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8826U -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8826U
CN209198826U CN201822168402.9U CN201822168402U CN209198826U CN 209198826 U CN209198826 U CN 209198826U CN 201822168402 U CN201822168402 U CN 201822168402U CN 209198826 U CN209198826 U CN 209198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rid
discoloration
color change
light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840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焙才
吴琴
汤立文
孙金礼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huifa Xingy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Xingy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Xingy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Xingy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840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8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8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8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层、第一胶片夹层、可在透明状态和深色不透明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的变色调光膜;变色调光膜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膜、变色涂层、未经刻蚀处理的第二导电膜,在第一导电膜靠近变色涂层的一表面设有多个经刻蚀处理形成的栅格,该实用新型,通过电压更好的控制变色玻璃的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具有非常好的遮光效果,同时可随环境的需求任意调节栅格区的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形成栅格百叶窗的形式,实现遮光能力的随意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色调光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门窗、车窗由于性能单一,现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目前基于PDLC的调光膜产品被广泛推广,但是PDLC调光膜调光效果为透明与雾化的形态,在夏日烈阳下,断电不透明时,仍有较多的光线通过散射的形式进入室内或车内,无法使室内形成较暗的环境,强烈的光线仍严重影响休息体验,仍然很难达到窗帘的遮蔽效果,这也是其难以完全取代现有窗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将PDLC调光膜替换成变色调光膜可更好的弥补这种缺点,但现有的大多数变色调光玻璃,都只能在透明或不透明两个状态之间切换,而无法做到区域性透明或不透明的状态,不能很好的调节光线,满足用户更多是生活需求。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通过电压更好的控制变色玻璃的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具有非常好的遮光效果,同时可随环境的需求任意调节栅格区的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形成栅格百叶窗的形式,实现遮光能力的随意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可使得变色调控玻璃具有栅格百叶窗的形式,同时还具有非常好的遮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层、第一胶片夹层、可在透明状态和深色不透明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的变色调光膜、第二胶片夹层和第二玻璃层;通过将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设置在变色调光膜的两侧,可以对变色调光膜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变色调光膜包括从左到右依次的第一导电膜、变色涂层、未经刻蚀处理的第二导电膜,在第一导电膜靠近变色涂层的一表面设有多个经刻蚀处理形成的栅格。通过激光等方式在第一导电膜上进行刻蚀,使得刻蚀线的两侧相互之间不通电,而在两条刻蚀线之间形成一个栅格,因此在刻蚀的导电膜上形成的无数个栅格,每个栅格都可通过电源分别控制,从而可以控制变色调光膜局部呈现透明或不透明的状态,形成栅格百叶窗的形式,可以更好的调节光线;也可以通过全部断电处理,使得整个调光膜呈深色不透明状态,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或者全部通电,使得整个调光膜呈透明状态,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
更优的,在第一导电膜上设有一端经蚀刻栅格的电极线,形成电极输入接口区域性聚集,既而使接线方式更加简易方便。
更优的,变色涂层的一表面通过紫外光固化、热固化、自固化等方式连接第一导电膜,使两者能稳定连接。
更优的,变色涂层的另一表面通过紫外光固化,热固化,自固化等方式连接未刻蚀的导电膜,使两者能稳定连接。
更优的,第一胶片夹层和第二胶片夹层均为PVB或者EVA等胶片中的任意一种,对玻璃起到粘结和保护等功能。
更优的,变色调光膜的刻蚀的导电膜采用高压釜层压的方式连接第一胶片夹层;变色调光膜的未刻蚀的导电膜采用高压釜层压的方式连接第二胶片夹层,既而使得变色调光膜能与玻璃层稳定连接,形成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更优的,在变色调光膜上设有一对使用电极,通过使用电极外接电源,控制变色调光膜上的电压。
更优的,使用电极可与交流电源相连,电源为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通过在第一导电膜上进行刻蚀处理形成无数个栅格,每个栅格都可通过电源分别控制,从而可以控制变色调光膜局部呈现透明或不透明的状态,形成栅格百叶窗的形式,可以更好的调节光线;通过设置变色调光膜,可以使得变色调光玻璃在断电时呈不透明状态,具有高效的阻隔透射与散射光线的功能,其遮光效果完全接近于窗帘;通过在第一导电膜上设有一端经蚀刻栅格的电极线,形成电极输入接口区域性聚集,形成类似FPCB接口形式,既而使接线方式更加简易方便,能更好控制每个栅格的电压,可控的调节射入窗内或室内的光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膜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第一玻璃层1;第一胶片夹层2;变色调光膜3;第二胶片夹层4;第二玻璃层5;第一导电膜6;变色涂层7;第二导电膜8;电极线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上述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层1、第一胶片夹层2、可在透明状态和深色不透明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的变色调光膜3、第二胶片夹层4和第二玻璃层5;通过将第一玻璃层与第二玻璃层设置在变色调光膜的两侧,可以对变色调光膜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变色调光膜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经刻蚀处理形成无数个栅格的第一导电膜6、变色涂层7、未经刻蚀处理的第二导电膜8;通过激光等方式在第一导电膜上进行刻蚀,使得刻蚀线的两侧相互之间不通电,而在两条刻蚀线之间形成一个栅格,在第一导电膜上形成无数个栅格,每个栅格都可通过电源分别控制,从而可以控制变色调光膜3局部呈现透明或不透明的状态,形成栅格百叶窗的形式,可以更好的调节光线;也可以通过全部断电处理,使得整个变色调光膜3呈深色不透明状态,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或者全部通电,使得整个变色调光膜3呈透明状态,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
在第一导电膜6上设有一端经蚀刻栅格的电极线9,形成电极输入接口区域性聚集,既而使接线方式更加简易方便。
第一导电膜6、变色涂层7、第二导电膜8通过紫外光固化、热固化、自固化等方式连接。
第一胶片夹层2和第二胶片夹层4均为PVB或者EVA等胶片中的任意一种,对玻璃起到粘结和保护等功能。
变色调光膜的第一导电膜6采用高压釜层压的方式连接第一胶片夹层2;变色调光膜的第二导电膜8采用高压釜层压的方式连接第二胶片夹层4,既而使得变色调光膜3能与玻璃层稳定连接,形成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在变色调光膜3上设有一对使用电极,通过使用电极外接电源,控制变色调光膜上的电压。
使用电极可与交流电源相连,电源为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紫外光固化、热固化、自固化等方式将变色涂层4连接在第一导电膜6和第二导电膜8之间,再将第一导电膜6和第二导电膜8通过高压釜层压的方式分别连接在第一胶片夹层2和第一胶片夹层4上,既而使得变色调光膜设置在处于第一玻璃层1和第二玻璃层5之间。通过在第一导电膜上进行蚀处理形成无数个栅格,而每个栅格都可通过电源分别控制,即而在使用时,可以控制电源来控制栅格的呈透明或者不透明状态,使得变色调光膜3呈局部透明或不透明状态,形成栅格百叶窗形式,可控制采光量;同时也可以使得整个变色调光膜层透明或不透明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层(1)、第一胶片夹层(2)、可在透明状态和深色不透明状态之间自由切换的变色调光膜(3);变色调光膜(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导电膜(6)、变色涂层(7)、未经刻蚀处理的第二导电膜(8),在第一导电膜(6)靠近变色涂层(7)的一表面设有多个经刻蚀处理形成的栅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还包括第二胶片夹层(4)和第二玻璃层(5),在第一导电膜(6)上设有一端经蚀刻栅格的电极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变色涂层(7)的一表面通过紫外光固化、热固化、自固化等方式连接第一导电膜(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变色涂层(7)的另一表面通过紫外光固化,热固化,自固化等方式连接第二导电膜(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第一胶片夹层(2)和第二胶片夹层(4)均为PVB或者EVA等胶片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变色调光膜(3)的第一导电膜(6)采用高压釜层压的方式连接第一胶片夹层(2);变色调光膜(3)的第二导电膜(8)采用高压釜层压的方式连接第二胶片夹层(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在变色调光膜(3)上设有一对使用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其特征在于:使用电极与交流电源相连,电源为36v及以下的安全电压。
CN201822168402.9U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Active CN209198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8402.9U CN209198826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8402.9U CN209198826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8826U true CN209198826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30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8402.9U Active CN209198826U (zh) 2018-12-24 2018-12-24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88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943A1 (en) * 2019-09-29 2021-04-01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Glass with function of regulation in sections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glass in sectio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57943A1 (en) * 2019-09-29 2021-04-01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Glass with function of regulation in sections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glass in sectio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9761U (zh) 一种电控变色遮阳玻璃及带有该玻璃的中空玻璃
CN205638101U (zh) 一种环保智能玻璃
CN102922823B (zh) 一种电控变色遮阳玻璃及带有该玻璃的中空玻璃
CN203858432U (zh) 电子智能玻璃
CN207352315U (zh) 一种格栅调光玻璃
CN206737720U (zh) 智能电子中空玻璃
CN113867017B (zh) 一种多功能调光器件及其夹胶玻璃、中空玻璃及贴附膜
CN208914942U (zh) 一种前风挡玻璃及汽车
CN209198826U (zh) 一种栅格可控变色调光玻璃
CN109515127A (zh) 一种汽车遮阳装置和汽车遮阳方法
KR200492288Y1 (ko) 다중 기능형 bipv 창호 시스템
CN105604455A (zh) 一种环保智能玻璃
CN106527010A (zh)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显示幕墙及显示系统
CN203769572U (zh) 一种温控遮阳节能玻璃
CN206162003U (zh) 一种新型调光玻璃
CN207488658U (zh) 一种兼具光致变色与电致变色功能的玻璃器件
EP177439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ransparence and translucence of glazing or oilcloth
CN203037959U (zh) 智能光电安全玻璃
CN206394398U (zh) 一种电控遮阳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汽车
CN105978444A (zh) 一种可调光的建材型光伏构件及光伏系统
CN210155507U (zh) 一种调光玻璃的投影结构
CN113450669B (zh) 一种透明镜面显示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215376009U (zh) 多相态智能调光玻璃
CN205777078U (zh) 一种智能幕墙玻璃
CN203490438U (zh) 一种单向调光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00 room 111, 1st floor, No.6 workshop, No.9 Jinzhu Road, Tangjiawan Town,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huifa Xingye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11, 1st Floor, No. 6 Factory Building, No. 9, Jinzhu Road, Tangjiawan Town,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before: ZHUHAI SINGYES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