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1557U - 一种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1557U
CN209181557U CN201821781193.9U CN201821781193U CN209181557U CN 209181557 U CN209181557 U CN 209181557U CN 201821781193 U CN201821781193 U CN 201821781193U CN 209181557 U CN209181557 U CN 2091815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labellum
water
outlet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811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g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g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gu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811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15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15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15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包括外壳、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外壳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外壳的进水口位置与进水管相卡接,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位置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出水口互为连通,所述出水管内固接有球形阀,所述球形阀的顶部固接有转盘。该冷却塔,通过第一细网和第二细网的配合,使水源和冷却用空气在冷却室内分散混合,从而提高冷却效率,通过电机、齿轮、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配合,使电机工作时能够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开始转动,从而使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进气管,通过进气管进入冷却室对水源进行降温,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常规的冷却塔存在水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足的问题,冷却效率仍可提高,因此研究实用性更高的冷却塔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包括外壳、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外壳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外壳的进水口位置与进水管相卡接,所述外壳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冷却室和储存室,所述冷却室的底部与储存室的顶部互为连通,所述冷却室的顶部与进水口互为连通,所述储存室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下方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外壳相固接,所述外壳的左上角及右上角均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冷却室与出气口互为连通,所述冷却室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细网和第二细网,所述第一细网及第二细网均与外壳相固接,所述外壳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进气管互为连通,所述进气口内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与外壳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底部均与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过盈配合,所述外壳的出水口位置固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出水口互为连通,所述出水管内固接有球形阀,所述球形阀的顶部固接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进水口位置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与滑块滑动卡接,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贴合有弹性块,所述滑块与进水管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固接有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塔,通过喷头、进水管和进水口的配合,使水源在喷头的作用下分散落入冷却室,通过第一细网和第二细网的配合,使水源和冷却用空气在冷却室内分散混合,从而提高冷却效率,通过电机、齿轮、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的配合,使电机工作时能够带动齿轮转动,进而使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开始转动,从而使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进气管,通过进气管进入冷却室对水源进行降温,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进水管和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进气口和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球形阀和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进水口,3、出水口,4、冷却室,5、储存室,6、喷头,7、出气口,8、第一细网,9、第二细网,10、进气口,11、第一扇叶,12、第二扇叶,13、齿轮,14、电机,15、进气管,16、出水管,17、球形阀,18、转盘,19、进水管,20、滑槽,21、滑块,22、弹性块,23、防锈镀层,24、防滑纹,2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却塔,包括外壳1、进水口2和出水口3,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2,待冷却水由进水口2进入整体机构,外壳1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3,已冷却水由出水口3放出,外壳1的进水口2位置与进水管19相卡接,待冷却水由进水管19进入进水口2,外壳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冷却室4和储存室5,冷却室4的底部与储存室5的顶部互为连通,已冷却水能够由冷却室4进入储存室5,冷却室4的顶部与进水口2互为连通,待冷却水在冷却室4内进行冷却,储存室5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3,进水口2的下方设有喷头6,喷头6使待冷却水分散成小水珠,喷头6与外壳1相固接,外壳1的左上角及右上角均开设有出气口7,冷却室4与出气口7互为连通,冷却室4内的空气能够由出气口7排出,冷却室4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细网8和第二细网9,第一细网8及第二细网9均与外壳1相固接,第一细网8和第二细网9能够增大空气和待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与进气管15互为连通,空气能够由进气口10进入进气管15,进气口10内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的转动能够使整体机构产生空气流动,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均与外壳1间隙配合,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能够在外壳1内转动,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的底部均与齿轮13相啮合,齿轮13能够带动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转动,齿轮13与电机14的输出轴过盈配合,电机14的输出轴能够带动齿轮13转动,电机14为伺服电机,型号为ED SM T-2T110-020A,外接电源为220V,外壳1的出水口3位置固接有出水管16,出水管16与出水口3互为连通,已冷却水能够由出水管16排出,出水管16内固接有球形阀17,球形阀17能够控制出水管16的水流流速,球形阀17的顶部固接有转盘18,转盘18能够带动球形阀17转动,外壳1的进水口2位置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20,滑槽20内与滑块21滑动卡接,滑块2能够在滑槽20内滑动,滑块21与滑槽20之间贴合有弹性块22,弹性块22的材质为橡胶,滑块21与进水管19相卡接,滑块21使进水管19与进水口2连接的更稳定,外壳1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23,防锈镀层23为铬镀层,转盘18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24,防滑纹24能够增加摩擦力,外壳1的底部固接有底座25,底座25能够增加整体机构的稳定性。
将进水管19推入进水口2,使进水口19将滑块21推入滑槽20,从而使滑块21将弹性块22压缩,进水管19完全推入后,滑块21在弹性块22的作用下与进水管19相卡接,将电机14接通电源,电机14开始工作,电机14的输出轴带动齿轮13开始转动,从而使齿轮13带动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转动,进而使空气由进气口10进入进气管15,空气在进气管15的作用下分散进入冷却室4,空气在冷却室内经第一细网8和第二细网9的作用下更加分散,从而增加空气与待冷却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冷却效率,空气经冷却室4对待冷却水冷却后由出气口7排出,通过进水管19将待冷却水注入冷却室4,待冷却水在喷头的作用下分散成小水珠,小水珠在冷却室4内又经第一细网8和第二细网9的作用下更加分散,从而使待冷却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以提高冷却效率,待冷却水冷却后由冷却室4进入储存室5并由出水口3在球形阀17的作用下经出水管16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冷却塔,包括外壳(1)、进水口(2)和出水口(3),所述外壳(1)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外壳(1)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进水口(2)位置与进水管(19)相卡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冷却室(4)和储存室(5),所述冷却室(4)的底部与储存室(5)的顶部互为连通,所述冷却室(4)的顶部与进水口(2)互为连通,所述储存室(5)的右下角开设有出水口(3),所述进水口(2)的下方设有喷头(6),所述喷头(6)与外壳(1)相固接,所述外壳(1)的左上角及右上角均开设有出气口(7),所述冷却室(4)与出气口(7)互为连通,所述冷却室(4)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细网(8)和第二细网(9),所述第一细网(8)及第二细网(9)均与外壳(1)相固接,所述外壳(1)的左侧开设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与进气管(15)互为连通,所述进气口(10)内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所述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均与外壳(1)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扇叶(11)和第二扇叶(12)的底部均与齿轮(13)相啮合,所述齿轮(13)与电机(14)的输出轴过盈配合,所述外壳(1)的出水口(3)位置固接有出水管(16),所述出水管(16)与出水口(3)互为连通,所述出水管(16)内固接有球形阀(17),所述球形阀(17)的顶部固接有转盘(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进水口(2)位置四周均匀开设有多个滑槽(20),所述滑槽(20)内与滑块(21)滑动卡接,所述滑块(21)与滑槽(20)之间贴合有弹性块(22),所述滑块(21)与进水管(19)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8)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固接有底座(25)。
CN201821781193.9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冷却塔 Active CN2091815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1193.9U CN20918155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81193.9U CN20918155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1557U true CN209181557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81193.9U Active CN209181557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15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99148U (zh) 一种锂电池高温低湿车间温湿度调节系统
CN209181557U (zh) 一种冷却塔
CN101806478A (zh) 交叉风道半导体热电制冷空调器
CN103712291A (zh) 可制备冷或热媒并同时处理空气热湿负荷的空调装置
CN215723755U (zh) 一种应用在双冷源新风除湿机中的u型除湿热管
CN202444407U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中离心机组变频器的冷却系统
CN201898435U (zh) 风力发电的纯水循环系统的冷却系统
CN202303738U (zh) 太阳能再生固体吸附除湿的蒸发冷却空调器
CN104061638A (zh) 免过滤全年运行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CN111347838B (zh) 一种余热回收空气处理装置
CN110131923B (zh) 使用太阳能驱动的空气循环制冷及转轮除湿系统及方法
CN210089032U (zh) 一种结合机械制冷和水侧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系统
CN208382409U (zh) 一种组合式工艺性中央空调
CN102937344B (zh) 带轴向冷热切换机构的涡流管以及带有该涡流管的换热系统
CN207813850U (zh) 动力装置及空调系统
CN206879319U (zh) 空调及其驱动模块散热器
JPS54107147A (en) Room temperature variable laboratory system
CN101666528A (zh) 一种节能空调
CN114657336B (zh) 保护气氛正火炉冷却结构
CN214100508U (zh) 一种降温效果明显的柜式变电站
CN205316533U (zh) 自带冷热源且无辅助散热装置并外输冷热媒的全空气机组
CN210119033U (zh) 使用太阳能驱动的空气循环制冷及转轮除湿系统
CN104362833B (zh) 用于直流输电的换流阀和阀厅的联合换热系统
CN204190601U (zh) 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的换流阀和阀厅的联合换热系统
CN218410123U (zh) 利用冷量回收的节能型恒温恒湿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