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1727U -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1727U
CN209181727U CN201920153309.2U CN201920153309U CN209181727U CN 209181727 U CN209181727 U CN 209181727U CN 201920153309 U CN201920153309 U CN 201920153309U CN 209181727 U CN209181727 U CN 209181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rectangle frame
concrete surface
measurement device
surface c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33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俊平
左勇志
鲁巧稚
闫续
祝磊
刘兴奇
刘育民
马德云
南锟
刘亚坤
马月坤
王宏欢
张岩
郝梦瑶
王智慧
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First Testing Institute Of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Priority to CN2019201533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1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1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1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整体为类铲刀形,包括头部的裂缝宽度对比板、中间的支架和尾部的手柄,支架包括三角区和矩形框区,三角区的一个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手柄,三角区的底边与矩形框区的底边贴合固定;矩形框区的顶部设开口,裂缝宽度对比板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为标准宽度刻线区,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上间隔平行设有若干纵向的标准宽度涂层;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从矩形框区的顶部开口内插入矩形框区内,并与其进行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人工成本低,能够通过拍照快速获取裂缝信息,将繁重的测量工作转换为图像数据处理的工作;对较窄裂缝宽度的测量精度提高;使用范围广,能应对各种高度裂缝的测量。

Description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宽度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的表面裂缝宽度是评判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测量混凝土裂缝宽度主要是测量人员在现场利用裂缝宽度测量仪、裂缝宽度对比卡、塞尺等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存在检测效率低、工作量大、易受气候和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需高空作业安全性不能保障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像素的不断提高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可将裂缝宽度测量转化为图像处理问题,从而克服常用测量方法的各种弊端,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精确。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需要将构件长期粘贴在结构表面裂缝附近、裂缝位置高的需要架设梯子或脚手架等进行高空作业、对室外结构不太适用。因此开发一种方便,便捷,适用性强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测量的方法及装置是十分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开发一种方便,便捷,适用性强的测量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的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为类铲刀形,包括头部的裂缝宽度对比板、中间的支架和尾部的手柄,所述支架包括三角区和矩形框区,所述三角区的一个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三角区的底边与矩形框区的底边贴合固定;所述矩形框区的顶部设开口,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为标准宽度刻线区,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上间隔平行设有若干纵向的标准宽度涂层;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从矩形框区的顶部开口内插入矩形框区内,并与其进行活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的底部位置在上侧面上设有横向的配重条,保证板不会因转动而改变其上下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角区所在平面与矩形框区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的范围为90°~15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角区所在平面与手柄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b,b范围为120°~18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矩形框区包括设于三角区底边两侧的两条卡固条,所述卡固条的顶端向内弯折,端部设置销轴,所述销轴对应插入裂缝宽度对比板的销孔内,实现裂缝宽度对比板与矩形框区的可转动连接,裂缝宽度对比板可以在支架上旋转,以保证裂缝宽度对比板与裂缝所在混凝土表面在一个平面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上的标准宽度涂层与手柄的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上的标准宽度涂层的宽度依次为0.1mm、0.15mm、0.2mm、0.3mm、0.5mm、1.0mm、2.0mm和5.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三角区为三角板或三角框架。
更优选的,还包括加长手柄,所述加长手柄的顶部与手柄的底部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人工成本低,能够通过拍照快速获取裂缝信息,将繁重的测量工作转换为图像数据处理的工作;
2)对较窄裂缝宽度的测量精度提高;
3)使用范围广,能应对各种高度裂缝的测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测量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测量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加长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裂缝宽度对比板、2-配重条、3-标准宽度刻线区、4-支架、5-手柄、6-加长柄。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的实施例。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为类铲刀形,包括头部的裂缝宽度对比板1、中间的支架4和尾部的手柄5,支架4包括三角区4.1和矩形框区4.2,三角区4.1的一个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手柄5,三角区4.1的底边与矩形框区4.2的底边贴合固定;矩形框区4.2的顶部设开口,裂缝宽度对比板1为矩形板,矩形板上为标准宽度刻线区3,标准宽度刻线区3上间隔平行设有若干纵向的标准宽度涂层;裂缝宽度对比板1从矩形框区4.2的顶部开口内插入矩形框区4.2内,并与其进行活动连接。裂缝宽度对比板1与矩形框区4.2通过两根轴线在一条直线上的销轴连接,裂缝宽度对比板1可以绕销轴转动。裂缝宽度对比板1与支架4相连,且可以在支架4上旋转,以保证裂缝宽度对比板1与裂缝所在混凝土表面在一个平面上。如图2,矩形框区4.2包括设于三角区4.1底边两侧的两条卡固条,所述卡固条的顶端向内弯折,端部设置销轴,所述销轴对应插入裂缝宽度对比板1的销孔内,实现裂缝宽度对比板1与矩形框区4.2的可转动连接。裂缝宽度对比板1的底部位置在上侧面上设有横向的配重条2,保证裂缝宽度对比板1不会因转动而改变其上下位置。
如图3,三角区4.1为三角板或三角框架。三角区4.1所在平面与矩形框区4.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的范围为90°~150°。三角区4.1所在平面与手柄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b,范围为120°~180°。标准宽度刻线区3上的标准宽度涂层与手柄5的轴线平行设置。标准宽度刻线区3上的标准宽度涂层的宽度依次为0.1mm、0.15mm、0.2mm、0.3mm、0.5mm、1.0mm、2.0mm和5.0mm。
如图4,还包括加长手柄6,加长手柄6的顶部与手柄5的底部螺纹连接,根据需要通过螺丝连接加长。
实际使用时,将裂缝宽度对比板1放在混凝土裂缝附近,轻推手柄5使裂缝宽度对比板1旋转紧贴裂缝所在混凝土平面,将裂缝宽度对比板1与混凝土裂缝拍摄到同一张图像中,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通过比对混凝土裂缝宽度对比板上裂缝与混凝土裂缝在所拍摄图像中所占像素数和灰度来计算测量混凝土裂缝的宽度。
对于裂缝宽度较大时,可根据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与裂缝宽度对比板1上相应裂缝宽度的标准宽度涂层所占像素的对比进行计算测量:若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与裂缝宽度对比板1上标准宽度涂层所占像素一致,则混凝土裂缝宽度即为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宽度涂层宽度;若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点数与对比板上标准宽度涂层像素点数不一致,则应找到与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点数相似的标准宽度涂层,按照比例法计算测量混凝土裂缝的宽度,其公式为:
其中,Cr——混凝土裂缝实际宽度,单位mm。
Cn——基板上标准宽度涂层宽度,单位mm。
Pr——裂缝宽度所占像素数。
Pn——基板上混凝土标准对比线宽度。
对于裂缝宽度较小时,先按裂缝宽度较大时的方法测算出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然后根据混凝土裂缝的灰度与对比板裂缝宽度的灰度的比值进行调整。首先通过数据处理软件获取其灰度图像、裂缝宽度方向像素平均灰度Gr和裂缝宽度方向像素的灰度Gi,裂缝所占像素点的个数n通过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对于裂缝宽度较大时,如裂缝宽度不小于0.3mm时,可根据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与裂缝宽度对比板上相应标准宽度涂层所占像素的对比进行计算测量:若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与基板上标准宽度涂层所占像素一致,则混凝土裂缝宽度即为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宽度涂层宽度;若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点数与基板上标准宽度涂层像素点数不一致,则应找到与混凝土裂缝所占像素点数相似的标准宽度涂层,按照比例法计算测量混凝土裂缝的宽度。
对于裂缝宽度较小时,如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先按裂缝宽度较大时的方法测算出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然后根据混凝土裂缝的灰度与对比板裂缝宽度的灰度的比值进行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整体为类铲刀形,包括头部的裂缝宽度对比板(1)、中间的支架(4)和尾部的手柄(5),所述支架(4)包括三角区(4.1)和矩形框区(4.2),所述三角区(4.1)的一个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手柄(5),所述三角区(4.1)的底边与矩形框区(4.2)的底边贴合固定;所述矩形框区(4.2)的顶部设开口,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1)为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为标准宽度刻线区(3),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3)上间隔平行设有若干纵向的标准宽度涂层;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1)从矩形框区(4.2)的顶部开口内插入矩形框区(4.2)内,并与其进行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宽度对比板(1)的底部位置在上侧面上设有横向的配重条(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区(4.1)所在平面与矩形框区(4.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a,a范围为9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区(4.1)所在平面与手柄(5)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b,b范围为120°~1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区(4.2)包括设于三角区(4.1)底边两侧的两条卡固条,所述卡固条的顶端向内弯折,端部设置销轴,所述销轴对应插入裂缝宽度对比板(1)的销孔内,实现裂缝宽度对比板(1)与矩形框区(4.2)的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3)上的标准宽度涂层与手柄(5)的轴线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宽度刻线区(3)上的标准宽度涂层的宽度依次为0.1mm、0.15mm、0.2mm、0.3mm、0.5mm、1.0mm、2.0mm和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区(4.1)为三角板或三角框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长手柄(6),所述加长手柄(6)的顶部与手柄(5)的底部螺纹连接。
CN201920153309.2U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Active CN209181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3309.2U CN209181727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3309.2U CN209181727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1727U true CN20918172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9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3309.2U Active CN209181727U (zh) 2019-01-29 2019-01-29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17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936A (zh) * 2020-07-10 2020-11-06 同济大学 一种混凝土叠合构件粗糙度图像检测标准板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95936A (zh) * 2020-07-10 2020-11-06 同济大学 一种混凝土叠合构件粗糙度图像检测标准板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2092B (zh) 能见度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709542B (zh) 基于坐标变换的快速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932605B (zh) 尺寸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209181727U (zh) 一种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辅助测量装置
US20130113897A1 (en) Process and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easuring point in geometrical space
CN105157595A (zh) 既有建筑变形及缺陷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
CN108267115A (zh) 一种双间接点距离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09218524A (zh) 基于拍照录像进行房屋测量生成户型图的手机app及方法
CN102136140A (zh) 一种基于矩形图样的视频图像距离检测方法
CN109887041A (zh) 一种机械臂控制数字相机摄影中心位置和姿态的方法
CN107121267A (zh) 镜头视场角的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
CN207816250U (zh) 双间接点距离测量装置
CN107167088B (zh) 玻璃变形量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206258111U (zh) 一种使用远心镜头的影像测量装置
CN20718068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垂直度检测装置
KR20220013757A (ko) 구조물의 균열 측정시스템
KR20220134183A (ko) 조명부를 구비한 균열 측정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균열 측정방법
US10943360B1 (en) Photogrammetric machine measure up
CN103077639A (zh) 曲线行驶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JP4683516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を用いた構造物の亀裂変位計測方法
US2556781A (en) Framing instrument
CN213571448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摊铺测厚测量装置
CN109115120A (zh) 一种雪深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JPH09229633A (ja) カーテン採寸方法
CN115183104A (zh) 基于单目摄像头的ar视觉放样装置及其视觉放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100089 office building 1, No. 34, Fux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FIRST TESTING INSTITUTE OF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Address before: 100039 Fuxing Road 34,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