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8997U -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8997U
CN209208997U CN201822081155.9U CN201822081155U CN209208997U CN 209208997 U CN209208997 U CN 209208997U CN 201822081155 U CN201822081155 U CN 201822081155U CN 209208997 U CN209208997 U CN 20920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horse
inflation
floating device
inflatable floating
fish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811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stway Inflatables and Mate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20811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8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所述充气漂浮装置包括:充气环,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限界出骑乘空间;以及充气坐骑,所述充气坐骑设置于所述骑乘空间中,并且包括具有骑乘表面的本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出并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的至少两个连接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在骑乘时稳定性高,并且还能够使骑乘者明显感受到水的波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娱乐效果。

Description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充气玩具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游泳圈,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娱乐性更强并且更加美观。这些充气坐骑通常可供使用者骑乘并且倚靠,例如一些带有卡通动物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深受儿童的喜爱。
现有的这类充气漂浮装置通常包括充气环和通过独立的充气底座设置在所述充气环内侧的充气坐骑,所述充气底座通过多个连接片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这种充气漂浮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的经济成本和工时成本较高,并且骑乘者难以感受到水的波动,娱乐效果无法达到最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这种充气漂浮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在骑乘时稳定性高,并且还能够使骑乘者明显感受到水的波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娱乐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所述充气漂浮装置包括:充气环,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限界出骑乘空间;以及充气坐骑,所述充气坐骑设置于所述骑乘空间中,并且包括具有骑乘表面的本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出并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的至少两个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坐骑还包括从所述本体延伸出的至少一个辅助固定部,所述辅助固定部借助于连接带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坐骑还包括从所述本体的骑乘表面突伸出以供骑乘者倚靠的至少一个倚靠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坐骑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供骑乘者握持的至少一个坐骑握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坐骑的本体的骑乘表面的倾斜度小于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漂浮装置还包括底片,所述底片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以与所述内边缘限界出所述骑乘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环上设置有供握持的至少一个握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环的形状在圆形、椭圆形、矩形中选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充气坐骑为鱼状坐骑,所述鱼状坐骑的背部表面形成所述骑乘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鱼状坐骑包括两个腹鳍部,所述腹鳍部构成所述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鱼状坐骑还包括尾鳍部,所述尾鳍部构成所述连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鱼状坐骑还包括两个臀鳍部,所述臀鳍部借助于连接带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鱼状坐骑包括从所述背部表面突伸出以供骑乘者倚靠的背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鱼状坐骑上设置有供骑乘者握持的至少一个坐骑握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鱼状坐骑的背部表面的倾斜度小于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具有多个优点,尤其是:在这种充气漂浮装置中通过使充气坐骑的特定部位直接与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而省去了用于支撑充气坐骑的充气底座,这简化了该充气漂浮装置的结构,节省了制造的经济成本和工时成本,并且骑乘者由于十分接近于水面而能够明显感受到水的波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娱乐效果;此外,这种充气漂浮装置的坐骑具有基本对称的构造并且由于倾斜度较小而避免了头重脚轻的情况,因此在骑乘时十分平稳,不易侧翻,避免骑乘者掉入水中。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被更好地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充气漂浮装置沿另一视角观察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3是图1中的充气漂浮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注意到,附图不仅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说明,必要时还有助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中,“上”、“底”、“顶”、“前”、“后”等方向性术语均根据所述充气漂浮装置在正常使用时在水面上的方向来限定。
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例。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这种充气漂浮装置的充气坐骑为鱼状坐骑2,例如鲨鱼状坐骑。当然,充气坐骑的这种形状不是限制性的。事实上,充气坐骑能够是可供使用者骑乘的具有任何造型的坐骑设计。
下面借助于所示出的鱼状坐骑来描述这种充气漂浮装置的具体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这种充气漂浮装置包括具有独立充气腔室的充气环1,该充气环1的内边缘11限界出骑乘空间,鱼状坐骑2设置于所述骑乘空间中。优选地,充气环1由彼此连接的顶片和底片构成以限界出所述充气腔室,并且该充气环1具有所示出的大致矩形的形状以限界出大致矩形的骑乘空间。当然,充气环1的这种形状并非限制性的。例如在一些实施变型中,充气环1的形状还可在圆形、椭圆形、其它多边形(诸如三角形、五边形等等)中选择,其通常根据充气坐骑的实际形状来确定。
优选地,所述充气漂浮装置还包括可与水面接触的底片4,底片4与充气环1的内边缘11连接(例如熔接)以与内边缘11限界出所述骑乘空间。骑乘者能够在骑乘鱼状坐骑2时将双脚放置在底片4上,因此在骑乘时更加平稳。
还优选地,充气环1上设置有供握持的至少一个握把13。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充气环1上沿周向均匀地设置有四个握把13。这些握把13通常设置在充气环1的上表面上并且靠近充气环1的外边缘12。使用者可通过握持这些握把13而将所述充气漂浮装置放置入水中,并且还可在水中通过握持这些握把13而靠近所述充气漂浮装置。
具有独立充气腔室的鱼状坐骑2由鱼状本体和从所述鱼状本体延伸出的多个鱼鳍部构成。所述鱼状本体的背部表面21形成骑乘表面,所述鱼鳍部优选地可包括两个腹鳍部22、两个臀鳍部23、尾鳍部24、和背鳍部25。此处,“腹”、“臀”、“尾”、“背”等部位性术语用于形象地体现出这些鱼鳍部在鱼状坐骑2上的大致位置。
从鱼状本体的两侧反向延伸出的两个腹鳍部22分别与充气环1的内边缘11直接连接(例如熔接),以通过作为连接部的两个腹鳍部22使鱼状坐骑2固定在所述骑乘空间中。
优选地,根据第一种加固方式,从鱼状本体的两侧反向延伸出的两个臀鳍部23分别借助于独立的连接带3与充气环1的内边缘11连接,即连接带3的一端与臀鳍部23连接(例如熔接),另一端与充气环1的内边缘11连接(例如熔接),以通过作为辅助固定部的两个臀鳍部23来加强鱼状坐骑2在所述骑乘空间中的固定。
根据第二种加固方式,从鱼状本体延伸出的尾鳍部24与充气环1的内边缘11直接连接(例如熔接),以通过作为连接部的尾鳍部24来加强鱼状坐骑2在所述骑乘空间中的固定。
当然,这两种加固方式还可组合使用,以确保鱼状坐骑2在所述骑乘空间中的良好固定。
还优选地,从鱼状坐骑2的背部表面21突伸出的背鳍部25形成供骑乘者倚靠的倚靠部(本文中的“骑乘”均为按正常方向的骑乘,即骑乘者的面部朝向鱼状坐骑2的前方)。根据一种实施方式,背鳍部25邻近鱼状坐骑2的头部27设置以供骑乘者向前倚靠,即骑乘者的胸腹部倚靠在背鳍部25上以起到支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骑乘者的双腿通常分别放置在两个腹鳍部22的后方并且可贴靠这两个腹鳍部22。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背鳍部25邻近鱼状坐骑2的臀鳍部23设置以供骑乘者向后倚靠,即骑乘者的背部倚靠在背鳍部25上以起到支撑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骑乘者的双腿通常分别放置在两个腹鳍部22上,或者分别放置在两个腹鳍部22的前方并且可贴靠这两个腹鳍部22。
还优选地,鱼状坐骑2上可设置有供骑乘者握持的至少一个坐骑握把26,例如设置有供骑乘者的双手分别握持的两个坐骑握把26。这些坐骑握把26通常邻近鱼状坐骑2的头部27设置在背部表面21上。
此外,鱼状坐骑2的背部表面21(从背部至尾鳍部24)的倾斜度通常小于60°,优选地小于45°,更优选地小于30°,以避免头重脚轻的情况,因此在骑乘时十分平稳,不易侧翻,避免骑乘者掉入水中。此处的“倾斜度”是指在将这种充气漂浮装置放置在水面上以供正常使用时鱼状坐骑2的背部表面21与水平平面(即水面)之间的夹角。
这种鱼状坐骑2的形状和结构较为简单,能够节省制造的经济成本和工时成本,并且骑乘者由于十分接近于水面而能够明显感受到水的波动,因此具有很强的娱乐效果,例如能够使骑乘者感受到如同骑牛运动的娱乐效果。
以上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理解到,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15)

1.一种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漂浮装置包括:
充气环,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限界出骑乘空间;以及
充气坐骑,所述充气坐骑设置于所述骑乘空间中,并且包括具有骑乘表面的本体以及从所述本体延伸出并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的至少两个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骑还包括从所述本体延伸出的至少一个辅助固定部,所述辅助固定部借助于连接带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骑还包括从所述本体的骑乘表面突伸出以供骑乘者倚靠的至少一个倚靠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骑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供骑乘者握持的至少一个坐骑握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骑的本体的骑乘表面的倾斜度小于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漂浮装置还包括底片,所述底片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以与所述内边缘限界出所述骑乘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环上设置有供握持的至少一个握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环的形状在圆形、椭圆形、矩形中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坐骑为鱼状坐骑,所述鱼状坐骑的背部表面形成所述骑乘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坐骑包括两个腹鳍部,所述腹鳍部构成所述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坐骑还包括尾鳍部,所述尾鳍部构成所述连接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坐骑还包括两个臀鳍部,所述臀鳍部借助于连接带与所述充气环的内边缘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坐骑包括从所述背部表面突伸出以供骑乘者倚靠的背鳍部。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坐骑上设置有供骑乘者握持的至少一个坐骑握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状坐骑的背部表面的倾斜度小于60°。
CN201822081155.9U 2018-12-12 2018-12-12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Active CN20920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1155.9U CN209208997U (zh) 2018-12-12 2018-12-12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81155.9U CN209208997U (zh) 2018-12-12 2018-12-12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8997U true CN209208997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4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81155.9U Active CN209208997U (zh) 2018-12-12 2018-12-12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8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7666U (zh) 运动辅助器具及支承手柄
US20130052896A1 (en) Decorative Noodle
US11292558B2 (en) Chest float
CN209208997U (zh) 带有充气坐骑的充气漂浮装置
CN206155743U (zh) 充气冲浪板
US9975611B1 (en) Cockpit assemblies for towables
US20110183557A1 (en) Float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CN107640298A (zh) 一种不易变形的充气冲浪板
CN203681533U (zh) 一种通过划水蹼提供动力的脚踏式气垫船
CN103192820B (zh) 一种通过划水蹼提供动力的脚踏式气垫船
WO2022001700A1 (zh) 一种桨板
CN208882058U (zh) 一种充气桨板钓鱼板
CN206733984U (zh) 摆尾式鱼形独木舟
CN202944544U (zh) 组合水上行走鞋
CN203483800U (zh) 儿童安全游泳圈
CN205865620U (zh) 大水面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装置
CN206394810U (zh) 一种皮划艇的底板以及使用该底板的皮划艇
CN204775871U (zh) 一种便携式钓鱼船
CN205963346U (zh) 一种充气式麻将桌
CN206949310U (zh) 一种方便装拆的钓鱼台
CN207292335U (zh) 一种鸟类形水上浮排坐骑
JP6955764B2 (ja) 水陸両用バランスボード構造
WO2013184583A2 (en) Swimming aid and methods of use
CN219668455U (zh) 一种腋下支撑的免充气浮圈
CN204937433U (zh) 免充气安全两用座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