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2639U - 一种新型疝气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疝气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2639U
CN209172639U CN201821885092.6U CN201821885092U CN209172639U CN 209172639 U CN209172639 U CN 209172639U CN 201821885092 U CN201821885092 U CN 201821885092U CN 209172639 U CN209172639 U CN 209172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nia
hook
protective cord
navel protective
reparation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509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Hung Bambo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Hung Bambo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Hung Bambo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Hung Bamboo Medical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509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2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2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26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疝气带,它涉及医疗辅助用品领域,护脐带为双层结构设计,其两端为开口状,两层结构之间穿接有弹力带,护脐带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连接环,吊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挂钩,且吊带的两端通过挂钩分别挂接在护脐带上端两侧的挂钩连接环上,护脐带的内侧面设置有毛面,凹形疝气修复包的内侧面设置有勾面,凹形疝气修复包通过勾面与护脐带内侧面的毛面相粘接。护脐带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弹力带穿接在双层结构之间,不仅可以根据使用者对修复疝气的方位做任意调节的作用,还可以任意拆卸更换和清洗,使用便利,使用范围广,通过在护脐带上设置吊带,可使其疝气带在使用中防止上下移动错位,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增强使用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疝气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疝气带,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婴幼儿脐疝俗称气肚脐,是婴幼儿常见的腹部疾患之一。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又因在婴儿期两侧腹肌未完全合拢,留有缺损,所以,当孩子因哭闹过多、咳嗽、腹泻等促使腹腔内压力增高时,便会导致腹腔内脏特别是小肠,连同腹膜一起由脐部逐渐向外顶出,形成脐疝。脐疝在脐部形成的肿物多呈半球形,当孩子哭闹、咳嗽、直立时肿物饱满增大,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孩子安静或者家长用手按压时,肿物缩小或者回纳入腹腔,并伴有咕咕的肠鸣音。
婴幼儿脐疝带依据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经络学说“内病外治”原理,并结合现代物理学力学概念及扣压机理,经科研人员反复多次实验,精心研制而成,婴幼儿脐疝带首先起到一种机械物理作用,托住脐疝突出物,使脐疝突出物不再反复突出,促使细胞生长,使脐疝破裂口增厚,增强抗压韧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恢复功能。
目前,现有的脐疝带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护脐带与弹力带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无法可以根据使用者对方位的要求任意调节,而且也不便于拆卸更换,护脐带上不带有吊带,在使用时稍微活动将使其错位,从而影响使用效果,护脐带上不带有疝气修复包,使其达不到良好的修复矫正效果,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疝气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疝气带,它包含护脐带、弹力带、挂钩连接环、吊带、挂钩、毛面、凹形疝气修复包、勾面,护脐带为双层结构设计,其两端为开口状,两层结构之间穿接有弹力带,护脐带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连接环,吊带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挂钩,且吊带的两端通过挂钩分别挂接在护脐带上端两侧的挂钩连接环上,护脐带的内侧面设置有毛面,凹形疝气修复包的内侧面设置有勾面,凹形疝气修复包通过勾面与护脐带内侧面的毛面相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力带的内侧面一端设置有贴扣毛面,外侧面一端设置有与贴扣毛面相粘接的贴扣勾面,使用时缠绕在人体腰部后相互贴接实现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吊带上设置有吊带长度调节环,通过上下拉动可调节吊带的长度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其固定位置的要求,吊带用于挂在使用者颈部,通过设置吊带可使其疝气带在使用中防止上下移动错位,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增强使用疗效。
作为优选,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的中心部位设计为凹形结构,在第一阶段使用时,使用凹形疝气修复包将婴幼儿的肚脐凸出物嵌入至凹形体内,防止婴幼儿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导致脐疝包与肚脐凸出物错位,影响治疗效果,这样的结构更加实用、科学、合理,增强还纳和恢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护脐带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弹力带穿接在双层结构之间,不仅可以根据使用者对修复疝气的方位做任意调节的作用,还可以任意拆卸更换和清洗,使用便利,使用范围广,通过在护脐带上设置吊带,可使其疝气带在使用中防止上下移动错位,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增强使用疗效,通过设计多种类型的疝气修复包可适用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使用,加快修复的时间,增强了使用效果,该产品所有材料均为环保材料设计,使用人体部位更加舒适,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护脐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凹形疝气修复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凹形疝气修复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大疝气修复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二中大疝气修复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小疝气修复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小疝气修复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护脐带;2-弹力带;2-1-贴扣毛面;2-2-贴扣勾面;3-挂钩连接环;4-吊带;4-1-吊带长度调节环;5-挂钩;6-毛面;7-凹形疝气修复包;8-勾面;9-大疝气修复包;10-小疝气修复包。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6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护脐带1、弹力带2、挂钩连接环3、吊带4、挂钩 5、毛面6、凹形疝气修复包7、勾面8,护脐带1为双层结构设计,其两端为开口状,两层结构之间穿接有弹力带2,护脐带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连接环3,吊带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挂钩5,且吊带4的两端通过挂钩5分别挂接在护脐带上端两侧的挂钩连接环3 上,护脐带1的内侧面设置有毛面6,凹形疝气修复包7的内侧面设置有勾面8,凹形疝气修复包7通过勾面8与护脐带1内侧面的毛面 6相粘接。
其中,所述的弹力带2的内侧面一端设置有贴扣毛面2-1,外侧面一端设置有与贴扣毛面2-1相粘接的贴扣勾面2-2,使用时缠绕在人体腰部后相互贴接实现固定;所述的吊带4上设置有吊带长度调节环4-1,通过上下拉动可调节吊带4的长度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其固定位置的要求,吊带4用于挂在使用者颈部,通过设置吊带4可使其疝气带在使用中防止上下移动错位,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增强使用疗效;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7的中心部位设计为凹形结构,在第一阶段使用时,使用凹形疝气修复包7将婴幼儿的肚脐凸出物嵌入至凹形体内,防止婴幼儿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导致脐疝包与肚脐凸出物错位,影响治疗效果,这样的结构更加实用、科学、合理,增强还纳和恢复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7-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7替换为大疝气修复包9,大疝气修复包9背面为勾面设计,且与毛面6粘接固定,大疝气修复包9的内表面整体为凸出结构,在第二阶段治疗时可更换此部件,将通过此部件压迫脐孔,让部气凸出物逐渐回纳至脐窝内;其他组成部分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9-图10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7替换为小疝气修复包10,小疝气修复包10背面为勾面设计,且与毛面6粘接固定,小疝气修复包10的内表面整体也为凸出结构,在第三阶段治疗时可更换此部件,将回纳到脐窝内的凸出物彻底顶回腹腔内,将脐疝内容物完全还纳,防止脐疝内容物体脱出;其他组成部分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护脐带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弹力带穿接在双层结构之间,不仅可以根据使用者对修复疝气的方位做任意调节的作用,还可以任意拆卸更换和清洗,使用便利,使用范围广,通过在护脐带上设置吊带,可使其疝气带在使用中防止上下移动错位,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增强使用疗效,通过设计多种类型的疝气修复包可适用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使用,加快修复的时间,增强了使用效果,该产品所有材料均为环保材料设计,使用人体部位更加舒适,更加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护脐带(1)、弹力带(2)、挂钩连接环(3)、吊带(4)、挂钩(5)、毛面(6)、凹形疝气修复包(7)、勾面(8),护脐带(1)为双层结构设计,其两端为开口状,两层结构之间穿接有弹力带(2),护脐带(1)的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挂钩连接环(3),吊带(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挂钩(5),且吊带(4)的两端通过挂钩(5)分别挂接在护脐带上端两侧的挂钩连接环(3)上,护脐带(1)的内侧面设置有毛面(6),凹形疝气修复包(7)的内侧面设置有勾面(8),凹形疝气修复包(7)通过勾面(8)与护脐带(1)内侧面的毛面(6)相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带(2)的内侧面一端设置有贴扣毛面(2-1),外侧面一端设置有与贴扣毛面(2-1)相粘接的贴扣勾面(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带(4)上设置有吊带长度调节环(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7)的中心部位设计为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7)替换为大疝气修复包(9),大疝气修复包(9)背面为勾面设计,且与毛面(6)粘接固定,大疝气修复包(9)的内表面整体为凸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疝气修复包(7)替换为小疝气修复包(10),小疝气修复包(10)背面为勾面设计,且与毛面(6)粘接固定,小疝气修复包(10)的内表面整体也为凸出结构。
CN201821885092.6U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新型疝气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2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092.6U CN209172639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新型疝气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5092.6U CN209172639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新型疝气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2639U true CN209172639U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2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5092.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2639U (zh) 2018-11-15 2018-11-15 一种新型疝气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2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0550B (zh) 医用自适应预塑形夹板装置
CN203736308U (zh) 一种可调节的手术约束带
CN204766079U (zh) 腕关节可调式固定支具
CN206700290U (zh) 一种用于瘫痪患者的抗痉挛装置
CN209464151U (zh) 一种防止偏移的脐疝带
CN209172639U (zh) 一种新型疝气带
CN201624845U (zh) 舒适型腹股沟疝气带
CN206167145U (zh) 组合式脐疝带
CN211433567U (zh) 一种新生儿肱骨骨折的固定装置
CN201920960U (zh) 多功能婴幼儿脐疝治疗带
CN208851753U (zh) 一种小儿髋关节固定架
CN201399035Y (zh) 穿戴式健康辅助器材的载体装置
CN210811859U (zh) 掌骨掌腕外固定支具
CN204698762U (zh) 一种假肢装置
CN209711616U (zh) 一种骨科病人易穿脱的护理裤
CN215739701U (zh) 一种腕关节保护机构
CN215459392U (zh) 一种患者转移床单
CN206699478U (zh) 一种新型约束衣
CN215994438U (zh) 一种适用于婴幼儿的简易式疝气带
CN203943789U (zh) 新型女式贴身站立排尿内裤
CN215080485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关节辅助固定装置
CN220385253U (zh) 一种患儿手部功能位的康复辅助器
CN206463110U (zh) 一种独条外展
CN209630048U (zh) 脑卒中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装置
CN202892164U (zh) 袖带式人体髋关节固定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