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80428U - 一种合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80428U
CN211180428U CN201922473377.XU CN201922473377U CN211180428U CN 211180428 U CN211180428 U CN 211180428U CN 201922473377 U CN201922473377 U CN 201922473377U CN 211180428 U CN211180428 U CN 211180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module
combining device
output
input module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733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 Net Technologies Shenzh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filed Critical O 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733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80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80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80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波装置;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所述输出模块为NPBS件,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光合波装置,将镀膜技术融入到产品中,实现高稳定性的合波功能,且各通道插入损耗、宽带、相邻信道隔离度等均满足使用条件,不仅平衡了各通道的光程差异,而且其工艺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合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波装置。
背景技术
光模块(optical module)由光电子器件、功能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其发射端、接收端的光学组件是必不可少的,传统方案中薄膜型滤光片(Thin Film Filter,简称TFF)和阵列波导(Array Waveguide Grating,简称AWG)是最常用的选择;但阵列波导器件由于隔离度、插损、温度稳定差,因此,对于通道数少的情况,薄膜型滤光片器件在温度稳定性、隔离度、插损以及信号通带内平坦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随着光通信的发展,对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在小型化、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目前薄膜型滤光片结构的复用/解复用光组件(Glass Block+Filter)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该类型组件中各路光程差异较大、光束质量存在一致性差、耦合装配精度要求高、尺寸大等方面原因,该类组件在高速光通信市场逐渐失去优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偏振光合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合波装置,克服了现有合波装置中各路光程差异较大、光束质量存在一致性差、耦合装配精度要求高以及尺寸大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合波装置,其优选方案在于: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所述输出模块为NPBS件,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NPBS件包括NPBS吸收面、NPBS全反射面以及NPBS镀膜面,光束通过NPBS件后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至NPBS吸收面进行吸收,另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后直接输出。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合波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与支架之间通过UV胶水粘接。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高反膜元件与滤光片平行设置。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合波装置,其优选方案在于: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设置在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之间的波片,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所述输出模块为PBS件,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波片,再通过波片射入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PBS件包括PBS吸收面、PBS全反射面以及PBS镀膜面,光束通过PBS件后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至PBS吸收面进行吸收,另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后直接输出。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高反膜元件与滤光片平行设置。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合波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波片均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其中,较佳方案为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波片与支架之间均通过UV胶水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光合波装置,将镀膜技术融入到产品中,实现高稳定性的合波功能,且各通道插入损耗、宽带、相邻信道隔离度等均满足使用条件,不仅平衡了各通道的光程差异,而且其工艺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合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合波装置的合波原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合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合波装置的合波原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波装置的最佳实施例。
方案一
一种合波装置,参考图1,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所述输出模块为NPBS件200,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合波装置还包括一支架300,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固定安装在支架300上,并且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与支架300之间通过UV胶水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合波装置用于四路光的合波,且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两个滤光片(分别为滤光片111和滤光片112)和一个高反膜元件120,且所述高反膜元件120与滤光片111和滤光片112均为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滤光片111和滤光片112均可按照波长进行分光,具有既能够将某些波长的光大部分进行透射,又能将其他波长的光大部分进行反射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NPBS件200包括NPBS吸收面210、NPBS全反射面220以及NPBS镀膜面230,光束通过NPBS件200后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至NPBS吸收面进行吸收,另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后直接输出。
具体地,参考图2,1号光通过支架300射向高反膜元件120,经高反膜元件120反射至滤光片111,再经滤光片111反射至NPBS镀膜面230,所述NPBS镀膜面230将其一部分进行反射至NPBS吸收面2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透射至输出口进行输出;2号光通过支架300射向高反膜元件120,经高反膜元件120反射至滤光片112,再经滤光片112反射至NPBS全反射面220,再经NPBS全反射面220反射至NPBS镀膜面230,所述NPBS镀膜面230将其一部分进行透射至NPBS吸收面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反射至输出口进行合波输出;3号光经滤光片111透射后,穿过支架300射向NPBS镀膜面230,所述NPBS镀膜面230将其一部分进行反射至NPBS吸收面2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透射至输出口进行合波输出;4号光经滤光片112透射后,穿过支架300射向NPBS全反射面220,再经NPBS全反射面220反射至NPBS镀膜面230,所述NPBS镀膜面230将其一部分进行透射至NPBS吸收面2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反射至输出口进行合波输出,从而实现4路光合波成1路光的功能。
其中,并参考图2,所述支架300可以底板结构,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通过UV胶水粘接在支架的侧面,光束在底板上方空气中传输。
其中,并参考图3,所述支架300可以空心结构,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通过UV胶水粘接在支架的侧面,光束在支架300的空腔内传输。
其中,并参考图4,所述支架300可以实心结构,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通过UV胶水粘接在支架的侧面,光束在实心结构中间传输。
方案二
一种合波装置,参考图6,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设置在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之间的波片400,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120’,所述输出模块为PBS件500,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波片400,再通过波片400射入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
进一步地,所述合波装置还包括一支架300’,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波片400均固定安装在支架300’上,并且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波片400与支架300’之间通过UV胶水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合波装置用于四路光的合波,且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两个滤光片(分别为滤光片111’和滤光片112’)和一个高反膜元件120’,且所述高反膜元件120’与滤光片111’和滤光片112’均为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滤光片111’和滤光片112’均可按照波长进行分光,具有既能够将某些波长的光大部分进行透射,又能将其他波长的光大部分进行反射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PBS件500包括PBS吸收面510、PBS全反射面520以及PBS镀膜面530,光束通过PBS件后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至PBS吸收面510进行吸收,另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后直接输出。
其中,所述支架与方案一中的支架相同。
具体地,并参考图7,1号光通过支架300’射向高反膜元件120’,经高反膜元件120’反射至滤光片111’,再经滤光片111’反射至波片400,再穿过波片400射入PBS镀膜面530,所述PBS镀膜面530将其一部分进行反射至PBS吸收面5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透射至输出口进行输出;2号光通过支架300’射向高反膜元件120’,经高反膜元件120’反射至滤光片112’,再经滤光片111’反射至波片400,再穿过波片400射入至PBS全反射面520,再经PBS全反射面520反射至PBS镀膜面530,所述PBS镀膜面530将其一部分进行透射至PBS吸收面5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反射至输出口进行合波输出;3号光经滤光片111’透射后,穿过支架300’射向波片400,再穿过波片400射入PBS镀膜面530,所述PBS镀膜面530将其一部分进行反射至PBS吸收面5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透射至输出口进行输出;4号光经滤光片112’透射后,穿过支架300射向波片400,再穿过波片400射入至PBS全反射面520,再经PBS全反射面520反射至PBS镀膜面530,所述PBS镀膜面530将其一部分进行透射至PBS吸收面510进行吸收,将其另一部分反射至输出口进行合波输出,从而实现4路光合波成1路光的功能。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所述输出模块为NPBS件,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PBS件包括NPBS吸收面、NPBS全反射面以及NPBS镀膜面,光束通过NPBS件后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至NPBS吸收面进行吸收,另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后直接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波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均固定安装在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与支架之间通过UV胶水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膜元件与滤光片平行设置。
6.一种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波装置包括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设置在输入模块与输出模块之间的波片,所述输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滤光片和一高反膜元件,所述输出模块为PBS件,多路光通过输入模块射向波片,再通过波片射入输出模块,经输出模块后一部分被其吸收,另一部分进行合波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BS件包括PBS吸收面、PBS全反射面以及PBS镀膜面,光束通过PBS件后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至PBS吸收面进行吸收,另一部分经其反射或透射后直接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膜元件与滤光片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波装置还包括一支架,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波片均固定设置在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以及波片与支架之间均通过UV胶水粘接。
CN201922473377.X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合波装置 Active CN211180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3377.XU CN21118042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合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73377.XU CN21118042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合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80428U true CN211180428U (zh) 2020-08-04

Family

ID=71801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73377.XU Active CN211180428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合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80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01489U (zh) 具有多路波长通道的光发射器件、光接收器件及光模块
CN105717589B (zh) 一种单光口多路并行光发射组件
US11159239B2 (en) Single-fiber bidirectional optical transceiver subassembly
US11405108B2 (en) Multi-channel, bi-directio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module
CN110554463B (zh) 光整合器件及环形器
CN109613654B (zh) 多通道并行波分复用/解复用分光组件及其光器件
CN209690568U (zh) 一种波分复用器及单纤双向器件
CN109061814B (zh) 一种基于环形器的单纤双向收发器
CN206489297U (zh) 1×8超小型波分复用器
CN215575818U (zh) 一种耦合装置及光模块
CN106908912A (zh) 用于高速收发系统的单纤双向bosa光学结构
CN111751931A (zh) 一种小型波分复用器
CN213240587U (zh) 一种紧凑型光学波分复用解复用装置
CN110927883A (zh) 一种小型的波分复用器
CN210986105U (zh) 一种自由空间的波分复用器
CN100397128C (zh) 一种光纤波导式光学次模块
CN211180428U (zh) 一种合波装置
CN111856655B (zh) 一种高隔离度偏振无关微型自由空间环行器
CN216285821U (zh) 一种多通道保偏紧凑密集型波分复用器模块
CN216285820U (zh) 转折结构的自由空间多路波分复用装置
CN109802745B (zh) 一种用于200g/400g光收发模块的8通道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
CN210605101U (zh) 一种基于光波导的多路波分解复用光接收组件
CN211505953U (zh) 一种光路无胶、小型化mux和demux光组件
CN111929772A (zh) 紧凑型全波段wdm波分复用器
KR101630354B1 (ko) 양방향 광 송수신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No. 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Ona Technology (Shenzhe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5 Cuijing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NET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