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200269U - 一种充电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200269U
CN209200269U CN201822067678.8U CN201822067678U CN209200269U CN 209200269 U CN209200269 U CN 209200269U CN 201822067678 U CN201822067678 U CN 201822067678U CN 209200269 U CN209200269 U CN 2092002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baby
electrical termination
magnetic
magnetic part
electr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676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裕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ats 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ats 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ats 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ats 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676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2002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2002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2002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宝。充电宝包括充电总线、连接充电总线的储能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端子组件,各端子组件均包括电接端子、一端与电接端子连接而另一端与充电总线电连接且具有弹性的电连接臂以及位于电接端子一侧并具有磁性的磁性件。充电宝还包括充电壳体,充电壳体开设有供端子组件放置的容纳腔、供储能组件放置且与容纳腔间隔设置的容置腔以及至少两个且位置布置分别与一电接端子对应设置的避让孔。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充电宝电连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宝。
背景技术
目前,充电宝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磁吸式充电宝是在充电宝上设置磁吸公端,然后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背贴磁吸母端。通过公端和母端的磁吸并电连接,从而实现充电宝对手机的充电。
但是,现有的充电宝的公端一般设置有多个电接端子(即Pogo Pin)。其中,电极为正的设置为一组且连接为一体,电极为负的设置为一组且也连接为一体。这样,在充电宝与磁吸母端进行电连接时,处于同一组的电接端子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即处于同一组的电连接端子会因插接过程中的操作摆动、意外震动、拉扯以及电接端子自身的形变和翘尾,从而使电连接不稳定。再有,传统的充电宝需配搭数据线才能使用,而数据线存在和别的物品牵绕或缠绕,以及携带不方便等使用不便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宝,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充电宝电连接的可靠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充电宝,用于与电连接器配合,所述充电宝包括充电总线、连接所述充电总线的储能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端子组件,各所述端子组件均包括电接端子、一端与所述电接端子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总线电连接且具有弹性的电连接臂以及位于所述电接端子一侧并具有磁性的磁性件,其中,所述电接端子位于所述磁性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之间,所述磁性件在磁吸作用下将所述电接端子推压至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充电宝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开设有供所述端子组件放置的容纳腔、供所述储能组件放置且与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的容置腔以及至少两个且位置布置分别与一所述电接端子对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磁性件在磁吸作用下推压所述电接端子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电连接臂的弹性恢复力在所述电接端子未受到所述磁性件推压时,用于驱动所述电接端子收容至所述避让孔或所述容纳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臂包括电极盘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盘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总线;所述电接端子呈柱状且连接所述电极盘的盘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接端子与所述电极盘一体成型;各所述磁性件在磁吸作用下推压对应的所述电极盘,以使对应的所述电接端子露出预定的长度以钩挂所述电连接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壳体包括底盖、与所述底盖相对设置的顶盖以及位于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之间的中间基座,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中间基座的两侧表面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容置腔均设有所述储能组件,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中间基座且朝向所述顶盖并位于两所述容置腔之间,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分别可拆卸地盖合两所述容置腔的两侧,所述避让孔位于所述顶盖且与各所述电极盘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基座朝向所述底盖的表面还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总线放置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容纳腔层叠设置且位于两所述容置腔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腔底开设有供所述电连接臂放置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槽底开设有供所述磁性件放置的定位槽,所述电极盘间隙设置于所述磁性件与所述顶盖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子组件成对设置且至少设置两对,至少有一对端子组件在快速充电时用于进行握手协议的数据通信。
在一个实施例中,任意一对的两所述端子组件关于同一条对称直线轴对称;位于所述对称直线同一侧的任意两所述电接端子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对称直线非平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有一对的两所述磁性件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任意一对的两所述磁性件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位于所述对称直线同一侧的各所述磁性件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基座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槽且供外部电源插接所述充电总线的插接孔;所述中间基座的侧表面还开设有设置为开启/关闭所述充电宝开关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充电宝与外部的电连接器磁吸到位后,磁性件顶推电接端子,从而使电接端子与外部的电连接器充分电接触,电连接臂随之发生弹性变形。由于各电接端子是单独设置且相互独立。因此,在进行磁吸时,各电接端子的电连接相互不影响且端子组件至少设置两个,进而提高了电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在磁性件未受到磁吸作用时,电连接臂驱动电接端子收容至避让孔或容纳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宝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充电宝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充电宝的另一方向的爆炸图。
图5是端子组件与储能组件层叠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充电宝;11、顶盖;12、中间基座;10、充电壳体;111、避让孔;20、端子组件;23、电接端子;21、电连接臂;211、电极盘;212、弹性臂;22、磁性件;121、容置腔;30、储能组件;13、底盖;112、走线槽;113、定位槽;122、容纳腔;123、收容槽;124、插接孔;40、充电总线;31、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垂直”、“平行”、“底”、“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的一种充电宝100。充电宝100与电连接器磁吸配合,电连接器连接待充设备,从而实现对待充设备的充电。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待充设备为手机,在其它实施例中,待充设备也可以为平板电脑等其它电子设备。
充电宝100包括充电总线40、与充电总线40电连接的储能组件30以及至少两个端子组件20,各端子组件20均包括电接端子23、一端与电接端子23连接而另一端与充电总线40电连接且具有弹性的电连接臂21以及位于电接端子23一侧并具有磁性的磁性件22。电接端子23和电连接臂21均由导电且不被磁吸的材料制成,优选地,该电材料为铜。电接端子23位于磁性件22和电连接器之间,磁性件22用于接受朝向电连接器的外部磁力吸引,并将电接端子23推压至并电连接电连接器。磁性件22为永磁铁或恒磁铁,磁性件22的形状可以为椭圆体形、长方体形或者圆柱形。本实施例中磁性件22的形状为扁圆柱体形。可选地,储能组件30为可以反复多次充放电的锂电池。充电宝100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充电壳体10,充电壳体10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状比如扁圆柱体形、桌面垫式的长方体形等。可选地,充电壳体10呈长方体形且携带方便。充电壳体10开设有供端子组件20放置的容纳腔122、供储能组件30放置且与容纳腔122间隔设置的容置腔121以及至少两个且位置布置分别与一电接端子23对应设置的避让孔111,磁性件22在磁吸作用下推压电接端子23穿过避让孔111,电连接臂21的弹性恢复力在电接端子23未受到磁性件22推压时,用于驱动电接端子23收容至避让孔111或容纳腔122,从而在充电宝100空闲时,充电壳体10的表面可以保持平整。可以理解的是,容纳腔122和容置腔121的间隔设置包括左右间隔设置和上下间隔设置,即储能组件30可以位于端子组件20的左侧或者右侧。
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储能组件30与端子组件20进行上下层叠设置,端子组件20位于储能组件30的上方。
充电宝100与外部的电连接器磁吸到位后,磁性件22独立顶推对应的电接端子23,从而使电接端子23与外部的电连接器充分电接触,以对手机进行充电。电连接臂21随之发生弹性变形。由于各电接端子23是单独设置且相互独立。因此,在进行磁吸时,各电接端子23的电连接相互独立且互不影响,端子组件20至少设置两个,进而提高了电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在磁性件22未受到磁吸作用时,电连接臂21驱动电接端子23收容至避让孔111或容纳腔1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充电宝100具有磁吸式且无需数据线的特点,解放手机对“线”的依赖及束缚。
电连接臂21包括电极盘211以及连接电极盘211与充电总线40的弹性臂212,电接端子23位于电极盘211的盘心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电接端子23同样位于磁性件22的中心位置。弹性臂212可绕其与充电总线40的连接点往复摆动,或弹性形变。优选地,磁性件22的横截面大小与电极盘211的大小适配。
优选地,电接端子23与电极盘211一体成型,可以通过冲压工艺使电接端子23与电极盘211冲压一体成型,制作简单且有利于电连接臂21的规模生产。电接端子23呈圆柱状且其大小可以根据充电定功率而设定。各磁性件22在磁吸作用下推压对应的电极盘211,以使对应的电接端子23露出预定的长度以钩挂电连接器。
充电壳体10包括底盖13、与底盖13相对设置的顶盖11以及位于底盖13与顶盖11之间的中间基座12,容置腔121贯穿中间基座12的两侧表面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各容置腔121均设有储能组件30,容纳腔122设于中间基座12且朝向顶盖11并位于两容置腔121之间,顶盖11与底盖13分别可拆卸地盖合两容置腔121的两侧,避让孔111位于顶盖11且与各电极盘211一一对应设置。底盖13与顶盖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中间基座12,具体地,可以通过卡扣结构将底盖13和顶盖11分别卡接于中间基座12的两侧。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将底盖13和顶盖11分别粘接于中间基座12的两侧。设置在容置腔121内的储能组件30可以为锂电池。端子组件20位于两储能组件30的中间,能实现对充电宝100厚度空间的最优布局,使充电宝100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储能组件30的电池容量最大化,充电宝100得到外观厚度和空间紧凑布局的最优化。
中间基座12朝向底盖13的表面还开设有供充电总线40放置的收容槽123,收容槽123与容纳腔122层叠设置且位于两容置腔121之间。可选地,容纳腔122与收容槽123分别位于中间基座12的两侧表面。
容纳腔122的腔底对应各电连接臂21的位置均开设有供电连接臂21放置的走线槽112,走线槽112的槽底开设有供磁性件22放置的定位槽113,电极盘211间隙设置于磁性件22与顶盖11之间。磁性件22在磁吸时,朝电极盘211移动并推压电极盘211,以使电接端子23从避让孔111露出;磁性件22未磁吸时,其回落于定位槽113,弹性臂212驱动电极盘211回缩,从而使电接端子23收容于避让孔111或容纳腔122,进而使顶盖11外表面保持平整。弹性臂212的一端连接电极盘211,弹性臂212的另一端延伸并连接充电总线40,各走线槽112的大小与对应的弹性臂212的大小适配。
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端子组件20成对设置并设置多对,且至少有一对端子组件20用于数据通信。
本实施例中,端子组件20设置两对,其中一对端子组件20用于进行快速充电时握手协议的数据通信,另一对端子组件20用于对手机进行充电。作为对手机充电的该对端子组件20的弹性臂212可以进行加宽设置,以使端子组件20可以承受大电流流经,以支持对手机快速充电。当用于充电的端子组件20使用多对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宝100与电连接器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多对端子组件20用作数据通信时,同样也可以提高进行握手协议时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可选地,一对端子组件20还可以进行其它的数据通信,比如将手机通过充电宝100连接至电脑时,可以通过一对端子组件20实现手机和电脑的数据互访。
可选地,任意一对的两端子组件20关于同一条对称直线轴对称。各对的两端子组件20分别设置于对称直线的两侧,从而方便与电连接器对接。
可选地,位于对称直线同一侧的各电接端子23的正负极性相同,即电极性为正的电接端子23位于对称直线的一侧,电极性为负的电接端子23位于对称直线的另一侧。
可选地,位于对称直线同一侧的任意两电接端子23的连线与对称直线非平行设置。即位于对称直线同一侧的任意两电接端子23关于任意一条垂直该对称直线的直线非对称,这样在充电宝100和电连接器磁吸配合时,可以防止电接端子23倒插,即防止电接端子23没有插接在电连接器的对应位置。本实施例中,充电宝100的四个电接端子23分别位于某一个等腰梯形的四个顶点上。
请参阅图1至图3,可选地,至少有一对的两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具体地,至少有一个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设置与其它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即从上往下俯瞰顶盖11时,所有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设置中至少包括一个南极和一个北极朝向顶盖11。可以理解的是,电连接器的磁极方向设置与充电宝100的磁极方向设置适配,即电连接器的磁极方向设置与充电宝100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这样,不但可以防止充电宝100和电连接器磁吸错位,而且在充电宝100的磁性件22和电连接器的磁性件22中心对中心进行磁吸时,可以进行自校位,从而使电接端子23迅速插入电连接器的预定位置。
可选地,任意一对的两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即位于同一对的两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相反设置,以提高充电宝100和电连接器中心对吸的准确性。
可选地,位于对称直线同一侧的各磁性件22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同,即南极朝向顶盖11的磁性件22均位于对称直线的一侧,北极朝向顶盖11的磁性件22均位于对称直线的另一侧。
请参阅图4,可选地,中间基座12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收容槽123且供外部电源插接充电总线40的插接孔124;中间基座12的侧表面还开设有设置为开启/关闭充电宝100开关按钮31。插接孔124与开关按钮31分别位于中间基座12两侧的侧表面且对称设置。插接孔124可以为TYPE-C插接孔124或者其它形式的插接孔124。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宝,用于与电连接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宝包括充电总线、连接所述充电总线的储能组件以及至少两个端子组件,各所述端子组件均包括电接端子、一端与所述电接端子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总线电连接且具有弹性的电连接臂以及位于所述电接端子一侧并具有磁性的磁性件,其中,所述电接端子位于所述磁性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之间,所述磁性件在磁吸作用下将所述电接端子推压至并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所述充电宝还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充电壳体,所述充电壳体开设有供所述端子组件放置的容纳腔、供所述储能组件放置且与所述容纳腔间隔设置的容置腔以及至少两个且位置布置分别与一所述电接端子对应设置的避让孔,所述磁性件在磁吸作用下推压所述电接端子穿过所述避让孔,所述电连接臂的弹性恢复力在所述电接端子未受到所述磁性件推压时,用于驱动所述电接端子收容至所述避让孔或所述容纳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臂包括电极盘以及一端连接所述电极盘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总线;所述电接端子呈柱状且连接所述电极盘的盘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端子与所述电极盘一体成型;各所述磁性件在磁吸作用下推压对应的所述电极盘,以使对应的所述电接端子露出预定的长度以钩挂所述电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壳体包括底盖、与所述底盖相对设置的顶盖以及位于所述底盖与所述顶盖之间的中间基座,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中间基座的两侧表面且间隔设置有两个,各所述容置腔均设有所述储能组件,所述容纳腔设于所述中间基座且朝向所述顶盖并位于两所述容置腔之间,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分别可拆卸地盖合两所述容置腔的两侧,所述避让孔位于所述顶盖且与各所述电极盘一一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座朝向所述底盖的表面还开设有供所述充电总线放置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容纳腔层叠设置且位于两所述容置腔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底开设有供所述电连接臂放置的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槽底开设有供所述磁性件放置的定位槽,所述电极盘间隙设置于所述磁性件与所述顶盖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成对设置且至少设置两对,至少有一对端子组件用于数据通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对的两所述端子组件关于同一条对称直线轴对称;位于所述对称直线同一侧的任意两所述电接端子中心的连线与所述对称直线非平行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对的两所述磁性件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任意一对的两所述磁性件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反,位于所述对称直线同一侧的各所述磁性件的磁极方向设置相同。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基座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槽且供外部电源插接所述充电总线的插接孔;所述中间基座的侧表面还开设有设置为开启/关闭所述充电宝开关按钮。
CN201822067678.8U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充电宝 Active CN2092002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7678.8U CN209200269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充电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67678.8U CN209200269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充电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200269U true CN209200269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8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67678.8U Active CN209200269U (zh) 2018-12-10 2018-12-10 一种充电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2002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690B (zh) 磁力吸合模块、磁吸组板及磁吸充电座
CN107331896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充电宝
CN102856945A (zh) 便携电话的电池充电装置
CN202260581U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8478789U (zh) 一种磁吸转接头数据线
CN209200269U (zh) 一种充电宝
CN205212066U (zh) 内置磁铁的移动式存储装置
CN209401895U (zh) 一种电连接装置
CN205178559U (zh) 一种磁吸式充电器
CN206977113U (zh) 自动断电的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CN109638539A (zh) 一种电连接装置
CN210225685U (zh) 可分离的耳机充电仓
CN211018349U (zh)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9516160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0201104U (zh) 一种防脱落的手机充电线
CN209748765U (zh) 一种与蓝牙耳机配套使用的充电收纳盒
CN209473606U (zh) 一种电子烟
CN209200322U (zh) 一种插拔连接器
CN209329350U (zh) 一种手持连接器
CN205489710U (zh) 一种新型背夹式移动电源
CN216565555U (zh) 一种带充电座的蓝牙耳机仓
CN203119776U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
CN210129751U (zh) 一种双胶囊组合式充电宝
CN208623077U (zh) 新型数据线及充电装置
CN211351755U (zh) 一种可拆卸的充电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