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67713U -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67713U
CN209167713U CN201821700439.5U CN201821700439U CN209167713U CN 209167713 U CN209167713 U CN 209167713U CN 201821700439 U CN201821700439 U CN 201821700439U CN 209167713 U CN209167713 U CN 209167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optical filter
coated
reflection film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004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立和
周敢
刘成林
李建东
王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TENGJI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TENGJI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TENGJI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004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67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67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67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特别涉及光合分波器件技术领域。这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包括棱镜组,所述棱镜组包括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第三棱镜,所述第三棱镜设于所述第二棱镜右侧,至少1个的所述第二棱镜、所述第三棱镜左右端面分别相互拼接,所述第二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截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二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下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棱镜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其中1个所述第二棱镜上端面镀有增透膜,镀有增透膜的所述第二棱镜设于左端,这种结构简单实用易加工,具有微型化,光程短,结构紧凑,加工简单和定位简单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合分波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背景技术
在40G、100G和400G光模块中,通常要对4路、8路等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分波或合波,此分波合波组件内置于光模块内,体积要求尽可能小,但目前基于微光学平台技术的波分复用组件的模块体积都偏大且光程偏长、不易加工,现有的这类技术方案的基本结构描述如下:
图6所示的是常规方案中空气隙型的4种波长光的合波/分波模块,其中,4个滤光片61分别选择性透过需要的波长,而对其他波长的光进行反射,反射片62是全反射玻片,波长光束正向或反向输入,可以实现合波或分波功能。
图7所示的是常规方案中玻璃隙型的4种波长光的合波/分波模块,其中,玻璃基片71作为波长光束传播载体,玻璃基片71的上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711和高反射膜712,下端面连接4个滤光片61分别选择性透过需要的波长,而对其他波长的光进行反射,经过高反射膜712的反射作用和增透膜711的透射作用实现合波功能,反之,波长光束反向输入,可以实现分波功能。此结构相比图6的空气介质,玻璃内部折射率大,折射角要小,比如波长光束以8°入射的情况,光由滤光片61透射后传输到空气的角度还是8°,而光由滤光片61透射后传输到玻璃基片71的角度是5.54°,要侧移同样的通道间距,小反射角需要更长的距离,模块纵向长度增大。另一种方法,通过增大入射光的入射角度到11.5°,使光由滤光片61透射后传输到玻璃基片71的角度是8°,这样玻璃隙型和空气隙型的宽度一样,但光的合波/分波模块从空气隙型的8°放置倾斜到11.5°放置,纵向长度增大,所以图7比图6的模块纵向长度更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分波或合波用光模块体积偏大且不易加工的问题,提供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包括棱镜组,所述棱镜组包括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第三棱镜,所述第三棱镜设于所述第二棱镜右侧,至少1个的所述第二棱镜、所述第三棱镜左右端面分别相互拼接,所述第二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截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二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下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棱镜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优选地,其中1个所述第二棱镜上端面镀有增透膜,上端面镀有增透膜的所述第二棱镜设于左端。
优选地,所述棱镜组包括第一棱镜,所述第一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棱镜拼接于所述第二棱镜左侧,所述第二棱镜设于所述第一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之间,所述第一棱镜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优选地,所述棱镜组包括第四棱镜,所述第四棱镜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四棱镜拼接于所述第二棱镜左侧,所述第二棱镜设于所述第四棱镜与所述第三棱镜之间,所述第四棱镜右端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四棱镜下端面镀有增透膜。
优选地,所述棱镜组替换为滤光片组,所述滤光片组包括第一滤光片、至少1个的第二滤光片,所述第一滤光片设于所述第二滤光片左侧,所述第一滤光片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二滤光片左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一滤光片与所述第二滤光片平行,所述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二滤光片与光路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偏振光的合光或分光,并且,在偏振状态下,镀膜更简单。
优选地,所述组件用于分光,所述棱镜组下方设有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所述分光滤光片与光路垂直。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通过设置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拼接,然后在第二棱镜右端面镀分色膜或增透膜,第三棱镜右端面利用光密到光疏的全反射原理不用镀全反射膜,从而节省成本,在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下端面镀增透膜,然后在最左端的第二棱镜上端面镀增透膜,使第二棱镜与第三棱镜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实施例2与实施例3分别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第二棱镜左端分别拼接第一棱镜和第四棱镜,使第一棱镜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使第四棱镜为等腰梯形,然后分别在第一棱镜和第四棱镜右端面镀分色膜或增透膜,而实施例4中,通过利用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替换第二棱镜和第三棱镜,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相互平行且与光路成45°角,在第一滤光片右端面镀分色膜或增透膜并在第二滤光片左端面镀分色膜或增透膜,棱镜组结构通过组装成长条后进行切割、抛光、镀膜,一次能够加工很多棱镜组,且加工简单,调试一路光路后,其他光路即可很快定位,滤光片组通过特制的夹具进行定位,加工简单,整体定位简单,而且因为在分波情况下,45°的大角度分色膜隔离度较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光时,在棱镜组或滤光片组下方设置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分光滤光片能够将隔离度从原先的15dB提高到40dB,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偏振光的合光或分光,并且,在偏振状态下,镀膜更简单,从而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在多路不同波长光的合波与分波的目的下达到了缩短光程、减小光模块体积并简化加工方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分光情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空气隙型合波/分波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玻璃隙型合波/分波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为:1-棱镜组,12-第二棱镜,13-第三棱镜,11-第一棱镜,14-第四棱镜,2-滤光片组,3-分光滤光片,21-第一滤光片,22-第二滤光片,61-滤光片,62-反射片,71-玻璃基片,711-增透膜,712-高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包括棱镜组1,所述棱镜组1包括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12、第三棱镜13,所述第三棱镜13设于所述第二棱镜12右侧,至少1个的所述第二棱镜12、所述第三棱镜13左右端面分别相互拼接,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截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下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棱镜12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的构造,达到减小光模块体积并简化加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其中1个所述第二棱镜12上端面镀有增透膜,上端面镀有增透膜的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左端,所述组件用于分光,所述棱镜组1下方设有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3,所述分光滤光片3与光路垂直。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包括棱镜组1,所述棱镜组1包括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12、第三棱镜13,所述第三棱镜13设于所述第二棱镜12右侧,至少1个的所述第二棱镜12、所述第三棱镜13左右端面分别相互拼接,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截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下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棱镜12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的构造,达到减小光模块体积并简化加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其中1个所述第二棱镜12上端面镀有增透膜,上端面镀有增透膜的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左端,所述棱镜组1包括第一棱镜11,所述第一棱镜11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棱镜11拼接于所述第二棱镜12左侧,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所述第一棱镜11与所述第三棱镜13之间,所述第一棱镜11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组件用于分光,所述棱镜组1下方设有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3,所述分光滤光片3与光路垂直。
实施例3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包括棱镜组1,所述棱镜组1包括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12、第三棱镜13,所述第三棱镜13设于所述第二棱镜12右侧,至少1个的所述第二棱镜12、所述第三棱镜13左右端面分别相互拼接,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截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下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棱镜12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的构造,达到减小光模块体积并简化加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棱镜组1包括第四棱镜14,所述第四棱镜14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四棱镜14拼接于所述第二棱镜12左侧,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所述第四棱镜14与所述第三棱镜13之间,所述第四棱镜14右端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四棱镜14下端面镀有增透膜,所述组件用于分光,所述棱镜组1下方设有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3,所述分光滤光片3与光路垂直。
实施例4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包括滤光片组2,所述滤光片组2包括第一滤光片21、至少1个的第二滤光片22,所述第一滤光片21设于所述第二滤光片22左侧,所述第一滤光片21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二滤光片22左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这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的构造,达到减小光模块体积并简化加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滤光片21与所述第二滤光片22平行,所述第一滤光片21、所述第二滤光片22与光路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所述组件用于分光,所述棱镜组1下方设有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3,所述分光滤光片3与光路垂直。
此外,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和变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此外,若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仅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

Claims (6)

1.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棱镜组(1),所述棱镜组(1)包括至少1个的第二棱镜(12)、第三棱镜(13),所述第三棱镜(13)设于所述第二棱镜(12)右侧,至少1个的所述第二棱镜(12)、所述第三棱镜(13)左右端面分别相互拼接,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截面分别为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二棱镜(12)与所述第三棱镜(13)下端面分别镀有增透膜,所述第二棱镜(12)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用于分光,所述棱镜组(1)下方设有2个以上的分光滤光片(3),所述分光滤光片(3)与光路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1个所述第二棱镜(12)上端面镀有增透膜,上端面镀有增透膜的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左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1)包括第一棱镜(11),所述第一棱镜(11)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一棱镜(11)拼接于所述第二棱镜(12)左侧,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所述第一棱镜(11)与所述第三棱镜(13)之间,所述第一棱镜(11)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1)包括第四棱镜(14),所述第四棱镜(14)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等腰梯形锐角角度为45°,所述第四棱镜(14)拼接于所述第二棱镜(12)左侧,所述第二棱镜(12)设于所述第四棱镜(14)与所述第三棱镜(13)之间,所述第四棱镜(14)右端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四棱镜(14)下端面镀有增透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1)替换为滤光片组(2),所述滤光片组(2)包括第一滤光片(21)、至少1个的第二滤光片(22),所述第一滤光片(21)设于所述第二滤光片(22)左侧,所述第一滤光片(21)右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二滤光片(22)左端面镀有分色膜或增透膜,所述第一滤光片(21)与所述第二滤光片(22)平行,所述第一滤光片(21)、所述第二滤光片(22)与光路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
CN201821700439.5U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Active CN209167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0439.5U CN209167713U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00439.5U CN209167713U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67713U true CN209167713U (zh) 2019-07-26

Family

ID=67334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00439.5U Active CN209167713U (zh) 2018-10-19 2018-10-19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677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7983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高稳定低串扰分束装置
CN112455109A (zh) * 2020-11-25 2021-03-09 东莞市微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光片贴膜丝印方法
CN113970853A (zh) * 2021-10-29 2022-01-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7983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高稳定低串扰分束装置
CN112455109A (zh) * 2020-11-25 2021-03-09 东莞市微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滤光片贴膜丝印方法
CN113970853A (zh) * 2021-10-29 2022-01-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光学模组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67713U (zh) 一种45°合光滤光片组件
WO2020186926A1 (zh) 一种单光纤双向光收发组件
CN109917516B (zh) 一种紧凑型波分复用器
WO2018098858A1 (zh) 一种用于高速光模块的光分波合波器光口装置
CN105988222A (zh) 一种合波器
CN210982809U (zh) 一种紧凑型光路混合器件
CN108833016B (zh) 一种单片集成的波分复用单纤双向数据传输模块
CN104460009B (zh) 一种合波器
CN109212670A (zh) 一种波分复用器件以及相应的光模块
CN203838376U (zh) 补偿斜8°端面耦合损耗的波分复用器
CN105891961A (zh) 一种带宽可角度切换的多模导模共振光学滤波器
CN210982806U (zh) 一种高反射隔离度波分复用器
CN206178192U (zh) 一种微型带尾纤波分复用模块
CN213581439U (zh) 波分复用结构
CN102289038B (zh) 一种超窄带梳状滤波器
CN115267975A (zh) 一种波分复用器及波分复合处理模组
CN109802745B (zh) 一种用于200g/400g光收发模块的8通道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
CN208421432U (zh) 光合波/分波多工器
CN208188409U (zh) 一种超小型反射式波分复用器件
CN105824078A (zh) 一种单纤四向组件的波分复用滤光棱镜
CN110737051A (zh) 一种高反射隔离度波分复用器
CN205562878U (zh) 一种单纤四向组件的波分复用滤光棱镜
CN213876098U (zh) 一种应用于5g的12通道彩光波分复用模块
CN211180428U (zh) 一种合波装置
WO2022077680A1 (zh) 波分复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0 Fujian, Fuzhou, Fuzhou City, Fujian, No. 1 building, No. 1 building, tea mountain road, building five and three layers (self trade test area)

Patentee after: Te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00 Fujian, Fuzhou, Fuzhou City, Fujian, No. 1 building, No. 1 building, tea mountain road, building five and three layers (self trade test area)

Patentee before: FUZHOU TENGJI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