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0945U -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0945U
CN209180945U CN201821630419.5U CN201821630419U CN209180945U CN 209180945 U CN209180945 U CN 209180945U CN 201821630419 U CN201821630419 U CN 201821630419U CN 209180945 U CN209180945 U CN 209180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over
fire
hole
area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304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成垒
胡同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304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0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0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0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燃烧器上设有沿外环火盖的外周、交错排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均布有多个圆形火孔,第二区域上均布有多个条形火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燃气灶,其上安装有上述的燃烧器,增加了加热面积,出火火焰更加稳定,提高了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条形火孔和圆形火孔交错布置,使位于炉架上的锅具受热更均匀,燃烧器中还设置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地,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燃烧器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家用燃气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厨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燃气灶各项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燃气灶主要包括供气系统、燃烧系统、辅助系统和点火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其中燃烧系统中的主要部件为燃烧器,燃烧器是家用灶的主要部分,通过燃烧器以稳定、安全有效地让燃烧。传统的燃气系统在使用时会出现火焰不稳,加热面积小且加热不均匀等情况。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燃烧器,其目的在于解决燃气灶出火火焰不稳定的问题,增大加热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燃烧器上设有沿外环火盖的外周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多个圆形火孔,所述第二区域设有多个条形火孔。
进一步,燃烧器上设置炉架,炉架上设有延伸至外环火盖上方的支爪,支爪对应设于第一区域上方,使圆形火孔经支爪传热后对锅具加热;相邻支爪之间设置为第二区域,使条形火孔直接对炉架上锅具加热。
进一步,圆形火孔和条形火孔绕外环火盖的周向布置一圈,圆形火孔的圆心和条形火孔的中心在直径相同的圆周上;优选的,设有条形火孔的第二区域的面积大于设有圆形火孔的第一区域的面积;进一步优选的,圆形火孔的面积小于条形火孔的面积。
进一步,条形火孔沿外环火盖径向延伸,条形火孔的一端朝向燃烧器的中心、另一端延伸至外环火盖外周并设有向外的敞口;优选的,外环火盖的外周侧为由内周向外周逐渐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使条形火孔倾斜喷出火焰,以增大加热面积。
进一步,燃烧器包括火盖座,外环火盖套设在火盖座上,外环火盖和火盖座之间形成外混气室,外混气室通过条形火孔和圆形火孔向外出火;火盖座上设有与外环火盖接触的限位面,使火盖座的限位面与外环火盖外周壁限位接触,以封闭条形火孔的端部敞口。
进一步,条形火孔贯穿外环火盖、形成连通外混腔室的出火导向槽;外环火盖的外周向外混气室内部延伸,以延长条形火孔构成出火导向槽的长度。
进一步,外环火盖上设有至少一条径向布置的传火缝,传火缝由外环火盖的内周沿外环火盖径向延伸至相邻条形火孔中心之间。
进一步,燃烧器中心沿轴向设有一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内环火盖的中心设有内环通孔,火盖座的中心设有火盖座通孔,内环通孔和火盖座通孔同轴设置形成中心孔,中心孔内部安装沿中心孔轴向延伸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凸出于内环火盖,以检测架设于燃烧器上方锅具的锅底温度。
一种燃气灶,安装有上述的燃烧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燃烧器上设置沿外环火盖的外周、交错排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上均布有多个圆形火孔,第二区域上均布有多个条形火孔,圆形火孔用于给支架传火,条形火孔用于给位于炉架上的锅具进行加热,增加了加热面积,使锅具受热更均匀,提高了加热效率,更好的满足用户。
2、通过上述设置,条形火孔间隔布置,使相邻火孔出火不受干涉,条形火孔径向布置,使火焰的径向宽度更大,增大出火面积,本实用新型中的条形火孔具有较长的出火导向槽,保证了出火火焰的稳定性。
3、条形火孔径向、间隔分布,其一端朝向燃烧器的中心、另一端向外设有开口,这种布置方式,易于加工。
4、燃烧系统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具底部的温度,防止干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盖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的截面图。
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内环火盖;11、内环火孔;12、内环凸缘;13、内环通孔;2、外环火盖;21、第一区域;211、圆形火孔;22、第二区域;221、条形火孔;23、内周;24、传火缝;3、火盖座;31、外燃气通道;32、内环壁;321、卡槽;33、火盖座通孔33;34、内燃气通道;35、外环壁;36、限位面;361、凸筋;37、涡流斜面;371、涡流筋;4、内混气室;5、外混气室;6、中心孔;7、温度传感器。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2,燃烧器上设有沿外环火盖2的外周分布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相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区域21上设有多个圆形火孔211,所述第二区域22上设有多个条形火孔22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2,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燃烧器上设置炉架,炉架上设有延伸至外环火盖2上方的支爪,支爪对应设于第一区域21上方,使圆形火孔211经支爪传热后对锅具加热;相邻支爪之间设置为第二区域22,使条形火孔221直接对炉架上锅具加热。
上述设置中,设有圆形火孔211的第一区域21和设有条形火孔221的第二区域22相交错布置,避免了火焰的热量传递给炉架,减少了热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圆形火孔211和条形火孔221绕外环火盖2的周向布置一圈,圆形火孔211的圆心和条形火孔221的中心在直径相同的圆周上,设有条形火孔221的第二区域22的面积大于设有圆形火孔211的第一区域21的面积;优选的,圆形火孔211的面积小于条形火孔221的面积;条形火孔221沿外环火盖2径向延伸,条形火孔221的一端朝向燃烧器的中心、另一端延伸至外环火盖2外周并设有向外的敞口;优选的,外环火盖2的外周侧为由内周23向外周逐渐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使条形火孔221倾斜喷出火焰,以增大加热面积。
通过上述设置,条形火孔221出火面积比传统的圆形火孔211的出火面积大3到4倍,增大了加热面积,锅底受热更均匀;条形火孔221间隔布置,使相邻火孔出火不受干涉,条形火孔221径向布置,使火焰的径向宽度更大,增大出火面积;本实用新型中的条子那个火孔易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烧器包括火盖座3,外环火盖2套设在火盖座3上,外环火盖2和火盖座3之间形成外混气室5,外混气室5通过条形火孔221和圆形火孔211向外出火;火盖座3上设有与外环火盖2接触的限位面36,使火盖座3的限位面36与外环火盖2外周壁限位接触,以封闭条形火孔221的端部敞口;条形火孔221贯穿外环火盖2、形成连通外混腔室的出火导向槽;外环火盖2的外周向外混气室5内部延伸,以延长条形火孔221构成出火导向槽的长度。
上述设置中,条形火孔221具有约10mm长度的出火导向槽,出火火焰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环火盖2上设有至少一条径向布置的传火缝24,传火缝24由外环火盖2的内周23沿外环火盖2径向延伸至相邻条形火孔221中心之间。
实施例一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燃烧器的中心沿轴向设有一中心孔6,中心孔6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防止锅具干烧。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1,内环火盖1的中心设有内环通孔13,火盖座3的中心设有火盖座通孔33,内环通孔13和火盖座通孔33同轴设置形成中心孔6,中心孔6内部安装沿中心孔6轴向延伸的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的探头凸出于内环火盖1,以检测架设于燃烧器上方锅具的锅底温度。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燃气灶,其上安装有上述实施例中的燃烧器,保证了较大热负荷的同时也提高了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整体为扁平碟状结构,见图1,燃烧器包括火盖座3、外环火盖2和内环火盖1,外环火盖2和内环火盖1扣合在火盖座3上。
本实施例中,火盖座3包括内环壁32、外环壁35和与外环火盖2外周壁接触的限位面36,外环火盖2套设在火盖座3上,火盖座3的和外环火盖2之间形成外混气室5,内环火盖1套设在内环壁32上,内环通孔13壁和火盖座通孔33壁插接;所述内环通孔13沿内环火盖1的轴向设置,内环火盖1外壁和内环通孔13壁围成内混气室4。
本实施例中,内环火盖1、外环火盖2和火盖座3同轴设置,火盖座3上设有供内环火盖1扣合的内环壁32和供外环火盖2扣合的外环壁35,内环壁32和外环壁35凸出向上延伸,外环火盖2的内周23与外环壁35限位插接,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与火盖座3的限位面36限位接触,以将外环火盖2密封扣合在火盖座3上,内环火盖1的外壁与内环壁32插接固定,内环火盖1的通孔壁与火盖座3的通孔壁卡接,以将内环火盖1密封扣合在火盖座3上。
本实施例中,外环火盖2的周边设有相交错布置的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第一区域21上设有圆形火孔211,第二区域22上设有条形火孔221,条形火孔221和圆形火孔211均与外混气室5相连通;内环火盖1上设有内环火孔11,内环火孔11与内混气室4连通,外环火盖2上设有一条传火缝24,将火由内环火孔11传递至外环火盖2的条形火孔221上,内环火盖1和外环火盖2之间设有一点火瓷针,点火瓷针将内环火孔11点燃后,通过传火缝24传至外环的条形火孔221和圆形火孔211上。
实施例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1,内环火盖1的整体为一柱状,包括内环通孔13、内环外壁和内环凸缘12,所述内环通孔13沿内环火盖1的轴向设置,内环外壁和内环通孔13壁围成内混气室4,内混气室4一端封闭,一端与火盖座3连通的开口。
本实施例中,内环火盖1的中心设有内环通孔13,火盖座3的中心设有火盖座通孔33,内环通孔13和火盖座通孔33同轴设置形成中心孔6,中心孔6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7,以检测锅底温度,防止干烧损坏锅具。
本实施例中,内环火盖1的外壁上均匀布置一圈内环火孔11,内环火盖1套设在火盖座3上形成内混气室4,火盖座3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内混气室4的内燃气通道34,其用于向内混气室4输送内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内混气室4与内环火孔11连通。
本实施例中,内环火盖1套设在火盖座3上,火盖座3上设有与内环火盖1限位插接的内环壁32,内环火盖1的通孔壁与火盖座通孔33壁限位接触,内环火盖1的外壁与火盖座3的内环壁32限位插接安装。
本实施例中,内环火盖1外壁上设有向外凸出的内环凸缘12,火盖座3上对应安装点火磁针的位置设有一卡槽321,卡槽321与内环火盖1上的内环凸缘12相配合安装,为内环火盖1的安装提供定位,内环火盖1外壁与内环壁32插接固定时,内环凸缘12安装在卡槽321中,使内环凸缘12设置在点火瓷针的上方,可防止汤液流到点火瓷针上损坏瓷针。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2,外环火盖2的整体呈圆环状,外环火盖2的外周设有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相交错布置,燃烧器上设有炉架,炉架的支爪向外延伸至外环火盖2的上方,第一区域21内设有圆形火孔211,第二区域22内设有条形火孔221,所述条形火孔221穿透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向外一端设有开口,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向下倾斜,使条形火孔221倾斜喷出火焰,以增大加热面积。
本实施例中,外环火盖2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第一区域21和第二区域22交错布置;燃烧系统装置燃烧器上放置炉架,第一区域21与炉架的支爪相对设置,用于给支爪传火,第二区域22分布在炉架的相邻支爪之间,用于给锅具进行加热,条形火孔221和圆形火孔211交替布置,避免了火焰的热量传递给炉架,减少了热量损失,增大了加热面积,锅底受热更均匀。
本实施例中,外环火盖2套设在火盖座3上,火盖座3上设有与外环火盖2接触的限位面36,外环火盖2的内周23与火盖座3的外环壁35扣合安装,火盖座3的外周壁与外环火盖2的限位面36限位接触,外环火盖2和火盖座3之间形成外混气室5,外混气室5与条形火孔221连通。
本实施例中,条形火孔221贯穿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形成出火导向槽,外环火盖的外周向外混气室内部延伸,以延长条形火孔构成出火导向槽的长度,以提高出火火焰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条形火孔221具有10mm长度的出火导向槽,保证出火火焰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外环火盖2上设有至少一条传火缝24,将内环火传递至外环火上,传火缝24由外环火盖2的内周23沿外环火盖2径向延伸至相邻条形火孔221中心之间。
实施例五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燃烧器包括火盖座3,火盖座3的截面呈圆形,其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设有连通内混气室4的内燃气通道34,向内混气室4输送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外环包括连通外混气室5的外燃气通道31,向外混气室5输送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
本实施例中,内环火盖1、外环火盖2和火盖座3同轴设置,外环火盖2为和内环火盖1均套设在火盖座3上,使燃烧器整体呈扁平碟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火盖座3的中心设有一火盖座通孔33,火盖座通孔33和内环通孔13同轴设置形成中心孔6,中心孔6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7,以检测锅底温度,防止干烧。
本实施例中,火盖座3包括火盖座通孔33内壁、内环壁32、外环壁35和限位面36,通孔内壁和内环火盖1的通孔壁插接固定,内环火盖1外壁和内环壁32限位固定安装,形成内混气室4,外环壁35和外环火盖2的内周23卡接固定,火盖座3的限位面36和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限位接触,形成外混气室5。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面36向上倾斜设置,其外周设置一圈凸筋361,对外环火盖2的外周壁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内环壁32上设有一卡槽321,卡槽321与内环火盖1上的内环凸缘12相配合,为内环火盖1的安装提供定位,内环火盖1外壁与内环壁32插接固定时,内环凸缘12安装在卡槽321中。
本实施例中,火盖座3上设有连通内混气室4的内燃气通道34,其用于向内混气室4输送内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
本实施例中,火盖座3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外混气室5的外燃气通道31,其用于向外混气室5输送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本实施例中外燃气通道31设置为三个,每个外燃气通道31呈弧形结构设置,且三个燃气通道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同,优选的,外燃气通道31连通外混腔室的开口截面面积大于外燃气通道31连通火盖座3的开口截面面积,以调整送入外混气室5的流速。
如图5所示,图中箭头为燃气流通方向。
本实施例中,火盖座3上朝向外环火盖2的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位于外混气室5的涡流斜面37,相邻涡流斜面37之间设有涡流筋371,以便于在外混气室5中形成涡流,涡流斜面37一端端部高于另一端端部,能够使燃气和空气在外混气室5中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燃烧器上设有沿外环火盖的外周分布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相交错排布,所述第一区域设有多个圆形火孔,所述第二区域设有多个条形火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上设置炉架,炉架上设有延伸至外环火盖上方的支爪,支爪对应设于第一区域上方,使圆形火孔经支爪传热后对锅具加热;相邻支爪之间设置为第二区域,使条形火孔直接对炉架上锅具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圆形火孔和条形火孔绕外环火盖的周向布置一圈,圆形火孔的圆心和条形火孔的中心在直径相同的圆周上,设有条形火孔的第二区域的面积大于设有圆形火孔的第一区域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条形火孔沿外环火盖径向延伸,条形火孔的一端朝向燃烧器的中心、另一端延伸至外环火盖外周并设有向外的敞口,外环火盖的外周侧为由内周向外周逐渐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使条形火孔倾斜喷出火焰,以增大加热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包括火盖座,外环火盖套设在火盖座上,外环火盖和火盖座之间形成外混气室,外混气室通过条形火孔和圆形火孔向外出火;火盖座上设有与外环火盖接触的限位面,使火盖座的限位面与外环火盖外周壁限位接触,以封闭条形火孔的端部敞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条形火孔贯穿外环火盖、形成连通外混腔室的出火导向槽;外环火盖的外周向外混气室内部延伸,以延长条形火孔构成出火导向槽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外环火盖上设有至少一条径向布置的传火缝,传火缝由外环火盖的内周沿外环火盖径向延伸至相邻条形火孔中心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中心沿轴向设有一中心孔,中心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内环火盖的中心设有内环通孔,火盖座的中心设有火盖座通孔,内环通孔和火盖座通孔同轴设置形成中心孔,中心孔内部安装沿中心孔轴向延伸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凸出于内环火盖,以检测架设于燃烧器上方锅具的锅底温度。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安装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燃烧器。
CN201821630419.5U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09180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419.5U CN209180945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30419.5U CN209180945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0945U true CN209180945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0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30419.5U Active CN209180945U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09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735A (zh) * 2019-09-18 2019-12-20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4735A (zh) * 2019-09-18 2019-12-20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CN110594735B (zh) * 2019-09-18 2024-04-12 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 外环火盖及燃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8269B (zh) 炉灶面旋流式燃烧器
CN110006041B (zh) 一种高热负荷高热效率燃气灶具燃烧器
CN209180945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07255273B (zh) 节能高热效炉头
EP2390569A2 (en) A burner for professional or domestic gas cookers, particularly of the type of vertical-flame burners adapted for cooking with woks and the like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206330119U (zh) 沟风燃气炉头
CN216010841U (zh) 聚能圈组件及燃气灶
CN206094081U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具燃烧器
CN105889929B (zh) 利用烟气预热空气的燃烧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5655328U (zh) 节能炉
CN108413448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10094727B (zh) 一种燃烧器
CN202792032U (zh) 二次燃烧型炉具灶头
CN102537960A (zh) 商用大功率高效环保无焰红外线灶芯
CN207648796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10094728B (zh) 一种燃烧器
CN211526485U (zh) 回流式燃气节能灶
CN212901613U (zh) 一种新型底进风炉头
CN216814230U (zh) 一种便携式柴火炉
CN109595605A (zh) 一种方便清洗且燃烧效率高的无线控制灶具
CN220582416U (zh) 一种热涡流吊汤灶燃烧器
CN208871858U (zh) 一种具有异形换热结构的燃气冷凝锅炉
CN214172229U (zh) 一种燃烧器
CN214949219U (zh) 一种自动熄火点火节能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