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70247U -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70247U
CN209170247U CN201920038596.2U CN201920038596U CN209170247U CN 209170247 U CN209170247 U CN 209170247U CN 201920038596 U CN201920038596 U CN 201920038596U CN 209170247 U CN209170247 U CN 209170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joint
coil
cover
conducting wire
coope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385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威
何丽鹏
赵达
徐权文
杨丽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0385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70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70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702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包括压电片固定轴、矩形压电片、外壳、上端盖、导线旋转接头、固定螺钉、旋转接头固定螺丝、旋转接头固定轴承、端盖固定轴承、圆弧端盖、永磁体、线圈轴承、固定螺母、下端盖、线圈、导线;所述压电片固定轴上端通过端盖固定轴承与上端盖进行配合,压电片固定轴下端下端盖进行配合,所述矩形压电片尾端安装圆弧端盖,压电片固定轴下端尾端与线圈固定端进行装配,所述下端盖内部放置永磁体,所述矩形压电片电线与线圈电线与定子导线在压电片固定轴中央连接通过转子导线引出,所述外壳与上端盖、下端盖通过螺栓孔进行配合,所述导线旋转接头与上端盖之间通过旋转接头固定螺丝进行配合。

Description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属于流体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发电装置大多利用单一发电方式进行发电,例如利用正压电效应进行发电、利用切割磁感线进行发电等发电方式,这种单一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但是单一发电装置存在着电量耗损大、体积庞大等缺点,使得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和地域中很难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提高发电量和减小体积成为当前发电装置所面临的一项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发电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发电量大、结构简单的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由压电片固定轴、矩形压电片、外壳、上端盖、导线旋转接头、固定螺钉、旋转接头固定螺丝、旋转接头固定轴承、端盖固定轴承、圆弧端盖、永磁体、线圈轴承、固定螺母、下端盖、线圈、导线组成;
所述外壳开设进口和出口,所述外壳中央放置压电片固定轴,压电片固定轴外部开设6个压电片固定孔,通过此孔与6片矩形压电片进行配合,所述矩形压电片前段与圆弧端盖的压电片固定端孔进行配合,进而实现装配,所述压电片固定轴开设旋转接头固定轴承端孔与导线旋转接头的旋转接头固定面进行配合,所述压电片固定轴中央内腔下端与线圈上端的线圈固定端进行配合,所述压电片固定轴的上下端通过端盖固定轴承与上端盖和下端盖进行配合,所述上端盖周围圆周阵列6个上端盖螺栓孔,所述下端盖圆周阵列6个下端盖螺栓孔,所述下端盖下端开设定子槽,所述下端盖开设轴承孔,所述外壳固定端面与上端盖的上端盖固定端面进行重合配合,外壳的下端面与下端盖的下端盖固定端面进行重合配合,固定螺钉通过外壳的螺栓孔和上端盖的上端盖螺栓孔和下端盖的下端盖螺栓孔与固定螺母配合达到固定外壳的效果,所述旋转接头固定螺丝通过导线旋转接头的旋转接头法兰和上端盖的导线旋转接头螺栓孔进行固定导线旋转接头,达到固定装置的目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压电片中央部位为矩形压电基板,矩形压电片上下两面为压电陶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弧端盖为凹形状,水流冲击时,端盖前端面能够更好的利用冲击力,端盖后端面能够减少阻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端盖下槽内开设4个永磁体固定子槽用以放置4片永磁体,下端盖的轴承孔与线圈轴承进行配合,用以固定线圈轴承,纵向线圈固定在线圈柱表面,通过线圈在永磁体内部空间旋转进行切割磁感线发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旋转接头由转子和定子组成,转子与上端盖之间通过旋转接头固定轴承进行配合,达到减少摩擦的效果,所述转子下端与压电片固定轴上端的导线旋转接头固定端孔进行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压电片的导线线与线圈的导线和转子导线在压电片固定轴中央连在一起组成导线通过导线孔在导线旋转接头固定端孔处和转子导线相连接,并通过定子导线和外界仪器进行连接测试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发电装置利用压电片的正压电效应和切割磁感线发电原理,可以达到更大的发电量;
将矩形压电片的电线和线圈的电线和定子导线共同连接至转子导线并引出装置,
缩小了装置体积,节省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电片固定轴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压电片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弧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请参阅图1~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结构包括: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片固定轴(1)、矩形压电片(2)、外壳(3)、上端盖(4)、导线旋转接头(5)、固定螺钉(6)、旋转接头固定螺丝(7)、旋转接头固定轴承(8)、端盖固定轴承(9)、圆弧端盖(10)、永磁体 (11)、线圈轴承(12)、固定螺母(13)、下端盖(14)、线圈(15)、导线(16);所述外壳(3)开设进口(3-1)和出口(3-2),所述外壳(3)中央放置压电片固定轴(1),压电片固定轴(1)外部开设6个压电片固定孔(1-1),通过此孔与6片矩形压电片(2) 进行配合,所述矩形压电片(2)中央部位为矩形压电基板(2-1),矩形压电片上下两面为压电陶瓷(2-2),所述矩形压电片(2)前段与圆弧端盖(10)的压电片固定端孔(10-1) 进行配合,进而实现装配,所述圆弧端盖(10)为凹形状,水流冲击时,端盖前端面(10-2) 能够更好的利用冲击力,端盖后端面(10-3)能够减少阻力,所述压电片固定轴(1)开设旋转接头固定轴承端孔(1-3)与导线旋转接头(5)的旋转接头固定面(5-6)进行配合,所述压电片固定轴(1)中央内腔下端与线圈(15)上端的线圈固定端(15-1)进行配合,所述压电片固定轴(1)的上下端通过端盖固定轴承(9)与上端盖(4)和下端盖(14)进行配合,所述上端盖(4)周围圆周阵列6个上端盖螺栓孔(4-2),所述下端盖(14)圆周阵列6个下端盖螺栓孔(14-2),所述下端盖(14)下端开设定子槽(14-3),所述下端盖(14)开设轴承孔(14-4),所述外壳固定端面(3-3)与上端盖(4)的上端盖固定端面(4-1)进行重合配合,外壳(3)的下端面与下端盖(14)的下端盖固定端面(14-1)进行重合配合,固定螺钉(6)通过外壳(3)的螺栓孔(3-4)和上端盖(4)的上端盖螺栓孔 (4-2)和下端盖(14)的下端盖螺栓孔(14-2)与固定螺母(13)配合达到固定外壳的效果,所述旋转接头固定螺丝(7)通过导线旋转接头(5)的旋转接头法兰(5-3)和上端盖的导线旋转接头螺栓孔(4-3)进行固定导线旋转接头(5),达到固定装置的目的;
所述下端盖(14)下槽内开设4个永磁体固定子槽(14-5)用以放置4片永磁体(11),下端盖(14)的轴承孔(14-4)与线圈轴承(12)进行配合,用以固定线圈轴承(12),纵向线圈(15-2)固定在线圈柱(15-3)表面,通过线圈(15)在永磁体(11)内部空间旋转进行切割磁感线发电;
所述导线旋转接头(5)由转子(5-1)和定子(5-2)组成,转子(5-1)与上端盖(4)之间通过旋转接头固定轴承(8)进行配合,达到减少摩擦的效果,所述转子(5-1) 下端与压电片固定轴(1)上端的导线旋转接头固定端孔(1-4)进行配合。
所述矩形压电片(2)的导线线与线圈(15)的导线和转子导线(5-4)在压电片固定轴(1)中央连在一起组成导线(16)通过导线孔(1-2)在导线旋转接头固定端孔(1-4) 处和转子导线(5-4)相连接,并通过定子导线(5-5)和外界仪器进行连接测试发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水流由进口(3-1)流入外壳(3)内部通过出口(3-2)循环流出,在流动过程中,水流推动固定在压电片固定轴(1)上的矩形压电片(2)进行转动,矩形压电片在转动的过程中本身也会发生变形,利用矩形压电片的逆压电效应产生电量,由于圆弧端盖(10)的作用,使矩形压电片产生更大的冲击变形量,产生更大的电量;同时压电片固定轴(1)带动线圈(15)一起旋转运动,线圈(15)在永磁体(11)内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发电,利用导线(16)将矩形压电片(2)和线圈(15)连接转子导线(5-4) 并通过定子导线(5-5)连接到外界仪器,达到收集和检测电量的作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片固定轴(1)、矩形压电片(2)、外壳(3)、上端盖(4)、导线旋转接头(5)、固定螺钉(6)、旋转接头固定螺丝(7)、旋转接头固定轴承(8)、端盖固定轴承(9)、圆弧端盖(10)、永磁体(11)、线圈轴承(12)、固定螺母(13)、下端盖(14)、线圈(15)、导线(16);所述外壳(3)开设进口(3-1)和出口(3-2),所述外壳(3)中央放置压电片固定轴(1),压电片固定轴(1)外部开设6个压电片固定孔(1-1),通过6个压电片固定孔(1-1)与6片矩形压电片(2)进行配合,所述矩形压电片(2)前段与圆弧端盖(10)的压电片固定端孔(10-1)进行配合,进而实现装配,所述压电片固定轴(1)上端开设的旋转接头固定轴承端孔(1-3)与导线旋转接头(5)的旋转接头固定面(5-6)进行配合,所述压电片固定轴(1)中央内腔下端与线圈(15)上端的线圈固定端(15-1)进行配合,所述压电片固定轴(1)的上、下端通过端盖固定轴承(9)与上端盖(4)和下端盖(14)进行配合,所述上端盖(4)周围圆周阵列6个上端盖螺栓孔(4-2),所述下端盖(14)圆周阵列6个下端盖螺栓孔(14-2),所述下端盖(14)下端开设定子槽(14-3),所述下端盖(14)开设轴承孔(14-4),所述外壳固定端面(3-3)与上端盖(4)的上端盖固定端面(4-1)进行重合配合,外壳(3)的下端面与下端盖(14)的下端盖固定端面(14-1)进行重合配合,固定螺钉(6)通过外壳(3)的螺栓孔(3-4)和上端盖(4)的上端盖螺栓孔(4-2)和下端盖(14)的下端盖螺栓孔(14-2)与固定螺母(13)配合达到固定外壳的效果,所述旋转接头固定螺丝(7)通过导线旋转接头(5)的旋转接头法兰(5-3)和上端盖的导线旋转接头螺栓孔(4-3)进行固定导线旋转接头(5),达到固定装置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压电片(2)中央为矩形压电基板(2-1),矩形压电片(2)上下两面为压电陶瓷(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端盖(10)为凹形状,水流冲击时,端盖前端面(10-2)能够更好的利用冲击力,端盖后端面(10-3)能够减少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14)下槽内开设4个永磁体固定子槽(14-5)用以放置4片永磁体(11),下端盖(14)的轴承孔(14-4)与线圈轴承(12)进行配合,用以固定线圈轴承(12),纵向线圈(15-2)
固定在线圈柱(15-3)表面,通过线圈(15)在永磁体(11)内部空间旋转进行切割磁感线发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旋转接头(5)由转子(5-1)和定子(5-2)组成,转子(5-1)与上端盖(4)之间通过旋转接头固定轴承(8)进行配合,达到减少摩擦的效果,所述转子(5-1)下端与压电片固定轴(1)上端的导线旋转接头固定端孔(1-4)进行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压电片(2)的导线线与线圈(15)的导线和转子导线(5-4)在压电片固定轴(1)中央连在一起组成导线(16)通过导线孔(1-2)在导线旋转接头固定端孔(1-4)处和转子导线(5-4)相连接,并通过定子导线(5-5)和外界仪器进行连接测试发电量。
CN201920038596.2U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0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8596.2U CN209170247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38596.2U CN209170247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70247U true CN209170247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28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3859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70247U (zh) 2019-01-10 2019-01-10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702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073A (zh) * 2019-01-10 2019-04-09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0073A (zh) * 2019-01-10 2019-04-09 长春工业大学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0129981A (ru) Турбина
CN209170247U (zh)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CN109600073A (zh) 一种水力冲击式双重转子发电装置
CN101534031A (zh) 悬浮叶轮式直流电机
CN102767458B (zh) 潮流能发电机
CN201461213U (zh) 螺旋式水轮机
CN208353089U (zh) 一种轮毂电机的定子水冷结构
CN208924080U (zh) 一种电机
CN207947657U (zh) 单相无刷直流电机
CN206727852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大功率双定转子永磁外转子电机装置
CN113708592B (zh) 永磁自悬浮式磁性液体动能采集器
CN110138118B (zh) 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发电机
CN209488284U (zh) 永磁直流电机
CN209261849U (zh) 一种内绕内转子驱动增压的液冷泵
CN201225225Y (zh) 内藏式水力发电机
CN209329932U (zh) 一种潜水泵用双串电机
CN218030304U (zh) 发电装置
CN209425595U (zh) 一种电动工具的防尘装置
KR20170000306A (ko) 자석을 이용한 회전 장치.
CN206077130U (zh) 用于空压机的内接式电机
CN209692446U (zh) 一种直流电机的外转子和具有该外转子结构的直流压缩机
CN111075644A (zh) 一种基于脉动风的振动式发电系统
CN206117456U (zh) 小型外转子电机结构
CN212278090U (zh) 无刷电机
CN209072168U (zh) 一种低速永磁电机磁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2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