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6521U -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 Google Patents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6521U
CN209196521U CN201821986984.5U CN201821986984U CN209196521U CN 209196521 U CN209196521 U CN 209196521U CN 201821986984 U CN201821986984 U CN 201821986984U CN 209196521 U CN209196521 U CN 209196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shell
infrared light
mould group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869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a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a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a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ad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869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65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6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65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光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壳体、透镜、红外光收发模组和端盖,壳体上端设有壳体开口,壳体内侧壁设有固定槽,透镜卡接于固定槽,红外光收发模组设于壳体内位于透镜的下方并朝向壳体开口,端盖上端设有端盖开口,端盖内侧壁固定插槽,端盖固定于壳体左右两端,左右两端的端盖开口与壳体开口形成工作窗,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壳体上端设有壳体开口,端盖上端设有端盖开口,两端的端盖开口与壳体开口形成工作窗,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透过透镜和工作窗发射或者接收红外光形成安全光幕,减少安全光幕两端与端盖的边缘距离,避免出现盲区,为危险的机械周围增加安全防护的功能。

Description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光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背景技术
安全光幕在现代化工厂里,人与机器协同工作,在一些具有潜在危险的机械设备上,如冲压机械、剪切设备、金属切削设备、自动化装配线、自动化焊接线、机械传送搬运设备、危险区域,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的人身伤害。现有的安全光幕接线端突出且冗长,安全光幕两端与端盖边缘的部分所占空间大,所占区域影响使用,盲区部分面积较大,使用中影响安全作业。现有产品安全光幕两端的端盖长度最小也有10多毫米以上的长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机械安全防护的区域要求,使得很多有危险的机械周围无法增加安全防护的功能,为此,有必要研发一款减少安全光幕两端盲区的距离,避免出现盲区的安全光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盲区的安全光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安全光幕两端盲区的距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壳体、透镜、红外光收发模组和端盖,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壳体开口,所述壳体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壳体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的固定槽,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透镜的下方并朝向所述壳体开口,所述端盖上端设有端盖开口,所述端盖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端盖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的固定插槽,所述端盖固定于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左右两端的端盖开口与所述壳体开口形成工作窗,所述端盖下部设有凹位,所述凹位设有输出信号线,所述输出信号线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壁中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的模组固定槽,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内侧壁中部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匹配的插槽,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插入所述插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透镜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透镜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的固定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顶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脚插入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的底部径向缩小形成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远离所述壳体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安全光幕的安装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处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壳体上端设有壳体开口,端盖上端设有端盖开口,两端的端盖开口与所述壳体开口形成工作窗,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透过透镜和工作窗发射或者接收红外光形成安全光幕,减少安全光幕两端与端盖的边缘距离,避免出现盲区,为危险的机械周围增加安全防护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红外光收发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2-透镜、3-红外光收发模组、4-端盖、5-工作窗、6-输出信号线、10-壳体开口、11-固定槽、12-模组固定槽、21-固定脚、31-固定孔、40-端盖开口、41-固定插槽、42-凹位、43-插槽、44-安装螺孔、45-密封槽、211-插入部、451-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一种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包括壳体1、透镜2、红外光收发模组3和端盖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壳体开口10,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壳体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固定槽11,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设于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透镜2的下方并朝向所述壳体开口10,所述端盖4上端设有端盖开口40,所述端盖4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端盖开口4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固定插槽41,所述端盖4固定于所述壳体1左右两端,左右两端的端盖开口40与所述壳体开口10形成工作窗5,所述端盖4下部设有凹位42,所述凹位42设有输出信号线6,所述输出信号线6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连接。
具体地,通过在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壳体开口10,实现壳体1内部通过壳体开口10与外部连通。通过在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壳体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固定槽11,所述透镜2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1,实现固定透镜2。通过将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设于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透镜2的下方并朝向壳体开口10,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3透过透镜2和壳体开口10发射或者接收红外光,所述端盖4上端设有端盖开口40,实现减少端盖4对红外光收发模组3发射或者接收红外光的遮挡。通过所述端盖4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端盖开口4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固定插槽41,实现固定透镜2,防止透镜2左右滑动,提交工作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端盖4固定于所述壳体1左右两端,在壳体1设置螺孔,在端盖4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设置通孔用螺栓可以实现固定壳体1和端盖4,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壳体1与端盖4的接触面上涂上胶水,实现壳体1和端盖4固定连接。左右两端的端盖开口40与所述壳体开口10形成工作窗5,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3透过透镜2和工作窗5发射或者接收红外光形成安全光幕,减少安全光幕两端与端盖4的边缘距离,安全光幕两端与端盖4的边缘距离控制在7MM以内,避免出现盲区。通过所述端盖4下部设有凹位42,所述凹位42设有输出信号线6,实现避免了安全光幕接线端突出且冗长。所述输出信号线6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电连接,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3与外部的控制盒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合理,通过壳体1上端设有壳体开口10,端盖4上端设有端盖开口40,两端的端盖开口40与所述壳体开口10形成工作窗5,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3透过透镜2和工作窗5发射或者接收红外光形成安全光幕,减少安全光幕两端与端盖4的边缘距离,避免出现盲区,为危险的机械周围增加安全防护的功能。
较佳的,可以在壳体1的背部横向水平设置一条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也可以贯穿所述端盖4的背部,在安全光幕的工作区中设置与所述燕尾槽匹配的固定安装条就可以通过所述燕尾槽快速的固定,使布置安装安全光幕的工作中可以高效完成。
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内侧壁中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模组固定槽12,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具体地,通过模组固定槽12将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中,实现红外光收发模组3固定设于所述壳体1内。
参见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4内侧壁中部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匹配的插槽43,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插入所述插槽43中。具体地,通过端盖4内侧壁中部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匹配的插槽43,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上部两端插入所述插槽43中,实现固定红外光收发模组3,防止红外光收发模组3左右滑动,提高工作稳定性。
参见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2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透镜2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固定脚21,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顶部设有固定孔31,所述固定脚21插入所述固定孔31。具体地,在所述透镜2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透镜2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多个固定脚21,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顶部设有与所述固定脚21对应的多个固定孔31,通过固定脚21与固定孔31有效的固定透镜2和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相对位置,避免透镜2或红外光收发模组3移位而影响安全光幕正常的工作。
参见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脚21的底部径向缩小形成插入部211,所述插入部211插入所述固定孔31。具体地,通过插入部211插入固定孔31使固定脚21插入固定孔31的深度保持一致,避免多个固定脚21由于插入的深度不同使透镜2和红外光收发模组3出现倾斜而影响安全光幕工作。
参见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4远离所述壳体1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安全光幕的安装螺孔44。具体地,通过端盖4远离所述壳体1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安全光幕的安装螺孔44,在需安装安全光幕的位置上设置螺栓即可将安全光幕固定安装,减了端盖4边缘与安装位置的距离,避免出现盲区。
参见图2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端盖4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处设有密封槽45,所述密封槽45内设有密封条451。具体地,通过所述端盖4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处设有密封槽45,所述密封槽45内设有密封条451,密封条451与密封槽45的配合使端盖4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处密封,提交安全光幕的密闭性。
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包括PCB板和处理控制电路板,所述PCB板叠设于所述处理控制电路板上方,所述PCB板上表面横向水平间隔设有多个红外光发射单元,多个红外光发射单元形成密集间隔设置的红外探测光幕,避免探测盲区,所述红外光发射单元两侧并排设有红外光接收单元,多个红外光发射单元形成密集间隔设置的红外接收光幕,避免接收盲区。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透镜2上表面对应所述红外光发射单元的位置设有凸透镜,透过凸透镜将红外光发射单元发出的红外光向外发射,保证发出的角度,提高发身的精度。所述透镜2底部对应所述红外光接收单元2的位置设有导光柱,透过导光柱将红外光引导到红外光接收单元,避免对红外光发射单元干扰,同时确保接收红外光的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透镜(2)、红外光收发模组(3)和端盖(4),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壳体开口(10),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壳体开口(1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固定槽(11),所述透镜(2)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1),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设于所述壳体(1)内位于所述透镜(2)的下方并朝向所述壳体开口(10),所述端盖(4)上端设有端盖开口(40),所述端盖(4)内侧壁上部靠近所述端盖开口(40)的位置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透镜(2)的固定插槽(41),所述端盖(4)固定于所述壳体(1)左右两端,左右两端的端盖开口(40)与所述壳体开口(10)形成工作窗(5),所述端盖(4)下部设有凹位(42),所述凹位(42)设有输出信号线(6),所述输出信号线(6)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中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模组固定槽(12),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卡接于所述模组固定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内侧壁中部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匹配的插槽(43),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插入所述插槽(4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2)底部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透镜(2)和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的固定脚(21),所述红外光收发模组(3)顶部设有固定孔(31),所述固定脚(21)插入所述固定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21)的底部径向缩小形成插入部(211),所述插入部(211)插入所述固定孔(3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远离所述壳体(1)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安全光幕的安装螺孔(44)。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盲区的安全光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处设有密封槽(45),所述密封槽(45)内设有密封条(451)。
CN201821986984.5U 2018-11-29 2018-11-29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Active CN2091965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6984.5U CN209196521U (zh) 2018-11-29 2018-11-29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86984.5U CN209196521U (zh) 2018-11-29 2018-11-29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6521U true CN20919652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6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86984.5U Active CN209196521U (zh) 2018-11-29 2018-11-29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65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15935A1 (de) * 2022-01-21 2023-07-26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ischer sens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15935A1 (de) * 2022-01-21 2023-07-26 Leuze electronic GmbH + Co. KG Optischer sens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96521U (zh) 无盲区的安全光幕
US10422168B2 (en) Energy-saving magnetic lock
US20170138762A1 (en) Door-window sensor
CN209213436U (zh) 方便组装的安全光幕
CN213146774U (zh) 壳盖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5356329A (zh) 一种防盗配电箱
EP3686148A1 (en) A safety apparatus for an escalator and an escalator comprising the safety apparatus
EP2993650A1 (de) Sensoreinrichtung
CN208519483U (zh) 一种安全光幕
CN209590295U (zh) 无盲区安全光幕
CN209277571U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墙体防护装置
CN209993892U (zh) 一种一体式外笼电源柜
CN209990374U (zh) 一种防风防水注胶角码及其连接结构
CN220640874U (zh) 一种储料桶的门锁结构
CN221526266U (zh) 一种轻量化安全光栅
CN209483476U (zh) 一种新型发电机组集装箱
SG177458A1 (en) Electromagnetic suction element comprising a light source
CN202575629U (zh) 施工升降机操作室与吊笼连接结构
CN221700848U (zh) 一种无人施工升降机光电防夹保护感应装置
CN219012382U (zh) 一种新型防盗门
CN217201475U (zh) 加装型厅外刷卡装置
CN205823078U (zh) 推拉窗专用中梃连接件
CN21043988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防火玻璃
CN215576180U (zh) 一种带物联网功能的自动门控制器
CN209626732U (zh) 防撞应急照明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