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7069U - 新风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新风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7069U
CN209197069U CN201821876614.6U CN201821876614U CN209197069U CN 209197069 U CN209197069 U CN 209197069U CN 201821876614 U CN201821876614 U CN 201821876614U CN 209197069 U CN209197069 U CN 209197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shell
blower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661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凤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 S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Rui S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 S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Rui So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f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182187661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7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7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7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风净化器,包括壳体、第一风机和新风过滤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新风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方,所述新风过滤装置包括滤网盒和初效过滤网,所述滤网盒具有上端敞口的容腔,所述初效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滤网盒的上端,所述滤网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和清洁新风过滤装置的新风净化器。

Description

新风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风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具有净化器室内空气、对室内机空气进行杀菌的功能,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网和出风网,进风网上设有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与室外环境连通的室外进风口,出风网上设有与室内环境连通的出风口。为了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一般在该空气净化器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外进风口处形成网状过滤结构。然而,该网状过滤结构不便于更换、清洁,从而造成该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净化器,该新风净化器的新风过滤装置便于更换、清洁,延长了该新风净化器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净化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以及
新风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方,所述新风过滤装置包括滤网盒和初效过滤网,所述滤网盒具有上端敞口的容腔,所述初效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滤网盒的上端,所述滤网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
所述新风净化器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还包括:
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具有容置所述滤网盒的容置腔,所述保护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
第一过滤件,容置于所述保护盒内,且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还包括:
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滤网盒与所述保护盒之间。
优选地,所述保护盒上还设有手持部。
优选地,所述保护盒具有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下而上向前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包括两第一风轮和两第一蜗壳组件,每个所述第一风轮安装于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蜗壳组件内,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的出风口对应的两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和/或,
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通过风腔连通,所述风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新风净化器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室外连通,用以引入室外新风;新风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风道内,所述新风过滤装置包括滤网盒和初效过滤网,所述滤网盒具有上端敞口的容腔,所述初效过滤网、第一过滤器安装于所述滤网盒的上端,所述滤网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如此,当需要对新风过滤装置进行更换或者清洁时,只需将壳体的前面板打开,便可将新风过滤装置拆下,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净化器便于更换和清洁新风过滤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净化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风净化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新风净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新风净化器去掉前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分隔件与第一过滤件的装配结构图;
图6为图5中装配结构的爆炸图;
图7为图1中第一风机、连接板及加热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二风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风净化器。该新风净化器适宜家居或小空间公共环境下,具体涉及一种壁挂式的新风净化器。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风净化器100,包括壳体110、风机组件和新风过滤装置170。所述壳体110内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风道120 和第二风道130,所述第一风道120与所述第二风道130沿上下向设置。所述第一风道120包括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所述第二风道130包括第二进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所述第一进风口121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131与室内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122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均与室内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第一风机140和第二风机160,所述第一风机 140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20内,所述第二风机160设于所述第二风道130内。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120内,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位于所述第一风机140与所述第二风机160之间,具体地,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位于所述第一风机140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风机160的上方。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包括滤网盒171和初效过滤网172,所述滤网盒 171具有上端敞口的容腔,所述初效过滤网172安装于所述滤网盒171的上端,所述滤网盒17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连通的第一通孔1711。
具体而言,所述壳体110大致呈方形,但不限于此,例如,所述壳体110 也可以为圆形等。所述壳体110包括前面板和后背板,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背板连接,优选地,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背板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将所述壳体110打开。其中,所述前面板与所述后背板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磁吸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所述第一进风口121设于所述壳体110的背部,也即设于所述后背板上,所述第一出风口122设于所述壳体110的顶部,室外新风可由所述壳体110的背部进入,从所述壳体110 的顶部流入室内。所述第二进风口131设于所述壳体110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132设于所述壳体110的侧壁(左侧壁和/或右侧壁)上,这样室内旧风可由所述壳体110的底部进入,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从所述壳体110的左侧和/或右侧流入室内。所述第二出风口132也可设于所述壳体110的顶部,此时,所述第二风道130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32之间通过风腔163连通(如图2所示)。当然,所述第二出风口132还可设于所述前面板上。关于所述第二出风口132的位置可以有多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所述第一风道120与所述第二风道130相互独立是指,所述第一风道120 与所述第二风道130之间不会发生串风。所述第一风机140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20内,用以驱动室外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21进入,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入室内。所述第二风机160设于所述第二风道130内,用以驱动室内空气从第二进风口131进入,从第二出风口132流入室内。如此,大大提高了新风净化器100输入的新风量,提高了对室内空气的净化能力。同时,由于第一风道120与第二风道130相互独立设置,还可避免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发生热交换而造成室内空气温度降低。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风机140与所述第二风机160相互独立运行。具体而言,所述新风净化器100包括电控板,所述电控板连接所述第一风机140和第二风机160,用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40和所述第二风机160的运行。例如,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40 的转速大于所述第二风机160的转速,如此可以向室内输入更多的新鲜空气。又例如,所述电控板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40的转速小于所述第二风机160的转速,此时,室内空气质量较好,不足要向室内引入更多的新风。当然,所述电控板也可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40与所述第二风机160的转速相等。也就是说,所述电控板可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来控制所述第一风机140和所述第二风机160的运行,从而调节输入室内的新风量。
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与所述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如此,当需要将新风过滤装置170拆下时,只需先将前面板打开,便可将新风过滤装置170从壳体110内拆出;当需要将新风过滤装置170装上时,也可先将前面板打开,将新风过滤装置170装配到壳体110内,再将前面板装上即可。因而,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的拆装简单方便。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包括滤网盒171 和初效过滤网172,其中,所述滤网盒171与所述初效过滤网172为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所述滤网盒171与所述初效过滤网172为可拆卸连接。室外新风从第一进风口121进入滤网盒171的容腔内,并流至位于滤网盒171上端的初效过滤网172进行初步过滤,以除掉5um以上的尘埃粒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净化器100还包括第一过滤件176 和第二过滤件180。所述第一过滤件176设于所述第一风道120内,且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的上方,以对流入第一风道120内的空气进行净化;所述第二过滤件180设于所述第二风道130内,以对流入所述第二风道130的空气进行净化。关于所述第一过滤件176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一过滤件176包括HEPA网和/或电净化模块。同样,所述第二过滤件180的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第二过滤件180包括HEPA网和/或电净化模块。
本实用新型新风净化器100通过在壳体110内设置第一风道120,所述第一风道120包括第一进风口121和第一出风口122,所述第一进风口121与室外连通,用以引入室外新风;新风过滤装置17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风道120内,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包括滤网盒171和初效过滤网172,所述滤网盒171具有上端敞口的容腔,所述初效过滤网172安装于所述滤网盒171 的上端,所述滤网盒17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21连通的第一通孔1711。如此,当需要对新风过滤装置170进行更换或者清洁时,只需将壳体 110的前面板打开,便可将新风过滤装置170拆下,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净化器100便于更换和清洁新风过滤装置170。
请参阅图5、图6,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还包括保护盒173,所述保护盒173具有容置所述滤网盒171的容置腔175,所述保护盒17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711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1731。具体地,所述保护盒173的形状与所述滤网盒171的形状适配。
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过滤件176容置于所述保护盒173内,且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172的上方。如此,室外新风先从第一进风口121进入滤网盒171 内,然后向上依次流经初效过滤网172和第一过滤件176,经过初效过滤网 172和第一过滤件176的双重净化作用后,再从第一出风口122流入室内。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件176为HEPA网。由于将第一过滤件176设于滤网盒 171内,所以可通过将滤网盒171拆下,同时对初效过滤网172和第一过滤件176进行更换、清洁,提高了更换效率。另外,为了更加方便地将新风过滤装置170从壳体110内拆下,可在所述保护盒173上设置手持部178,便于用户手持。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120与所述第二风道130是由新风过滤装置170的底壁在上下向分隔形成的。因而,为了防止第一风道120内的空气与第二风道130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而导致室内空气温度下降或升高,可通过在滤网盒171外设置保护盒173,来防止第一风道120与第二风道130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可选地,所述保护盒173的材质可以由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防止第一风道120内的空气与第二风道130内的空气发生热交换,避免室内空气温度下降或上升,所述新风过滤装置170还包括隔热件177,所述隔热件177设于所述滤网盒171与所述保护盒173之间。所述隔热件177贴合所述滤网盒171的外侧壁设置。具体地,所述隔热件177 可以为隔热棉,但不限于此。
下面将具体介绍第一风机140和第二风机160的结构。
请参阅图7,所述第一风机140包括两第一风轮141和两第一蜗壳组件 142,每个所述第一风轮141安装于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蜗壳组142内。所述第一风机140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4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43设于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142之间,用以驱动两所述第一风轮141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一风轮141为离心风轮。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第一风轮141,一方面可以提高输入室内的新风量,另一方面还可减小噪音。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风机140也可包括一个第一风轮141,关于所述第一风轮14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为了提高第一蜗壳组件142与第二蜗壳组件16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可使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142之间通过连接板144连接,所述连接板144上分别开设有与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142的出风口对应的两通风口145。通过所述连接板144与所述壳体110连接,而同时将第一蜗壳组件142和第二蜗壳组件162固定于所述壳体110上,从而方便所述第一蜗壳组件142和第二蜗壳组件162的拆装。
请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160包括一个第二风轮161和一个第二蜗壳组件162,所述第二风轮161设于所述第二蜗壳组件162内。具体地,所述第二风轮161为离心风轮。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130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32之间通过风腔163连通,所述风腔163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20的前侧(如图3、图4所示)。具体而言,所述第二蜗壳组件162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32之间通过风腔163连通。为了将从第二蜗壳组件162的出风口流入的空气导引至第二出风口132,可以使所述保护盒173具有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731的导向斜面 174(如图3、图6所示),所述导向斜面174自下而上向前倾斜设置。在此,所述导向斜面174还可起到避让所述第二蜗壳组件162的出风口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开设于所述壳体110的顶部,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开设于所述壳体110的侧壁上。请参阅图2 和图3,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包括一个第一子风口132a和两个第二子风口 132b,所述第一子风口132a开设于所述壳体110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2呈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二子风口132b分别开设于所述壳体11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所述第二子风口132b大致为自上向下延伸的长条形。如此,可有效地增大第二出风口132的出风量。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出风口122和/或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内设置有出风网。该出风网的设置,可以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同时,也可以防止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从第一出风口122和第二出风口132落入新风净化器100的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室外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室内连通;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以及
新风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下方,所述新风过滤装置包括滤网盒和初效过滤网,所述滤网盒具有上端敞口的容腔,所述初效过滤网安装于所述滤网盒的上端,所述滤网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的第一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二风道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与室内连通;
所述新风净化器还包括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内,且位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还包括:
保护盒,所述保护盒具有容置所述滤网盒的容置腔,所述保护盒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
第一过滤件,容置于所述保护盒内,且位于所述初效过滤网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还包括:
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滤网盒与所述保护盒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上还设有的手持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盒具有远离所述第二通孔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自下而上向前倾斜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部,所述第一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包括两第一风轮和两第一蜗壳组件,每个所述第一风轮安装于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蜗壳组件内,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两所述第一蜗壳组件的出风口对应的两通风口。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和/或,
所述第二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通过风腔连通,所述风腔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前侧。
CN201821876614.6U 2018-11-14 2018-11-14 新风净化器 Active CN209197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6614.6U CN209197069U (zh) 2018-11-14 2018-11-14 新风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6614.6U CN209197069U (zh) 2018-11-14 2018-11-14 新风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7069U true CN209197069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11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6614.6U Active CN209197069U (zh) 2018-11-14 2018-11-14 新风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7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46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立式空调器
CN107490059B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108266797A (zh) 一种双风道空调室内机
CN108548216A (zh)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CN206001608U (zh) 一种厨房空气净化装置
CN107345687A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
CN105091127A (zh) 一种智能双吸式空气净化器
CN208419056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包含其的厨房空调
CN204963005U (zh) 一种出风口外接导流口的空气净化器
CN108087985B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197069U (zh) 新风净化器
CN10575779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7844177U (zh) 新风模块和空调器
CN209084963U (zh) 新风净化器
CN105783127A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15113065U (zh) 一种模块化可自由组合的通风机芯及一体窗
CN215597467U (zh) 新风空调室内机和新风空调
CN211177299U (zh) 一种过滤效果好的新风换气机组
WO201903370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978224U (zh) 一种洁净室回风过滤装置
CN211290303U (zh) 一种新风净化装置及其空调器
CN20904254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418971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962880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146595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