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8531U -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8531U
CN209188531U CN201821905368.2U CN201821905368U CN209188531U CN 209188531 U CN209188531 U CN 209188531U CN 201821905368 U CN201821905368 U CN 201821905368U CN 209188531 U CN209188531 U CN 209188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tamina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nner housing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53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琼琼
靳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chuangke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chuangke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chuangke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chuangke Wat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53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8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8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8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包括外壳体和端盖,所述外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进水流道,在端盖上设置有连接进水流道的原水进水口;在内壳体内还设置膜壳,内壳体远离原水进水口的端部设置有过水孔,原水从过水孔中进入膜壳中;膜壳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浓水通道,在端盖上设置有浓水出口连接浓水通道,在膜壳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连通膜壳内外;膜壳内设置有超滤膜组件。在冲洗状态时,开启浓水出口,关闭过滤水出水口,原水由原水入口进入超滤膜组件内后,水流对超滤膜表面进行洗刷,杂质随水流由浓水出口排出。

Description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背景技术
超滤膜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的净水处理技术,应用范围广泛。目前,超滤膜组件传多采用“死端”过滤形式,即,一端进水,经过超滤膜丝过滤后产出净水,但水中的污染物无法排出。在净水机长时间运行后,极易发生杂质附着在超滤膜丝表面的情况,对超滤膜孔造成堵塞,导致产水通量下降,严重时甚至造成组件无法使用,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超滤膜丝进行清洗,但是,清洗难度大,一般需要专业人员上门进行清洗和更换。
综上所述,如何便于清洗,延长使用寿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进行冲洗维护的超滤膜净水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包括外壳体和端盖,所述外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进水流道,在端盖上设置有连接进水流道的原水进水口;在内壳体内还设置膜壳,内壳体远离原水进水口的端部设置有过水孔,原水从过水孔中进入膜壳中;膜壳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浓水通道,在端盖上设置有浓水出口连接浓水通道,在膜壳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连通膜壳内外;所述膜壳中设置有一个净水管,且膜壳中靠近端盖处设置一个密封板,净水管的管口穿过密封板;在净水管上设置有过滤膜组件,过滤膜组件包括一个固定盘,固定盘垂直设置在净水管上,在固定盘的两侧设置有导流用的海绵,在海绵外侧则设置有超滤膜;净水管与海绵对应位置设置有过水口;端盖在与净水管管口对应位置有设置过滤水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膜壳内远离端盖的端部还设置有一个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净水管,支撑架为镂空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膜组件与膜壳在径向上设置有间隙用于过水。
进一步的,所述膜组件还包括密封环,密封环位于超滤膜外侧将超滤膜与净水管外壁之间密封;在膜组件的边缘处还设置有紧固件将超滤膜以及海绵密封。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净水状态下,浓水出口为闭合状态,净水出口为开启状态。原水由原水入口进入超滤膜组件内后,经过超滤膜过滤后成为净水,由出水口排出;在冲洗状态下,浓水出口为开启状态,过滤水出水口为关闭状态。原水由原水入口进入超滤膜组件内后,水流对超滤膜表面进行洗刷,杂质随水流由浓水出口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包括外壳体13和端盖11,在外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内壳体14,外壳体13和内壳体14之间形成进水流道,在端盖11上设置有连接进水流道的原水进水口12;在内壳体14内还设置膜壳15,内壳体远离原水进水口的端部设置有过水孔19,原水经进水流道后从过水孔中进入膜壳15中;膜壳15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浓水通道,在端盖11上设置有浓水出口25连接浓水通道,在膜壳15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连通膜壳内外,膜壳中的液体经过小孔后进入浓水通道。膜壳15中设置有一个净水管22,且膜壳中靠近端盖处设置一个密封板23,净水管22的管口穿过密封板23,密封板23 可以有橡胶材料制成,不仅起到密封作用,还起到支撑作用,即支撑净水管。
在净水管22上设置有过滤膜组件,膜组件与膜壳在径向上设置有间隙用于过水。过滤膜组件包括一个固定盘16,固定盘16垂直设置在净水管22上,在固定盘的两侧设置有导流用的海绵18,在海绵18外侧则设置有超滤膜17;净水管与海绵对应位置设置有过水口21,过滤液经过过水口汇流净水管中;端盖11在于净水管管口对应位置有设置过滤水出水口25。膜组件还包括密封环27,密封环27位于超滤膜外侧将超滤膜与净水管外壁之间密封,防止原水进入净水管;在膜组件的边缘处还设置有紧固件将超滤膜以及海绵密封。膜壳内远离端盖的端部还设置有一个支撑架20用于支撑固定净水管,支撑架20为镂空结构不影响水流流动。
在净水状态下,浓水出口为闭合状态,净水出口为开启状态。原水由原水入口进入超滤膜组件内后,经过超滤膜过滤后成为净水,由出水口排出。
在冲洗状态下,浓水出口为开启状态,过滤水出水口为关闭状态。原水由原水入口进入超滤膜组件内后,水流对超滤膜表面进行洗刷,杂质随水流由浓水出口排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配合PLC系统,通过电磁阀的等实现浓水和净水出口的自动启闭,从而实现自动反冲洗,在此就不再展开。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包括外壳体和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内壳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进水流道,在端盖上设置有连接进水流道的原水进水口;在内壳体内还设置膜壳,内壳体远离原水进水口的端部设置有过水孔,原水从过水孔中进入膜壳中;膜壳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浓水通道,在端盖上设置有浓水出口连接浓水通道,在膜壳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连通膜壳内外;所述膜壳中设置有一个净水管,且膜壳中靠近端盖处设置一个密封板,净水管的管口穿过密封板;在净水管上设置有过滤膜组件,过滤膜组件包括一个固定盘,固定盘垂直设置在净水管上,在固定盘的两侧设置有导流用的海绵,在海绵外侧则设置有超滤膜;净水管与海绵对应位置设置有过水口;端盖在与净水管管口对应位置有设置过滤水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壳内远离端盖的端部还设置有一个支撑架用于支撑固定净水管,支撑架为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与膜壳在径向上设置有间隙用于过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还包括密封环,密封环位于超滤膜外侧将超滤膜与净水管外壁之间密封;在膜组件的边缘处还设置有紧固件将超滤膜以及海绵密封。
CN201821905368.2U 2018-11-19 2018-11-19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Active CN209188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5368.2U CN209188531U (zh) 2018-11-19 2018-11-19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5368.2U CN209188531U (zh) 2018-11-19 2018-11-19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8531U true CN20918853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2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5368.2U Active CN209188531U (zh) 2018-11-19 2018-11-19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8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7383B (zh) 水过滤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836589B (zh) 带有双重自锁密封的快装式净水器及包含其的过滤设备
CN209934478U (zh) 一种中空纤维膜滤芯
CN203269685U (zh) 一种正反冲洗式净水器装置
CN209188531U (zh)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净水器
CN205346904U (zh) 自动冲洗型滤芯
CN209188534U (zh) 立式超滤膜净水器
CN209188530U (zh) 便于反冲洗的超滤膜水处理系统
CN207811405U (zh) 一种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09188535U (zh) 大通量超滤膜净水器
CN201959616U (zh) 一种立式过滤器
CN109499132A (zh) 一种净水过滤芯结构
CN209188532U (zh) 大通量超滤膜水处理系统
CN211394081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过滤装置
CN209307073U (zh) 净水装置
CN108553976B (zh) 一种多功能滤芯
CN110870994B (zh) 一种水龙头及净水机
CN208482117U (zh) 一种具有多级过滤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06268331A (zh) 净水机及其超滤膜组件
CN207918544U (zh) 一种复合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20257689U (zh) 实现正冲洗和反冲洗的超滤净水机和系统
CN108854201A (zh) 一种厨房用带有沟槽滤芯的滤水器
CN213725212U (zh) 一种环保高效型污水过滤设备
CN214880681U (zh) 一种新型滤芯
CN215327300U (zh) 一种切削液的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