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7001U -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7001U
CN209187001U CN201820680983.1U CN201820680983U CN209187001U CN 209187001 U CN209187001 U CN 209187001U CN 201820680983 U CN201820680983 U CN 201820680983U CN 209187001 U CN209187001 U CN 209187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arrangement
side supporting
joint
thigh
sh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09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怡宁
凌斌
耿小平
黄强
张�林
刘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DVL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809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7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7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7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械,用于缓解医生手术长期站立造成疲劳。本实用新型穿戴于左腿或右腿,其包括供人体站立的脚底板,两个分别位于腿部两侧且分别与脚底板两侧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在小腿上部通过小腿束缚装置连接,在大腿上通过大腿束缚装置连接;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以及右侧支承装置均在脚踝处、膝盖处设置对腿部活动限位的关节组件。本实用新型对于使用者只要穿戴此装置,调节的高度和位置,选择自己最舒服的站姿,让外科医生,从长时间的站立中解放出来。减轻了肌肉的疲劳感,医生就能更加从容的进行手术了。

Description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用于缓解医生手术长期站立造成疲劳;具体涉及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创手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医生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由于长时间站立,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以下的问题:
1、医生平时在进行外科手术期间都需要长时间站立,甚至要持久保持同一个姿势,对于需要时刻保持专注的医生来说,无法坐下休息对腰腿等都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2.如果医生腿部感觉疲劳,会影响医生做手术的效果,还有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手术后果;
3.医生站得太久会落下疾病,如肌肉酸痛,腰肌劳损,甚至出现更严重的病痛;
而目前没有一种设备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提到的医生手术中出现的腿部疲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穿戴于左腿或右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人体站立的脚底板,两个分别位于腿部两侧且分别与脚底板两侧连接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在小腿上部通过小腿束缚装置连接,在大腿上通过大腿束缚装置连接;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以及右侧支承装置均在脚踝处、膝盖处设置对腿部活动限位的关节组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两个关节组件,位于两个关节组件之间的下连接板,位于膝盖处关节组件上部且与关节组件连接的上连接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小腿束缚装置包括位于小腿前方的前护板,位于小腿后方的小腿束缚带;所述前护板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所述小腿束缚带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大腿束缚装置包括位于大腿后方的后护板,位于大腿前方的大腿束缚带;所述后护板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所述大腿束缚带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脚底板设有束缚脚背的脚背束缚带,以及束缚脚后跟的脚后跟束缚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关节组件包括关节臂A,关节臂B,以及将关节臂A一端与关节臂B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一起且置于关节臂B另一侧的盖板;所述盖板穿过关节臂B与关节臂A插接;所述关节臂B与关节臂A连接的一端为圆环,圆环内部卡接对关节臂 B转动限位的阻尼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外边缘与圆环内部活动固定的金属片,与金属片内侧卡接且置于金属片两侧的塑料垫圈,置于金属片与圆环接触处形成外豁口内的滚柱;所述滚柱在外豁口内活动,所述滚柱在外豁口一端可卡固并不转动,在另一端可活动转动;所述外豁口均布在金属片边缘,所述滚柱一端伸至关节臂A上设置的圆形凹槽轨道内,另一端伸至盖板上设置的圆形凹槽轨道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金属片内侧均布内豁口,所述塑料垫圈设有伸至内豁口且与内豁口配合卡固的凸起。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帽与盖板之间依次垫置两个小口相对的碗型垫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位于膝盖处的关节组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板上,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板上,并用中部设有凹槽的压块一固定关节组件两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位于脚踝处的关节组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脚底板板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板上,并用中部设有凹槽的压块二固定关节组件两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大腿束缚带一端与一个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后护板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所述后护板内部还设置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的大腿衬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小腿束缚带一端与一个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前护板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所述前护板内部还设置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的小腿衬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脚背束缚带一端与脚底板一侧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脚底板另一侧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所述脚后跟束缚带一端与脚底板一侧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脚底板另一侧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大腿束缚装置设于上连接板上,所述小腿束缚装置设于下连接板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以及下连接板与腿部接触一侧均设有柔性材质,比如海绵或衬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为Z型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新缓解医生腿部疲劳的装置,使用者无需额外佩戴背包或者背囊,只要穿戴此装置,调节的高度和位置,选择自己最舒服的站姿,让外科医生,从长时间的站立中解放出来。减轻了肌肉的疲劳感,医生就能更加从容的进行手术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是关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关节组件处于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关节组件处于受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关节组件爆炸图;
图7是关节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1、大腿束缚带;2、螺丝;3、上连接板;4、压块一;5、压块三;6、压片;7、螺栓;8、圆柱;9、前护板;10、脚背束缚带; 11、脚底板;12、脚后跟束缚带;13、小腿衬垫;14、压块二;15、下连接板;16、小腿束缚带;17、关节组件;18、后护板;19、大腿衬垫;20、关节臂A;21、塑料垫圈;22、滚柱;23、金属片; 24、关节臂B;25、盖板;26、碗型垫圈;27、螺帽;28、内豁口;29、凸起;30、外豁口;31、固定孔;32、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穿戴于左腿或右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人体站立的脚底板11,两个分别位于腿部两侧且分别与脚底板11两侧连接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在小腿上部通过小腿束缚装置连接,在大腿上通过大腿束缚装置连接;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以及右侧支承装置均在脚踝处、膝盖处设置对腿部活动限位的关节组件17。
优选地,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两个关节组件17,位于两个关节组件17之间的下连接板15,位于膝盖处关节组件17上部且与关节组件17连接的上连接板3。
优选地,所述小腿束缚装置包括位于小腿前方的前护板9,位于小腿后方的小腿束缚带16;所述前护板9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所述小腿束缚带16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大腿束缚装置包括位于大腿后方的后护板18,位于大腿前方的大腿束缚带1;所述后护板18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所述大腿束缚带1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脚底板11设有束缚脚背的脚背束缚带10,以及束缚脚后跟的脚后跟束缚带12。
优选地,所述关节组件包括关节臂A20,关节臂B24,以及将关节臂A20一端与关节臂B24一端通过螺帽27固定在一起且置于关节臂B24另一侧的盖板25;所述盖板25穿过关节臂B24与关节臂A20 插接;所述关节臂B24与关节臂A20连接的一端为圆环,圆环内部卡接对关节臂B24转动限位的阻尼装置。
优选地,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外边缘与圆环内部活动固定的金属片23,与金属片23内侧卡接且置于金属片23两侧的塑料垫圈21,置于金属片23与圆环接触处形成外豁口30内的滚柱22;所述滚柱 22在外豁口30内活动,所述滚柱22在外豁口30一端可卡固并不转动,在另一端可活动转动;所述外豁口30均布在金属片23边缘,所述滚柱22一端伸至关节臂A20上设置的圆形凹槽轨道内,另一端伸至盖板25上设置的圆形凹槽轨道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片23内侧均布内豁口28,所述塑料垫圈21 设有伸至内豁口28且与内豁口28配合卡固的凸起29。
优选地,所述螺帽27与盖板25之间依次垫置两个小口相对的碗型垫圈26。
所有的零件通过螺帽27拧在一起,关节臂A 20中心配有螺纹孔与螺帽配合固定。
全部组装好以后,关节臂A20、盖板25、碗型垫圈26和螺帽 27是作为整体固定,并且作为局部整体相对关节臂B24是要相对转动的且有角度限制。
金属片23和二侧塑料垫圈21是不能相对运动,但是作为局部整体在圆环里面固定,是被关节臂A 20和盖板25受力压紧的,压紧力的大小是由螺帽控制的,
优选地,滚柱22放在二个塑料垫圈中间,设置滚柱的长度总小于二个塑料垫圈之间的距离,因此在任何时候都是自由活动的,只有活动才能产生阻尼现象。
优选地,关节臂B24作为单件是相对关节臂A20可以运动的,且不受二侧压紧力。
优选地,塑料垫圈26一面有6个凸块,正好对准金属片23里的6个内豁口28,因此塑料垫圈21不会相对金属片23运动。
优选地,安装时,盖板25上的三个固定柱32是插入关节臂A 20 上的三个固定孔31内,因侧转动关节臂时,盖板是联动的。
优选地,所述盖板25设置多个固定柱32,所述关节臂A20设置多个与固定柱32相适配的固定孔31,所述盖板25与关节臂A20 通过固定柱32插入固定孔32插接。
优选地,位于膝盖处的关节组件17一端通过螺栓7固定在上连接板3上,一端通过螺栓7固定在下连接板15上,并用中部设有凹槽的压块一4固定关节组件17两端。
压块一的凹槽放置关节组件两端,再用螺丝或螺钉固定,通过双固定,可以坚固的连接关节组件与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
优选地,位于脚踝处的关节组件17一端通过螺栓7固定在脚底板板1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7固定在下连接板15上,并用中部设有凹槽的压块二14固定关节组件17两端。
压块二的凹槽放置关节组件两端,再用螺丝或螺钉固定,通过双固定,可以坚固的连接关节组件与脚底板和下连接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大腿束缚带1一端与一个支承装置用螺丝2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
优选地,所述后护板18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2连接;所述后护板18内部还设置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2连接的大腿衬垫19,比如棉布。
优选地,所述小腿束缚带16一端与一个支承装置用螺丝2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
优选地,所述前护板9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2连接;所述前护板9内部还设置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2连接的小腿衬垫13。
优选地,所述脚背束缚带10一端与脚底板11一侧用螺丝2连接,另一端穿过脚底板11另一侧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所述脚后跟束缚带12一端与脚底板11一侧用螺丝2连接,另一端穿过脚底板11另一侧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
优选地,所述大腿束缚装置设于上连接板3上,所述小腿束缚装置设于下连接板15上。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3以及下连接板15与腿部接触一侧均设有柔性材质,比如海绵或衬垫。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3为Z型结构。
在附图中只显示一边腿效果,在腿部二侧各安装关节组件,这样受力均匀,稳定性非常好,关节组件和脚底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用螺丝和压块连接在一起,前护板和后护板分别用螺丝安装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把大腿束缚带、小腿束缚带、脚背束缚带、脚后跟束缚带分别安装在前护板、后护板、下连接板和脚底板上,把大腿衬垫和小腿衬垫分别装在前护板和后护板上。
关节组件是高密度锌合金压铸成型,采用钢质圆柱滚轮轴承,稳固耐用,此结构采用机械开闭原理,最大特点是紧密大转轴,内置尼龙抗磨损模块,不易损坏。原理如下图4-5,当合上关节臂时,滚柱被挤压到金属片斜线最高点,此时滚柱于在关节臂B内壁干涉,起到一个阻尼作用,金属片和滚柱接触的地方是一个有角度的斜线,当打开时,滚柱回到金属片最底部,滚柱和关节臂B产生了间隙,已经不起作用了,所以此时能自由转动。受力方向正好与腿部想要的受力方向一致。
阻尼大小可通过螺帽调节,当顺时针转动转动时,螺帽挤压盖板,盖板把力传递到尼龙塑料垫圈,二个塑料垫圈分别和关节臂A 和关节臂B产生摩擦阻力。
与腿接触的护板区域都用橡胶衬垫垫着,防止腿部受伤害,另外可以根据每个人身高可以适当高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束缚带来包裹固定使用者的腿部,并把压力平均分布于小腿和大腿周围来减少肌肉和关节疲劳,可有效缓解医生腿部酸疼,有效延长外科医生站立手术时间;
当医生站久疲劳,小腿自然往前倾,臀部下蹲,保持一个小幅度弯曲姿势时,小腿护板和大腿护板通过阻尼关节支撑;提高医生手术效率和效果;减少了长时间站立可能带来的腿部病痛;
使用者可以选择自己最舒服的站姿来相应调整座椅的高度与位置,从而使踝关节和膝关节处于最舒适省力的弯曲角度;双腿可以自由活动,每条腿分体独立设计,无论穿戴还是走动都更加随意
保持下肢姿势,提高了运用性,包括在手术室里的动作、轻量、无线化等。不需要电源充电,戴上它完全不会行走不便。

Claims (10)

1.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穿戴于左腿或右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人体站立的脚底板,两个分别位于腿部两侧且分别与脚底板两侧连接的支承装置;所述支承装置包括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在小腿上部通过小腿束缚装置连接,在大腿上通过大腿束缚装置连接;所述左侧支承装置以及右侧支承装置均在脚踝处、膝盖处设置对腿部活动限位的关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包括两个关节组件,位于两个关节组件之间的下连接板,位于膝盖处关节组件上部且与关节组件连接的上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束缚装置包括位于小腿前方的前护板,位于小腿后方的小腿束缚带;所述前护板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所述小腿束缚带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束缚装置包括位于大腿后方的后护板,位于大腿前方的大腿束缚带;所述后护板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所述大腿束缚带一端与左侧支承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右侧支承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组件包括关节臂A,关节臂B,以及将关节臂A一端与关节臂B一端通过螺帽固定在一起且置于关节臂B另一侧的盖板;所述盖板穿过关节臂B与关节臂A插接;所述关节臂B与关节臂A连接的一端为圆环,圆环内部卡接对关节臂B转动限位的阻尼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外边缘与圆环内部活动固定的金属片,与金属片内侧卡接且置于金属片两侧的塑料垫圈,置于金属片与圆环接触处形成外豁口内的滚柱;所述滚柱在外豁口内活动,所述滚柱在外豁口一端可卡固并不转动,在另一端可活动转动;所述外豁口均布在金属片边缘,所述滚柱一端伸至关节臂A上设置的圆形凹槽轨道内,另一端伸至盖板上设置的圆形凹槽轨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膝盖处的关节组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板上,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板上,并用中部设有凹槽的压块一固定关节组件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脚踝处的关节组件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脚底板板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连接板上,并用中部设有凹槽的压块二固定关节组件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束缚带一端与一个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所述后护板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所述后护板内部还设置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的大腿衬垫。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束缚带一端与一个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另一端穿过另一个支承装置上设置的穿孔通过魔术切或纽扣固定;所述前护板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所述前护板内部还设置分别与左侧支承装置与右侧支承装置用螺丝连接的小腿衬垫。
CN201820680983.1U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Active CN209187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0983.1U CN209187001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0983.1U CN209187001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7001U true CN209187001U (zh) 2019-08-02

Family

ID=67404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0983.1U Active CN209187001U (zh) 2018-05-08 2018-05-08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70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6513A (zh) * 2018-05-08 2018-11-20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CN110370253A (zh) * 2019-08-23 2019-10-25 西安魔晶五维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型腿部关节助力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6513A (zh) * 2018-05-08 2018-11-20 合肥德铭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CN110370253A (zh) * 2019-08-23 2019-10-25 西安魔晶五维家居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型腿部关节助力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4031B1 (ko) 체형교정용 바지
KR100688327B1 (ko) 정형외과 무릎관절 보조기구
US20070197946A1 (en) Orthotic Device and Segemented Liner
CN106420280A (zh) 一种减轻下肢关节负载及测量支撑力的外骨骼装置
CN203861526U (zh) 一种穿戴式可调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装置
CN209187001U (zh)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US5645524A (en) Knee support
CN206577094U (zh) 一种可测量人体下肢坐姿的可穿戴式外骨骼座椅装置
CN205359728U (zh) 一种储能式踝足矫形器
CN209154131U (zh) 一种可调节式防膝过伸踝关节矫正板
CN108836513A (zh) 一种坐立可穿戴式疲劳缓解装置
CN211512550U (zh) 一种骨科膝关节护理活动器
CN210697845U (zh) 一种下肢助坐装置
CN210872305U (zh) 一种骨关节固定夹持装置
CN208959240U (zh) 一种双向驱动踝关节康复训练外骨骼
CN206587149U (zh) 一种减轻下肢关节负载及测量支撑力的外骨骼装置
CN202774459U (zh) 一种用于鞋底的新型鞋垫
CN202637215U (zh) 新型下肢外展防旋具
CN201930199U (zh) 一种拉筋器
CN205198336U (zh) 防足跟压疮功能枕
CN205307168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腿型矫正器
CN205307181U (zh) 一种便于控制的腿型矫正器
CN211912076U (zh) 可以保持瘫痪侧肢体处于功能位的防水肿垫枕
CN214180910U (zh) 一种下肢功能位简易护理垫
CN205307165U (zh) 一种可调节的腿型矫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