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80451U -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80451U
CN209180451U CN201821573914.7U CN201821573914U CN209180451U CN 209180451 U CN209180451 U CN 209180451U CN 201821573914 U CN201821573914 U CN 201821573914U CN 209180451 U CN209180451 U CN 209180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nect
diode
valv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739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会霞
范书义
杨锁昌
魏保华
王成
孔子华
刘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18215739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80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80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80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发射筒内的气压信号;判断模块,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驱动模块发送充/放气阀启动信号,还用于向驱动模块发送控制信号;驱动模块,接收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放气阀启动。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驱动信号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发射筒内控制器气压的阀门的自动关断和开启己经成为了主流,例如发射筒内部设置有阀门驱动电路,一旦气压过高或过低,则气压控制器控制阀门驱动电路对充气、或放气阀门进行驱动,控制充气、或放气阀门打开,从而调整发射筒内的气压值,以达到标准的气压。但是,由于发射筒的气压需要精密监控,而目前的阀门驱动电路大多系采用分立元件搭建而成,使得整体驱动电路复杂且驱动信号会不稳定,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电路复杂使驱动信号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包括:信号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采集发射筒内的气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还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或放气阀启动信号,同时还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接收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信号输入端、电压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端;
所述判断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的电压端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端均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判断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气压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的电压端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压,所述判断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放气阀启动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的控制端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充放气阀门驱动电路还包括:为所述判断模块提供时钟信号的晶体振荡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与判断模块的时钟输入端连接,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与判断模块的时钟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和电压端;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均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端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端接收外部无电源提供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进入导通状态;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发送充气脉冲信号,或接收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发送放气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根据所述充气脉冲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放气脉冲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逻辑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容和晶体管;
所述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容;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接地端和第二接地端均接地,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三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接地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电压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驱动芯片的第二电压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电压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第二二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三二极管和充气阀;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充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充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二继电器、第五二极管和放气阀;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放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判断模块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驱动模块发送充/放气阀启动信号,避免了复杂的判断电路,电路结构简单;驱动模块通过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再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放气阀启动,使驱动阀门的信号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包括信号采集模块100、判断模块200和驱动电路300。
其中,信号采集模块100与判断模块200连接;判断模块200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还与驱动模块300连接。
信号采集模块100采集发射筒内的气压信号并发送给判断模块200。
判断模块200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驱动模块300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或放气阀启动信号,同时还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控制信号。
驱动模块300接收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
示例性的,外部电源为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提供电源后,信号采集模块 100采集发射筒内的气压信号,然后判断模块200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在所述气压信息小于所述标准气压信息时,判断模块200向驱动模块300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在所述气压信息大于所述标准气压信息时,判断模块200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放气阀启动信号,以保证发射筒内的气压一直保持标准的气压条件,不需要复杂的判断电路,简化了电路结构,精确了驱动信号,保证驱动信号的稳定性;然后驱动模块300根据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根据接收的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接收的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稳定驱动阀门信号,保护电路。
可选的,信号采集模块100可以是气压传感器,也可以是可以实现检测气压功能的其他传感器件,本实施例对信号采集模块100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上述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判断模块200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驱动模块300 发送充/放气阀启动信号,避免了复杂的判断电路,实现了电路结构简单,且驱动信号稳定性好;驱动模块300通过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并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放气阀启动,使驱动阀门的信号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参见图2,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判断模块200包括:信号输入端、电压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端。
其中,判断模块200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采集模块100连接,判断模块200 的电压端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判断模块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端均与驱动模块300连接。
判断模块200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气压信号,判断模块200的电压端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压,判断模块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向驱动模块300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判断模块2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放气阀启动信号,判断模块200的控制端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判断模块200可以为EM78P418芯片,如图2中的U1,EM78P418 芯片具有高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的特点,且处理的信号稳定性好,干扰小。 EM78P418芯片的P70/CIN+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信号输入端,EM78P418 芯片的VDD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电压端,EM78P418芯片的P61/ADC1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EM78P418芯片的P62/ADC2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EM78P418芯片的P51/PWM1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控制端。
可选的,所述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还包括:晶体振荡器X1、第一电容 C1和第二电容C2。
晶体振荡器X1的第一端与判断模块200的时钟输入端连接,晶体振荡器 X1的第二端与判断模块200的时钟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晶体振荡器X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晶体振荡器X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 1的第二端连接。晶体振荡器X1为判断模块200提供时钟信号,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并联,可以对晶体振荡器X1输入的时钟信号进行滤波,减小干扰。
示例性的,EM78P418芯片的P55/OSCI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时钟输入端,EM78P418芯片的P54/OSCO引脚作为判断模块200的时钟输出端。其中 EM78P418芯片的Vss引脚接地。
可选的,所述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还包括:滤波电容C5和滤波电阻R5。
滤波电容C5的第一端与判断模块200的复位端连接,即滤波电容C5的第一端与EM78P148芯片的RESET引脚连接,滤波电容C5的第二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滤波电阻R5的第一端与滤波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阻R5的第二端接地。
滤波电容C5可以对外部电源输入到判断模块200的复位信号进行滤波,减小干扰,保证判断模块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复位端对判断模块200 进行复位设置。滤波电阻R5对判断模块200的复位信号进行滤波。
上述判断模块200,结构简单,体积小,输出的驱动信号稳定。
进一步地,参见图1和图2,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驱动模块300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和电压端。
其中,驱动模块3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均与判断模块200连接,驱动模块300的电压端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具体的,驱动模块3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判断模块200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模块30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与判断模块200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驱动模块300的第三信号输入端与判断模块200的控制端连接。
驱动模块3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模块300 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模块300的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信号;驱动模块300的电压端接收外部无电源提供的电压。
可选的,驱动模块300还包括:控制单元310、信号处理单元320、第一驱动单元330和第二驱动单元340。
其中,控制单元310的输入端与驱动模块300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310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控制单元31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进入导通状态。
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一输入端与驱动模块30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二输入端与驱动模块30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驱动单元33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驱动单元34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单元 320用于接收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并向第一驱动单元330发送充气脉冲信号,或接收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并向第二驱动单元340发送放气脉冲信号。
第一驱动单元330根据所述充气脉冲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
第二驱动单元340根据所述放气脉冲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
可选的,参见图2,控制单元310包括:逻辑门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和晶体管Q1。
其中,逻辑门U3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与控制单元310的输入端连接,逻辑门U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控制单元310的输出端连接。第三电容C3可以稳定晶体管Q1的基极电流。
可选的,逻辑门U3可以是或非门。逻辑门U3为或非门时,判断模块200 输出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逻辑门U3也可以是或门,则判断模块200输出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逻辑门U3对判断模块200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滤波稳定。
可选的,晶体管Q1可以是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本实施例对晶体管Q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可选的,控制单元310还包括电阻R4。
电阻R4的第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外部电源通过电阻R4为晶体管Q1提供导通电压。电阻R4作为分压电阻,将外部电源的电压进行分压到晶体管Q1,使晶体管Q1导通,更加精准根据判断模块输出的控制信号驱动第一驱动单元330和第二驱动单元340。
可选的,信号处理单元320包括:驱动芯片U2和第四电容C4。
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入端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入端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三输入端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一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二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一接地端和第二接地端均接地,驱动芯片U2的第三输入端通过第四电容C4与第二接地端连接,驱动芯片U2的第一电压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第四电容C4可以减小对外部信号对驱动芯片U2内部信号的干扰。
可选的,滤波电容C4还可以与其他电容并联组成滤波模块,对输出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进一步滤波和稳定。
可选的,驱动芯片U2可以为DRV8837芯片。
示例性的,如图2,DRV8837芯片的IN1引脚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DRV8837芯片的IN2引脚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DRV8837芯片的SLEEP引脚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DRV8837 芯片的OUT1引脚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DRV8837芯片的 OUT2引脚与信号处理单元3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DRV8837芯片的GND引脚和GND1引脚均接地,DRV8837芯片的SLEEP引脚通过第四电容C4与 DRV8837芯片的GND1引脚连接,DRV8837芯片的VCC引脚与外部电源连接。
可选的,驱动芯片U2可以为MS8837芯片。MS8837芯片具有低功耗和高集成度的方案,体积小,静通态电阻小,睡眠电流小。MS8837芯片使用双电压双轨供电,逻辑驱动部分为1.8V至7V,马达控制部分为1.8V至11V,支持脉冲信号控制。
可选的,信号处理单元320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一二极管D1。
驱动芯片U1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驱动芯片U1的第二电压端连接,驱动芯片U1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驱动芯片U1的第二电压端连接。示例性的,DRV8837芯片的IN1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DRV8837 芯片的VM引脚连接,DRV8837芯片的IN2引脚通过第一二极管D1与 DRV8837芯片的VM引脚连接。
可选的,第一驱动单元330包括第:第二二极管D2、第一继电器Z1、第三二极管D3和充气阀M1。
其中,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驱动单元33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一继电器Z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第一继电器Z1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一继电器Z1的第三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一继电器Z1的第四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充气阀M1的第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充气阀M1的第二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
第二二极管D2可以消除在启动第一继电器Z1时的反电动势;第三二极管 D3可以消除在启动充气阀M1时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
可选的,第二驱动单元340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二继电器Z2、第五二极管D5和放气阀M2。
其中,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继电器Z2的第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二继电器Z2的第二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第二继电器Z2的第三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第二继电器Z2的第四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接地;放气阀M2的第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放气阀M2的第二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
第四二极管D4可以消除在启动第二继电器Z2时的反电动势;第五二极管 D5可以消除在启动放气阀M2时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
上述驱动模块300,控制单元310接收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并将控制信号发给信号处理单元320,信号处理单元320根据控制信号和驱动信号向驱动单元输出启动阀门信号,并通过二极管D2和D3消除开阀时产生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器件,驱动信号稳定。
具体的,结合上述信号采集模块100、判断模块200和驱动模块300对电路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信号采集模块100获取发射筒内的气压信号并发送给判断模块200;判断模块200在判断气压信息小于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时向驱动模块300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同时判断模块200还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控制信号,即向逻辑门 U3发送低电平(或高电平)时,逻辑门U3经过逻辑运算向晶体管Q1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同时外部电压向晶体管Q1输出电压,使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处于导通状态,进而向驱动芯片U2的第三输入端发送导通信号,驱动芯片U2根据导通信号进入工作状态,并将充气阀M1启动信号驱动第一驱动单元330,第一驱动单元330的继电器Z1动作,使直流电压加至充气阀M1上,使充气阀M1动作,同时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的配合减少充气阀 M1动作时产生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器件。当判断模块200向驱动模块300 发送高电平(或低电平)时,开关二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截止,驱动芯片U2 不工作,继电器Z1不动作,无电压加至充气阀M1上,充气阀M1不动作。
在判断气压信息大于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时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放气阀启动信号,同时判断模块200还向驱动模块300发送控制信号,即向逻辑门U3 发送低电平(或高电平)时,逻辑门U3经过逻辑运算向晶体管Q1输出高电平 (或低电平),同时外部电压向晶体管Q1输出电压,使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处于导通状态,进而向驱动芯片U2的第三输入端发送导通信号,驱动芯片U2根据导通信号进入工作状态,并根据放气阀M2启动信号驱动第二驱动单元340,第二驱动单元340的继电器Z2动作,使直流电压加至放气阀 M2上,使放气阀M2动作,同时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配合减少放气阀 M2动作时产生的反电动势,保护电路器件。当判断模块200向驱动模块300 发送高电平(或低电平)时,开关二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截止,驱动芯片U2 不工作,继电器Z2不动作,无电压加至放气阀M2上,放气阀M2不动作。
上述实施例中,判断模块200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驱动模块300发送充/放气阀启动信号,避免了复杂的判断电路,实现了电路结构简单,且驱动信号稳定性好;驱动模块300通过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并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放气阀启动,开阀操作可以消除反电动势,使驱动阀门的信号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模块、判断模块和驱动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采集发射筒内的气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判断模块;
所述判断模块,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还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将所述气压信号转换为气压信息,并比较所述气压信息和标准气压信息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或放气阀启动信号,同时还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接收控制信号进入导通状态,根据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根据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信号输入端、电压端、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端;
所述判断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的电压端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判断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输出端和控制端均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判断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气压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的电压端接收外部电源提供的电压,所述判断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充气阀启动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放气阀启动信号,所述判断模块的控制端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还包括:为所述判断模块提供时钟信号的晶体振荡器、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
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与判断模块的时钟输入端连接,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与判断模块的时钟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振荡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第三信号输入端和电压端;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和第三信号输入端均与所述判断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端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的电压端接收外部无电源提供的电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输出端与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进入导通状态;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充气阀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发送充气脉冲信号,或接收所述放气阀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发送放气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根据所述充气脉冲信号驱动内部充气阀启动;或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根据所述放气脉冲信号驱动内部放气阀启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逻辑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容和晶体管;
所述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驱动芯片和第四电容;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接地端和第二接地端均接地,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三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接地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电压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三电阻与驱动芯片的第二电压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驱动芯片的第二电压端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第二二极管、第一继电器、第三二极管和充气阀;
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四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充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充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二继电器、第五二极管和放气阀;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四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放气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放气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CN201821573914.7U 2018-09-26 2018-09-26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Active CN209180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3914.7U CN209180451U (zh) 2018-09-26 2018-09-26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73914.7U CN209180451U (zh) 2018-09-26 2018-09-26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80451U true CN209180451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6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73914.7U Active CN209180451U (zh) 2018-09-26 2018-09-26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804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732A (zh) * 2018-09-26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3732A (zh) * 2018-09-26 2018-12-0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1069U (zh) 电池采样集成芯片唤醒电路和电池储能系统
CN2884287Y (zh) 一种电流源或电压源的启动电路
CN203895363U (zh) 继电器驱动和开关状态检测电路
CN209180451U (zh)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CN108471225A (zh) 一种用于旁路开关的电压检测控制电路
CN109327044A (zh) 功率转换电路、逆变电路、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508789U (zh) 一种小型化低功耗开关电源启动电路
CN201937530U (zh) 直流电机调速反馈控制防反转电路
CN108953732A (zh) 发射筒的阀门驱动电路
CN106439716B (zh) 一种太阳能人体控制感应器及控制方法
CN205566746U (zh) 可消除电流纹波的控制电路、控制芯片及led发光装置
CN20824495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智能控制装置
CN101656527B (zh) 三限位时基电路
CN109393573A (zh) 新型电子烟控制系统
CN208272867U (zh) 一种用于双电源控制系统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CN209284326U (zh) 一种新型电子烟控制系统
CN219552884U (zh) 从芯片通讯端产生电源电压的电路
CN207380887U (zh) 一种lora无线通信模块
CN208060982U (zh) 一种开关量输出电路
CN203233312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装置
CN206894961U (zh) 一种带记忆功能的灯切换电路
CN209568797U (zh) 一种智能锁驱动电路
CN110165887A (zh) 一种电荷泵高速检测电路和方法
CN117458833B (zh) 一种电池供电的变频器低功耗开机唤醒电路及变频器
CN219176511U (zh) 电机驱动装置、电控气泵组件及充气划水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