还包括射频模块,用于与所述电子标签进行数据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接口包括USB接口;所述线缆包括USB线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端;
所述电子标签基站包括网络接口,用于通过网络连接与所述第二控制端连接;
所述网络接口用于在电子标签基站与第二控制端之间通过进行业务数据和/或控制数据的传输。
CN201920171125.9U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Active CN209216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1125.9U CN209216131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71125.9U CN209216131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6131U true CN209216131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71125.9U Active CN209216131U (zh) 2019-01-30 2019-01-30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61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3546A (zh) * 2019-01-30 2019-04-05 上海晶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电子标签系统及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3546A (zh) * 2019-01-30 2019-04-05 上海晶曦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电子标签系统及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7065B2 (en) Storage card having selectable contact elements and method of its operation
CN102084625A (zh) 用于将电气设备连接到网络上的通信模块以及方法
CN102665302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CN102638397A (zh) 一种usb设备通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465691A (zh) 一种实现遥控的用户终端、系统及方法
CN103281558B (zh) 基于机顶盒的测试方法及机顶盒测试系统
CN105511288A (zh) 家电的控制设备、系统、方法以及遥控器
CN105679004A (zh) 一种主设备控制多个从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CN102331935A (zh) 一种嵌入式跨系统软件开发平台
CN102770850A (zh) 用于与主设备通信的令牌,对应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CN209216131U (zh)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及电子标签系统
CN104636306B (zh)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rffe主设备接口移植装置及方法
CN104219003A (zh) 通信装置、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2855506A (zh) 电子货架标签系统
US8761667B2 (en) Mobile telephone and NFC communication
CN109583546A (zh) 一种电子标签基站、电子标签系统及电子标签的控制方法
CN205647518U (zh) 一种支持多卡的北斗蓝牙终端
CN101404656A (zh) 一种与第三方智能设备协议通讯的软件接口设计方法
CN102402930A (zh) 一种基于gsm远程无线led点阵屏显示系统
EP1126657A3 (e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rvice providing system executing macro command
CN111736887B (zh) 一种利旧设备的访问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2352295U (zh) 一种基于gsm远程无线led点阵屏显示系统
CN207612351U (zh) 标注信号处理装置和系统
CN101989194A (zh) 无线通讯模块二次开发方法
CN101800695A (zh) 一种软件实现同步通信及异步通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