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0768U -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0768U
CN209200768U CN201821954748.5U CN201821954748U CN209200768U CN 209200768 U CN209200768 U CN 209200768U CN 201821954748 U CN201821954748 U CN 201821954748U CN 209200768 U CN209200768 U CN 209200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wireless charging
layer
heat
rece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474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荣
陈进财
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A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A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A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AXIA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474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0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0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0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感线圈、磁性材料层以及散热层;其中,所述散热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层、铜箔层及散热涂层;所述石墨层与所述磁性材料层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有效提升了散热速度,确保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在可承受温度下正常工作,同时有效控制了材料层的厚度,减小了无线充电模组的占用空间,为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封装于电子产品内提供了更多选择。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无线电缆充电的一项技术。其原理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通过发送端线圈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送端的电磁信号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对电池的充电功能。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在工作过程中,因磁性材料层(铁氧体、纳米晶等)、电感线圈自身的电阻,会持续产生大量的热量。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并不能及时有效将这些热量释放出去,无疑这会大大影响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性能,并对其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有效解决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工作过程中热量的散发问题,提升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性能,消除了使用过程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收发模组,该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感线圈、磁性材料层以及散热层;
其中,所述散热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层、铜箔层及散热涂层;
所述石墨层与所述磁性材料层相邻设置。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还包括导热胶层;
所述导热胶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和所述石墨层之间;和/或,
所述导热胶层位于所述石墨层和所述铜箔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导热胶层包括胶体和导热粒子;
所述导热粒子分散于所述胶体中。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还包括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电感线圈和所述磁性材料层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
可选的,该充电电池还包括电池本体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接收端芯片、稳压芯片和开关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和所述电池本体均电连接。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
可选的,该充电器还包括外接电源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发射端芯片、稳压芯片和开关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和所述外接电源均电连接。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电池。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包括散热层,散热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层、铜箔层及散热涂层,以采用石墨层实现水平方向匀热,铜箔层实现垂直方向快速导热,同时利用涂布于铜箔层一侧的散热层加快散热,提升了散热速度,有效解决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导热层和散热层集成于一体,石墨层、铜箔层、散热涂层的总厚度与传统导热层和散热层总厚度相比大大减少,因此有效控制了散热层的厚度,减小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占用空间,为其封装于电子产品内提供了更多选择,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感线圈101、磁性材料层103以及散热层104;
其中,散热层104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层105、铜箔层106及散热涂层107;
石墨层105与磁性材料层103相邻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散热层包括石墨层、铜箔层及散热涂层,其中石墨层起到水平传热的作用,将热均匀扩散至整个石墨面,扩大散热面积,铜箔层将热量垂直传导至散热涂层,散热涂层将热量散发出去。该无线充电收发模组与现有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相比,散热速度大大提高,及时有效的将线圈和磁性材料层电磁作用产生的热量释放出去,大大提升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性能,减少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导热层和散热层集成于一体,所采用的石墨层、铜箔层及散热涂层的总厚度与现有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导热层和散热层的总厚度相比大大减少,有效减少了无线充电收发模组所占空间,大大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磁性材料层103可以采用Fe,Co,Ni元素及其合金,稀土元素及其合金,以及Mn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磁性材料层103为铁氧体磁片或纳米晶磁片。
可选的,该无线充电收发模组还包括导热胶层;
导热胶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和所述石墨层之间;和/或,
导热胶层于石墨层和铜箔层之间。导热胶层起到了黏结和垂直传热与的双重作用,使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结构更紧凑,节省空间,同时有助于无线充电收发模组的有效散热。
可选的,导热胶层包括胶体和导热粒子;导热粒子分散于胶体中。在实际制作时,导热粒子可以采用石墨粒子、石墨烯粒子、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粒子中的至少一种。
石墨层为片状结构,经高温烧结后压严于导热胶层表面,主要作用为水平方向匀热,将热量均匀扩散至整个石墨面,扩大散热面积。
铜箔层同样采用片状结构,选取电解铜或者压延铜,主要作用为垂直方向导热。同时铜箔层也用作散热涂层的附着基材,将热量由铜箔层垂直传导至散热涂层,
散热涂层涂布于铜箔层另一侧,由树脂、填料等构成,填料采用金属粒子(银、铜等)和非金属粒子(石墨、硅、氧化物等)中的至少一种,颜色一般选用深色,这是由于深色吸热性能好,有助于提高散热性能。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无线充电收发模组还包括双面胶102;双面胶102位于电感线圈101和磁性材料层103之间。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充电电池,该充电电池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
该充电电池还包括电池本体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接收端芯片、稳压芯片和开关芯片;接收端芯片作用为将发射端传输过来的电磁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稳压芯片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防止电路中电压过大,造成电池本体的损坏;开关芯片起到控制电池本体充电开始和结束的作用。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和所述电池本体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电池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有效解决了充电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散热问题,保证其在可承受温度下工作。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
可选的,该充电器还包括外接电源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包括发射端芯片、稳压芯片和开关芯片;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和所述外接电源均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器,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将电感线圈和磁性材料层电磁作用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确保了充电器在可承受的温度下工作,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充电器的性能。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二中的充电电池。
可选的,电子设备为手机、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采用实施例二中的充电电池,有效解决了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性能,消除了因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电感线圈、磁性材料层以及散热层;
其中,所述散热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石墨层、铜箔层及散热涂层;
所述石墨层与所述磁性材料层相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胶层;
所述导热胶层位于所述磁性材料层和所述石墨层之间;和/或,
所述导热胶层于所述石墨层和所述铜箔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胶层包括胶体和导热粒子;
所述导热粒子分散于所述胶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面胶;
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电感线圈和所述磁性材料层之间。
5.一种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本体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接收端芯片、稳压芯片和开关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和所述电池本体均电连接。
7.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收发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电源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发射端芯片、稳压芯片和开关芯片;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和所述外接电源均电连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充电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
CN201821954748.5U 2018-11-26 2018-11-26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9200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4748.5U CN209200768U (zh) 2018-11-26 2018-11-26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4748.5U CN209200768U (zh) 2018-11-26 2018-11-26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0768U true CN209200768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4748.5U Active CN209200768U (zh) 2018-11-26 2018-11-26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0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6796A (zh) 一种双面无线充电发射端模组
CN107112789B (zh) 散热单元及具有其的无线电力收发装置
US9960630B2 (en)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device
CN107912075A (zh) 车辆用无线电力传输模块
US20140176282A1 (en)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module for wireless charg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7381999U (zh)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CN209104833U (zh)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US10398067B2 (en) Magnetic shielding member and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including the same
TW201527932A (zh) 移動終端
KR20160087039A (ko) 무선충전 송신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충전장치
CN110892493B (zh) 车辆用无线电力发射装置
WO2019111848A1 (ja) コイルモジュール
CN209200768U (zh) 无线充电收发模组、充电电池、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KR102154258B1 (ko)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
CN206650505U (zh) 无线充电接收侧电感模组、接收装置、电子设备及保护套
JP2014123718A (ja) 磁性体シート、磁性体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磁性体シートを含む無接点電力充電装置
KR101878354B1 (ko) 무선충전용 방열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CN204497854U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CN209658961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3937515U (zh) 一种磁吸式充电器
KR20150082895A (ko) 연자성 기판
CN208284341U (zh)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
CN107591230A (zh) 磁性片及电子设备
CN211959835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用的双层复合型基板安装结构
KR101771806B1 (ko) 무선 충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