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3377U -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3377U
CN209203377U CN201821993220.9U CN201821993220U CN209203377U CN 209203377 U CN209203377 U CN 209203377U CN 201821993220 U CN201821993220 U CN 201821993220U CN 209203377 U CN209203377 U CN 209203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fast
cavity
anchor body
ground anchor
soft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32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文兴
赵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De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32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3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3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3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包括锚钉本体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且锚钉本体包括锚钉尖端,锚钉杆和锚钉尾端;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和隔板;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上述U型穿线结构的设计,避免了侧面开孔造成的螺纹结构损害的问题,大大增强了锚钉的抗拔出强度。同时,位于锚钉尖端上的螺纹部为单螺纹部,且位于锚钉尾端上的螺纹部为双螺纹部。该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抗拔出强度更好,锚钉头部单螺纹结构便于快速旋入,锚钉尾部较密的双螺纹结构,便于骨质表层皮质骨的固定,其能够使术后锚钉固定更牢固,术后固定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骨科韧带修复或重建手术中,带线锚钉被大量的使用。带线锚钉是一种具有缝合线的植入物,缝合线将软组织与骨连接用于膝关节侧韧带或肩韧带修复。
传统的带线锚钉,有高线位和低线位两种;其中,高线位的锚钉所带缝线位于钉尾,临床使用中会因为钉尾无法完全旋入骨质,造成软组织与钉子尾部的摩擦,引起感染等并发症,而且抗拔出强度远低于低线位全螺纹锚钉。低线位锚钉所带缝线位于钉体内部,全螺纹的结构可使钉体完全旋入骨质中,大大增强了抗拔出强度。
但是,市场上已有的低线位全螺纹锚钉,其穿线方式大多为侧面开孔,孔的数量往往为2个左右。此种结构虽方便了穿线,但是其却大大损害了钉体螺纹的结构,降低了其抗拔出强度。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技术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包括锚钉本体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
且所述锚钉本体包括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锚钉尖端,锚钉杆和锚钉尾端;由所述锚钉尖端,所述锚钉杆和所述锚钉尾端组合构成一体式锚钉本体;
所述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本体为金属或高分子结构件。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本体的外部螺纹为单螺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本体的外部螺纹为双螺纹。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本体的外部螺纹为单双组合螺纹结构;即位于所述锚钉尖端上的螺纹部为单螺纹部,且位于所述锚钉尾端上的螺纹部为双螺纹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杆、所述锚钉尾端的外层均设置有外防护涂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外防护涂层为羟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钙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分析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包括锚钉本体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且所述锚钉本体包括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锚钉尖端,锚钉杆和锚钉尾端;由所述锚钉尖端,所述锚钉杆和所述锚钉尾端组合构成一体式锚钉本体;所述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钉本体,其由传统的双穿线孔变成无穿线孔,线的走线完全位于锚钉本体的内部,这样一来,其采用了全新的穿线结构以及穿线方式,在保证锚钉本体结构强度较高的前提下,也保证了穿线结构的顺利穿入以及穿出,为后续骨质位置的固定提供了全新的穿线方式。
在具体结构中,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在具体的穿线过程中,依靠穿线工具将线的一端从锚钉本体的底部位置的空腔内进入,然后从U型截面腔道的一接口(即穿线孔)穿入,然后从U型截面腔道中通过(此时绕过隔板),再从U型截面腔道的另一接口穿出(即从出线孔位置穿出),最终仍然从锚钉本体的底部位置的空腔内出来。
因此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锚钉本体由原来的双侧孔结构(或多侧孔)改成了无侧孔穿入的设计,减少了钉体侧孔的数量,增大了锚钉本体的抗拔出强度,同时改变了穿线方式。因此说,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结构可靠性更好,抗拔出强度更好,固定性能也有所提升,对于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具有较为优越的力学性能,能够使术后锚钉固定更牢固,修复更快,术后固定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的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
锚钉本体1;锚钉尖端11;锚钉杆12;锚钉尾端13;隔板14;U型截面腔道15;穿线孔16;出线孔17;
螺纹部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包括锚钉本体1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2;
且所述锚钉本体1包括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锚钉尖端11,锚钉杆12和锚钉尾端13;由所述锚钉尖端11,所述锚钉杆12和所述锚钉尾端13组合构成一体式锚钉本体;
所述锚钉杆1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15,位于空腔前端的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所述U型截面腔道15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16和出线孔17。
分析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包括锚钉本体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且锚钉本体包括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锚钉尖端,锚钉杆和锚钉尾端;由锚钉尖端,锚钉杆和锚钉尾端组合构成一体式锚钉本体;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钉本体,其由传统的双穿线孔变成无穿线孔,线的走线完全位于锚钉本体的内部,这样一来,其采用了全新的穿线结构以及穿线方式,在保证锚钉本体结构强度较高的前提下,也保证了穿线结构的顺利穿入以及穿出,为后续骨质位置的固定提供了全新的穿线方式。
在具体结构中,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在具体的穿线过程中,依靠穿线工具将线的一端从锚钉本体的底部位置的空腔内进入,然后从U型截面腔道的一接口(即穿线孔)穿入,然后从U型截面腔道中通过(此时绕过隔板),再从U型截面腔道的另一接口穿出(即从出线孔位置穿出),最终仍然从锚钉本体的底部位置的空腔内出来。
因此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锚钉本体由原来的双侧孔结构(或多侧孔)改成了无侧孔穿入的设计,减少了钉体侧孔的数量,增大了锚钉本体的抗拔出强度,同时改变了穿线方式。因此说,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结构可靠性更好,抗拔出强度更好,固定性能也有所提升,对于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具有较为优越的力学性能,能够使术后锚钉固定更牢固,修复更快,术后固定效果更好。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的说明: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本体1为金属(例如:钛合金结构件)或高分子结构件(例如:可降解高分子结构件,PEEK结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锚钉本体可以采用金属(例如:钛合金结构件)或高分子结构件(例如:PEEK结构件);上述PEEK(聚醚醚酮)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能够长期植入人体并且不引起人体排斥。PEEK材料密度低,降低植入体的质量,另外,PEEK材料的弹性模量接近人体皮质骨,能够很好的刺激骨再生。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锚钉本体1外部螺纹为等间距或变间距,同时其外部螺纹可以为全部单螺纹、全部双螺纹或单双组合螺纹结构。其中,单双组合螺纹结构,即位于所述锚钉尖端11上的螺纹部为单螺纹部,且位于所述锚钉尾端13上的螺纹部为双螺纹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锚钉螺纹可选择使用全部单螺纹或全部双螺纹,但是最优选使用单双组合螺纹结构;该单双组合螺纹结构由双螺纹和单螺纹组合构成,锚钉头部(即锚钉尖端11)单螺纹结构便于快速旋入,锚钉尾部(即锚钉尾端13)较密的双螺纹结构,便于骨质表层皮质骨的固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锚钉杆12、所述锚钉尾端13的外层均设置有外防护涂层。所述外防护涂层为羟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钙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所述锚钉杆、所述锚钉尾端的外层均设置有一定厚度尺寸的外防护涂层。所述外防护涂层为羟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钙涂层。羟基磷灰石涂层或磷酸三钙涂层。采用上述羟基磷灰石涂层(即HA涂层)和/或磷酸三钙涂层设计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结构可靠性较好,不容易脱落,而且制造过程简单,成本低。另外,上述涂层的设计,不仅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更有利于钉体与骨组织的融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中,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主要由锚钉本体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等结构组成;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很显然,上述锚钉本体、螺纹部、空腔、U型截面腔道、穿线孔和出线孔等具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都有合理的布局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技术构造更合理,且功能更加完善,实用性也更强。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在具体结构技术方案中,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钉本体,其由传统的双穿线孔变成无穿线孔,线的走线完全位于锚钉本体的内部,这样一来,其采用了全新的穿线结构以及穿线方式,在保证锚钉本体结构强度较高的前提下,也保证了穿线结构的顺利穿入以及穿出,为后续骨质位置的固定提供了全新的穿线方式。
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锚钉本体由原来的双侧孔结构(或多侧孔)改成了无侧孔穿入的设计,减少了钉体侧孔的数量,增大了锚钉本体的抗拔出强度,同时改变了穿线方式。因此说,上述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结构可靠性更好,抗拔出强度更好,固定性能也有所提升,对于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具有显著的积极促进作用。
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锚钉螺纹优选使用单双组合螺纹结构;锚钉头部单螺纹结构便于快速旋入,锚钉尾部较密的双螺纹结构,便于骨质表层皮质骨的固定。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具有较为优越的力学性能,能够使术后锚钉固定更牢固,术后固定效果更好。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锚钉本体和设置在锚钉本体表面的螺纹部;
且所述锚钉本体包括自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的锚钉尖端,锚钉杆和锚钉尾端;由所述锚钉尖端,所述锚钉杆和所述锚钉尾端组合构成一体式锚钉本体;
所述锚钉杆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且位于空腔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的前端分割成U型截面腔道,位于空腔前端的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位于底部的空腔连通;且所述U型截面腔道与底部的空腔的两个连接口分别为穿线孔和出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钉本体为金属或高分子结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钉本体的外部螺纹为单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钉本体的外部螺纹为双螺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钉本体的外部螺纹为单双组合螺纹结构;即位于所述锚钉尖端上的螺纹部为单螺纹部,且位于所述锚钉尾端上的螺纹部为双螺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钉杆、所述锚钉尾端的外层均设置有外防护涂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防护涂层为羟基磷灰石或磷酸三钙涂层。
CN201821993220.9U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Active CN209203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3220.9U CN209203377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3220.9U CN209203377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3377U true CN209203377U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6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3220.9U Active CN209203377U (zh) 2018-11-29 2018-11-29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3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4491A (zh) * 2020-03-19 2021-02-02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微创舒适性尿失禁吊带装置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4491A (zh) * 2020-03-19 2021-02-02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微创舒适性尿失禁吊带装置及其应用
CN112294491B (zh) * 2020-03-19 2023-01-31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微创舒适性尿失禁吊带装置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9887U (zh) 一种改良型脊柱椎弓根螺钉棒矫形内固定系统
JP2002540886A (ja) 整形外科手術で使用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骨ねじ
CN104173095B (zh) 一种骨科用挤压螺钉
JP2011115583A (ja) 骨ねじおよびツール
CN209347110U (zh) 一种带鞘界面钉固定系统
CN209186913U (zh) 一种骨折微创手术接骨装置
CN108378913A (zh) 改良股骨近端髓内钉
CN202235646U (zh) 股骨近端解剖锁定板
CN209203377U (zh)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CN206964672U (zh) 一种接骨板
CN210019595U (zh) 一种股骨用髓内钉
CN205019150U (zh) 一种加压髓内钉
CN209252989U (zh) 一种软组织固定带线锚钉
CN110279447A (zh) 一种组合式螺旋强化型骨锚钉
CN208838131U (zh) 股骨内固定系统
CN204931827U (zh) 解剖型椎弓根螺钉
CN202637081U (zh) 伸缩式金属骨针
CN203598035U (zh) 活动套筒动力髋螺钉
CN204306883U (zh) 肱骨髓内钉
CN208926564U (zh) 股骨髓内钉结构系统
CN105963008A (zh) 股骨近端前侧万向锁定板
CN208756130U (zh) 基于机体成骨功能的医用螺钉
CN202654215U (zh) 一种锁定组合螺钉系统
CN208193132U (zh) 带缝合线的空心钉
CN201564592U (zh) 一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用骨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xing 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A018, 1st floor, building 1, 25 Jinghai 2nd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XING BOMAIDI MEDICAL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