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10891U - 萃取槽 - Google Patents

萃取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10891U
CN209210891U CN201822024004.XU CN201822024004U CN209210891U CN 209210891 U CN209210891 U CN 209210891U CN 201822024004 U CN201822024004 U CN 201822024004U CN 209210891 U CN209210891 U CN 2092108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hamber
light phase
phase weir
we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40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临斌
郭波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zhou J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zhou J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zhou J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zhou Ji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240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108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108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108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萃取槽,包括: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包括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澄清室,所述澄清室包括第一澄清室和第二澄清室;所述第一澄清室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堰和第一轻相堰,所述第二澄清室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堰和第二轻相堰;连通室,所述连通室包括第一连通室和第二连通室,所述第一连通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室的底端,顶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底部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室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室的底端,顶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传统的潜室内结晶堵塞不能清理,潜室隔板易变形的问题,同时,可以方便的调整级数,满足不同的萃取需求,并且安装和维护简单。

Description

萃取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法冶金萃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萃取槽。
背景技术
萃取槽是工业应用最早且仍广泛使用的技术成熟的萃取设备,它是靠重力实现两相分离的一种逐级接触式萃取设备。传统的萃取槽,主要由混合室和澄清室两部分组成,安装在地面基础之上,萃取级与级之间通过底部的暗格或者外接管道连通。
然而,这种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萃取过程中产生的结晶,会导致连通处口径变小发生堵塞,并且底部暗格处的结晶的清理会十分困难;常见的具有潜室的萃取槽,潜室的上隔板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下沉及上翘等变形现象,隔板上翘会与搅拌器底部磨擦,隔板下沉会导至潜室容量变小,搅拌底部与吸液口的距离增加,导致搅拌器提升萃取液的流量变小;当萃取的工艺流程有变化需要调整多个工段的级数时,传统的萃取槽不方便调整;萃取槽底部出现焊缝渗漏现象的不能及时发现漏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萃取槽,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的萃取槽的结晶较难清理,潜室结构易变形,各级调整安装及维护较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萃取槽,包括:
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包括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两个所述混合室内均设置有一搅拌器,两个所述混合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澄清室,所述澄清室包括第一澄清室和第二澄清室,所述第一澄清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之间通过一溢流挡板分隔,所述第二澄清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之间通过一溢流挡板分隔;
所述第一澄清室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堰和第一轻相堰,所述第一重相堰和所述第一轻相堰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澄清室连通,所述第一重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轻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澄清室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堰和第二轻相堰,所述第二重相堰和所述第二轻相堰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澄清室连通,所述第二重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轻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六通孔;
连通室,所述连通室包括第一连通室和第二连通室,所述第一连通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室的底端,所述第一连通室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底部的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室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轻相堰的第六通孔连通,所述第八通孔为重相入口;
所述第二连通室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室的底端,所述第二连通室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底部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室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所述第九通孔为轻相入口,所述第十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一重相堰的第三通孔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重相堰和所述第二重相堰的中间均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顶部连通的n型结构,所述第一重相堰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溢流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重相溢流孔连通所述第一澄清室,所述第三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室的第十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重相堰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溢流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重相溢流孔连通所述第二澄清室,所述第五通孔为重相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轻相堰和第二轻相堰均设置成单槽结构,所述第一轻相堰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第一轻相溢流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轻相溢流孔与所述第一澄清室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为轻相出口,所述第二轻相堰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第二轻相溢流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轻相溢流孔与所述第二澄清室连通,所述第六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一连通室的第七通孔连通。
其中,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活接头和阀门,所述连通管通过所述活接头设置成可拆卸的连通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重相堰、第二重相堰、第一轻相堰和第二轻相堰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块筋板。
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室和所述第二连通室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垂直的隔板。
其中,所述混合室、澄清室和连通室的底部均设置有放料阀,所述放料阀的出口设置有一堵头。
其中,所述萃取槽底端还设置有萃取槽支架,所述萃取槽支架的材质为钢或钢筋混泥土,所述萃取槽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上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格栅板为玻璃钢材质。
其中,所述萃取槽上端还设置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上设置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通过一传动转轴与所述搅拌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萃取槽,结构上取消了混合室下面的潜室,在萃取槽下面安装了一个连通室,既避免了潜室内结晶堵塞不能清理,又避免了潜室隔板变形的问题;同时,萃取槽混合室下面的连通室与另两级澄清室重相堰或轻相堰连通,连通管上安装活接头、阀门、堵头等部件方便可以实现切断、切换、任意连接等功能,使得萃取槽可以方便的调整级数,满足不同的萃取需求;另外,澄清室及混合室的底部均设置有放料底阀,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萃取槽内的液全部放干,方便检修作业及萃取液乳化时更换萃取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混合室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混合室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三单元系统整体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混合室;2-第二混合室;3-搅拌器;4-第一澄清室;5-第二澄清室;6-溢流挡板;7-第一重相堰;8-第一轻相堰;9-第二重相堰;10-第二轻相堰;11-第一连通室;12-第二连通室;13-重相入口;14-轻相入口;15-第一重相溢流孔;16-第二重相溢流孔;17-重相出口;18-第一轻相溢流孔;19-轻相出口;20-第二轻相溢流孔;21-筋板;22-隔板;23-放料阀;24-萃取槽支架;25-搅拌架;26-搅拌机;27-传动转轴;001-第一通孔;002-第二通孔;003-第三通孔;004-第四通孔;005-第五通孔;006-第六通孔;007-第七通孔;008-第八通孔;009-第九通孔;010-第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萃取槽的结晶较难清理,潜室结构易变形,各级调整安装及维护较困难问题,提供了一种萃取槽。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萃取槽,包括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包括第一混合室1和第二混合室2,两个所述混合室内均设置有一搅拌器3,两个所述混合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001和第二通孔002;澄清室,所述澄清室包括第一澄清室4和第二澄清室5,所述第一澄清室4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1之间通过溢流挡板6分隔,所述第二澄清室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2之间通过溢流挡板6分隔;所述第一澄清室4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堰7和第一轻相堰8,所述第一重相堰7和所述第一轻相堰8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澄清室4连通,所述第一重相堰7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三通孔003,所述第一轻相堰8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四通孔004;所述第二澄清室5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堰9和第二轻相堰10,所述第二重相堰9和所述第二轻相堰10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澄清室5连通,所述第二重相堰9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五通孔005,所述第二轻相堰10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六通孔006;连通室,所述连通室包括第一连通室11和第二连通室12,所述第一连通室11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室1的底端,所述第一连通室1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1底部的第一通孔001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室11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七通孔007和第八通孔008,所述第七通孔007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轻相堰10的第六通孔006连通,所述第八通孔008为重相入口13;所述第二连通室11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室2的底端,所述第二连通室1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2底部的第二通孔002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室11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九通孔009和第十通孔010,所述第九通孔009为轻相入口14,所述第十通孔010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一重相堰7的第三通孔003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重相堰7和所述第二重相堰9的中间均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顶部连通的n型结构,所述第一重相堰7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溢流孔15和第三通孔003,所述第一重相溢流孔15连通所述第一澄清室4,所述第三通孔003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室12的第十通孔010连通,所述第二重相堰9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溢流孔16和第五通孔005,所述第二重相溢流孔16连通所述第二澄清室5,所述第五通孔005为重相出口17。其中,所述第一轻相堰8和第二轻相堰10均设置成单槽结构,所述第一轻相堰8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第一轻相溢流孔18和第四通孔004,所述第一轻相溢流孔18与所述第一澄清室4连通,所述第四通孔004为轻相出口19,所述第二轻相堰1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第二轻相溢流孔20和第六通孔006,所述第二轻相溢流孔20与所述第二澄清室5连通,所述第六通孔006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一连通室11的第七通孔00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萃取槽,原料液和萃取液首先经过重相入口17进入第一混合室1中,通过搅拌器3将其充分搅拌混合并提升、溢流至第一澄清室4中。在第一澄清室4内,萃取反应后的混合液通过重力的作用实现自然分离,形成轻相层和重相层,轻相通过第一轻相溢流孔18流入第一轻相堰8内,通过轻相出口19排出萃取槽,重相通过第一重相溢流孔15流入第一重相堰7内,再通过第十通孔010流入第二连通室12内,与从轻相入口14流入第二连通室12的液体混合并进入第二混合室2,在第二混合室2和第二澄清室5重复上述过程后,重新形成轻相层和重相层,重相通过第二重相溢流孔16流入第二重相堰9内,通过重相出口17排出萃取槽,轻相通过第二轻相溢流孔20流入第二轻相堰10内,再通过第六通孔006流入第一连通室11内,与从重相入口13进入的原料液和萃取液混合,重新开始循环处理流程。
如图4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萃取槽可为一个处理单元,可根据实际萃取工艺情况采用多单元并联的方式,图4所示的实施例采用了3个单元组成的萃取系统,其中第一个单元的重相出口17连通第二个单元的重相入口13,第一个单元的轻相出口19连通第二个单元的轻相入口14,第二个单元和第三个单元的连接方式类似,第三个单元的重相出口17为整个系统的重相出口17,第三个单元的轻相入口14为整个系统的轻相入口14,整个系统采用了多级循环的处理方式,可满足不同的萃取工艺需求。
其中,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活接头和阀门,所述连通管通过所述活接头设置成可拆卸的连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萃取槽,连通管与轻相堰、重相堰以及连通室之间的连接均采用了活接的方式,这样方便拆卸,便于多级萃取槽的安装和维护。
其中,所述第一重相堰7、第二重相堰9、第一轻相堰8和第二轻相堰10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块筋板2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萃取槽,重相堰和轻相堰的侧壁上多块所述筋板21的设置,使得轻相或重相在之中的流动更加缓慢,从而使得重新导入混合室内的液体能更加充分的混合。
其中,所述第一连通室11和所述第二连通室12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垂直的隔板22。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萃取槽,垂直的隔板22的设置,保证了轻相和重相在连通室内不发生混合,防止如轻相逆流进入重相堰等现象发生。
其中,所述混合室、澄清室和连通室的底部均设置有放料阀23,所述放料阀23的出口设置有一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萃取槽,混合室、澄清室和连通室的底部的放料阀23,可以非常方便的将萃取槽内的液全部放干,方便检修作业及萃取液乳化时更换萃取剂。
其中,所述萃取槽底端还设置有萃取槽支架24,所述萃取槽支架24的材质为钢或钢筋混泥土,所述萃取槽支架24的顶端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上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格栅板为玻璃钢材质;其中,所述萃取槽上端还设置有搅拌架25,所述搅拌架上设置有搅拌机26,所述搅拌机通过一传动转轴27与所述搅拌器3连接。
如图5所述,萃取槽支架24的设置,保证了萃取槽的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方便连通室等的布置和作业人员的安装维护操作,搅拌架25的设置能将多个搅拌机26更好第安装在萃取槽之上。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萃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室,所述混合室包括第一混合室和第二混合室,两个所述混合室内均设置有一搅拌器,两个所述混合室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澄清室,所述澄清室包括第一澄清室和第二澄清室,所述第一澄清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之间通过一溢流挡板分隔,所述第二澄清室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之间通过一溢流挡板分隔;
所述第一澄清室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堰和第一轻相堰,所述第一重相堰和所述第一轻相堰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澄清室连通,所述第一重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轻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澄清室的第二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堰和第二轻相堰,所述第二重相堰和所述第二轻相堰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澄清室连通,所述第二重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轻相堰的第二端开设有第六通孔;
连通室,所述连通室包括第一连通室和第二连通室,所述第一连通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混合室的底端,所述第一连通室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混合室底部的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室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第七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轻相堰的第六通孔连通,所述第八通孔为重相入口;
所述第二连通室设置在所述第二混合室的底端,所述第二连通室的顶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室底部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室的底端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九通孔和第十通孔,所述第九通孔为轻相入口,所述第十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一重相堰的第三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相堰和所述第二重相堰的中间均设置有隔板,将其分隔成顶部连通的n型结构,所述第一重相堰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重相溢流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重相溢流孔连通所述第一澄清室,所述第三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二连通室的第十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重相堰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重相溢流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重相溢流孔连通所述第二澄清室,所述第五通孔为重相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轻相堰和第二轻相堰均设置成单槽结构,所述第一轻相堰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第一轻相溢流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轻相溢流孔与所述第一澄清室连通,所述第四通孔为轻相出口,所述第二轻相堰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第二轻相溢流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轻相溢流孔与所述第二澄清室连通,所述第六通孔通过连通管与所述第一连通室的第七通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活接头和阀门,所述连通管通过所述活接头设置成可拆卸的连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相堰、第二重相堰、第一轻相堰和第二轻相堰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多块筋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室和所述第二连通室内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垂直的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室、澄清室和连通室的底部均设置有放料阀,所述放料阀的出口设置一堵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槽底端还设置有萃取槽支架,所述萃取槽支架的材质为钢或钢筋混泥土,所述萃取槽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上设置有预留孔,所述格栅板为玻璃钢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槽上端还设置有搅拌架,所述搅拌架上设置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通过一传动转轴与所述搅拌器连接。
CN201822024004.XU 2018-12-04 2018-12-04 萃取槽 Active CN2092108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4004.XU CN209210891U (zh) 2018-12-04 2018-12-04 萃取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4004.XU CN209210891U (zh) 2018-12-04 2018-12-04 萃取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10891U true CN209210891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3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4004.XU Active CN209210891U (zh) 2018-12-04 2018-12-04 萃取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108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7162A (zh) * 2020-01-09 2020-05-1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室内使用的易维修的混合澄清槽
CN111481964A (zh) * 2020-03-25 2020-08-0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型混合澄清槽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7162A (zh) * 2020-01-09 2020-05-19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热室内使用的易维修的混合澄清槽
CN111481964A (zh) * 2020-03-25 2020-08-04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型混合澄清槽
CN111481964B (zh) * 2020-03-25 2021-11-0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种微型混合澄清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10891U (zh) 萃取槽
CN209501483U (zh) 一种清洗剂混合搅拌装置
CN207980488U (zh) 一种多级连续逆流萃取塔
CN101306852A (zh)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CN206063881U (zh) 一种含沙油田采出水油水分离装置
CN108014516A (zh) 一种混合澄清槽
CN107628717A (zh) 一种建筑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2322425U (zh) 溶气气浮装置
CN206676244U (zh) 一种稀土溶解罐
CN107519689B (zh) 一种灌溉水源过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23679A (zh) 竖流式气浮系统
CN205357797U (zh) 过滤分离一体机
CN201719864U (zh) 水平箱式混合双层澄清萃取器
CN107840410A (zh) 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208694319U (zh) 一种基于旋流冲洗的膜法油水分离装置
CN201507018U (zh) 一种双压力喷射节水型座便器
CN209089418U (zh) 一种农田水利用灌溉装置
CN107642342A (zh) 一种钻机固控循环系统罐体
CN207278218U (zh) 一种钻机固控循环系统罐体
CN201908119U (zh) 一种矿浆萃取装置
CN208008511U (zh) 隔油提升一体化设备
CN112191183A (zh) 一种用于压裂混砂设备的混合罐
CN207313310U (zh) 一种斜板沉淀池
CN207913563U (zh) 一种洗涤剂生产用消泡搅拌设备
CN207973542U (zh) 城市泔水分离器的油水分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