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93230U -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 Google Patents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93230U
CN209193230U CN201821179149.0U CN201821179149U CN209193230U CN 209193230 U CN209193230 U CN 209193230U CN 201821179149 U CN201821179149 U CN 201821179149U CN 209193230 U CN209193230 U CN 209193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shaft
pressing roller
connector
central axis
convey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791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韶文
沈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791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93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93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93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其中的夹紧输送机构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第一驱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驱动轴的周面外侧,第一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第一压紧辊的中心轴均和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一分丝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中部,第一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第一压紧辊和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本实用新型能使丝线夹持紧固,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背景技术
在对丝线进行假捻变形时,首先从丝架上将丝线引出,丝线引出后通过加热变形装置、冷却装置、摩擦变形装置进行拉伸变形后,会进行再次处理后,处理后,丝线在卷绕装置上完成卷装。
在拉伸变形处理期间,为了在处理期间引导和拉伸丝线,会设置有多个输送机构,在已知的假捻变形机具有第一输送机构,它与后置的第二输送机构一起构成变形拉伸区。在第二输送机构之和还设有一个第三输送机构,由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三输送机构构成处理区,借着在第三输送机构之和是卷绕装置,通过卷绕装置将丝线卷绕成一个筒子。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具有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上述输送机构多采用单一的夹紧装置进行丝线的输送,即丝线在一个被驱动的驱动轴和一个第一压紧辊之间的夹紧缝隙中进行引导,但由于第一压紧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磨损,从而造成丝线夹持不紧,产品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以用以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紧输送机构,所述夹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一分丝滚筒以及第一压紧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一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压紧辊的中心轴均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丝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压紧辊和所述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辊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所述第一压紧辊的橡胶外壳和所述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捻变形机,包括按丝线方向依次设置的丝架、第一输送机构、拉伸变形单元、第二输送机构、处理单元、第三输送机构以及卷绕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以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中至少一个为上述的夹紧输送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为上述夹紧输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导辊和第二分丝滚筒,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导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分丝滚筒的中心轴和所述导辊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分丝滚筒可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二分丝滚筒和所述导辊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导辊的外周面具有金属外壳。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机构依次设置在所述拉伸变形单元和所述处理单元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输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二压紧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二压紧辊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压紧辊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周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紧辊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所述第二压紧辊的橡胶外壳和所述第二驱动轴周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夹紧输送机构及具有该夹紧输送机构的假捻变形机,由于夹紧输送机构的第一驱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因此,第一驱动轴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由于第一分丝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中部,第一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第一压紧辊的周面和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在使用时,丝线可在第一分丝滚筒和第一压紧辊缠绕一圈以上后,再通过第一压紧辊和第一驱动轴之间进行下步处理,由于丝线可在第一分丝滚筒和第一压紧辊缠绕一圈以上,这样不仅能使丝线产生张力,防止丝线脱圈现象,还使丝线对第一压紧辊施加的作用力形成一个平面受力,减少第一压紧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磨损程度,以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夹紧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假捻变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输送机构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夹紧输送机构,图1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夹紧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夹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第一驱动轴2、第一固定件3、第一连接件4、第一分丝滚筒5以及第一压紧辊6,第一驱动电机1固定设置,第一驱动轴2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第一固定件3固定设置,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3上,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驱动轴2的周面外侧,第一分丝滚筒 5的中心轴和第一压紧辊6的中心轴均和第一驱动轴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一分丝滚筒5 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的中部,第一压紧辊6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且第一压紧辊6和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
该实施例中,由于夹紧输送机构的第一驱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因此,第一驱动轴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由于第一分丝滚筒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中部,第一压紧辊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且第一压紧辊的周面和第一驱动轴周面接触,在使用时,丝线可在第一分丝滚筒和第一压紧辊缠绕一圈以上后,再通过第一压紧辊和第一驱动轴之间进行下步处理,由于丝线可在第一分丝滚筒和第一压紧辊缠绕一圈以上,这样不仅能使丝线产生张力,防止丝线脱圈现象,还使丝线对第一压紧辊施加的作用力形成一个平面受力,减少第一压紧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磨损程度,以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优选地,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压紧辊6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第一压紧辊6的橡胶外壳和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由于橡胶外壳具有弹性,这样丝线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进入到橡胶外壳中,可进一步防止丝线脱圈现象。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假捻变形机,图2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假捻变形机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该假捻变形机包括按丝线方向依次设置的丝架a、第一输送机构b、拉伸变形单元c、第二输送机构d、处理单元e、第三输送机构f以及卷绕装置g,其特殊之处在于,第一输送机构b、第二输送机构d以及第三输送机构f中至少一个为上述夹紧输送机构,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丝线脱圈现象,并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进一步地,结合图2,该实施例二的第一输送机构b为夹紧输送机构,当然,其他输送机构也可以为夹紧输送机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图3为图2中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该实施例二中的第二输送机构 d可以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导辊8和第二分丝滚筒9,第二驱动电机7固定设置,导辊8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第二分丝滚筒9的中心轴和导辊8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分丝滚筒9可转动设置,且第二分丝滚筒9和导辊8之间具有间距。
该实施例中,由于导辊8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因此,导辊8在第二驱动电机7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又由于第二分丝滚筒可转动设置,且第二分丝滚筒和导辊之间具有间距,在使用时,丝线可以在二者之间缠绕多圈,以使丝线具有足够的张力,使丝线正常输送。
优选地,该实施例二的导辊8的外周面具有金属外壳,以提高导辊的防磨损能力。
图4为图2中的第三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该实施例二中,第三输送机构f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轴11、第二固定件12、第二连接件13以及第二压紧辊14,第三驱动电机10固定设置,第二驱动轴11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第二驱动轴11的中心轴和第一驱动轴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固定件12固定设置,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固定件12上,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二驱动轴11的周面外侧,第二压紧辊14的中心轴和第二驱动轴11的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压紧辊14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且第二压紧辊14和第二驱动轴11周面接触。
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三输送机构的第二驱动轴固定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因此,第二驱动轴在第三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输送丝线;由于第二压紧辊的周面和第二驱动轴周面接触,在使用时,丝线可通过第二压紧辊和第二驱动轴之间进行夹紧,即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丝线脱圈现象,以使丝线夹持紧固,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优选地,第二压紧辊14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第二压紧辊14的橡胶外壳和第一驱动轴11周面接触,由于橡胶外壳具有弹性,这样丝线在输送的过程中,能进入到橡胶外壳中,可进一步防止丝线脱圈现象。
该实施例中,拉伸变形单元c可以为沿丝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加热装置15、冷却装置 16、摩擦变形装置17,以完成丝线的拉伸变形。
该实施例中,处理单元e可以为定型热箱,以完成丝线的定型处理。
实施例三:
图5为实施例三中的第二输送机构的布置示意图。该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第二输送机构d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输送机构d依次设置在拉伸变形单元c和处理单元e之间,这样,更能提高丝线在输送时的张力,以提高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件可以为一个固定块,其和驱动电机固定在机架上,连接件可以为一个弧形板,而具有转动功能的构件可以安装在相应的机架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夹紧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输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第一驱动轴(2)、第一固定件(3)、第一连接件(4)、第一分丝滚筒(5)以及第一压紧辊(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固定设置,所述第一驱动轴(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固定件(3)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固定件(3)上,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驱动轴(2)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一分丝滚筒(5)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压紧辊(6)的中心轴均和所述第一驱动轴(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丝滚筒(5)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中部,所述第一压紧辊(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4)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压紧辊(6)和所述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紧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辊(6)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所述第一压紧辊(6)的橡胶外壳和所述第一驱动轴(2)周面接触。
3.一种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按丝线方向依次设置的丝架(a)、第一输送机构(b)、拉伸变形单元(c)、第二输送机构(d)、处理单元(e)、第三输送机构(f)以及卷绕装置(g),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机构(b)、所述第二输送机构(d)以及所述第三输送机构(f)中至少一个为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夹紧输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b)为所述夹紧输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d)包括第二驱动电机(7)、导辊(8)和第二分丝滚筒(9),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固定设置,所述导辊(8)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分丝滚筒(9)的中心轴和所述导辊(8)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分丝滚筒(9)可转动设置,且所述第二分丝滚筒(9)和所述导辊(8)之间具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8)的外周面具有金属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d)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输送机构(d)依次设置在所述拉伸变形单元(c)和所述处理单元(e)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输送机构(f)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0)、第二驱动轴(11)、第二固定件(12)、第二连接件(13)以及第二压紧辊(14),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0)固定设置,所述第二驱动轴(1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轴(11)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驱动轴(2)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12)固定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件(12)上,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驱动轴(11)的周面外侧,所述第二压紧辊(14)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二驱动轴(11)的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压紧辊(1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压紧辊(14)和所述第二驱动轴(11)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捻变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辊(14)的外周面具有橡胶外壳,所述第二压紧辊(14)的橡胶外壳和所述第二驱动轴(11)周面接触。
CN201821179149.0U 2018-07-25 2018-07-25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Active CN209193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9149.0U CN209193230U (zh) 2018-07-25 2018-07-25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79149.0U CN209193230U (zh) 2018-07-25 2018-07-25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93230U true CN209193230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79149.0U Active CN209193230U (zh) 2018-07-25 2018-07-25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93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94867U (zh) 一种精密络筒设备
CN106801275B (zh) 一种粗纱解捻细纱增捻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105523433B (zh) 一种纱线络筒卷绕成型装置
CN209193230U (zh) 夹紧输送机构以及假捻变形机
CN206266774U (zh) 一种环锭纺用解捻装置
CN205711103U (zh) 一种精梳机出条传送装置
CN204039594U (zh) 一种细纱装置
CN214022625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金属拔丝机
CN209481910U (zh) 长纤维变形设备
CN104357993A (zh) 扁丝整经机
CN205257651U (zh) 漆包线恒张力收卷装置
CN105155056B (zh) 一种牵伸捻线机
CN109722747B (zh) 一种四罗拉双区牵伸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CN208501168U (zh) 一种涡流纺纱用送料设备
CN207451201U (zh) 一种防静电抗起球户外运动面料的收卷装置
CN206721413U (zh) 一种纺织细纱处理设备
CN217417747U (zh) 一种用于加工耐光色牢度锦纶地毯纱的并纱机
CN202473597U (zh) 绕线机的主轴箱
CN212270330U (zh) 一种拉伸假捻变形机
CN107338516B (zh) 一种低毛羽低扭矩纺纱装置
US2148162A (en) Apparatus for stretching cords
CN201704466U (zh) 弹力丝机
CN203546255U (zh) 一种倍捻机锭子传动系统
CN216107407U (zh) 一种弹力丝生产工艺用包芯纱装置
CN204959164U (zh) 一种带有测速装置的纺织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101111 No.3, Xingguang 4th Street, Tongzhou Park optical Mechatronics industrial base,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0, Shuangyan Road, Paojiang Development Zon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ONGLI MOLDING MACH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HONGLEE MACHINERY ENGINEE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